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閱艦

晨光初破,南京燕子磯軍港漸漸從夜的沉寂中甦醒,天邊泛起淡淡的金紅,朝霞灑在鄭和歸國的遠洋艦隊分艦隊的艦船上。

鄭和艦隊共有三個駐泊港口,受限於長江的通航條件,一千五百料及以上的寶船其實並不能進入長江,所以大型寶船都留在了福建布政使司的長樂馬頭江太平港,而中型艦船則多以南直隸蘇州府太倉縣劉家港爲母港,只有部分中小艦船才駐泊在並不算寬敞的南京燕子磯軍港。

之所以要在南京擺一個分艦隊,其實並不是追求艦隊的存在意義,畢竟現在不打仗,只是一方面給大明皇家軍官學校的學生們瞭解水師學習水戰,另一方面則是以狀軍威,讓南京城裡的市民官佐們知道大明的遠洋艦隊是何等雄壯。

數百料的艦船船體修長,宛如巨龍般蜿蜒地停在港口,它們的桅杆高高聳立,像是巨龍伸長的脖頸,帆布在晨風中輕輕搖曳,發出沙沙的聲響,又好似龍鱗在相互摩挲。

船上的水手們早已開始了日常的勞作,無論是在駐泊還是在海上,該做的事情一點都不能少,這些打着赤膊的水手穿梭在甲板上,有的順着繩索矯健地攀爬至桅杆頂端,檢查每一處細節;有的則蹲在船舷邊,用江水和刷子仔細清洗着甲板,確保它光潔如鏡。

實際上,刷甲板幾乎是所有遠洋艦隊的通用科目,並不是帶英的專屬,大明也很喜歡用這件事訓練水手和官兵。

很快,隨着長官們的命令,分艦隊開始忙碌起來,艦隊緩緩從燕子磯起航,今天有一場重要的水師操演,算是江上閱艦式,觀衆是聞訊而來的南直隸百姓們。

巨大的錨鏈被水手們通過絞盤協力拉起,發出沉悶的聲響,船帆在風中逐漸鼓起,彷彿巨龍的羽翼展開,準備騰飛。

此時西南方向的下關碼頭上,人羣熙熙攘攘,彷彿整個南京城的人都聚集在這裡。

商賈們穿着放在洪武朝要砍頭的絲綢衣裳,手持算盤,低聲討論着可能的貿易機會;小販們則推着車或挑着擔,叫賣着各種小吃和紀念品;孩童們在人羣中歡快地穿梭,他們或追逐嬉戲,或好奇地看着從燕子磯碼頭駛來的軍艦上那巨大的錨鏈和粗糙的纜繩。

分艦隊從南京燕子磯軍用碼頭浩蕩出發,一路向着南京下關碼頭挺進,準備爲南直隸的百姓們獻上一場震撼人心的江上閱艦式。

隨着號角聲起,一艘艘戰船如同離弦之箭般劃破江面激起層層浪花,船帆獵獵作響,船上的水手們精神抖擻,他們已經從赤膊狀態變成了身着整齊的戰袍。

當分艦隊抵達南京下關碼頭時,早已等候在此的百姓們爆發出熱烈的歡呼聲,他們紛紛涌向江邊,爭睹這難得一見的盛況。

只見江面上戰船雲集,旌旗蔽日,氣勢磅礴。

“可惜沒有兩千料的寶船。”

觀禮臺上,鄭和有些遺憾地對姜星火說道。

“不打緊。”

江風吹拂着姜星火的衣袖,他盯着遠處的江面,心思卻在別的地方。

在過去的一年裡,隨着清田的規模逐步擴大到浙江、江西、黃淮等布政使司,大規模的屠戮和懲戒,使得士紳的抵抗在逐步減弱簡單的來說,這些士紳都是賤骨頭,不敲不老實,敲了就跪下。

以前士紳們分毫利益都不願意退讓,天天叫囂,賭的就是輿論滔天,朝廷不敢動手,但真等屠刀落到自己的腦袋上時,反而馬上願意捨棄一切來保命。

當然,這種情況在最初很激烈,可眼見着抵抗無效,各布政使司尤其是朝中官員居多的江西布政使司,馬上就開始變聰明瞭起來,在規則允許範圍內通過轉贈和分家等方式,儘量保存田土,而不是梗着脖子硬抗大刀。

隨着反對力量的暫時減弱,或者說蟄伏起來等待反抗的時機,表面上國內的各項新政舉措算是穩步推進,而雖然繁瑣的小事很多,已經沒有了太大的阻礙,但其實對於姜星火來說,還是有忙不完的事情。

不過姜星火的注意力,已經逐漸從國內的各項事務中轉移出來,投向了世界。

姜星火思考的主要是兩個方面的事情。

第一個方面的事情是隨着北征韃靼和挫敗帖木兒遠征,周圍的地緣政治環境條件已經初步穩定,而姜星火通過納鈔中鹽和發行國債、減少鑄造銅錢等手段,寶鈔的實際幣值開始上升,逐漸與銅錢相接近,雖然還有一段距離,但已經不像是以前那種遙遙無期了.所以跨海遠征日本獲得銀礦,就成了能夠實現的事情,而只有獲得了日本的超大銀礦,才能進行姜星火籌備已久的貨幣改革。

第二個方面的事情則與貨幣改革息息相關,那就是以大明爲核心的世界貿易、貨幣體系的建立。

隨着視野的拓展和世界局勢尤其是大明和帖木兒汗國兩個超級大國的和解,東西方直達貿易航線的開闢成爲了可能,如果大明的遠洋艦隊能夠繞過好望角順着非洲海岸線抵達歐洲並且在沿途建立補給站,那麼且不論接下來航行到美洲獲取土豆、玉米、紅薯這遲來的“穿越者三件套”會變得很輕鬆,單就世界貿易而言,也能溝通東西方的貿易,從而構建以大明爲核心的世界貿易體系。

作爲世界上最強大的製造業大國,目前的大明不僅在傳統的拳頭商品,例如茶葉、絲綢、瓷器、漆器等方面有着無可替代的市場地位,而且在新的貿易商品,譬如香水、白酒、玻璃、棉紡織品等方面,也同樣具有壓倒性的優勢。

在世界貿易中的絕對優勢,這就意味着目前世界各國對於大明的需求,遠大於大明對於世界各國的需求,大明就可以憑藉着這種優勢成爲世界貿易體系的主導者。

而從世界貿易中源源不斷地攫取利潤形成良性循環,不僅意味着大明製造業產業規模的持續增長,還意味着大明能調撥出更多的軍費給海軍造艦和航線維護以及港口建設,這種軍事力量上的優勢也會正向反饋給貿易。

而有了優勢貿易地位以及強大的航線控制能力這兩項必備條件以後,大明就可以在貿易中強制要求各國加入大明主導的貨幣體系,用白銀寶鈔來進行結算,這樣再隨着金融體系的發展,大明就能不斷地通過以“武力保障+貿易優勢”爲基礎的主導權,來用貨幣體系對世界各國實現無形的控制與危機轉嫁。

這種貨幣體系對世界的控制,從時間上來看,是非常漫長的。

通常來講,一個世界性帝國,最先崩塌的往往是“貿易優勢”這一環,因爲技術領先不是永久的,而既得利益者也往往會進行產業轉移用以降低成本,並投入到金融產業來賺更容易賺的快錢,這樣在技術和製造兩方面都會讓“貿易優勢”漸漸喪失.而隨着貿易優勢的喪失,後發國家也會重複這個世界性帝國的崛起之路,利用貿易獲得的財富來武裝軍隊進行造艦競賽,這樣在一到兩場大戰之後,往往“武力保障”也會變得不那麼可靠起來,失去了這兩者之後,貨幣體系纔會崩塌並易主。

而這個時間,往往是以百年爲單位計算的,一二百年輕而易舉,維持的好了就是三四百年,甚至五六百年都不是不可能。

不過這兩個方面的事情目前還只是姜星火對於世界局勢的長遠規劃,如果真的實踐起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至少眼下就有幾件事情急需搞定。

“滿者伯夷帝國那邊還老實嗎?這次回來的路上,有沒有在新港以南遇到它們的艦隊?”

鄭和未作猶豫答道:“這次回來的路上,我們時刻提防着滿者伯夷帝國,畢竟這是南洋唯一能稱得上帝國的存在,如果沒有我們大明,那說它是南洋霸主都不爲過.艦隊在新港補給了一次,當時徹底離開海峽以後,遠處海平線上突然涌現出了一支龐大的艦隊,說是桅杆如林,帆布如雲,也不爲過,就是滿者伯夷帝國的戰船,當時我們都做好戰鬥準備了,我們的船更大還有火炮,打起來一定是我們贏,但最後沒打起來。”

“他們什麼態度?”

“派出了一艘小船,上面載着幾名使者,前來跟我們進行交涉,這些使者是滿者伯夷帝國皇帝維卡拉瑪瓦哈納派來的,態度還很恭敬,向我表達了他們皇帝的敬意,並表示願意與大明保持友好關係。”

“奇怪。”姜星火微微蹙眉。

鄭和歸國後在福建又滯留了很久,因爲只有福建的船廠有大規模修理和維護寶船的能力,這些一千五百料和兩千料的龐然大物遠洋了這麼久一直到南天竺纔回來,船體下面早就是各種藻、螺和各種平時航行看不到的損傷了,必須要在船臺內架起來清理乾淨,然後好好保養。

所以鄭和並沒有來得及跟姜星火自己訴說這次下西洋的經歷,只是寫信溝通了兩次,如今問起來,姜星火卻覺得滿者伯夷帝國的態度很奇怪。

因爲滿者伯夷帝國是南洋的霸主,這個國家就是從一個小國,通過對周圍國家的戰爭來進行蠶食和擴張的,而且滿者伯夷帝國早就在洪武三十年就在實際上滅亡了主要的對手三佛齊王國,如今的三佛齊王國不過是徒有其名實則各地諸侯各自爲政罷了。

新港宣撫使施進卿繼承了樑道明的國王,他的政令也出不了新港,而新港現在失去了陳祖義的海盜艦隊,能在南洋立足,能抵禦滿者伯夷帝國的入侵,靠的就是大明。

也就是說,大明其實是阻礙滿者伯夷帝國擴張的最大障礙。

那麼滿者伯夷帝國爲什麼要向大明低頭?

“是不是想要我們放鬆警惕?”

“還真不是。”

鄭和誠實道:“後來我們仔細調查了,滿者伯夷帝國現在是內憂外患,不僅內部出亂子了,而且外部也有敵人,現在根本無暇西顧。”

“仔細說說看。”

“外部就是東爪哇王國在崛起,滿者伯夷帝國統治了以爪哇島爲核心的廣大羣島地區,以前甚至擊敗了蒙古人的跨海遠征,但帝國建立日久,奢靡之風盛行,武備已經不再如從前那般了,而東爪哇人更比他們更野蠻也更善戰,已經擊敗了數次滿者伯夷帝國派來平叛的軍隊,招募了很多其他部族,通過招降納叛,軍隊規模反而越打越大了。”

姜星火點點頭倒也不意外,所有老大帝國到了末期都這個德行,無非就是女真故事罷了。

“滿者伯夷帝國的內憂呢?”

“這得從頭說。”鄭和無奈道。

“不急,一邊看閱艦演習一邊說。”

姜星火示意鄭和看長江江面,在兩人對話的時候,閱艦式已經開始了,現在兜了一圈排列好陣型後,開始了演習。

各艘不同型號的戰船依次根據自身的定位和功能進行展示,有的戰船搭載着中小口徑火炮,炮口昂首向天,彷彿隨時準備向敵人發射致命的一擊;有的戰船則載着精銳的跳蕩隊,他們身着輕甲,手持短刀,身法矯健如同猛虎下山,隨時準備奪取敵船。

隨着一聲令下,火炮操演開始了,戰船上火炮齊鳴,震耳欲聾的炮聲響徹天際,雖然只是訓練用的空包彈,但在長江南岸的百姓看來,每一次炮擊都彷彿能撕裂空氣,讓人感受到戰爭的殘酷。

最震撼人心的莫過於模擬跳蕩奪船演習,堪稱是驚心動魄,這些勇士他們如同猿猴般敏捷地通過鉤鎖或搭板躍上敵船,與敵人展開殊死搏鬥,每一次揮刀、每一次衝鋒都充滿了力量與美感,讓人熱血沸騰。

顯然,這場江上閱艦式和水戰演習不僅展示了大明遠洋艦隊的強大實力,更激發了南直隸百姓們的愛國熱情。

正如那句話所說——

“即使是倫敦東區最貧窮的愛國者,一想到英國的財富和工業,便會不由自主地挺起胸膛。” 大明註定會成爲全球帝國,註定會吃到大航海時代和工業革命的紅利,所以作爲全球帝國的這種精神特質,肯定要從一開始就刻意進行培養和引導,讓他們爲有這樣一支威武之師而自豪,爲生活在這樣一個強盛的帝國而驕傲。

一個很顯然的反面例子就是,在姜星火前世明廷決定停止下西洋,燒燬所有資料的時候,大明的普通百姓對於這件事根本無感。

WWW ⊙T Tκan ⊙¢O

這主要是兩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第一個方面是鄭和艦隊做的是官方壟斷貿易,賺的錢都用來給朱棣的宏圖偉業花銷了,別說百姓分不到半毛好處,就是勳臣和文官也無利可圖,所以既然自己得不到利益,甚至會影響私下的走私貿易,那毀了也就毀了。

第二個方面是缺乏宣傳,鄭和下西洋是一件極其偉大的事業,但明廷官方卻對此沒有太多宣傳,這主要是因爲與朱元璋的海禁政策相悖,所以只能從朝貢方面變相給下西洋提供理由,相當於又當又立,自然不好開口宣傳,而不宣傳的結果就是百姓根本不知道下西洋究竟有什麼意義。

而姜星火的變法則不同,鄭和遠洋艦隊在姜星火的規劃下,實際上起到的角色是探路者和維護者,而在利益上,則是“我賺錢也讓別人賺錢”。

鄭和的遠洋艦隊負責以武力和外交等方式,開拓航路,給大明的海貿商人打開市場,隨後大明國內的商人就可以蜂擁而至,而因爲現在商人們即便是鉅富也沒有太大的能量運輸大量貨物,再加上鄭和艦隊擁有一系列的專營商品獨家銷售權,所以民間商人的分潤其實基本不會影響鄭和艦隊給當初出資的勳貴宗室和皇室這些“股東”帶來利益。

恰恰相反,越多的商人蔘與進大明開闢和維護的航路中,就意味着整體貿易規模和國內製造業需求的擴大,同時,大明也能通過市舶司收取更多的關稅。

要知道,大明可不僅僅是在本土進出口的幾個市舶司收關稅,而是在諸如新港、馬尼拉等宣慰使司,也就是南洋重要的商貿節點上,都設置了相應的市舶司。

現在的船隻,只要過了滿剌加海峽,第一,你不可能一點都不補給跑一個來回,而你只要補給,除了毫無安全性可言的滿者伯夷帝國的港口,就只選擇在大明控制下的三佛齊王國、呂宋王國、安南王國、占城王國等地的港口進行補給,進港那就得交稅;第二,你不可能不賣貨買貨,而同樣的道理,除非伱去日本或者朝鮮,不然你去哪都得給大明交稅。

這就是海權的霸道之處,過海峽要交稅,進港補給要交稅,買賣貨物還要交稅。

而這也是鄭和艦隊建立大明海權的必要性。

把這些東西宣傳好,而且百姓從中受益不一定是要百姓去從事海洋貿易,甚至不一定需要他從事相關商品的製造,只需要他能廉價地獲得外國商品,改善生活條件,那百姓就是受益的,就是支持海洋貿易和海權的。

這種百姓受益的局面,已經隨着南洋的商品大量涌入,讓南直隸的百姓感受到了。

別的或許還需要點經濟實力,但有一點普通百姓感受的是最明顯的,那就是市面上售賣的水果.南洋的特產水果一船隊一船隊的運過來,不僅好吃而且還便宜。

南直隸的百姓,尤其是南京城裡的市民,普遍還是能消費得起水果的,而這些廉價的新種類水果迸濺在口齒之間的香甜美味帶來的滿足感,就是他們對大明帝國海權的最初步也是最直觀的認知。

而閱艦式這些東西,則會進一步地加強百姓對海權的認知和對大明的自豪感。

這對於整個變法來說,都是有益的。

因爲只有知道了變法是怎麼爲國家和百姓帶來財富的,百姓纔會支持變法,並且由於大部分行業都能從這個大的貿易體系中獲益,所以百姓也就逐漸成爲了變法的實際受益者。

當整個大明,從皇室、宗室、勳貴等貴族階級,以及部分文官和商人,和大部分百姓,都能從變法主張的海洋貿易中獲得利益的時候,哪怕是傳統保守的士紳地主再如何反對,也是無濟於事的。

一邊看着演習,鄭和一邊側着頭對姜星火說道:“滿者伯夷帝國的上一任皇帝在哈奄·武祿洪武二十二年離世,實際上,滿者伯夷帝國就是在他的手中擴張和強盛起來的,而他離世以後,現任皇帝維卡拉瑪瓦哈納作爲哈奄·武祿的侄子兼女婿並沒有哈奄·武祿的權威,國內一直有不服他的諸多勢力。”

哈奄·武祿是滿者伯夷帝國第三任皇帝特麗布瓦娜女皇的長子,在元朝至正十年的時候受母親禪位繼任滿者伯夷帝國皇帝,跟朱元璋基本上是同一時代的人物,而哈奄·武祿在首相加查·瑪達的輔佐下,對內加強中央集權制,鎮壓地方割據勢力和叛亂活動,對外進行大規模擴張,基本徵服了整個印度尼西亞羣島,勢力範圍甚至能影響到馬來半島和菲律賓羣島,哈奄·武祿統治期間一般被視爲滿者伯夷帝國的黃金時代。

“之前維卡拉瑪瓦哈納想要通過征服三佛齊王國來轉嫁內部矛盾,但是因爲陳祖義和樑道明的聯手,舊港就像是一道壁壘一樣擋在滿者伯夷帝國的面前,打不下舊港,就打不下三佛齊王國的故地,而如今舊港變成了新港,到了大明的手裡,他們就更不可能戰勝大明瞭。”

姜星火若有所思地說道:“所以既然打不過大明,內部又有諸多勢力對其不服,東面還有東爪哇王國的入侵,維卡拉瑪瓦哈納就只好與大明緩和關係,然後優先解決內部問題嘍。”

“正是如此。”

姜星火聽後,心中鬆了一口氣,他深知南洋地區的複雜局勢,與滿者伯夷帝國的和平相處,哪怕是暫時的和平相處,對於大明帝國的遠洋貿易至關重要,這跟大明與帖木兒汗國之間關係的原理是一樣的。

而鄭和的這次下西洋不僅帶回了豐富的貿易成果,更鞏固了大明在南洋地區的地位,確實成果極大。

但光有這些,顯然是不夠的。

“我打算成立一個西天竺公司。”

“是做什麼的?”鄭和有些詫異。

股份公司的事情他聽說過,現在在南直隸和江浙福建,很多商人都弄了,但在鄭和看來,除了利益分配更加明確更加有根據以外,似乎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西天竺公司,顧名思義,是在天竺以西進行貿易的公司。”

姜星火雙手相扣,看着江面上進入了尾聲的演習說道:“公司的初始出資方跟資助下西洋的人是一樣的,皇室、宗室、勳貴,目的是爲了剝離你的艦隊帶有的非軍事屬性,或者說有的時候可以掛兩塊牌子,既是大明的遠洋水師,也是西天竺公司的貿易船。”

“在我的設想中,西天竺公司主要是作爲大明在西方的‘黑手套’機構,由大明朝廷授權,在進行商業活動的同時,也承擔了殖民擴張和掠奪的任務,通過在西方建立自己的貿易網絡和殖民地來獲取財富。”

“同時,等到西天竺公司做大,能夠通過‘擴張-貿易-殖民-再擴張’的循環來實現盈利,那就可以不斷地增發股份通過大明銀行的平臺來進行售賣,跟售賣國債是一個道理,通過對富有商人和百姓的集資來獲得繼續擴張的本錢,而不是由戶部和內帑進行撥款,這樣可以通過金融手段減輕國家的財政壓力,並且吸引有志於此的百姓去海外闖蕩。”

“是個好主意。”

鄭和很快就想明白了,他說道:“但是還有個問題,要解決錫蘭王國,錫蘭王國卡在了從滿剌加海峽西側出入口到南天竺之間的地方,這個島國整個國家都是以收來往商船稅費來維持的,大明的艦隊一開始他們都想收過路費,若不是看到規模太大被嚇怕了,恐怕小船隊就真收了現在大明的商船還不出滿剌加海峽,但總得考慮以後。”

“跟你說過了,換個國王,實在不行就滅了錫蘭王族,至於以後的事情。”

姜星火揉了揉眉心又說道:“錫蘭王國不是什麼問題,主要是要跟南天竺的那些上百個邦國打交道,南天竺是主要的貿易對象.把世界分成四個貿易區域,西方環地中海是一個貿易區;拜占庭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馬穆魯克王朝、白羊王朝、帖木兒汗國是一個貿易區;德里蘇丹國爲代表的北天竺以及上百個南天竺邦國是一個貿易區;滿剌加海峽以東是一個貿易區。”

“路要一步一步走,飯要一口一口吃,帖木兒汗國的使者也快要到南京了,大明跟帖木兒汗國現在已經解除了戰爭狀態,等到簽署和平貿易協議,那你就能在海上安全航行和補給到更西的方向.聽傅安說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皇帝巴耶濟德一世非常想要與大明友好相處,算算時日巴耶濟德一世應該也快回國了,估計明年能派使者來大明,後年能到?”

“不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倒也不算重要,我們要直接跟西方諸國打交道就得繞過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和拜占庭帝國,所以搞定了錫蘭王國和南天竺諸國以後,你的主要任務就是繼續西進,拉攏馬穆魯克王朝和白羊王朝,尤其是白羊王朝,現在帖木兒汗國內亂,白羊王朝的離心力很強然後順着海岸線繞一個大圈直抵西方最南端的西班牙王國,有個西班牙王國的宮廷使者克拉維約,到時候跟你一起去。”

鄭和的腦子裡有世界地圖,所以對姜星火的長遠規劃並無異議,他旋即問道:“日本呢?”

“日本那邊已經在佈局了,收集情報,策反幕府的敵對大名都需要時間,而且國內還有很多變法政策需要繼續推進。”

姜星火算了算時間,經過一年的戰爭狀態,現在大明已經沒有什麼外患了,眼下是永樂三年的秋天馬上就要到冬天了,轉過年是永樂四年,永樂四年最重要的事情,當然是儲君之爭的塵埃落定。

而且今年不僅軍隊疲憊,後勤補給消耗也非常非常嚴重畢竟十幾萬人去了趟塞北又調到關中,這消耗是非常驚人的。

再加上這兩年正是擴大變法規模,苦修內力的黃金時期,所以各方面條件都不允許再次發動大規模戰爭。

因此,姜星火覺得跨海徵日的時間點,結合“決不能在秋天頂着颱風渡海”的蒙古人前車之鑑,永樂四年的春夏太倉促了,冬天不好用兵,應該是永樂五年的春夏比較合適。

至於跨海徵日要打多久,姜星火心裡也沒準。

因爲大明和日本沒有爆發過大規模戰爭,甚至再往前數幾百年也沒有,所以雙方的戰爭就沒有太準確的參考,即便是參考,也只有姜星火前世的萬曆抗倭援朝能作爲參考。

可刻舟求劍不可取,用萬曆抗倭援朝來對比現在雙方的戰鬥力顯然是不準的顯而易見是,如今的日本幕府軍剛剛打完南北朝結束內戰,戰鬥力不見得比豐臣秀吉麾下的日本軍隊要差,可如今經歷了靖難之役又南征北戰淬鍊之後的大明軍隊,也絕對要強於萬曆時代的明軍好幾個檔次,這毫無疑問。

所以姜星火能的出來的結論就是一旦開戰,明軍肯定是佔優勢的,只要能做好充足的後勤、情報、渡海等方面的準備,不像蒙古人那樣傻乎乎的在秋天渡海被颱風吹了個人仰馬翻,最起碼在登陸和向日本列島縱深發展上面就沒問題。

但話說回來,就人口和軍事實力在綜合判斷,日本畢竟是在當今世界上都能排的進前五、在整個東亞穩坐第二的國家,而如今日本的實際掌權者足利義滿更是一代梟雄,幕府麾下能征慣戰之將不在少數,大明跨海徵日這仗肯定不是跟徵安南一樣的虐菜戰爭,還是要存幾分小心的那句話怎麼說來着?在戰略上蔑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

故此,戰爭究竟要打到什麼程度,室町幕府究竟能抵抗到什麼時候,姜星火也說不準。

他只能按最壞的程度估計,一旦在關西形成拉鋸,打個三年五載都是尋常,而這就意味着大明必須持續投入,要提前做好充足的準備。

當然了,話說回來,一波決戰一年結束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是了,畢竟日本人也挺喜歡搞“合戰”的,他們雖然是大名分封制,但沒有逐步抵抗的戰術傳統,反而很喜歡莽一波定勝負,那樣肯定非常符合大明心意。

所以姜星火算了算時間,保守地對鄭和說道。

“你且向西去就行,等你第一次抵達西方回來的時候,大約就正好能趕上跨海徵日。”

第418章 臣服第467章 主炮第223章 東廠西廠?【求月票!】第36章 血壓極速飆升的朱棣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150章 稅收的本質,是博弈第297章 當千第243章 蹇義的奇怪舉動【求月票!】第275章 這日不落,我大明就做不得?【求月第279章 解惑【第三更求月票!】第231章 海的那邊有玉米【求月票!】第422章 攻克第560章 北上第571章 終章第369章 時代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第397章 兩界第289章 飛天第477章 煤鐵第362章 完勝【一萬字大章求月票!】第404章 階段第329章 刺殺第228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第262章 屠龍刀【求月票!】第378章 反轉第463章 伏法第431章 濟養第402章 大棋第551章 傾國第535章 捐田第73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誰第390章 認輸第221章 朱棣:爹,你的制度又漏了【求月票第6章 糾結的朱棣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296章 叩闕第293章 生亂第423章 地道第158章 詔獄掃盲班第133章 女真人再次統治華夏?第411章 國策【求月票!】第477章 煤鐵第478章 鑰匙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114章 收取北美五十州五月求票!第336章 搖人第267章 朱棣,我曾無數次在史書上見過你【第141章 收到女裝的足利義滿第128章 華夏因何成爲華夏?第197章 有請卡文迪許【求月票!】第131章 世界島戰爭第328章 大軍第278章 授業【第二更求月票!】第182章 軍備競賽第68章 姜星火的八世穿越之旅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10章 君不見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298章 懾服第296章 叩闕第294章 一怒第439章 算賬第468章 決心第161章 人的價值:消費 生娃 交稅第26章 朱高熾的任務第414章 病危【求月票!】第20章 何謂王朝?第22章 恐怖王朝第438章 私鹽第431章 濟養第151章 ‘倭寇分銀’博弈模型第428章 戰象第457章 斷腕第188章 立儲之爭第311章 真兇第142章 準備好棺材吧第355章 空投【74K大章求月票!】第423章 地道第226章 燕校尉果然不凡【求月票!】第528章 條件第398章 真實出獄後劇情的調查問卷第496章 原理第252章 六部尚書齊入獄【求月票!】第265章 牆塌【求月票!】第483章 王制第372章 對手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65章 不顧身第350章 銃斃【二合一】第95章 煉丹?不,這是化學第303章 尚方第351章 戰後【7K二合一求月票!】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第499章 舊港第431章 濟養第214章 朱瞻基:我想拜姜先生爲師【求月票第276章 求您當國師吧【求月票!】
第418章 臣服第467章 主炮第223章 東廠西廠?【求月票!】第36章 血壓極速飆升的朱棣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150章 稅收的本質,是博弈第297章 當千第243章 蹇義的奇怪舉動【求月票!】第275章 這日不落,我大明就做不得?【求月第279章 解惑【第三更求月票!】第231章 海的那邊有玉米【求月票!】第422章 攻克第560章 北上第571章 終章第369章 時代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第397章 兩界第289章 飛天第477章 煤鐵第362章 完勝【一萬字大章求月票!】第404章 階段第329章 刺殺第228章 庸者裁汰之法【求月票!】第262章 屠龍刀【求月票!】第378章 反轉第463章 伏法第431章 濟養第402章 大棋第551章 傾國第535章 捐田第73章 我不在乎王座上的是誰第390章 認輸第221章 朱棣:爹,你的制度又漏了【求月票第6章 糾結的朱棣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第84章 做夢都不敢想的操作第296章 叩闕第293章 生亂第423章 地道第158章 詔獄掃盲班第133章 女真人再次統治華夏?第411章 國策【求月票!】第477章 煤鐵第478章 鑰匙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114章 收取北美五十州五月求票!第336章 搖人第267章 朱棣,我曾無數次在史書上見過你【第141章 收到女裝的足利義滿第128章 華夏因何成爲華夏?第197章 有請卡文迪許【求月票!】第131章 世界島戰爭第328章 大軍第278章 授業【第二更求月票!】第182章 軍備競賽第68章 姜星火的八世穿越之旅第204章 替姜聖消災解難【求月票!】第10章 君不見第429章 滅國(安南篇結束)第298章 懾服第296章 叩闕第294章 一怒第439章 算賬第468章 決心第161章 人的價值:消費 生娃 交稅第26章 朱高熾的任務第414章 病危【求月票!】第20章 何謂王朝?第22章 恐怖王朝第438章 私鹽第431章 濟養第151章 ‘倭寇分銀’博弈模型第428章 戰象第457章 斷腕第188章 立儲之爭第311章 真兇第142章 準備好棺材吧第355章 空投【74K大章求月票!】第423章 地道第226章 燕校尉果然不凡【求月票!】第528章 條件第398章 真實出獄後劇情的調查問卷第496章 原理第252章 六部尚書齊入獄【求月票!】第265章 牆塌【求月票!】第483章 王制第372章 對手第206章 鉛球動搖的是皇權【求月票!】第65章 不顧身第350章 銃斃【二合一】第95章 煉丹?不,這是化學第303章 尚方第351章 戰後【7K二合一求月票!】第205章 父與子【求月票!】第499章 舊港第431章 濟養第214章 朱瞻基:我想拜姜先生爲師【求月票第276章 求您當國師吧【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