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稅收

這時候,“二金”之中的工部右侍郎金忠出聲問道:“那國師以爲,若是修改幣制,又會對大明造成怎樣影響呢?”

雖然朱棣和朱高熾都分別以稱病休息和閉門思過的名義暫時退居幕後,但會議上,到處都有他們的影子。

金忠,就是替皇帝問的。

對於農業和工業,他們可以不關心,但對於錢,尤其是明晃晃的寶鈔,他們就必須要關心了。

因此很多關鍵問題,他們不會讓姜星火含糊過去,而是要把其中不懂的地方問個水落石出。

雖然金忠只不過是工部右侍郎,在場衆人裡,他的官職不是最高的那一檔,但他是皇帝的親信,是燕軍的二號謀士,跟朱棣上戰場出謀劃策的那種,非常受到朱棣的信任.而且工部尚書黃福如今跟大理寺卿陳洽一起,還滯留在交趾布政使司,估計得轉過年還能回來,工部在事實上並不是由朱高熾的嫡系左侍郎陳壽把持的,而是右侍郎金忠。

工部偏偏又是與姜星火合作比較多的一個部門,故此,姜星火也不得不耐心回答道。

“一旦啓動幣制改革,會造成短暫的物價通縮和經濟衰退。”

通貨膨脹和通貨緊縮這個兩個詞,在場的官員們並不陌生。

因爲在大明行政學校的輪訓班裡,是有講過這些基礎經濟學概念的,輪訓班的內容主要就包括了荀子的聖王思想,以及民族國家理念等等.但除此以外,也有關於行政學和經濟學的基本講授。

姜星火把這些行政學校的教師培養的不錯,雖然沒有姜星火這麼厲害,但起碼按着教材講課,是沒什麼問題的。

至於這些前來輪訓的大明中樞文官能聽進去多少,具體有多少學習效果,就因人而異了。

但他們對於經濟學的瞭解,估計也僅限於一些基礎概念,至於稍微靈活一點的東西,就費勁了。

“爲什麼?”金忠又問道。

姜星火輕笑一聲,繼續耐心解釋道:“貨幣改革要求寶鈔的實際幣值至少要恢復到紙面幣值的一半左右,現在還遠遠不夠,即便通過減少寶鈔發行量、發行國債、納鈔中鹽,以及未來的增加‘銀行-錢莊’體系的儲蓄功能形成蓄水池,這些辦法回收貨幣恐怕最快也需要兩到三年的時間,才能完成寶鈔貨幣幣值的恢復。”

見衆人沒反應過來,姜星火乾脆點破。

“但與此同時,隨着經濟的發展,大明的銅錢供給不足,民間對於寶鈔的需求肯定是會增加的除了內部的貨幣需求,在沒有施行國內外貨幣雙軌制之前,海外貿易的蓬勃發展,同樣會增加寶鈔需求,因爲寶鈔相當於起到了‘國際通用貨幣’的作用。”

在場的高官理解能力並沒有問題,姜星火把供需兩端說的清楚,稍加思量,也頓時都回過幾分味來,但還是有很多人並沒有理解透徹。

這時候,刑部尚書鄭賜親自問道:“那能不能貨幣幣值不恢復到一半?這樣到時候市面上還有足夠流通的寶鈔,也不至於經濟發展停滯。”

姜星火搖了搖頭道:“幣值恢復的越好,換鈔的阻力就越小。”

“那如果不換鈔呢?”

“如果不換鈔,隨着大明海外貿易規模的擴大,如果擴展到了極西之地,甚至是蒙古人都未曾從陸路抵達和征服的土地,那麼對於大明來說非常缺乏的金、銀、銅等貴金屬,到了以後就會變得極大富餘,反過來衝擊寶鈔的幣值.貴金屬天然就有貨幣屬性,這種是人爲難以改變的,未雨綢繆,現在最好的對策就是提前進行寶鈔白銀化,否則的話一旦大明寶鈔的流通範圍和流通量隨着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大,那麼以後換鈔的困難程度,就不可同日而語了,到時候不僅會動搖大明的基礎財政結構,導致難度增長數倍,甚至十幾倍,諸位認爲,該長痛不如短痛,還是一直忍着痛呢?”

聽到姜星火的話,內閣值房這裡頓時鴉雀無聲。

日本那裡有金山銀山,這對於帝國的高官們來說,並不是什麼秘密。

而聽國師這個說法,除了日本有,恐怕極西之地更多。

金銀銅這些東西,只要大量出現並且進入到貿易體系裡,那就一定會成爲貨幣衝擊固有的寶鈔體系,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畢竟都是世界公認的硬通貨,而寶鈔說白了就是承載着大明信用的紙,對於一個土著部落的人來說,選擇眼前的真金白銀還是選一張紙,根本就是想都不用想的事情。

所以這麼看來,貨幣制度還真是早改早好。

見衆人沒了異議,姜星火繼續道。

“貿易。”

“國內貿易,要以重新恢復國內貿易爲主體,培育完整的國內商品銷售、流動體系,打通建立全大明範圍內整體商品市場的難點,加快建設包括運河、官道在內的基礎設施體系,並適度地超前推進經濟發達的主要城池之間‘點對點商道’的建立,加快清剿自靖難以來地方殘留匪患,提升道路安全保障能力。”

這回輪到前北平副使,現吏部左侍郎許思溫發問了,作爲朱高熾的嫡系,他對於姜星火的很多動作,尤其是尚未開展的動作,都非常感興趣。

“點對點商道是什麼意思?”

姜星火淡淡地掃視了一圈在座衆人,緩緩說道:“大家都知道,現如今大明的國內商貿是極不發達的,最重要的阻礙因素就是道路交通.道路交通有兩方面,其一是地方殘餘匪患,其二是商稅事實上的重複徵收,所謂‘點對點商道’,就是先在經濟高度發達,有切實貿易需求的城池之間開闢安全且不會重複徵收的商道,收稅只收首尾兩次,用以回收築路和維護安全的費用。”

事實上,現在大明國內的貿易體系已經被各種原因破壞殆盡,從根源上來講,就是因爲靖難之役是一場前後總兵力達數百萬人蔘與的內戰,直接導致了有大量的散兵遊勇在潰逃後就地化身山匪路霸,這種地方的匪患,根本就是剿不勝剿,人家往山溝湖澤裡一跑,你能怎麼辦?

道路安全得不到保障,再加上原材料和稅收價格過高,造成了大量的物資積壓,這些積壓的物資又反過來造成了國內市場的流通性變得極差。

想要搞國內貿易,就要築路,每隔一定距離建立貨棧,並清剿沿途匪患,有兵丁沿途巡邏保證安全,否則商賈是不敢上路的。

而築路需要錢,哪怕現在戶部有錢,這種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也很難一下子展開太多,只能先撿着傳統意義上的重要商道,優先建立,就相當於先打通幾條大動脈,剩下的血管雖然也很重要,但只能等有能力的時候再說了。

朱棣這一年多以來,忙着坐穩皇位剿除建文餘孽,以及對安南用兵,暫時還沒來得及把精力投入到剿除匪患上。

如今南方統治基本穩定,士紳階層遭到了打壓,經濟上也恢復了過來,就有能力進行這種烈度不強但規模較大的軍事行動了。

“可是.”一位官員欲言又止。

姜星火一看,正是前北平布政司左參議,朱高熾嫡系,如今的戶部左侍郎孫瑜。

這孫瑜可以說是朱高熾手下難得懂經濟和財政的人物了,更是插進戶部的一顆釘子,身居左侍郎高位,平常或許不顯山不露水,但一旦到了關鍵時刻,隨時都能掣肘夏原吉。

“有什麼顧慮,你就直接說吧!”

這裡面不是沒人想把老朱那套“重農抑商”的國策搬出來,但眼下既然姜星火已經提前半年完成了210萬兩白銀的賭約,這“重農抑商”早晚會變回北宋的“四民皆本”,雖說四民也有個士農工商的排序,但名義上還是齊平的。

而且如今天下漸定,又逢變革之局,經濟被擺在了第一位,沒錢什麼都白扯。

土裡既然摳不出幾個子兒,那就只好把目光放到了商稅上面。

孫瑜道:“如今國朝支出繁多,若是要在主要城池之間築路,並且派兵剿匪,所花銀錢,太倉庫怕是支撐不起。”

姜星火微微頷首道:“這裡面有個說法,就是要想富、先修路。”

“修路能讓商品流通起來,讓百姓用到不同地方的特產,讓國朝收上來更多的商稅,但是,同樣的,我們也要承擔築路和維護沿途治安的支出,沒有光讓馬兒跑不讓馬兒吃草的道理.萬事都是開頭難,這個支出我們肯定是要承擔的,但是如今大明國內局勢穩定,雖然國庫儲備不夠豐富,但並不需要大規模的把築路的攤子給鋪開,一條路一條路的來就是了。”

姜星火的面色依舊平靜,但是眼神深處,卻隱含着堅毅與期望。

前段時間,他確實有一陣子陷入了焦慮和自我內耗,但很快他就從中走了出來。

因爲他有一個無可匹敵的優勢,那就是時間站在他這邊。

他的身體,現在還足夠年輕,還能夠奮鬥二三十年,甚至四五十年,誰知道以後得大明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暫時的一切劣勢或是不如心意,都不用着急,完全可以不用急躁,慢慢來,做好自己的,剩下交給時間。

別說是朱棣,就算是朱高熾,單論壽命,姜星火覺得自己都能很輕鬆熬死。

更何況,眼下只是短短一年多的時間,他就已經取得了如此成就和進展了。

其實這份總裁變法事務衙門的年度工作報告,莫說是旁人聽着有些嚇人,就是姜星火自己念起來,在某一剎那,他都有些唏噓和不敢置信。

不知不覺間,一回頭,已經走出了這麼遠的路了。

而且前路並不迷茫,一件件需要做的事情,預計完成的時間,都已經設計好了藍圖。

一切都在向着光明的未來前行着。

姜星火翻開下一頁稿子,繼續唸了下去。

與此同時他用手指捻了一下,跟他腦海中的記憶一樣,並不剩幾頁紙了。

“海外貿易,大明與安南國、占城國、日本國、朝鮮國、呂宋國、琉球國等國家,已經建立了平等互惠的自由貿易關係,並初步建立了海外貿易商品保險制度,幫助海貿商人放心交易,已重現北宋‘開海裕國’之景象;在進出口管理方面,目前已重啓廣州‘懷遠市舶司’,泉州‘來遠市舶司’,寧波‘安遠市舶司’,基本恢復了兩宋以來的市舶司制度。”

這裡姜星火指的是金幼孜負責的審法寺,根據宋神宗元豐年間推出的《元豐市舶司條例》爲基礎,改訂了《永樂市舶司條例》,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了市舶貿易的合法地位以及市舶司的具體職責。

“對於外國來訪使團,由市舶司掌管接待各國貢使及其隨員,並命內臣監督市舶司在出海許可、海上檢查、收取關稅等方面的作用.下一階段的海外貿易,重點在於推進‘遷海令’的廢除與沿海居民的回遷,以及在建立自由貿易關係國家的天使館的設立。”這裡要說的是,大明雖然如今只有三個市舶司,遠遠比不上北宋的四大市舶司九小市舶司,但基本該有的都有了.北宋是密州市舶司、兩浙路市舶司、福建路市舶司、廣南路市舶司四大市舶司,下面有九個小市舶司,但在山東的密州市舶司規模並不大,小市舶司主要是以泉州市舶司、廣州市舶司和寧波市舶司最負盛名,此三者被合稱爲“三路市舶司”。也就是現在大明重啓的三個主要市舶司。

故此,雖然沒有北宋九個市舶司那麼多,但最主要的三個,算是重新啓動了。

事實上別看華夏的海岸線很長,有很多的沿海城池,但要看航線的話,其實只有兩條。

一條路是北方航線,也就是後世的東北亞航線,在大明主要是從山東半島的登州出發,沿着順時針方向順着渤海的海岸線到遼東半島以及朝鮮半島,最後抵達日本列島,也就是明日非武裝自由貿易區的航線。

如果從日本出發的話,還可以南下琉球羣島,一路抵達呂宋島乃至爪哇島,這條線追根溯源的話,其實是從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齊國是主要的受益者,在姜星火前世也被稱爲“東方海上絲綢之路”。

而隨着時間的推移,實際上唐代以後,跟日本的主要貿易地點是寧波,這也是寧波市舶司爲什麼會興起的原因.地理位置實在是太重要了。

第二條航線就是南方航線,五代十國的時候,南方的地方割據勢力就是靠這條航線立國的,被叫做“廣州通海夷道”。

除了這兩條航線,華夏對外貿易,就只有陸上的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了。

不管怎麼說,重農抑商和海禁兩條國策,到了明年年中,賭約正式結算的時候,肯定就要廢除了。

到了永樂二年的年中,國策就就會變成“四民皆本”加上“開海裕國”。

手上只剩下了最後兩頁紙,姜星火唸的速度也變慢了下來。

“專營商品。”

“專營商品是大明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家稅收穩定保障的基石,在如今技術日新月異,商品多樣性高度發達的背景下,大明既要保證固有的專營商品,如鹽、茶、鐵等商品的穩定銷售,也要重視諸如玻璃、化肥等新型專營商品的發展.隨着新一輪‘技術爆炸’端倪的產生,正在研製中的低磷鋼、香水等商品,也必將成爲爲國庫創收的重要一環,進而促進整個大明經濟的增長。”

這裡額外要提的一句是,爲什麼作爲穿越者創收神器之一的香水,被姜星火點出來這麼慢。

事實上,以前姜星火只知道古代有胭脂水粉,但真不知道古代有沒有香水,如果有,香水是什麼樣子的。

但後來隨着他逐步瞭解,就大概明白了,確實有這東西,而且有香水蒸餾技術,不過不是本土產物,是五代時期由中東傳入華夏的,一開始的品種叫“古剌水”,也就是一種由薔薇花蒸餾而成的香水,這玩意甚至可以食用.總之,宋代人就已經成功掌握了這種香水的製備方法,並且開發出柑橘、桂花、茉莉等多種花露,也用其製作和香。

這種傳統的香水製取方法主要是選擇玫瑰、茉莉、橙花之類的具有濃郁香氣的植物,然後把花瓣葉子都進行蒸餾,也就是扔進罐子里加熱,然後收集蒸汽再冷卻。

除了植物香水,古人還會搞動物的香水,比如麝鹿的分泌物“麝香”,再比如抹香鯨的分泌物“龍涎香”。

但這些東西跟現代香水還差了兩個關鍵的科技點和一個時間點。

姜星火之所以遲遲沒搞出來現代香水,並非是因爲現代香水的技術原理複雜,而是因爲這兩個前置科技點和一個時間點。

一個科技點就是高純度的酒精,因爲現代香水的本質就是用一定比例的植物香精油加上一定比例的酒精和純淨水混合製作而成,這個比例一般是30%不到的植物香精油,10%的高純度酒精,再加上60%多的水,植物香精油比例如果加的多了氣味就濃烈,比例加的少了就淡一些。

另一個科技點就是玻璃瓶,因爲香水的氣息很容易揮發,爲了保持香水質量,古人都是存在陶瓷瓶裡然後放置在陰涼乾燥的地方,只有在使用的時候才取出來,即便如此也很容易散味,而玻璃瓶則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解決了這兩個科技點以後,纔是最關鍵的時間點。

那就是需要足夠寒冷的冬季。

原理也簡單,香水最關鍵的植物精油液體需要蒸餾後攪拌混合放置一段時間,讓香精中的雜質充分沉澱,但還是會渾濁,尤其是天氣越熱越渾濁,而寒冷的時候則反之,所以好的香水,在古代工坊沒有足夠的降溫條件下,必須要在天冷的時候製取.除了沉澱之外就是過濾了,因爲香水碰到較低溫度就會變成半透明或霧狀物,古代則更加糟糕,如果過濾的時候不夠冷,那麼以後不管你怎麼加溫,哪怕是用焦煤進行加溫,把香水都燒蒸發了,這東西也不會澄清了,始終都是渾濁成一團的狀態,所以香水必須在寒冷條件下過濾。

至於陳化倒是很簡單的事情,姜星火搞不出來化學陳化,但是物理方法.好吧,其實就是字面意義上的“物理方法”,直接讓人拿棍子不停攪拌,這個過程大概三個月左右。

所以在萬事俱備的前提下,經過姜星火的指導,工坊也得明年能生產出來香水成品。

至於推向市面以後能不能受到跟玻璃化妝鏡一樣的認可,那就不知道了。

但如果奇點的穿越小說不騙人的話,估計能大大地掙一筆錢。

錢這東西對於姜星火本人沒太大意義,但對於他進行變法,卻很有意義。

聽着姜星火口中幾乎就是“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衆人神色各異。

但他們雖然有的人不願意這麼快就相信,可無論是誰,也都很清楚,姜星火既然能把這些事情拿出來說,那麼這個所謂的“低磷鋼”和“香水”,恐怕是會真的很掙錢。

姜星火終於翻到了最後一頁。

看着眼前的這一張薄薄的白紙,姜星火陷入了沉思。

——無盡風光在險峰。

而攀登險峰的道路總是艱難的。

王安石說過,只要盡力了就無悔,但若是盡力了也爬不到,多半是有些悔意的。

對於經濟這個大方向來說,什麼是最險峻的高峰?

當然是稅收!

而稅收這座高峰的峰頂又是什麼?

收稅收到基層!

這裡面攔着一塊名爲“皇權不下鄉”的巨石,古往今來,有多少意圖登頂的英雄豪傑、大改革家,面對這塊大石頭,要麼是畏縮不前,要麼是被撞得頭破血流,甚至是粉身碎骨,跌落到懸崖底下從此死無葬身之地。

可即便知道這件事不好做,姜星火還是義無反顧地選擇做了,而且如今條件已經具備,那他就要在明年做。

“稅收。”

這兩個字從姜星火的口中說出,如同是擂鼓一般,響動在衆人的耳畔。

“稅收是大明自我造血的重要環節,在第一年初步完成了全國範圍內的攤役入畝後,會計制度改革和地稅系統建立,將成爲接下來稅收方面變法的主攻方向,推動大明的稅收體系向標準化、二極化轉型在會計制度方面,未來將大力推動以‘四腳賬’爲標準的新式記賬方法的普及,從技術手段上提高造假難度,杜絕大規模貪墨案件的再次發生;在地稅系統方面,未來將建立起布政使司-府-(州)-縣等各級行政單位的單獨地稅體系,以戶口累進稅和分家公證稅爲主要稅收來源,減輕中樞財政負擔,改變戶部事無鉅細的‘大管家’的稅收分配模式,提高地方自主性、積極性。”

四腳賬這個東西,由於學起來並不複雜,所以已經在中樞的各部門推行了。

主要是由於前段時間刑部關於紙張採購權的事情,這件事情引起來了很大的波瀾,有一批刑部的官吏被牽連了,而再加上之前兩淮鹽使司的那件驚天大案,貪墨了那麼多的鹽稅,都擺在大家面前的後果,所以現在開始推廣也沒人敢說什麼。

畢竟,要是真的爲了這點事,這種會計制度上的事情去跟皇帝唱反調,那是真的沒必要。

誰站出來說,很容易就被扣上“伱是不是害怕被查出來”的帽子。

所以四腳賬的推廣,還是很容易的。

至於所謂的央地二級稅收體系,這東西已經預熱很久了,目前給地方的稅收權力並不大,主要是在對戶口累進稅和分家公證稅兩個稅種上面。

說白了,都是針對士紳收的稅。

在地方官府看來,他們也知道這是鼓勵他們去跟當地士紳去斗的陽謀。

可是沒辦法啊!

以前他們不敢動士紳,那是因爲方方面面都需要當地士紳的幫助,畢竟地方官都是流官,沒有地方勢力的配合,很容易就會成爲光桿司令,但現在不一樣了,只要涉及到錢,那麼很多事情就不好說了。

或許不會把人得罪的太死,但無論如何,士紳這層皮,都得被扒下來,區別只是能不能商量扒多少的問題而已。

當然了,如果只是地稅,其實並不夠,因爲如今大明的稅收體系已經說是千瘡百孔都不爲過,想要恢復正常,必須藉助更加強力的手段,但是,要想在短期內把手伸到鄉里去,這是非常艱苦的,需要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更要有一套嚴密而周祥的方案來執行,不是那麼容易的。

但姜星火顯然做好了這方面的準備,他之前跟朱勇談的,就是這些事情。

自從稅卒衛成立,他已經準備了一年之久。

已經有數以萬計的傷殘老卒,被培訓好了。

這些老卒能識字,能算數,而且有足夠的愛國情懷,姜星火認爲這些人肯定可以圓滿地完成收稅的工作,畢竟對於他們來說,身上的勳章不騙人。

“同時着力推進稅卒下鄉,將稅卒與稅收兩者深度融合,通過紮根於鄉鎮的稅卒,改變傳統‘皇權不下鄉’的模式,推動地稅系統的真正建立與國家稅收的高效徵收,通過老卒識字認字、算數學賬,促進稅收的更加公平與更加公正。”

第489章 捆綁第273章 能歌善舞【求月票!】第352章 敵我【7K二合一求票!】第469章 佔領第165章 你管這叫掃盲?第471章 伏擊第254章 最後一課【求月票!】第276章 求您當國師吧【求月票!】第415章 救命【求月票!】第310章 俱備第484章 漣漪第174章 《國運論》第3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條救命線第373章 徐家第231章 海的那邊有玉米【求月票!】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第98章 《‘先驗人性論’的形而上批判》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414章 病危【求月票!】第3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條救命線第75章 夏原吉的不屑(求首訂!!)第239章 不扶持新階層拿什麼變法?【求月票第397章 兩界第175章 陸權論第100章 如何打壓江南士紳?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第187章 師徒攤牌(二合一)第434章 作態第116章 給大明農業開的兩副藥第247章 試驗田【求月票!】第24章 什麼是王朝壽命第196章 樹葉爲什麼不往上落第74章 上架感言第537章 告別第340章 拂袖【第一更求月票!】第509章 私宴第326章 暴斃第373章 徐家第384章 窮理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第414章 病危【求月票!】第249章 畫餅大師朱棣【求月票!】第467章 主炮第257章 帕累托最優狀態【求月票!】第527章 自己第475章 比較第459章 財色第344章 弒神【結婚了74k大章慶祝】第521章 餘波第458章 假賬第487章 攝政第414章 病危【求月票!】第343章 炸湖【第四更求月票!】第409章 廷辯【萬字求月票!】第240章 因爲一個人,所以臣支持【求月票!第122章 炸鍋!被背刺的夏原吉第76章 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爲盟主“在雲端第437章 會審第56章 來人間一趟的謫仙人第382章 景隆第110章 真·風水學:季風與洋流第283章 血誓【求月票!】第475章 比較第153章 我全都要!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218章 血酬定律【求月票!】第15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238章 團結一致的內閣【求月票!】第330章 罪證第506章 棱堡第279章 解惑【第三更求月票!】第228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第485章 反省第355章 空投【74K大章求月票!】第458章 假賬第232章 爲什麼大明與新大陸無緣?【求月票第45章 徭役 糧食 耕牛與種子第97章 道衍來信第273章 能歌善舞【求月票!】第561章 師徒第101章 大軍出動,掃清江南第175章 陸權論第47章 攤役入畝第262章 屠龍刀【求月票!】第505章 裝備第15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325章 談判第395章 龜甲第339章 火種第216章 《國家管理學》【求月票!】第382章 景隆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222章 黃宗羲定律【求月票!】第537章 告別第562章 立儲第48章 總想給後人留一把傘罷了第209章 吾乃人皇,而非天子【求月票!】第79章 變鈔就能接着玩?真香啊!第119章 姜星火出獄後怎麼辦第501章 新港(舊港篇結束)
第489章 捆綁第273章 能歌善舞【求月票!】第352章 敵我【7K二合一求票!】第469章 佔領第165章 你管這叫掃盲?第471章 伏擊第254章 最後一課【求月票!】第276章 求您當國師吧【求月票!】第415章 救命【求月票!】第310章 俱備第484章 漣漪第174章 《國運論》第3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條救命線第373章 徐家第231章 海的那邊有玉米【求月票!】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第98章 《‘先驗人性論’的形而上批判》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414章 病危【求月票!】第3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條救命線第75章 夏原吉的不屑(求首訂!!)第239章 不扶持新階層拿什麼變法?【求月票第397章 兩界第175章 陸權論第100章 如何打壓江南士紳?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第187章 師徒攤牌(二合一)第434章 作態第116章 給大明農業開的兩副藥第247章 試驗田【求月票!】第24章 什麼是王朝壽命第196章 樹葉爲什麼不往上落第74章 上架感言第537章 告別第340章 拂袖【第一更求月票!】第509章 私宴第326章 暴斃第373章 徐家第384章 窮理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第414章 病危【求月票!】第249章 畫餅大師朱棣【求月票!】第467章 主炮第257章 帕累托最優狀態【求月票!】第527章 自己第475章 比較第459章 財色第344章 弒神【結婚了74k大章慶祝】第521章 餘波第458章 假賬第487章 攝政第414章 病危【求月票!】第343章 炸湖【第四更求月票!】第409章 廷辯【萬字求月票!】第240章 因爲一個人,所以臣支持【求月票!第122章 炸鍋!被背刺的夏原吉第76章 貨幣遊戲:模擬元朝(爲盟主“在雲端第437章 會審第56章 來人間一趟的謫仙人第382章 景隆第110章 真·風水學:季風與洋流第283章 血誓【求月票!】第475章 比較第153章 我全都要!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218章 血酬定律【求月票!】第15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238章 團結一致的內閣【求月票!】第330章 罪證第506章 棱堡第279章 解惑【第三更求月票!】第228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第485章 反省第355章 空投【74K大章求月票!】第458章 假賬第232章 爲什麼大明與新大陸無緣?【求月票第45章 徭役 糧食 耕牛與種子第97章 道衍來信第273章 能歌善舞【求月票!】第561章 師徒第101章 大軍出動,掃清江南第175章 陸權論第47章 攤役入畝第262章 屠龍刀【求月票!】第505章 裝備第15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325章 談判第395章 龜甲第339章 火種第216章 《國家管理學》【求月票!】第382章 景隆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222章 黃宗羲定律【求月票!】第537章 告別第562章 立儲第48章 總想給後人留一把傘罷了第209章 吾乃人皇,而非天子【求月票!】第79章 變鈔就能接着玩?真香啊!第119章 姜星火出獄後怎麼辦第501章 新港(舊港篇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