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工會

第451章 工會

得知了國師願意爲他們每月漲工酬以後,工坊裡的工人們爆發出了陣陣歡呼聲。

“國師,還要參觀其他的地方嗎?”張宇初問道。

在他看來,雖然每個月工坊要爲此多付出幾萬斤的糧食,但相比於玻璃和化肥工坊驚人的營收和利潤來說,這一切並不算什麼。

而對於官員來說,卻很少有人能做到國師這樣體恤勞工。

不管怎樣,國師此行似乎都該到此爲止了。

但姜星火卻搖了搖頭,只說道:“還不夠。”

是的,還不夠,姜星火了解了力工和縴夫的工作狀態,看到了工坊的設備和運行,也見到了工人們是如何工作的,但這些並不足以讓他真的瞭解到,這些新生的階層,在這個劇烈動盪的時代裡,究竟有何所思所想,他們真實的生活,又是什麼樣子的。

而這種工人階層的真實生活,卻絕非是眼下在工坊裡,他所能瞭解到的。

“現在是兩班倒,那工人們平常在休息時間,都有什麼娛樂?”

“這”張宇初答不出來了。

他是堂堂龍虎山當代天師,含着金湯匙出生的,少年成名,如今風光無限,管着工坊只是因爲一開始他專業對口,後來則是工坊確實利益巨大,他能因此獲得財富和人脈上的巨大收益,所以才勤勉地幹了下來。

但你要讓張宇初這種平常穿衣洗漱都不自己弄的人來了解,工人們休息時候都幹什麼,那真是難爲他了。

張宇初的目光,投向了幫他管理工坊的弟子們。

意思就是,“你們知不知道”?

“我、我我們也不太清楚.”

張宇初臉色一沉,弟子們紛紛垂首。

張宇初深吸了一口氣,再次擡起了頭,望着姜星火說道:“國師,您稍等片刻,我馬上去找人來回答您!”

他轉身離開了倉庫,姜星火微笑點了點頭。

很快,張宇初帶回來四個工人和工匠打扮的人。

“國師,這是工坊的幾位大工,還有表現比較好的工人。”

這四人聽到張宇初對姜星火的稱謂,頓時心神緊繃,連忙向姜星火抱拳施禮。

姜星火點了點頭,示意他們免禮。

隨後張宇初說道:“國師問你們什麼,伱們就答什麼,如實回答。”

張宇初把身邊帶着的弟子都給趕走了,自己去了外面,房間裡只剩下幾人談話。

“國師,您有什麼需要了解的,儘管問我們便可。”

年紀最大的工匠恭敬地站在旁邊,說道。

姜星火微微一怔,說道:“沒事,都坐下說話。”

“謝國師賜座。”

“不用這般客氣,我今日請你們前來,只想瞭解一下工坊裡工人們平日裡若是不當班,都有什麼消遣?生活上有什麼需要?儘管說來便是。”

幾人對視一眼,頓時會意過來,說道:“請國師放心,工坊內有單獨的宿舍,都是通鋪,平日裡工人們除了睡覺,便是在宿舍裡打打葉子牌,或是在周圍河邊逛逛,每個月工錢大米都是按照規矩領取,南京本地的工人多,都會寄回去,外地工人也能換成銅錢。另外,工人們平日裡閒暇時也會組織一些活動,比如相撲遊戲等等”

幾人將工坊裡工匠、工人平日裡的生活狀況簡略地彙報了一遍,姜星火默默地傾聽着,心中暗忖,卻是有些粉飾過度了。

不過這也正常,他們是一定不敢在自己面前說什麼不好的事情的,他本就沒有把希望寄託在這種官樣談話上。

又過了一會兒,幾人離開後,張宇初方纔進來,看着姜星火倒是神情沒有不虞,似乎談話頗有收穫。

姜星火說道:“今日便這樣吧,我們再去附近轉轉,晚上就回京城。”

姜星火讓人把兩個女娃送回村裡,又讓王斌派人把收留的小乞兒送回交給老和尚,這才帶着于謙到附近的農田、莊園、書院等地轉了轉。

雖然沒有發生什麼衝突事件,但通過親身經歷,對南京周邊社會各階層生活狀態實地考察的結果,姜星火還是比較滿意的。

在工業革命的早期,社會各階層對於這種新式力量的萌芽與產生尚不敏感,因此,對於這種新的製造力,會給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生活、價值觀等方方面面帶來的變化,還缺乏基本的判斷力。

華夏從先秦以來,鄉土社會基本都維持了自然經濟的安逸狀態,而眼下南京周邊的工坊,雖然吸收了相當一部分的勞動力,但卻並未對舊有的社會秩序造成太大的衝擊。

事實上,工業革命既是先進產品,譬如玻璃、化肥、松江棉的提供者,也是社會文化習俗的改造者,而在這種改造裡,受益最大的階層,譬如能享用的起玻璃鏡子,能給自家農田大量施用化肥,能讓家人甚至下人穿得起松江棉的人,反而是被這些產品所改造的最徹底的。

工業革命的產物,讓他們本就優渥的生活變得越來越好,所以工業革命對他們的影響其實是正面的,至少在早期是如此,而不管是農產品的增產還是桑樹的溢價,也都是有利於他們在原本的不動產規模上,積累更多的財富。

而財富和權力所對應的,往往是社會地位。

這些地主士紳們的社會地位,並不會因爲工業革命的開展,而在一開始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受到任何動搖。

至少在一場大變革的到來之前始終如此。

在夜幕降臨之際,姜星火和于謙終於找到了方纔在工坊裡,工匠們不肯透漏的秘密。

在河灘的另一個回彎處,有一處規模頗大的夜市。

十里八鄉的農人們推着自家的農產品,或者帶點小零嘴過來賣,或者在河灘擺攤兜售些現場製成的小吃,總之一片熱鬧。

空氣中瀰漫着各色魚腥味與草木清香、食品等混雜在一起的氣息。

“走吧,去看看。”姜星火提議道。

既然這裡有夜市,他自然想要親眼看看這裡百姓生活的模樣,以及工人們真實的生活狀態,這纔是能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地方,而不是在工坊裡虛假僵硬的談話。

他們都換了普通衣裳,看起來就像是尋常讀書人和家裡的孩童一樣,幾個侍從則同樣扮作不同身份。

于謙跟隨着姜星火,兩人沿路朝着夜市趕去。

不得不說,夜市選擇這條河流旁邊靠近小徑的地址,是最合適的。

因爲周圍都是農田和林地,除此之外就是遠離城鎮居住的區域,所以白日裡基本上看不到人煙,即便偶爾碰到一兩位農戶,也都是在河灘捕點魚蝦的,根本不會像繁華的地區那般,人羣絡繹不絕。

這樣,有什麼不太能拿到檯面上的生意出現,也就不奇怪了。

“國師,這裡最近的村子,就是貧瘠的小溪溝村了,據說村民們吃不飽飯,日子很苦。”王斌指着不遠處的位置說道。

夜市的燈火不算通明,但也將整個夜市映照得星星點點,在這黑暗的冬日裡,更添了幾分溫暖。

“上來。”

姜星火看着夜市上,很多孩子都是被父母舉在脖子上的,於是對於謙說道。

“不。”

于謙警惕地拒絕了,這個姿勢會讓他感覺到異常的羞恥,尤其是看到一個小男孩笑嘻嘻地把他爹脖子尿溼了以後。

姜星火沒再說什麼,而是帶着于謙穿梭在夜市的街道之中。

此刻天色已經暗了,夜市的土路上人流很多,有相當一部分的工人,或許數百人,或許一千人,出現在了這裡。

姜星火看着熱鬧的夜市,心中頗爲感嘆。

雖然他已經活了好幾輩子,但對此情此景,仍然存有許多陌生和新奇感。

不得不承認,這裡是一個充滿生機勃勃的地方,讓他倍感親切。

不過姜星火也沒忘記自己此行的目的,在這條陌生的、分叉極多的土路上走着,試圖找尋到一些工人們的真實生活的痕跡。

在一個攤位前,他們頓住了腳步。

“來來,趁熱嚐嚐,這羊肉可是我掌勺做的。”老伯見狀熱情地說道。

並把兩碟小菜擺在旁邊的空桌上。

羊肉泡饃,顯然不是江南的產物,但能在南京這個此時世界第一大城池周邊吃到,倒也不是什麼奇怪的事情。

“能先嚐一口?”

“來。”老伯遞了個勺子過來。

姜星火拿起勺子,嚐了嚐。

雖然這羊肉湯的配料簡陋,但卻異常美味。

“嗯,我們也先在這裡吃點東西吧。”

姜星火點點頭,笑道。

雖然他的靈魂八世輪迴,可肉身還是血肉凡胎,自然抵禦不了美食的誘惑。

不過這裡只是夜市,沒有小鎮酒樓裡精緻,小菜裡的東西,大多數是肉類用鹽醃製過後放涼,或者是在地裡採摘一些野菜炒了炒來填充的,但這樣一來,依舊保留了原汁原味。

因爲有肉有熱湯有饃饃的緣故,羊肉泡饃的攤位很受工人們的歡迎,有人也不進攤位裡,就蹲在地上端着個碗喝,滿臉享受的樣子。

當羊湯的熱氣與胡椒的刺鼻混合在一起的時候,靈魂彷彿都升入了仙界。

姜星火和于謙喝着湯,默默地傾聽着工人們的閒聊和談話。

“這個月病了幾天,下個月的工錢恐怕又少了……”

“我們的工錢倒也不算高,可惜就是攢不下啊!”

“我娘病了,家裡的錢都拿去給她治病了,我的工錢也都寄回去了。”

“唉,要是這個月挺不過去,就得餓肚子了。” “聽說國師大人下令給我們漲工錢,到時候工坊的日子應該會變好吧!”

“你傻嗎人家說啥就信啥啊,能不能發到手還兩說呢。”

“就是,說別的沒用,你發我手裡我就信。”

“說的也是。”

衆人一陣唏噓。

姜星火聞言,眉宇皺了一下,似乎有點擔憂。

“但你別說,要放在以前給地主老爺當長工的時候,可沒這麼自由的時候,晚上還能來夜市吃口羊湯.”

“那是,想都不敢想。”

“就是現在每天都跟着班表走,實在是彆扭。”

“對,尤其是晚班的時候,困死人,之前不就有人因爲犯困,整個手都被燙壞了的事情。”

“唉,慢慢熬吧,說一千道一萬,現在的日子,比以前好多了。”

“就是心裡沒個着落,總感覺規矩變了,沒老爺在頭上了,反倒有些不得勁兒。”

“賤骨頭是吧?非得有人拿竹條抽才樂意。”

“滾!”

現在,工業革命給新生的工人階層帶來的種種改變,已經開始悄然顯現了。

工業革命時代早期的工坊或手工工場的勞動,在許多方面都迥然有別於以自然經濟爲運行基礎的農業社會勞動,就比如這些在化肥、玻璃工坊裡工作的工人,除了以自身勞動換取每個月的工錢外,已沒有其他任何收入來源。

與之相對應的是,在自然經濟基礎下的農業社會,勞動一般是家庭勞動,也就是俗稱的“男耕女織”,除了佃農以外,大部分的自耕農家庭,都擁有自己的土地,只是或多或少的問題,除此以外,還有一些手工業相關的生產資料,譬如桑樹之類的.再不濟,也有一些其他收入作爲家庭財政的補充。

有不那麼有利的一面,自然也有有利的一面,那就是相比較而言,從人身層面,工人比之佃農和自耕農,尤其是跟佃農相比,更加自由了,因爲在農業社會裡,勞動往往伴隨着強烈的人身依附關係,而在工業革命後,這種關係只是金錢的購買關係,工場主出錢購買勞動力,僅此而已。

至於你下班後想幹什麼,是去夜市還是打葉子牌,沒人管你。

當然了,如果從“理性人”的角度出發,如果還有精力,似乎最合理的選擇是——加班。

因爲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勞動者的工作時間最根本的是由工酬所帶來的效用所決定的,在勞動者出賣勞動力獲取工酬來滿足自己需求的過程中,工酬會給勞動者帶來正效用,也就是需求的滿足;勞動會帶來負效用,也就是體力上的損耗和身體、精神的疲憊,只有工酬的效用大於勞動的負效用,勞動者纔會願意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工酬的效用越大,勞動者所願意承受的勞動負效用也就越大,其所願接受的工作時間也就越長。

而在姜星火前世,英國的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期,工人階級大多來源於失地的農民和破產的小手工業者,如果工人階層不能出賣自己的勞動力,往往就會面臨飢餓的威脅,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滿足的程度非常低,當時的英國雖然也會給窮人一點點可憐的救濟,但那也只能在陷入貧困的深淵時纔有可能得到。

由於工人階層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滿足的程度非常低,實際工資帶來的效用就變得非常大,因爲邊際效用遞減。因而,即使工資水平僅僅維持在最低生存線附近,工人階層爲了不被餓死,也不得不極其辛勤地工作。

但現在的大明,做工還是一件跟以前或許同樣辛苦,但收入水平還不錯的工作,所以工人階層沒有這種顧慮,在足夠保證生活的前提下,業餘時間更樂意去尋找一些放鬆,而不是繼續加班。

除此之外,從工人們的聊天裡能發覺的另一點顯著特徵就是,工業革命後的生產方式,最匹配的就是更加嚴格的時間觀念,工人們對於每一天的衡量和計算,不再是傳統農業社會的春秋季節或是二十四節氣,而是精確到時辰,這種機械的規律,不僅與農業社會的傳統時間觀念相矛盾,而且對於這些工人,或者說尚未完全適應這種節奏的人來說,跟他們的天性是相沖突的。

事實上,爲了糾正這種散漫、無時間觀念的行爲,工坊也確實將其作爲了重點的懲罰項,工人們如果無視上班的時間,那麼通常會被扣相當程度.最起碼在他們來看很肉痛的工錢。

而夜市的出現,則代表着工人們的公共娛樂空間的極度缺乏。

這裡沒有廣場,也沒有寬敞的林蔭路,或是相撲臺之類的地方,在一天的工作結束以後,這些不算富裕的人們,消磨時間和娛樂自己的方式,似乎除了在簡陋的,充滿了腳臭、汗臭等各種混合氣味的通鋪宿舍裡打葉子牌,就是出來在夜市這種地方逛逛。

至於河邊的小鎮,以他們拮据的購買力,還是很難消費的,那些都是留給收入要高出他們一檔的工匠們去消費的地方。

但事實上,也只有在這裡,在這種混雜着愁苦和歡快的夜市攤位上,姜星火才能看到,工人們所需要的,並不僅僅是賺一份工錢餬口。

吃完羊湯,姜星火又帶着于謙繼續順着夜市密如蛛網的小路走着。

姜星火在欄杆旁駐足,看着不遠處那個賣燒鴿子的攤位。

這個攤位前排隊和詢問的人不少,但賣出去的卻並不多,看來價格定得太高,不過攤主爲了賺錢,只能繼續賣力吆喝。

儘管生意慘淡,但攤主的表情卻顯得沒那麼沮喪。

當姜星火和于謙出現在他面前的時候,攤主覺得,在這冰冷的寒夜裡,有人在自己的攤前,這種感覺就好像突然被陽光籠罩了一般,心底莫名涌現了一股暖意。

攤主露出了憨厚的笑容說道:“喲,小夥子,買一隻嗎?”

看着金黃流油的烤鴿子,姜星火問道:“多少錢一隻?”

“哈哈哈,小夥子,這裡賣的不貴,50文一隻。”那攤主咧開嘴巴笑了起來。

“你怎麼不去搶?”

姜星火的話語是有道理的,明朝的物價,在沒有後期大規模白銀流入導致通貨膨脹之前,一口小鐵鍋價值80文,一口大鐵鍋價值150文,一隻鴨子價值30文,一隻雞價值40文,一斤豬肉價值18文。

不知道從哪裡的林間打的野鴿子,個頭也不大,一隻賣50文,實在是貴的離譜了,怪不得沒人買。

而這時,旁邊卻忽然有一個工人開口。

“小兄弟,今天這頓烤鴿子的錢,算在我帳上,我請客。”那人豪邁地拍了拍胸脯道,一付古之好漢的作風。

“這怎麼好意思。”于謙連忙擺手拒絕。

那人卻笑呵呵說道:“小夥子,我看你兒子眼饞得很,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就別推辭了。”

說罷,他也不等於謙反應,就把裝有烤鴿子的罐子遞給了他,並笑吟吟地說道:“我家裡也有個閨女,長得可漂亮了,跟這孩子配得上。”

于謙聞言一陣無語。

“那好吧,多謝您了。”

姜星火接過瓷罐子,順便低頭朝于謙使了個眼色,讓他別推辭了。

于謙會意,笑了笑,雙手把瓷罐子拎了過去,說道:“那我們就不客氣啦。”

“小兄弟是附近的人?”

姜星火“在鎮上做賬房的,聽說這裡熱鬧,就來看看。”

那工人又東拉西扯了幾句,神秘兮兮地低聲問道:“你聽說過摩尼會嗎?”

來了!

姜星火本以爲這是什麼白蓮教的分支組織,理所當然地表露出了一絲興趣,但又有些茫然。

“沒聽說過。”

但隨即事情的走向卻跟他預想的似乎有些偏差。

怎麼說呢這人口中的“摩尼會”,卻並非是什麼宗教組織,而是有點類似工人互助會?

如果從經濟學家的角度來講,任何“理性人”都應該以個人或集體的自願方式,進行儲蓄和保險,從而以便爲事故、疾病、老年等可預知或是不可預知的需求作好準備,但實際上是,窮人在個體層面上,沒有能力和意願進行必要的準備,也缺乏相應的知識,所以往往面對生活中突如其來的困厄時,就會顯得毫無抵抗之力。

而遵循着“有尋求就有市場”的原理,這種互助組織自然也就應運而生了。

事實上,一個冷知識就是,社會保險這個東西,就是在工業革命時期工人階層的社會互助活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在姜星火前世,工業革命時期,貧困現象可謂是觸目驚心,底層人的生活境遇異常悲慘,而在走投無路之時便自發組織起了各種各樣的社會互助組織——工會、友誼會、共濟會、喪葬會、募捐會、銷售合作會等等,來共同對抗貧困和生活中的不確定性。

這些組織裡面,最爲普遍的就是友誼會,這也是原始社保的雛形,一般情況下,友誼會會員在定期繳納一定數量互助金性質的會費後,在遭遇失業、疾病、年老或貧困時即可向協會申請領取一定數量的津貼。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前,西方各國纔在社會互助活動的基礎上普遍建立起了強制性的養老、疾病、工傷等社會保險,形成了以社會保險爲核心內容的現代社會保障制度;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福利國家大規模興起,纔有了現代看到的那些東西。

而在如今的大明,工業革命剛剛起步的年代,出現這種組織也就不奇怪了。

當然了,這種私下組織,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那就是.會不會變成龐氏騙局?

這是很有可能出現的事情,組織者拿了底層人的錢財搞互助,最後攜款跑路。

姜星火在大概瞭解了“摩尼會”是個什麼組織以後,並沒有深入研究的興趣,他留下了50文錢後,帶着于謙禮貌地告辭。

“或許應該查一查。”

于謙跟個小大人一樣,認真地思考後建議道。

“缺乏的是相應的制度。”

姜星火沉吟片刻說道:“我在大明行政學校,曾經講過關於這方面的問題,也就是蔡京醫藥的變法,而今天看到了被凍死的乞丐的時候,我也在思考.如果用貨幣手段,來初步建立起商業化的互助組織,或許會比官府來做要強一些。”

事實上,在姜星火前世的帶英,就給出過解決方法,只不過是反面教材。

帶英的《濟貧法》,目的更像是剝奪人的尊嚴,而非物質援助手段該法規定一切救濟只能低於社會上的最低工資,只能在監獄般的濟貧院內提供,而且要強行拆散丈夫與妻女,爲的是懲戒貧困,並防止他們繁衍下一代。

不過怎麼說呢,《濟貧法》因爲太過缺德,所以從未完全履行過,因爲凡在窮人勢衆力大的地方,他們都抵抗這種極端措施,可是帶英在缺德這方面,是從來不讓人失望的,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以前,英國人中至少有十分之一,都屬於要靠《濟貧法》領取救濟的窮人,而這些在帶英本土混不下去的,一般都被《濟貧法》逼迫的潤去了殖民地。

這種社會達爾文主義的濟貧方法,顯然是跟姜星火一貫的理念背道而馳的。

但目前以大明朝廷的組織能力、廉潔程度,想要搞整體的濟貧,那跟天方夜譚簡直無疑,這也是爲什麼以前歷朝歷代沒有搞的原因,一是規模大搞不起,二是沒這能力。

所以開展受大明銀行監督的商業保險,反而更靠譜一些,畢竟錢莊還是可控的,或許會有這樣那樣的不便,但再怎麼說,保險業只要能正常發展,一些起碼的保障還是能做到的。

而且錢莊的商業保險,也能控制規模,畢竟這是自願的事情。

不管怎樣,可以預見的是,私下的互助組織是不可能斷絕的,工人們對於商業保險,也必定會有本能的抗拒,一部分人會寧願選擇手頭多存些工錢。

不過無論如何,給大明新生的工人階層多一種選擇,也是好事。

(本章完)

第377章 真僞第432章 市場第322章 民心第349章 夜亂【74K二合一求月票!】第419章 射戟第437章 會審第469章 佔領第135章 “民族國家”第90章 絕境第427章 渡河第147章 我這倆學生到底什麼身份?第504章 九邊第544章 機器第42章 朱高熾的質疑第11章 鄭和開航母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494章 周王第215章 朱棣入獄【求月票!】第228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第551章 傾國第40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316章 四書第215章 朱棣入獄【求月票!】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531章 夏稅第382章 景隆第300章 轉變第381章 講學第484章 漣漪第262章 屠龍刀【求月票!】第87章 谷王密謀:突襲詔獄第345章 誅邪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511章 論戰第376章 求榮第340章 拂袖【第一更求月票!】第237章 第二個方孝孺【求月票!】第118章 殖民第一步,藩王海外建國第127章 《國運論》第391章 光明第505章 裝備第438章 私鹽第496章 原理第86章 姜星火帶來的歷史偏移第423章 地道第426章 神速第180章 《大國博弈學》第367章 風暴【萬字大章】第260章 地租 利差 工酬【求月票!】第433章 回報第243章 蹇義的奇怪舉動【求月票!】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第311章 真兇第449章 調研第309章 升官第558章 傾向第285章 歸京第254章 最後一課【求月票!】第424章 破關第566章 對馬第133章 女真人再次統治華夏?第197章 有請卡文迪許【求月票!】第564章 屈服第78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第432章 市場第311章 真兇第568章 京都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170章 搬屎還朝,獎勵入獄第471章 伏擊第218章 血酬定律【求月票!】第483章 王制第426章 神速第133章 女真人再次統治華夏?第203章 可以燎原【求月票!】第29章 一個漂洋過海的旅人第78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第277章 傳道【第一更求月票!】第235章 改革前夜【求月票!】第114章 收取北美五十州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第146章 密室暴露第556章 閱艦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465章 諸事第290章 孤憤第164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第3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條救命線第440章 蛀蟲第335章 華亭第2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488章 總結第451章 工會第398章 真實第497章 除夕第51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229章 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倉中一碩鼠【第190章 地主 佃農 自耕農第207章 打破內心枷鎖的朱棣【求月票!】第162章 一起改變世界吧,夏尚書!
第377章 真僞第432章 市場第322章 民心第349章 夜亂【74K二合一求月票!】第419章 射戟第437章 會審第469章 佔領第135章 “民族國家”第90章 絕境第427章 渡河第147章 我這倆學生到底什麼身份?第504章 九邊第544章 機器第42章 朱高熾的質疑第11章 鄭和開航母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494章 周王第215章 朱棣入獄【求月票!】第228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第551章 傾國第40章 于謙分魚,稱量天下第316章 四書第215章 朱棣入獄【求月票!】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531章 夏稅第382章 景隆第300章 轉變第381章 講學第484章 漣漪第262章 屠龍刀【求月票!】第87章 谷王密謀:突襲詔獄第345章 誅邪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511章 論戰第376章 求榮第340章 拂袖【第一更求月票!】第237章 第二個方孝孺【求月票!】第118章 殖民第一步,藩王海外建國第127章 《國運論》第391章 光明第505章 裝備第438章 私鹽第496章 原理第86章 姜星火帶來的歷史偏移第423章 地道第426章 神速第180章 《大國博弈學》第367章 風暴【萬字大章】第260章 地租 利差 工酬【求月票!】第433章 回報第243章 蹇義的奇怪舉動【求月票!】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第311章 真兇第449章 調研第309章 升官第558章 傾向第285章 歸京第254章 最後一課【求月票!】第424章 破關第566章 對馬第133章 女真人再次統治華夏?第197章 有請卡文迪許【求月票!】第564章 屈服第78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第432章 市場第311章 真兇第568章 京都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170章 搬屎還朝,獎勵入獄第471章 伏擊第218章 血酬定律【求月票!】第483章 王制第426章 神速第133章 女真人再次統治華夏?第203章 可以燎原【求月票!】第29章 一個漂洋過海的旅人第78章 開始懷疑人生的李景隆第277章 傳道【第一更求月票!】第235章 改革前夜【求月票!】第114章 收取北美五十州第178章 皇帝與太子的分權第146章 密室暴露第556章 閱艦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465章 諸事第290章 孤憤第164章 再來一次玄武門?第3章 朱元璋留下的三條救命線第440章 蛀蟲第335章 華亭第2章 大明國運短一截第488章 總結第451章 工會第398章 真實第497章 除夕第51章 人奴役人,就是錯的第229章 當官不爲民做主,不如倉中一碩鼠【第190章 地主 佃農 自耕農第207章 打破內心枷鎖的朱棣【求月票!】第162章 一起改變世界吧,夏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