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算賬

第438章 私鹽

鄭賜留下這句話,便快速出了西花廳,而陳瑛、馬京等人則繼續喝茶。

李慶也是聰明人,他見狀也趕忙站了起來,向衆人道:“我去房間取點東西。”

他說完,竟是頭也不回,匆匆離去,也不知道是真去刑部自己的房間取東西了,還是溜了。

衆人皆是傻眼,誰都沒料到,李慶居然也跑了!

不過鄭賜和李慶的離席並未影響三法司的工作。

李慶追着鄭賜一路小跑,來到府衙後院僻靜處,兩人關上門。

剛一碰面,李慶便問道:“部堂爲何缺席?陛下那裡恐怕不好交代。”

李慶追上鄭賜,本就是對他行爲不解,鄭賜卻苦笑着對着李慶道:“現在事情麻煩了,我得仔細想想,才尋個僻靜處,你跟來作甚。”

李慶是典型的專業官僚,腦子裡想的都是司法的事情,此時還沒看透:“部堂,大不了把李至剛輕判或者直接判無罪就是了,有什麼麻煩的?”

“現在不光是判不判,怎麼判的事情。”

鄭賜蹙眉道:“我本想拿捏一下李至剛的,不說搓圓捏扁,也得讓他過的不那麼容易,畢竟之前陛下也是這個意思.但今日國師作爲欽差出現,我卻總感覺有些不對勁。”

“哪裡不對勁?是因爲國師在幫李至剛脫罪嗎?”

“不。”

鄭賜最擅長揣摩皇帝的心意,此時已經敏銳地察覺出來,怕是皇帝讓三法司統一意見後,可能又發生了些他所不知道的變故,而這種變故,極有可能是國師帶來的。

同時,新建審法寺的消息,也被嚴格保密了,此時尚未透漏出來。

鄭賜捋了捋思路,對李慶說道:“我問你,讓李至剛脫罪,需要國師親自來嗎?”

李慶愣了下,只道:“自然是不需要的。”

是的,如果只是讓李至剛脫罪的話,根本不用姜星火親自來操辦,給陳瑛和虞謙說一聲就好了。

“所以國師既然來了,而且準備這麼充分,就一定是有其他目的的,那你再想想,國師不爲李至剛的事情來,他爲什麼來?他要通過李至剛的案子,達成什麼目的?”

鄭賜明面上是在問李慶,實際上都是在問自己。

“《大明律》的漏洞!”李慶忽然低聲驚呼道。

李慶急急說道:“別的不說,光是休妻這件事,便是《大明律》極大的漏洞了,雖然現在王公貴族和高官的親屬經營商業根本就是公開的秘密,王駙馬的兒子,曹國公的弟弟.但無論如何,這是不合法的,一旦李至剛這個案子公之於衆,怕是以後人人都這麼做,在自己家裡準備一紙休書,到時候《大明律》便是形同虛設了。”

此前說過,姜星火卡BUG的方式,就是利用休妻這件事確實不需要通過官府,只要有休書,兩人便不算夫妻了,其中一方的親屬再經營商業,自然是不違背《大明律》的。

而這種事情,只要有一個人做了,自然會有無數人效仿。

事實上,姜星火這是在拿着聖旨來公然踐踏《大明律》。

姜星火想幹嘛?

——自然是要改《大明律》!

李慶不敢想象,如果姜星火這種幾百年都不見得出一個的絕世之才,把全部心思都用在鑽研《大明律》的漏洞上,基於《大明律》的整個現行法律體系會被攻破成什麼樣子。

而且最關鍵的是,他們對姜星火是沒有任何辦法的。

顯然,這是姜星火的反擊。

既然刑部不同意修改鹽法、茶法等《大明律》現行法律體系下的規定,那麼姜星火乾脆藉着李至剛的案子,展現了他能把整個《大明律》體系打爛的能力。

李慶想了想,又開口道:“國師此舉的意圖,我覺得還是想要推動《大明律》的修正,藉此來改鹽法。”

“不錯。”

鄭賜苦笑道:“這是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李至剛案,只是姜星火手中的劍罷了,若是刑部依舊不肯妥協,不肯退讓,那麼即便是李至剛案結案了,恐怕接下來,還要面臨無盡的麻煩。

當想清楚了這一點,鄭賜不禁頭疼了起來。

現在鄭賜的壓力也很大,要知道,如果他是馬京、李慶這樣的侍郎,自然可以把刑部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但他是刑部尚書,他要揣摩和順從皇帝的意思,要承受來自帝國最高層的壓力,自然不能跟皇帝對着幹,可他也不能完全無視和犧牲本部門的利益,這就造成了如今鄭賜左右爲難,被迫開溜的局面。

“那怎麼辦?我們要不要同意?是馬上同意還是僵持後同意?若是同意,能否爭取到一些交換條件?若是僵持,能否跟那些人說明我們刑部的難處?”

李慶的一連串問題問的鄭賜頭皮發麻。

所謂的“那些人”,指的自然是在大明勢力龐大無處不在的鹽商們。

開中法實行這麼多年,十足十地養出了一堆怪物。

而刑部正是被鹽商們腐蝕的重災區,從上到下哪個沒受過鹽商或是公開或是私下的饋贈?這種饋贈還不一定是物質上的,也有可能是給自家長輩、後生、鄉梓等提供的各種便利,而不是給本人的。

“這些事情再說,先把眼前的案子結了。”

鄭賜心中可謂是一團亂麻,擡手揉了揉額頭說道。

“那部堂示下,李至剛究竟是不是冤枉的。”

鄭賜可以廁遁,但李慶是出來取東西的,他還得回去繼續參加三堂會審,這時候刑部的態度自然得由鄭賜拿主意,他再回去給代替鄭賜負責會審的馬京通氣,李慶是沒法代替鄭賜做這個決定的,他肯定也不會背這個鍋。

鄭賜冷哼一聲:“這還用說嗎?肯定是有人栽贓陷害啊,如果李至剛真的貪污受賄,那還能查無實據嗎?”

看着李慶的眼神,鄭賜捂着肚子沒好氣道:“伱還想讓我給你立個字據不成?放心吧,就這麼辦,我不想看李至剛小人得志的樣子,後面我就不參加了,你把我的意思轉告給馬京。”

三堂會審繼續。

這次除了鄭賜,所有人一個不落,倒是都在。

但馬京卻沒坐在主位,反倒是跟陳瑛換了位置。

按理說,他作爲鄭賜的副手,級別也高於陳瑛,應該坐在主位,跟陳瑛平起平坐纔對,不管怎麼講,他也是正三品的大員,可偏偏他就沒有這麼做。

顯然,李慶跟馬京通過氣以後,刑部在李至剛案上,已經達成了妥協,不打算繼續糾纏了。

而陳瑛做主,這三堂會審的後半場,其實結果就沒什麼波瀾了。

馬京的臉色有些陰沉。

他原本以爲,這場會審會非常簡單,他甚至不必費太多脣舌,就能逼着李至剛屈服,最起碼也要輕判,而不是無罪。

這樣的話,也能迴應姜星火之前的施壓。

原因很簡單,既然姜星火不願意以刑部判李至剛無罪爲代價,來放棄修改鹽法,那麼刑部自然是要在皇帝的容忍範圍內,給李至剛判有罪的。

別管是什麼罪,貪污一貫錢也是有罪。

但是直到現在,馬京他才發現,原來自己想的太天真了。

這位國師,並不像表面看起來那麼溫文爾雅。

不然,他怎麼能這麼快準狠地,直接幫助李至剛脫罪,而且擊中了《大明律》的重大漏洞?

之前馬京就聽說國師到底如何智慧超羣,一直未曾領教,因爲刑部的業務範圍,確實很少能跟姜星火扯上關係,但如今看來,別的同僚是真沒說錯。

在規則內玩智力,哪怕是他們這些從事律法不知道多少年的資深官僚,都對姜星火無力反擊。

因爲這時候的《大明律》,不是他們手中的武器,反而成了束縛他們的牢籠。

馬京想到這裡,不禁微微皺眉,心中暗忖道:難道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了?

這個念頭冒出後,馬京頓時心慌意亂,腦海之中瞬間涌入許許多多的想法,不斷的衝擊着他的大腦,讓他一陣頭昏腦漲。

與此同時,坐在側面的姜星火,似乎也是有意無意地看向馬京。

李至剛案只是一個開始。

姜星火的目的,是利用這個案子作爲修改《大明律》的典型案例。

如果不修改大明律,不僅以後官員親屬經商,都可以效仿姜星火找出的法律漏洞,而且更麻煩的,還在後面。

姜星火要變的法,沒有人能阻止。

隨着一封封文書遞到了三位堂官的手上,李至剛原本平靜下去的心,漸漸變得激動起來。

他感激地看了姜星火一眼。

李至剛很清楚,按照他跟鄭賜和刑部那幾位平常的不對付程度,這些人是一定要搞他的,如果沒有姜星火的幫助,他肯定不可能成功過關。

而只要過了這一關,能明軍擊潰並肢解安南,他就可以走馬上任交趾布政使司的布政使了,到時候天高皇帝遠,那是真真正正的土皇帝級別享受,想怎麼享福怎麼享福,可比在朝中耗費心神舒服多了。

文書上面寫的內容,跟之前並非一模一樣。 而今天,已經是第二次開堂了,必須要有個結果出來。

其實既然無法通過“親屬經商”給李至剛定罪,那麼他們也沒掌握什麼李至剛直接受賄濫用職權的罪名,所以眼下並沒有太多爭議。

在三位堂官最後溝通一次過後,開始宣讀。

“本案的核心在於李至剛親屬是否經商,經過錦衣衛提交的證據表明,李至剛與妻子雖因無子而休妻,但多年相伴,感情甚篤,不忍拋棄妻子令其衣食無着,故租住房宅,以灑掃等勞作相抵,並不違背《大明律》相關規定。

另外,李至剛前岳父經商的確存在古董售價過高,經評定後遠超市價的情況,但無證據表明與李至剛有任何聯繫,僅以平抑物價勒令其不得以明顯不合理價格出售古董。”

三法司經調查證實,前禮部尚書李至剛並未涉嫌收受賄賂,且在任職期間並無濫用職權證據。此案的證據不足以支撐判處李至剛之前被訴罪名,且鑑於此案牽扯重大,影響廣泛,因此三法司會審結果,將於《明報》刊登。”

宣判結果公佈後,姜星火放下手中厚厚的筆記,第一個站起身來說道:“恭喜李大人。”

緊接着很多參與三司會審的中層官員也紛紛恭喜李至剛。

看着刑部的兩位侍郎,姜星火也是笑了笑。

姜星火併不擔心接下改革鹽法,會有什麼太大的差池。

因爲“李至剛案”的結果,註定會成爲大明司法改革的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

《大明律》的漏洞多的是,如果刑部堅持不改鹽法,那麼以後他們要面臨的問題,可就比堅持這件事還要麻煩的多得多,畢竟法律總是有漏洞的,現在還不讓加修正案,而刑部拿着太祖高皇帝祖訓,堅持所有人不能改動,那最後遭罪的,還是自己。

所以,姜星火斷定,李至剛被釋放後,刑部手上沒牌了,主動權現在已經到了他的手中。

自己可以慢慢給刑部施壓,推動大明的司法體系改革。

同時,朱棣那邊用建立審法寺來分權,顯然也早晚會讓刑部放棄抵抗。

一旦推動了《大明律》成爲天憲,並且可以定期修改天憲,再加上條例法令的補充,那麼後續他做很多改革動作,都有了依據。

畢竟,這都是按照《大明律》體系辦事了。

名不正,則言不順。

姜星火現在要做的,就是把這個“名”給正過來。

——————

李至剛被無罪釋放後,整個南京城都炸鍋了,誰都沒有想到李至剛案竟然結束的這麼幹脆利落,而且消息靈通的官員,都知道這件事從始至終都是國師在策劃。

說白了,這就是變法派與堅持不變法的刑部之間的廟堂鬥爭。

李至剛一開始就是捲入了上一次廟堂鬥爭,充其量就是被當靶子打了罷了,可現在他卻正經翻身了。

而姜星火破局的手段顯得非常奇怪,但卻不失聰明,他採取的方式很特別,那就是直接找《大明律》的漏洞,這樣一來,許多官員都自覺地在家裡準備了一封休書,以備不時之需。

三法司簡直頭皮都要炸裂了,人人這麼搞,以後怎麼《大明律》可就被玩壞了。

而且,這還遠不止事件的結束。

緊接着,揚州知府王世傑被商人起訴的案子,也披露了出來。

王世傑是姜星火從常州府同知的位置上,一手提拔起來的,姜星火當然要予以反擊。

而且開中法養出來的怪物一般的各大鹽商集團,正是阻礙變革鹽法的幕後推手,不管是刑部的不配合,還是針對王世傑的起訴,都是表象。

而暴昭餘黨,在其中起到的作用,反而微乎其微。

茅大芳雖然依舊逍遙法外,但在大明帝國的高層看來,不過是早晚會被逮到的跳樑小醜罷了,這次釣魚不成功下次還能釣到。

很快,針對鹽商的清查行動就開始了。

黃淮布政使司和南直隸各地的官府,同時收到了清查販賣私鹽的命令。

不查不知道,一查嚇一跳,不得不說,私鹽這行當,利潤真是高的有些嚇人。

朱棣在知曉金額後勃然大怒,當即命令都察院徹查參與走私的鹽商們的罪證,同時派遣錦衣衛一路追查,一旦發現與販賣私鹽案件有牽扯的官員,立刻捉拿歸案!

這一番雷厲風行的行動下來,短短不到十日的功夫,南直隸和黃淮布政使司,便有近二十名官員落網,其中不乏都轉運鹽使司衙門的核心人物。

按照明代的官制,負責鹽政的主要是都轉運鹽使司,基本都是在沿海地區,也就是兩淮、兩浙、長蘆、河東、山東、福建,而各地的都轉運鹽使司下面又有分司劃片負責各大鹽場,各大鹽場由鹽課大使具體負責鹽的開採等事務。

同時在非沿海地區,也就是內陸的井鹽,設立黑鹽井、白鹽井、安寧井、五井等鹽課提舉司,在遼東設煎鹽提舉司,不管是鹽課提舉司還是煎鹽提舉司,都是換個名字,本質上,職責與都轉運鹽使司並無二致。

而爲了監督這些鹽政衙門,中樞又設立了巡鹽御史。

不過從這次行動的落網官員來看,巡鹽御史顯然也被腐蝕的非常厲害,有些不堪用了。

至於鹽政衙門剩餘有問題的官員,雖然暫時沒有被揪出來,但也是成了驚弓之鳥,一時間惶惶不安,各地都轉運鹽使司一時間人人自危,不少官員甚至都準備開溜。

對於鹽商來說,這也是晴天霹靂一般的打擊。

此前便說過大明的開中法制度,錦衣衛和都察院抓的販賣私鹽,其實鹽都是從兩淮、兩浙的鹽場裡提出來的,都是正經的官鹽,是有鹽引的。

問題就在於,鹽引銷售地區範圍內,是用不了這麼多鹽的,而且賣不上太高的價格,所以鹽商爲了利潤最大化,必須把這些提出來的官鹽,賣到別的地方。

而這些官鹽一旦離開銷售範圍,那就成了私鹽。

這次被抄沒的私鹽裡,其實原本是官鹽性質的鹽佔了大半的份額,而這筆錢財不僅僅是鹽政衙門的收入,更是鹽商們維持自身利益的重要資金,鹽政衙門每年能獲利頗豐,鹽商的日子過得滋潤無比,靠的就是這一手官鹽違規跨境運輸。

鹽業是個暴利行業,販賣私鹽更是暴利中的暴利,但卻不是誰都能吃得下,鹽業衙門裡,除非像是徽商、晉商這種頂尖的鹽商,否則尋常的鹽商,如果沒有對運輸路線上絕對有把握的關係,經年累月的腐蝕,根本沒法吃下。

甚至淮商作爲坐地戶,都只有在兩淮作威作福的能力,一旦離開了老巢,影響力直接下降到二流水平,遠遠比不了徽商、晉商,甚至連陝商和粵商都比不了。

畢竟,鹽政衙門手裡每年發放的鹽引,也嚴格控制了鹽商們的提貨量。

但隨着鹽政衙門被抄,原本因爲鹽運衙門得勢的鹽商們,幾乎徹底崩潰,許多鹽商都在想辦法逃走暫避風頭,甚至連官場上那些老油條們,也是紛紛捲款潛逃,導致整個鹽政衙門一片哀嚎。

而官員被抄沒,自然會牽扯出一堆的蛀蟲和敗類。

這些人,有的是靠着參與販賣私鹽發財致富,有的則是靠着倒賣鹽引牟利。

鹽政衙門的案子,一經報到南京,立刻引起了朝野震動。

而且,馬上就有了擴大化的趨勢。

紀綱更是親自帶隊抓捕,不過短短兩日功夫,便有七八名官員落網,其中更包含四品、五品的官員。

此舉直接震懾了滿朝文武,也嚇壞了刑部的堂官們。

刑部尚書鄭賜,當晚就召集左侍郎馬京和右侍郎李慶,一起吃飯商議,而商議的內容,自然就是如何善後。

畢竟,刑部其實是跟鹽商牽扯最深的部門,而這次行動,出動的都是都察院的新面孔,以及皇帝直接指揮的親軍錦衣衛,壓根就沒刑部的事情,這無疑是一件極其反常的事情。

按照往常的慣例涉案的官員必須要先押送回刑部大牢待罪,但今年的鹽政衙門這麼多官員被抄家,被直接送進了錦衣衛的詔獄,這讓刑部的官員們有些措手不及。

“兩淮都轉運鹽使司衙門已經被查封,但這裡邊卻牽扯到了很多人,若是往常,要處置這些人,肯定需要顧忌,可現在,唉。”

鄭賜悶頭喝着酒。

李至剛沒事了,他有事了。

雖然按照皇帝陛下對他的態度,這次應該能順利過關,但這種忐忑的滋味,總是不好受的。

馬京這時候有些額頭冒汗,他小心翼翼地問道:“咱們是按照慣例辦事,這次問題不算大吧?”

鄭賜和李慶,沒收什麼鹽商的錢,最多收了些不能量化的利益相關,但馬京那一屋子,可是洗不乾淨的。

李慶蹙眉道:“金幼孜成了審法寺少卿,陛下明顯就是想把《大明律》的立法之權,從刑部手裡剝離出來,再加上鹽政的事情,鹽法怕是非改不可了。”

鄭賜放下酒杯,冷聲道:“我算是想明白了,咱們刑部手裡權太重,力太弱,就跟稚子攜金一樣,能不引人覬覦嗎?更何況,還是攜金擋者別人的道。”

“尚書的意思是?”

雖然嘴上這麼問,可馬京哪還不明白,立法權就是“金”,而鹽法就是“道”。

可馬京還是忍不住問道:“那鹽商那裡,又該如何應付?”

“自顧不暇了,還管別人作甚?”李慶不禁有些無語,“既然國師的目標是他們,那就讓他們去死好了,難道你想螳臂當車,擋在道上被碾死嗎?”

“金乖乖地雙手奉上,把人家的道讓開,好好活着不好嗎?”

(本章完)

第569章 決戰第42章 朱高熾的質疑第332章 登樓第363章 地獄【7K大章求月票!】第75章 夏原吉的不屑(求首訂!!)第5章 黑衣宰相第8章 原來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167章 你們是太陽,不是牛馬第211章 荀子的尷尬地位【求月票!】第262章 屠龍刀【求月票!】第237章 第二個方孝孺【求月票!】第137章 不要讓任何人知道第44章 不生病衰老就能一直活着第327章 馭龍第357章 對策【二合一求月票!】第362章 完勝【一萬字大章求月票!】第175章 陸權論第32章 熊心和豹子膽第431章 濟養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第348章 崩塌【7K二合一求月票!】第125章 道衍屠龍第一刀第389章 殺招第559章 臨行第570章 換鈔第284章 冷暖第34章 劇透未來,李景隆的評價第350章 銃斃【二合一】第320章 拔刀第103章 建文帝,回不來嘍第31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51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70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88章 詔獄驚變第566章 對馬第365章 上課第371章 陛見第552章 機密第400章 反擊第307章 實驗第308章 一躍第451章 工會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539章 傳首第510章 妖書第25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389章 殺招第249章 畫餅大師朱棣【求月票!】第471章 伏擊劇情檢討兼3月爆更計劃第115章 派二皇子去探索新航線?第119章 姜星火出獄後怎麼辦第238章 團結一致的內閣【求月票!】第76章 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爲盟主“在雲端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198章 日月爲明【求月票!】第371章 陛見第19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174章 《國運論》第10章 君不見第300章 轉變第62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第496章 原理第228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第255章 千古難題,絕不可能有解!【求月票第264章 推牆而出【求月票!】第111章 華夏農耕文明的真正成因第373章 徐家第310章 俱備第193章 如何推動近代科學的產生第561章 師徒第522章 科舉第68章 姜星火的八世穿越之旅第345章 誅邪第223章 東廠西廠?【求月票!】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119章 姜星火出獄後怎麼辦第39章 朱棣: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第519章 盡心第547章 市舶第565章 證券第11章 鄭和開航母第14章 解縉獻圖第61章 白銀貨幣化第109章 比熱容讓蒙古人征服世界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第569章 決戰第365章 上課第414章 病危【求月票!】第51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3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條救命線第118章 殖民第一步,藩王海外建國第114章 收取北美五十州第188章 立儲之爭第562章 立儲第5章 黑衣宰相第531章 夏稅第384章 窮理第298章 懾服
第569章 決戰第42章 朱高熾的質疑第332章 登樓第363章 地獄【7K大章求月票!】第75章 夏原吉的不屑(求首訂!!)第5章 黑衣宰相第8章 原來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167章 你們是太陽,不是牛馬第211章 荀子的尷尬地位【求月票!】第262章 屠龍刀【求月票!】第237章 第二個方孝孺【求月票!】第137章 不要讓任何人知道第44章 不生病衰老就能一直活着第327章 馭龍第357章 對策【二合一求月票!】第362章 完勝【一萬字大章求月票!】第175章 陸權論第32章 熊心和豹子膽第431章 濟養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第348章 崩塌【7K二合一求月票!】第125章 道衍屠龍第一刀第389章 殺招第559章 臨行第570章 換鈔第284章 冷暖第34章 劇透未來,李景隆的評價第350章 銃斃【二合一】第320章 拔刀第103章 建文帝,回不來嘍第31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51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70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88章 詔獄驚變第566章 對馬第365章 上課第371章 陛見第552章 機密第400章 反擊第307章 實驗第308章 一躍第451章 工會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539章 傳首第510章 妖書第25章 震撼無比的朱棣第389章 殺招第249章 畫餅大師朱棣【求月票!】第471章 伏擊劇情檢討兼3月爆更計劃第115章 派二皇子去探索新航線?第119章 姜星火出獄後怎麼辦第238章 團結一致的內閣【求月票!】第76章 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爲盟主“在雲端第241章 指點朕的仙人【求月票!】第198章 日月爲明【求月票!】第371章 陛見第19章 衆籌下西洋了屬於是第174章 《國運論》第10章 君不見第300章 轉變第62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第496章 原理第228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第255章 千古難題,絕不可能有解!【求月票第264章 推牆而出【求月票!】第111章 華夏農耕文明的真正成因第373章 徐家第310章 俱備第193章 如何推動近代科學的產生第561章 師徒第522章 科舉第68章 姜星火的八世穿越之旅第345章 誅邪第223章 東廠西廠?【求月票!】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119章 姜星火出獄後怎麼辦第39章 朱棣:朕絕不允許,于謙再被冤殺!第519章 盡心第547章 市舶第565章 證券第11章 鄭和開航母第14章 解縉獻圖第61章 白銀貨幣化第109章 比熱容讓蒙古人征服世界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第569章 決戰第365章 上課第414章 病危【求月票!】第51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3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條救命線第118章 殖民第一步,藩王海外建國第114章 收取北美五十州第188章 立儲之爭第562章 立儲第5章 黑衣宰相第531章 夏稅第384章 窮理第298章 懾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