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改革科舉制度【求月票!】

而坐在他旁邊的朱高熾則是袖中緊握胖胖的雙拳,目光炯炯地盯着道衍。

不管怎麼說,道衍都是他的半個老師,朱高熾當然不希望道衍被父皇所遷怒。

道衍倒沒有太多表示,只是淡定自若地繼續用茶,甚至還拈了塊按照宋代舊法所做的抹茶糕點塞進嘴裡,等到吃飽喝足後,這才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對着朱棣施禮,平靜地說道:“回稟陛下,老衲確實有幾份私心在裡面。”

朱棣呵呵一笑:“朕就知道,你是爲了姜星火.怕日心說和萬有引力一經提出,動搖了天人感應,朕會對他不利。”

“你呀,你呀,老和尚,朕說伱什麼好?”

朱棣的手指着道衍,無奈地搖了搖頭。

這麼多年的老夥計、老戰友,轉頭就向着外人了,如何不讓朱棣徒呼奈何?

“陛下英明,不過卻不單單是因爲姜星火本人的緣故,而是因爲日心說和萬有引力,確實是能夠直接從直觀層面上,讓天下人都看到,天人感應是錯的。老衲纔想要藉助荀子的力量,來修改儒家聖人學說裡面的內容……當然,並非是要大動干戈,只是先邁出第一步。”

道衍說話慢條斯理,不急不徐的樣子。

道衍輕咳了一聲,朱棣面色凝重地示意朱高熾和張宇初都離開。

“其次,在文化教育方面,則選取各地符合朝廷要求的宿儒,以他們爲中流砥柱,在國子監、府學、州學、縣學、社學等等層級的學校,傳播先秦儒家精髓,以荀子的‘聖王’思想教化萬民,使得天下百姓敬陛下若神明。”道衍轉動手中念珠,緩緩說道。

聽到這番話後,張宇初忍不住擡起頭來看着道衍。

道衍接着說道:“老衲雖然知曉這些年來的科舉弊政,但是一直不能改革。不僅僅是因爲老衲是佛門中人,也不僅僅是因爲從前老衲根基淺薄,很難推動大勢。而是因爲,如果貿然改革科舉制度,卻沒有相應的替代方案,恐怕還不如不改。而今日聽聞姜聖這番言論,貧僧忽然想到了一些事情,或許貧僧可以嘗試一二……還請陛下成全。”

明明就是一句話的事情,說出來皇帝就高興了,爲什麼不說呢?

這裡的不禁止,是不禁止民間的異議言論;而這裡的禁止,則是禁止官辦學校的儒生,發表任何對學術以及朝廷政策的異議言論。

其實道衍的這個邏輯,就有點不講道理的。

道衍合十道:“首先是儒學理念,老衲與張真人不方便直接插手,陛下應命解縉、楊士奇、金幼孜等飽讀詩書之儒者,重新編撰朝廷用於科舉考試的相關注解,以弘揚聖人學問.當然,這裡面需要加入荀子的思想,並且保證比例不低於五分之一,畢竟,荀子是五聖之一。”

還不如現在道衍先發制人,打程朱理學一個措手不及。

而作爲縣學的補充,朱元璋又令天下建立社學,也就是後世概念上的鄉村小學和社區小學.這個不是朱元璋的首創,只能說是恢復,社學制度是從元朝繼承來的。

朱棣眯縫起眼睛,在這個角度他看起來跟朱高燧有些相像:“你有多大把握?”

當然了,老朱不是大善人,對於除了社學以外的學生,他的六鬥米不是白拿的。

可是,他說出的內容,卻讓朱棣的臉色變得陰晴不定。

憑啥五聖之一就要思想佔考試內容的五分之一?那其他四聖,說白了除了孟子,人家顏子、子思、曾子,這三聖佔的分量加起來還遠不到孟子的一半呢。

翻譯翻譯,什麼叫“符合朝廷要求的宿儒”?什麼叫“傳播先秦儒家精髓”?

這話,朱棣就愛聽。

朱棣冷哼一聲:“大膽道衍,以程朱理學爲科舉考試之學乃是太祖高皇帝祖制,你敢違背太祖高皇帝祖制?”

明朝的教育體系分中央、地方兩級,中央官學即國子監,地方上有府學、州學、縣學,村裡有社學。

明朝每年每一屆招入全國各地的府、州、縣的學生一般有三萬人到四萬人,他們一律稱“廩膳生”,所謂的廩膳生,也就是公家供應六鬥米伙食的學生。

道衍態度異常堅決。

本來,朱棣因爲道衍一直在說因爲姜星火如何如何,而沒有提到聖王之說加強他的皇權的事情,感到了有些不高興。

懲罰辦法包括但不侷限於充軍、吏役、枷鐐終身、餓死、自諡及梟首示衆等.

朱棣自然是知道這些的,因此朱棣問道:“哦?那這樣做,就不擔心反而激起更大的輿論風波嗎?畢竟,這個口子一開,以後恐怕就不好收場了。”

但道衍這話說出來,朱棣反而少了幾分不悅。

祭出荀子這尊先秦儒家聖人,來對付朱熹這個儒家晚輩。

朱元璋同時規定,在各級正規官辦學校,上到國子監,下到縣學,不許不穿校服、不許遲到早退、不許夜裡喝酒、不許結社(包括文社、詩會)、不許議論學校食堂飯菜好不好吃、不許對人對事批評、不許對國家的大政方針說三道四。

道衍平靜地說道:“祖制是什麼?那是太祖高皇帝立下的規矩。老衲不認爲它有錯,但老衲覺得,如今天下局勢已然是從糜爛中走向重振,那就更需要一些東西來整合。否則,老衲認爲一旦錯過了這種大動盪能造就大變革的機會,恐怕以後,就絕對不會再出現了。”

朱棣這句話,別看嘴上說的嚴厲,但顯然就是不生氣的意思了。

道衍微微點頭:“世間萬物皆有兩面性,有利於人的,便會有害於己;有害於己的,亦會有利於人……老衲既然選擇了這樣做,就早已預料到這種結局。”

在後世,你違反了校規最多是勸退或者通報批評之類的,但在明朝,你違反了老朱的校規,那後果可就有一點點嚴重了。

這簡單的兩個字,卻讓朱棣的眉毛猛然挑起。

朱元璋則給社學的教育內容增加了御製大誥(朱元璋語錄)、明朝律令及冠、婚、喪、祭等禮節,以及簡單的經史歷算之類。

“什麼辦法?”

道衍這番話,其實說的很沒水平。

道衍道:“十成。”

朱棣的眉頭皺成川字型,最終擺手嘆息道:“罷了罷了……你要怎麼改造科舉?”

十成,那就是勝券在握啊!

道衍似乎看出了朱棣的想法,又說道:“老衲有辦法,讓朝廷不受任何損失,此事定能平穩推行下去。”

可道衍卻直愣愣地把內心的真實想法都說了出來,卻唯獨漏了最關鍵的一點,也就是聖王之說對皇權的加強。

若是換做張宇初來,說什麼也要先給皇帝上一通彩虹屁再說。

而且,用的還是陰私的招數。

新的生產力出現,會讓經濟基礎動搖,也必然會導致上層建築的改變。

道衍繼續說道:“其實,這也算不上是什麼私心,畢竟國朝自開國以來這些年,程朱理學已經可謂是積弊深重了。如果再按照過去的科舉制度行事,必將釀出慘劇南北榜的例子,不就在眼前嗎?老衲爲天下蒼生計,爲陛下計,提出以荀子之學說來改良儒家,便是如此。”

沒別人,第一個就是他朱棣。

事實上,這也是道衍爲馬上出獄的姜星火所要做的大事,進行的必要鋪墊。

與其到時候讓舊的上層建築,尤其是在思想方面的上層建築,對新的生產力進行壓倒性的輿論圍剿。

“陛下,程朱理學必須被挑戰,不管是新的學說還是舊的學說,學術之爭這個口子是要開的,否則,一切都無從談起。”

“陛下。”

而朱棣的臉色,越發難看了。

這便是因爲,朱棣認爲道衍並非是一味偏向姜星火,而是確實早就對改革科舉這方面的事情有所考慮。

兩人交談片刻後,道衍對着朱棣鄭重說道。

因爲五分之一,是一個足以保證擾動猶如一灘腥臭噁心的死水池的程朱理學的比例,而且這個比例好就好在,既不是完全取代,也沒有造成極爲重大的威脅,屬於那種泡腳的時候微微燙你又得忍的溫度。

畢竟從事實上來講,要說誰違反太祖高皇帝祖制最多。

不過,五分之一這條紅線,顯然是道衍在認真地思量過後,得出的結果。

元制五十家爲一社,每社設學校一所,擇通曉經書者爲教師,施引教化,農閒時令十五歲以下農家子弟入學,讀《孝經》《小學》《大學》《論語》《孟子》,並以教勸農桑爲主要任務。

道衍說得坦蕩無比,顯然對自己的做法,已有充足的信心。

道衍最後說道:“除此之外,老衲希望陛下允准,可以廢除一些禁止儒生髮表異議的言論。譬如程朱理學,不應該作爲學術的唯一標準。”

道衍說的是“廢除一些禁止儒生髮表異議的言論”,那麼明代禁止儒生髮表異議嗎?

禁止,又不禁止。

“老衲所說皆屬實,不曾有半字虛假。”

朱棣沉默片刻,嘆了口氣:“朕不想強迫你,不過朕希望你能夠記住,朕纔是九五之尊,天下人皇。”

道衍頷首稱是。

“好了,朕乏了,今日事了。”朱棣揮了揮手,站起來走出了房間。

第402章 大棋第14章 解縉獻圖第511章 論戰第378章 反轉第89章 姜星火的絕筆詩第269章 始作俑者,就是你【求月票!】第341章 援軍【第二更求月票!】第29章 一個漂洋過海的旅人第149章 夏尚書,入獄一趟?第329章 刺殺第45章 徭役 糧食 耕牛與種子第373章 徐家第443章 人心第36章 血壓極速飆升的朱棣第413章 南征【求月票!】第542章 震動第296章 叩闕第507章 革新第539章 傳首第331章 起火第290章 孤憤第522章 科舉第330章 罪證第335章 華亭第414章 病危【求月票!】第434章 作態第350章 銃斃【二合一】第338章 雙贏第219章 鴨城風雲:黃五郎和王麻子【求月票第427章 渡河第521章 餘波第176章 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第113章 道爺我成了!第412章 龍場【求月票!】第304章 飯否第449章 調研第186章 朝貢體系?三環外交!第247章 試驗田【求月票!】第455章 圈套第555章 佈局第435——436章 抉擇第453章 瘋子第122章 炸鍋!被背刺的夏原吉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249章 畫餅大師朱棣【求月票!】第70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91章 燕軍扛纛,朱高煦是也!第413章 南征【求月票!】第405章 陷阱【求月票!】第545章 建文第129章 地理決定論:華夏與日本第426章 神速第162章 一起改變世界吧,夏尚書!第331章 起火第272章 欲挽天傾【求月票!】第177章 吃煤的鐵馬第277章 傳道【第一更求月票!】第109章 比熱容讓蒙古人征服世界第469章 佔領第218章 血酬定律【求月票!】第314章 雷動第538章 癥結第337章 代賑第11章 鄭和開航母第457章 斷腕第20章 何謂王朝?第236章 永樂變法【求月票!】第228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第9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210章 聖王【求月票!】第325章 談判第502章 元宵第374章 于謙【七月求月票!】第382章 景隆第475章 比較第311章 真兇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92章 姜星火:我謝謝你啊!第513章 辯手第8章 原來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552章 機密第68章 姜星火的八世穿越之旅第444章 潛龍第497章 除夕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496章 原理第475章 比較第184章 對日本地緣均勢的五條策略第332章 登樓第64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35章 “明堡宗”是誰?!七月更新計劃兼求票!第146章 密室暴露第481章 莫愁第463章 伏法第337章 代賑第293章 生亂第148章 姜星火獄中立志第528章 條件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
第402章 大棋第14章 解縉獻圖第511章 論戰第378章 反轉第89章 姜星火的絕筆詩第269章 始作俑者,就是你【求月票!】第341章 援軍【第二更求月票!】第29章 一個漂洋過海的旅人第149章 夏尚書,入獄一趟?第329章 刺殺第45章 徭役 糧食 耕牛與種子第373章 徐家第443章 人心第36章 血壓極速飆升的朱棣第413章 南征【求月票!】第542章 震動第296章 叩闕第507章 革新第539章 傳首第331章 起火第290章 孤憤第522章 科舉第330章 罪證第335章 華亭第414章 病危【求月票!】第434章 作態第350章 銃斃【二合一】第338章 雙贏第219章 鴨城風雲:黃五郎和王麻子【求月票第427章 渡河第521章 餘波第176章 政治中心與經濟中心第113章 道爺我成了!第412章 龍場【求月票!】第304章 飯否第449章 調研第186章 朝貢體系?三環外交!第247章 試驗田【求月票!】第455章 圈套第555章 佈局第435——436章 抉擇第453章 瘋子第122章 炸鍋!被背刺的夏原吉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249章 畫餅大師朱棣【求月票!】第70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91章 燕軍扛纛,朱高煦是也!第413章 南征【求月票!】第405章 陷阱【求月票!】第545章 建文第129章 地理決定論:華夏與日本第426章 神速第162章 一起改變世界吧,夏尚書!第331章 起火第272章 欲挽天傾【求月票!】第177章 吃煤的鐵馬第277章 傳道【第一更求月票!】第109章 比熱容讓蒙古人征服世界第469章 佔領第218章 血酬定律【求月票!】第314章 雷動第538章 癥結第337章 代賑第11章 鄭和開航母第457章 斷腕第20章 何謂王朝?第236章 永樂變法【求月票!】第228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第9章 二虎競食之策第210章 聖王【求月票!】第325章 談判第502章 元宵第374章 于謙【七月求月票!】第382章 景隆第475章 比較第311章 真兇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92章 姜星火:我謝謝你啊!第513章 辯手第8章 原來跟道衍水平差不多啊第552章 機密第68章 姜星火的八世穿越之旅第444章 潛龍第497章 除夕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496章 原理第475章 比較第184章 對日本地緣均勢的五條策略第332章 登樓第64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35章 “明堡宗”是誰?!七月更新計劃兼求票!第146章 密室暴露第481章 莫愁第463章 伏法第337章 代賑第293章 生亂第148章 姜星火獄中立志第528章 條件成績彙報兼更新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