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吾乃人皇,而非天子【求月票!】

“父皇,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這是《荀子·天論篇》裡的內容。”

朱高熾的神情依舊帶着幾分難掩的驚喜,他給朱棣勉力繼續解釋。

“荀子,朕知道,先秦百家爭鳴集大成者嘛。”

朱棣抿了口茶水,緩緩道:“朕便是曉得,荀子曾三次擔任齊國稷下學宮的祭酒,整理傳承了《詩經》《尚書》《禮》《樂》《易》《春秋》,還培養了幾個很了不得的弟子.”

朱高熾連忙道:“秦朝的丞相李斯、漢朝的丞相張蒼、還有著名的韓非。”

道衍聽到朱棣這麼說,眼中閃過了然之色。

既然朱棣還記得荀子的這些歷史,想來接下來要說的話,就方便溝通多了。

朱棣看向了身邊的道衍和朱高熾、張宇初,問道:“怎麼?你們都覺得此等解釋必然可行?”

道衍點頭笑道:“陛下所言極是!”

“那便與朕說說,你們打算怎麼解釋這個萬有引力和日心說?”朱棣亦是掩藏着內心的幾許悸動,慢言問道。

“便應是從《荀子》的天論篇和解蔽篇入手。”朱高熾頓了頓,伸手示意請道衍和張宇初來說道說道。

道衍不言,自然是張宇初接過話茬。

張宇初彈了彈羽衣後認真道:“陛下容貧道放肆,斗膽談一談《荀子》的這兩篇,來破此局。”

“張真人但說無妨。”朱棣顯得很大度。

張宇初略微沉吟剎那,便說道:“其實說來也簡單,先說這句大皇子殿下剛剛提到過的,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

“這句話的意思,陛下一定曉得,那就是說,其實天道的運行是恆定的,不是因爲堯的賢明而存在,也不是因爲桀的暴虐而消亡.換言之,其實《荀子·天論篇》的開篇第一句,就已經否定天人感應了。”

“不然的話,按照天人感應的理論,天道早就因爲堯的賢明而降下恩澤,也會因爲桀的暴虐而施加懲罰。”

這裡便是說,荀子作爲華夏古代主張樸素唯物主義的哲學家,在重視社會人事的基礎上,吸收了古代的唯物主義無神論思想和當時戰國時期的自然科學成果,建立起了他自己的一套唯物主義自然觀。

荀子的唯物主義自然觀,從根本上,就與傳統的天命決定人事和君權神授的唯心主義觀點相悖,按照荀子的觀點,人事的吉凶和社會的治亂,完全決定於統治者的治理措施是否恰當,它與自然界的變化沒有必然聯繫。

朱棣的腦海裡,似乎也回想起了小時候大哥朱標給他講的那些先聖的故事,對荀子的觀點,逐漸回憶清晰了起來。

朱棣點了點頭,示意張宇初接着講。

看到皇帝沒有爲此而生氣,從心的張宇初鬆了口氣,繼續道。

“這一段接下來便是:應之以治則吉,應之以亂則兇,強本而節用,則天不能貧;養備而動時,則天不能病;修道而不貳,則天不能禍。故水旱不能使之飢,寒暑不能使之疾.”

大略翻譯便是說,君王以治理天下回應天就是吉,君王以擾亂天下回應天就是兇,人如果能夠加強根本節制使用,那麼天也不能使人貧困;人如果存養具備充足,運動合乎時令,則天也不能使人患病。人如果專一於修道而不二心,則天也不能加禍於人。所以大水或大旱也不能使人飢餓,寒天暑天也不能使人患病。

“幹好自己的,老天爺算個屁?”

在門口守衛的三皇子朱高燧忽然道。

“閉嘴!”

朱棣雖然呵斥了一聲,不過卻對自己小兒子的總結能力感到很滿意。

一句話的事,直接這麼說不就完了?

張宇初非要羅裡吧嗦講一大堆,聽得朕腦闊疼。

“張真人。”朱棣略微警告道,“說的簡練點!”

“貧道明白!”

張宇初是何等從心,知道皇帝不愛聽廢話,那話語馬上就精煉了起來。

“荀子還說過,天道的職分便是不會因爲人的努力而成功、也不會因爲人的努力而獲得.這也就意味着天道這種東西,跟人是沒什麼關係的。天道雖大,人不必因此增加思慮;天道雖妙,人也不必因此太過費心琢磨這些就就叫做人不與天爭,因爲毫無意義。”

“爲什麼毫無意義?”朱棣好奇問道。

“荀子的解釋是,天有天的時令,地有地的財富,人有人的治理,這就叫作天地人三者並列。並列的意思就是互相不去幹擾,而如果人捨棄人之所以能夠與天並列的(也就是治理萬物能力)來試圖干擾天道的職能,那就是愚蠢至極了。”

朱棣:“.”

朱高燧:“.”

以前其實他們因爲沒有讀那麼多的聖賢書,尤其是關於在儒家體系裡被刻意屏蔽、淡化的荀子的書,所以他們所接受的觀念,就是“天人感應”“君權神授”的那一套。

相當於,被人爲地製造出了信息繭房。

而朱高熾比較好學,同樣是跟朱高燧一塊上學,朱高熾學完了教書先生布置的課業內容,還會去學其他的書籍,所以朱高熾知道這些。

但是知道,也不代表朱高熾就會去拿來說。

所以一來二去,導致了朱棣到現在才意識到,原來“天人感應”這套東西,並不是什麼自古以來就天經地義的說法。

相反,比董仲舒還早好幾輩的儒家聖人之一的荀子,早就提出了反駁批判的觀點了!

而且最妙的是,荀子的輩分,可比董仲舒大多了!

“還有嗎?接着說。”

張宇初見皇帝臉色陰晴不定了好久,心一直提着,直到皇帝讓他繼續說,張宇初方纔小心翼翼地接着說道。

“有,而且接下來就是從《荀子》裡面,直接解釋姜先生的這套‘日心說’。”

“你說什麼?”

朱棣大爲迷惑。

在朱棣已知的信息裡,‘日心說’,是姜星火剛剛提出來的說法,而且必須要通過扭秤實驗來證明萬有引力的存在,才能推導證明日心說。

可是張宇初卻告訴他,《荀子·天論篇》竟然能夠直接解釋日心說?

這怎麼可能?難道這世間,還真的存在一種玄之又玄的天道,並且早就被荀子所認知不成?

“陛下,臣是說《荀子》是可以解釋日心說的。”張宇初忙躬身拜道。

朱棣皺了皺眉頭,終究是沒繼續說下去,而是吩咐旁邊的宦官給張宇初扶着坐下。

“伱繼續說,朕想知道的更詳細。”朱棣輕聲道。

張宇初拱了拱手,道:“那貧道便獻醜了,如有表述不當之處,還請陛下恕罪。”

張宇初緩緩將《荀子》中,可以用來解釋‘日心說’的一句話複述說了出來。

“列星隨旋,日月遞炤,四時代御,陰陽大化,風雨博施,萬物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養以成,不見其事,而見其功,夫是之謂神。皆知其所以成,莫知其無形,夫是之謂天。唯聖人爲不求知天。”

這句話的意思便是說,天上羣星互相跟隨而旋轉,日月互相交替照耀,四季輪流控制氣候,陰陽變化萬物,風雨普遍施予萬物,萬物各自得到天的和諧而出生,萬物各自得到天的滋養而成長,不見天有什麼特別行事.人人都知萬物之所以生成要有天,而不知天是無形的,這就叫作天道。

“前面的,朕能聽懂。”朱棣微微蹙眉道,“最後一句話,唯聖人爲不求知天是什麼意思?爲什麼聖人不能求知於天道?”

張宇初本想說,一般的理解,便是說因爲天道是不可知的,以人的理性很難了解,有節制,瞭解自然不如瞭解自身,所以荀子纔會這麼說。

“咳、咳。”

但道衍忽然輕咳了兩聲。

張宇初剎那醒悟,幾乎是福至心靈地說道。

“因爲聖人是人皇,人皇無需求知於天道,人皇本身就是天道的化身,是天道的一部分!”

此言一出,滿室皆寂!

朱棣的心臟劇烈跳動起來,面色波瀾不驚,唯有一雙虎目微凝,死死盯住張宇初。

朱棣從來都沒往這方面想過,甚至在一瞬間都要怒斥張宇初是在胡說八道!

可張宇初的樣子看起來卻十分鎮定,絲毫沒有半點慌亂的跡象,這令朱棣的內心產生了動搖,這傢伙真的是在胡說嗎?

或者說,真的可以如此解釋。

“哈哈!好一個人皇啊!陛下果然不愧是天道所眷!”道衍忍不住拍掌笑道。

道衍剛纔一直在觀察朱棣的反應,他發現朱棣雖然臉色平靜如水,但實際上雙拳緊握,手背青筋暴起,眼眸亦是綻放精光,顯示出朱棣內心並沒有像表面上那樣平靜。

周朝以前,無天子!

夏商乃至更古老的時代,君王乃是人皇!

《春秋緯命歷序》載:“人皇出暘谷,分九河。”

《三五曆紀》載:“天皇、地皇、人皇並列。”

人皇的意思,便是與天道平齊的人間帝皇。

而到了周朝以後,方纔有了“天子”的稱呼。

什麼是天子?天之嫡長子。

君王早就沒了人皇的霸氣,爲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和政權,自稱其權力出於神授,是秉承天意治理天下,故稱天子。

從此以後,人間的帝王,就從跟天道平齊的存在,變成了天道的兒子。

“吾乃人皇,而非天子!” Www_ т tκa n_ C〇

朱棣的心頭,驟然冒出了這樣一個令他激動的想法。

這與他剛剛觀察白日星辰時心中所思所想,幾乎別無二致!

朱棣看着眼前的龍虎山天師張宇初,緩緩說道:“朕,還要問你一件事。”

“陛下請講。”

第154章 第101枚銀幣第20章 何謂王朝?第310章 俱備第153章 我全都要!第119章 姜星火出獄後怎麼辦第492章 禮物第566章 對馬第499章 舊港第289章 飛天第384章 窮理第267章 朱棣,我曾無數次在史書上見過你【第296章 叩闕第259章 開門【求月票!】第352章 敵我【7K二合一求票!】第493章 歲末第188章 立儲之爭第266章 姜先生,朕是朱棣【求月票!】第534章 心緒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92章 姜星火:我謝謝你啊!劇情檢討兼3月爆更計劃第153章 我全都要!第151章 ‘倭寇分銀’博弈模型第557章 建交第207章 打破內心枷鎖的朱棣【求月票!】第505章 裝備第150章 稅收的本質,是博弈第105章 借你項上頭顱一用第97章 道衍來信第189章 道衍的提議第376章 求榮第512章 思潮第496章 原理第17章 天人清且安第444章 潛龍第152章 大明亡於沒錢第455章 圈套第515章 理欲第127章 《國運論》第155章 王安石都做不到的事情第273章 能歌善舞【求月票!】第285章 歸京第264章 推牆而出【求月票!】第461章 誤會第195章 幸好朱棣沒聽這節課第64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135章 “民族國家”第289章 飛天第468章 決心第302章 軍校第550章 玉璽第409章 廷辯【萬字求月票!】第248章 南北直隸【求月票!】第411章 國策【求月票!】第64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228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第380章 四策第62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第196章 樹葉爲什麼不往上落第541章 仇讎第71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445章 嬗變第38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442章 內幕第395章 龜甲第412章 龍場【求月票!】第135章 “民族國家”第34章 劇透未來,李景隆的評價第383章 辯經第369章 時代第70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106章 憑空增加可供養人口上限!第17章 天人清且安第379章 揭曉第469章 佔領第465章 諸事第121章 騙了百官?第560章 北上第410章 地球【感謝金主“暖陽1314”的白銀第369章 時代第252章 六部尚書齊入獄【求月票!】第311章 真兇第515章 理欲第192章 虛假的天人感應第293章 生亂第48章 總想給後人留一把傘罷了第521章 餘波第217章 滿本都寫着兩個字:吃人!【求月票!第173章 仙人竟是我自己?第310章 俱備第99章 第一個開路的人第242章 只需姜先生略微出手【求月票!】第143章 《漢書·高後傳》第568章 京都第48章 總想給後人留一把傘罷了第57章 免蘇鬆嘉湖的賦稅?第549章 高煦第194章 有沒有可能地球不是中心?第125章 道衍屠龍第一刀
第154章 第101枚銀幣第20章 何謂王朝?第310章 俱備第153章 我全都要!第119章 姜星火出獄後怎麼辦第492章 禮物第566章 對馬第499章 舊港第289章 飛天第384章 窮理第267章 朱棣,我曾無數次在史書上見過你【第296章 叩闕第259章 開門【求月票!】第352章 敵我【7K二合一求票!】第493章 歲末第188章 立儲之爭第266章 姜先生,朕是朱棣【求月票!】第534章 心緒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92章 姜星火:我謝謝你啊!劇情檢討兼3月爆更計劃第153章 我全都要!第151章 ‘倭寇分銀’博弈模型第557章 建交第207章 打破內心枷鎖的朱棣【求月票!】第505章 裝備第150章 稅收的本質,是博弈第105章 借你項上頭顱一用第97章 道衍來信第189章 道衍的提議第376章 求榮第512章 思潮第496章 原理第17章 天人清且安第444章 潛龍第152章 大明亡於沒錢第455章 圈套第515章 理欲第127章 《國運論》第155章 王安石都做不到的事情第273章 能歌善舞【求月票!】第285章 歸京第264章 推牆而出【求月票!】第461章 誤會第195章 幸好朱棣沒聽這節課第64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135章 “民族國家”第289章 飛天第468章 決心第302章 軍校第550章 玉璽第409章 廷辯【萬字求月票!】第248章 南北直隸【求月票!】第411章 國策【求月票!】第64章 什麼神風?那叫亞熱帶低氣壓第228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第380章 四策第62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第196章 樹葉爲什麼不往上落第541章 仇讎第71章 誰贊同,誰反對?第445章 嬗變第38章 天下之重,一肩當之!第442章 內幕第395章 龜甲第412章 龍場【求月票!】第135章 “民族國家”第34章 劇透未來,李景隆的評價第383章 辯經第369章 時代第70章 二皇子怎麼看?第106章 憑空增加可供養人口上限!第17章 天人清且安第379章 揭曉第469章 佔領第465章 諸事第121章 騙了百官?第560章 北上第410章 地球【感謝金主“暖陽1314”的白銀第369章 時代第252章 六部尚書齊入獄【求月票!】第311章 真兇第515章 理欲第192章 虛假的天人感應第293章 生亂第48章 總想給後人留一把傘罷了第521章 餘波第217章 滿本都寫着兩個字:吃人!【求月票!第173章 仙人竟是我自己?第310章 俱備第99章 第一個開路的人第242章 只需姜先生略微出手【求月票!】第143章 《漢書·高後傳》第568章 京都第48章 總想給後人留一把傘罷了第57章 免蘇鬆嘉湖的賦稅?第549章 高煦第194章 有沒有可能地球不是中心?第125章 道衍屠龍第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