第139章 完美的計劃

第139章 完美的計劃

京都,寂和茶室。

李景隆在身着和服的茶侍帶領下,走進了院落深處。

與其說是茶室,倒不如說像一個書院,隨處可見屏風上的字畫,李景隆完全可以看得懂。絲毫沒有閱讀障礙。

因爲都是漢字寫的。

懸山頂屋檐下,掛着掃晴娘,它描繪地有些誇張的眼睛,正盯着李景隆,讓李景隆不自在地加快了步伐。

隨着障子門被拉開,李景隆脫下靴子,換上了木屐。

披着玄黑色扎甲、手執千牛刀的曹國公府精銳家將們被留在了茶室外面。

在裡面,面容比實際年齡年輕許多的古劍妙快正襟以待。

“大將軍閣下,您好。”

“這樣就好,肯定穩了!”

所以,李景隆現在的任務只有一個,那就是搞定幕府將軍,然後平安回國。

這讓古劍妙快不由地在心底打起鼓來。

寂和茶室外的馬車上,曹阿福已經等候多時。

日本的文化,自從平安時代以公卿爲中心的儒學式微以後,代之而起的就是以五山禪僧爲中心的禪林儒學。

李景隆滿意地點了點頭。

這位明國的大將軍,身材高大、眉目舒朗,且氣度雍容華貴,談吐更是不凡,不論聊什麼,都能從容接上話來,說的頭頭是道。

“對。”

畢竟這裡是日本,放這倆人不管,單獨先走了,要是這兩人在街上被滋擾,被迫砍了人,那也是不好的。

李景隆的心裡暗暗想道。

——日本可從未有過如此風華人物!

至於日本人的態度,他基本已經搞明白了,並不出他所料,日本人對大明使團的表面目的和真實目的一無所知。

看着滿屋用竹竿夾着的對聯、詩詞,李景隆好奇問道。

送禮這件事,大有講究,講究的就是一個看人下菜。

只不過中國的掃晴娘常以布頭或剪紙的形式製作成娃娃形象,一手拿帚,頭上剪成蓮花狀;日本的晴天娃娃的以方型手帕包裹竹籠球或棉團,再在圓團上繪畫五官。

尤其是道衍手下的那些老牌間諜。

這種奢侈品,就包括了華夏的名家字畫、精緻瓷器、高端絲綢、唐宋古董。

古劍妙快給李景隆解釋了一番,李景隆方纔明白過來。

譬如屋檐下掛着的掃晴娘(晴天娃娃),與大明鄉間地頭掛着的區別不大。

“給日本幕府將軍的禮物,都準備好了吧?”

除了這點小風波,兩人又交談了半個時辰,品嚐了在中國早就被淘汰的抹茶法,隨後李景隆被古劍妙快恭送出去。

“是日本人,來貴國遊歷過很多年。”

而恰好這些東西外形普遍不大,曹國公府也不缺這些東西,因此,李景隆悄悄地吩咐親信打包了不少帶上了船。

“讓大將軍閣下見笑了。”古劍妙快微微一笑,“按照明國的話,便是東施效顰。”

李景隆本身記憶力就超羣,再加上手下的幫襯,等這些日本權貴介紹的時候,一一記錄下來,就足以糊弄朱棣了。

李景隆在馬車裡,稍候了這兩位手下一下。

“這是法師問的?”

但我們曹國公畢竟是見過大世面的,舉止從容地跪坐下後問道:“法師來過大明?還是本就是大明人,來了日本?”

當然了,即便是正式場合,雙方肯定也是用漢語交談的,所謂的通譯,也只不過是把一些幽微深邃難以理解的漢語詞語,用日語更好地告訴日本方面罷了。

這是國公爺的大事,給他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耽誤。

“明天吧,明天早上再悄悄送過去,不要讓使團的任何人知道!”

“準備好了!”曹阿福點頭如啄米。

“亦或是後小松國王問的?!”

“水涌山疊,年少周郎何處也?不覺的灰飛煙滅!可憐黃蓋轉傷嗟,破曹的檣櫓一時絕,鏖兵的江水猶然熱,好叫我情悽切。這也不是江水,二十年流不盡的.英雄、血!”

李景隆自己不是什麼正經人,對這些從小陪着他長大的下人倒也不甚嚴苛,只要不是做過界,他都不會發火責罰。

李景隆認爲,現在爲了平安回到大明,幕府將軍是萬萬不能得罪的。

wWW¤ тTk án¤ C〇

事實上,他自進茶室以來的一路所見,便能夠看出來,日本的文化禮儀,確實如姜星火所說的那樣,幾乎完全脫胎自華夏,但又加了一點自己的東西。

嗯,十剎有十一座,很合理吧?

李景隆再三囑咐道:“記住,現在的幕府將軍足利義持不過是一個十幾歲的娃娃,沒有實權的傀儡,真正掌握日本實權的,還是住在大相國寺的上一代幕府將軍足利義滿.另外,足利義滿的御臺所(將軍正妻的稱呼)日野氏,也是一個對將軍有着極大影響力的人物,所以,這三個人送的禮物是不一樣的,一定不要搞混了,明白嗎?”

古劍妙快嚇了一跳,連忙道歉道:“大將軍閣下不要誤會,是在下好奇問的。”

若是李景隆現在拿着這個條件去談,怕是能直接氣的幕府將軍拔刀。

日本人很清楚,他們距離華夏,並沒有想象中遙遠。

故此,也只是點了點頭,就沒再提這茬。

“那什麼時候送過去?”

廢話聊得差不多了,雙方終於進入正題。

而日本京都的政治情況,也沒那麼難搞,作爲大明的正使,到時候一定會有歡迎的晚宴,日本京都裡有頭有臉的人都會來。

又譬如障子門,便是從宋朝傳到日本的,形制一般無二。

至於日本京都的經濟情況,他只需要逛一逛就能瞭解個大概,到時候再發散一番,能給朱棣交個差就行。

否則如何解釋,在明國一人之下的權勢人物,想來即便不如幕府將軍架空天皇這般威風,也是能統兵數十萬一言而決的帥臣,爲什麼會對日本這個在明國人眼裡的撮爾小國這麼瞭解,又這麼客氣呢?

須知道,古劍妙快在遊歷大明的時候,當別人知道他日本人的身份時,即便嘴上不說什麼,眼中也會微不可查地流露出不屑的神情。

所謂“五山”,便是日本模仿南宋官寺制度建立的禪宗寺院體制,包括鎌倉五山、京都五山以及京都南禪寺,共十一座禪寺,合成“五山十剎。”

要應付五山的日常生活,禪僧不僅要學會寫四六駢文,還要熟記許多華夏經典。

誰會特意去研究化外之地的歷史、民俗、人性?

答案唯有一個,明國要對日本動手了!

這不是日本杞人憂天,這種事在一百多年前元朝就幹過,還不止一次。

看到主人高興,曹阿福也很高興。

在大明眼中,尤其是大明的權貴眼中,日本那就是化外之地。

而這位大將軍是如此地不好對付,又如此地客氣,顯然,這其中一定是有蹊蹺的。

兩位家將提着放在箱子裡的書畫離去。

花錢根本就不重要,重要的是保命。

“那你別去了。”

自己已經提前打聽到了幾位日本權勢人物的喜好,又準備了相應的珍貴禮品,想來一定是能夠順利犬口脫險的。

“我這裡還有幾幅前人真跡,回頭便讓僕人送到法師的禪寺裡。”

而作爲大明的正使,朱棣的底線和條件只有李景隆知道,因此李景隆是萬萬不敢鬆這個口風的。

阿大阿二已經給古劍妙快送完禮物回來了,隊伍開始返回住所。

“給足利義持送瓷器與書籍話本、給足利義滿送字畫與古董、給御臺所日野氏送馬面褶裙和蜀錦。”曹阿福連忙說道。

見嚇唬住了對方,李景隆的揪起來的心,也慢慢地放了下去。

聞言,李景隆蹙緊了眉頭,面容嚴肅、氣場攝人。

由於實在是太過重視,所以李景隆回到住所,還特意檢查了一下那幾箱禮物,直到確認無誤後,方纔真的放下心來。

而沿途各地的大名、城池、村落、駐軍、經濟情況等等,這些間諜自會探查。

“法師所寫,是日本的文學,還是在大明時學習的?”

重要的是,這位大將軍言語間非常的客氣,似乎並沒有對日本有何成見。

而“元寇來襲”這種滅國之戰的陰影,也一直籠罩在日本人的頭上。

“不知大將軍閣下奉大明大皇帝旨意出使日本,是爲了何事?”古劍妙快透過嫋嫋升起的茶煙,盯着李景隆的神情。

“再複述一遍。”

而更加弔詭的是,這位大將軍對日本人的風俗人情、精神特質,似乎都非常瞭解。

李景隆搖了搖頭,探查日本石見銀礦和佐渡金礦的事情,這幾波人應該是能搞定的。

“乃是五山漢學。”

古劍妙快猶豫剎那,說道:“那便謝謝大將軍閣下的好意了。”

“紀綱的錦衣衛、朱高燧的金吾衛、道衍的諜子呵呵。”

如此一來,萬事大吉!

如果大明借道朝鮮,陸路距離日本只有一個海峽的距離。

古劍妙快帶着足利義滿交代的任務:試探大明的使團正使,大將軍、曹國公李景隆。

李景隆的神情帶上了幾分認真,他看着管家曹阿福問道。

曹阿福諂媚地笑道:“國公爺,小的幾人去對面那什麼.居酒屋,坐了一會兒。”

使團裡那些來自不同系統卻普遍身材矮小的間諜,已經在這一路上撒了出去,他們去幹什麼、怎麼回國,就不關李景隆的事情了。

李景隆選了個不會錯的開場白:“日本習俗器物,倒是與大明頗有幾分相似。”

李景隆也是心中瞭然,幕府將軍是派了個明國通來跟自己對話,免得出現溝通不暢。

李景隆一聲招呼,兩位披甲家將應聲。

古劍妙快微微頷首,復又問道:“那不知大將軍閣下可否私下透露一下,關於勘合貿易,新的大明大皇帝,可有意向?”

曹阿福問道:“國公爺,咱們今天就送過去嗎?”

“今天送什麼?”李景隆微詫道,“清醒點,等古劍妙快這個來探口風的,回去稟報了幕府將軍再說。不然我們急匆匆地送過去,豈不是憑白跌了分量?送禮也要講究一個尺度。”

隨後,便再也不敢提這個話題。

所以,思考完畢的古劍妙快,在無形中已經增添了不少心理壓力。

如果大明的水師從寧波等港口出發,到平戶港也就是最多三天的時間。

古劍妙快隨口報了幾位禪宗高僧的名字,甚至還包括了道衍,顯然是在展示自己是有跟腳的。

那麼,眼下只有一件事非常重要了。

而他與李景隆對答一番後,心頭卻不由感嘆。

李景隆看着這位他情報中幕府將軍的智囊,爽朗地笑了。

“還是足利將軍問的?”

因此,五山漢學空前興隆。當時五山禪林頗與中國相似,尤崇尚華風生活,其所撰的詩文也有與元明文人並駕齊驅者。

常年在北地廝混,懂朝鮮話和日本話的人並不少,選的又是身材矮小的人,剃了日本人的古怪頭型後,從外貌上看並沒有明顯差別。

聞着管家身上的酒氣,李景隆隨口問道:“幹嘛去了?”

因佛教經典都是以漢文書寫,所以漢學乃成爲僧侶的必修課程。然而這一時期的漢學,乃是以探討性理之學的宋學爲主。禪林的日用文書多用漢字駢文體,這種駢儷體的四六文,經常要引經據典,除引用禪宗語錄外,還引用大量儒典、諸子百家乃至中國文學作品。

“去把禮物帶給茶室內剛纔那位古劍妙快法師。”

“阿大、阿二。”

如此一來,自己這邊使團裡帶的蹩腳通譯,在非正式場合,倒是可以省省力氣了。

李景隆不動聲色,只說道:“乃是爲了宣諭日本國王,大明新皇登基之事。”

嚇死個人。

一口字正腔圓的鳳陽官話,給李景隆一個照面整不會了。

朱棣壓根就不打算跟日本談什麼勘合貿易,即便是談,那也是要日本割地才能談的。

李景隆矜持地笑了笑,倒也沒有繼續不知深淺地評價。

根據李景隆獲得的情報,幕府將軍不缺金銀,但如今漢學在日本非常流行,因此高端的奢侈品深受歡迎。

“只要能把幕府將軍哄過去,他就絕對不可能扣押我!”

望着管家曹阿福離去的身影,李景隆靠在座位上敲擊着扶手,舒服地哼起了小曲。

曹阿福自然不敢多言,連連點頭稱是。

李景隆很高興,在這個時代的日本,這已經是最拿得出手的禮品了,他相信即便是幕府將軍,見到這些唐宋時期極爲符合當下日本人審美的字畫古董,也會高興到欣喜若狂的。

“是!”

明國,是有備而來!

只需要像姜星火說的那樣,禮物砸到位,國王喊萬歲。

到時候,再裝模作樣的宣讀詔書,想來幕府將軍的憤怒就不會變得無法承受了,自己再接着送禮,就可以順利地脫身回國。

“不愧是化肥仙人!”

“簡直是一個完美的計劃!”

(本章完)

第217章 滿本都寫着兩個字:吃人!【求月票!第302章 軍校第224章 SWOT版考成法【求月票!】第73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誰第397章 兩界第159章 大明稅警總團第221章 朱棣:爹,你的制度又漏了【求月票第507章 革新第69章 你只需要‘啊對對對’第149章 夏尚書,入獄一趟?第41章 新獄友登場第489章 捆綁第134章 岳飛是民族英雄嗎?第308章 一躍第510章 妖書第402章 大棋第318章 民間第488章 總結第506章 棱堡第214章 朱瞻基:我想拜姜先生爲師【求月票第203章 可以燎原【求月票!】第543章 場區五月求票!第484章 漣漪第484章 漣漪第296章 叩闕第567章 上洛第50章 道衍瘋了第539章 傳首第261章 兼併?不【求月票!】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9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23章 屠龍術!道衍的震驚第409章 廷辯【萬字求月票!】第25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248章 南北直隸【求月票!】第213章 改革科舉制度【求月票!】第517章 心性第459章 財色第274章 空心方陣,朱棣的頓悟【求月票!】第357章 對策【二合一求月票!】第490章 稅收第371章 陛見第490章 稅收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534章 心緒第22章 恐怖王朝第527章 自己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219章 鴨城風雲:黃五郎和王麻子【求月票第26章 朱高熾的任務第179章 姜星火的試探第514章 破窗第308章 一躍第363章 地獄【7K大章求月票!】第562章 立儲第530章 撤軍第195章 幸好朱棣沒聽這節課第477章 煤鐵第446章 京察第457章 斷腕第89章 姜星火的絕筆詩第31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508章 驗收第571章 終章第389章 殺招第252章 六部尚書齊入獄【求月票!】第524章 規劃第564章 屈服第359章 轟炸【7K大章求月票!】第393章 空戰第446章 京察第426章 神速第416章 命運【求月票!】第550章 玉璽第295章 磊落第19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348章 崩塌【7K二合一求月票!】第164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第247章 試驗田【求月票!】第427章 渡河第422章 攻克第294章 一怒第97章 道衍來信第71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29章 一個漂洋過海的旅人第528章 條件第522章 科舉第299章 發聵第294章 一怒第256章 農業國的生產【求月票!】第28章 解縉的質疑出獄後劇情的調查問卷第225章 是時候苦一苦官老爺們了【求月票!第443章 人心第4章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第310章 俱備第108章 氣溫對華夏曆史的驚人影響第439章 算賬
第217章 滿本都寫着兩個字:吃人!【求月票!第302章 軍校第224章 SWOT版考成法【求月票!】第73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誰第397章 兩界第159章 大明稅警總團第221章 朱棣:爹,你的制度又漏了【求月票第507章 革新第69章 你只需要‘啊對對對’第149章 夏尚書,入獄一趟?第41章 新獄友登場第489章 捆綁第134章 岳飛是民族英雄嗎?第308章 一躍第510章 妖書第402章 大棋第318章 民間第488章 總結第506章 棱堡第214章 朱瞻基:我想拜姜先生爲師【求月票第203章 可以燎原【求月票!】第543章 場區五月求票!第484章 漣漪第484章 漣漪第296章 叩闕第567章 上洛第50章 道衍瘋了第539章 傳首第261章 兼併?不【求月票!】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9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23章 屠龍術!道衍的震驚第409章 廷辯【萬字求月票!】第25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248章 南北直隸【求月票!】第213章 改革科舉制度【求月票!】第517章 心性第459章 財色第274章 空心方陣,朱棣的頓悟【求月票!】第357章 對策【二合一求月票!】第490章 稅收第371章 陛見第490章 稅收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534章 心緒第22章 恐怖王朝第527章 自己第7章 肯定不會被降維打擊了第219章 鴨城風雲:黃五郎和王麻子【求月票第26章 朱高熾的任務第179章 姜星火的試探第514章 破窗第308章 一躍第363章 地獄【7K大章求月票!】第562章 立儲第530章 撤軍第195章 幸好朱棣沒聽這節課第477章 煤鐵第446章 京察第457章 斷腕第89章 姜星火的絕筆詩第31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508章 驗收第571章 終章第389章 殺招第252章 六部尚書齊入獄【求月票!】第524章 規劃第564章 屈服第359章 轟炸【7K大章求月票!】第393章 空戰第446章 京察第426章 神速第416章 命運【求月票!】第550章 玉璽第295章 磊落第19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348章 崩塌【7K二合一求月票!】第164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第247章 試驗田【求月票!】第427章 渡河第422章 攻克第294章 一怒第97章 道衍來信第71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29章 一個漂洋過海的旅人第528章 條件第522章 科舉第299章 發聵第294章 一怒第256章 農業國的生產【求月票!】第28章 解縉的質疑出獄後劇情的調查問卷第225章 是時候苦一苦官老爺們了【求月票!第443章 人心第4章 固國不以山溪之險第310章 俱備第108章 氣溫對華夏曆史的驚人影響第439章 算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