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勞工

玻璃工坊依靠着運糧河的回彎處建立,河上有些細微的浮冰,一道寬闊的石橋連通着小鎮到這裡的道路。

對於這個時代的手工業來說,河流顯得尤爲重要,除了是生產動力,也是從水路運輸其他地方的原材料到工坊的倚仗,而陸路運輸時,每次裝貨卸貨的驢馬騾車也都必須從這座大型石橋中穿過。

而如果一次要運輸的貨物太多,水路運力吃不消,也都需要提前一兩個時辰在這邊的裝貨區做好準備,在力工的幫助下裝貨上車,然後逐批次通過石橋,以免耽誤發貨。

“爲什麼不多建幾座石橋?”

秉持着不懂就問的精神,姜星火直接問道。

“貨是分時間段生產運輸的,平常很多時候,就比如現在,一座石橋都用不完,多建幾座石橋太過浪費另外就是出貨高峰的時間段,也只是稍稍耽擱一陣子而已,影響不了什麼,反而若是多建幾座石橋,這些力工、縴夫可就都要失去生計了。”

“這些人除了能吃苦,也做不來別的了。”說話間,張宇初指向站在石橋邊上歇息的一羣力工、縴夫,力工負責裝貨卸貨,而縴夫則負責把船隻從回彎處拉到碼頭,以及在無風和水流波動較弱時幫助船隻航行。

這時候活不多,只有一部分人在卸貨和拉船,那些力工身邊都放滿了各種木箱和籮筐,而縴夫們則是在石橋下方還拖曳着幾條長長的繩,這些人年紀有大有小,但都有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普遍皮膚黑裡透紅,而且雖然看着不壯實,但從不少人單衣下的線條可以看出,都是有肌肉的,一看就知道是經歷過不少重體力勞作磨礪的,不然根本無法承受住,更不會像現在這般輕鬆的扛起沉重的貨物。

這時候,幾十名張宇初的弟子聞訊也迎了上來,其中就包括剛纔在酒樓裡的那幾位,龍虎山的文化教育還是不錯的,這些弟子因爲讀書識字會算數且忠心,所以都被調來當工坊的賬房和管理層,甚至是推銷員.嗯,就是那種到處推銷“附魔玻璃產品”的,主打一個高附加值。

見到姜星火的目光注視着橋對岸的那些力工,張宇初似乎也明白了過來。

“讓這幾位試着去抗一抗。”

這就是要讓他們吃點苦頭來教育教育的意思了。

“好啊!”張宇初反而欣喜答應道,若是國師高高舉起輕輕放下,他才覺得心裡不踏實。

於是,張宇初便叫來幾位弟子,讓他們跟着在附近轉悠的力工學一學如何扛貨物。

力工見這幾位穿着羽衣的道士過來,倒也不敢怠慢,雖然不知道爲什麼這些高高在上的仙師要體驗他們這種底層人的工作,但還是仔細地跟他們講解關於抗貨物的一些基礎操作和發力技巧。

“看到沒,就是這樣,把肩膀搭在木箱上,再雙手抓住木箱的底部,使勁往上託,這樣纔可以固定住,否則的話,很容易掉落下去。”

“你試試。”張宇初朝着弟子示意。

見狀,弟子點頭,走過去嘗試一番把裝着化肥的箱子扛起來後,便順利的穩住了身形。

“嗯,看來還蠻簡單的嘛!”

弟子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隨即又有些躍躍欲試,畢竟這是第一次嘗試。

“那你再擡起來,走兩步。”

“哦,好的!”弟子聞言點頭,再次邁步走過去,按照剛纔力工教的步驟嘗試,想要掌握在一個肩膀扛着貨物的時候,平衡自己的重心。

然而走了沒兩步,就有些搖搖欲墜的感覺。

“怎麼樣?”見狀,同伴詢問道。

“嗯感覺挺難的,這要是一個沒踩好”

然而搬運這種工作看起來簡單,裡面確實有些技巧,哪怕有心理準備,他依然感到非常困難,不出幾步,就哎呦一聲堅持不住了。

旁邊的力工把箱子接下來,那細皮嫩肉的道士頓時齜牙咧嘴地揉起了自己的肩膀。

“哈哈哈哈.小夥子,你不行啊,這纔沒走幾步呢,伱要多鍛鍊啊。”聽他說完,旁邊的力工們哈哈大笑起來,倒也沒什麼惡意。

“誰說我不行!”見力工們居然說他不行,這小道士頓時急眼了。

“那好,我們再來一遍,走到橋中心,記住了,不要逞強。”氣氛逐漸緩和,看着姜星火也露出了笑容,又見弟子如此模樣,張宇初忍俊不禁地說道。

“放心吧!”

弟子信誓旦旦的保證,這次一定要讓這些人刮目相看。

“開始!”張宇初當即下令。

隨後,弟子深吸一口氣,再次邁步走過去,這次他全神貫注,集中全部的注意力,終於,在付出巨大的努力之後,他成功的走穩了腳步,沒有把貨物的重心歪斜出去,不僅如此,甚至還能夠擡起右手臂平衡重心。

“厲害!”

這一幕,周圍觀望的力工紛紛誇讚道。

他很順利地走到接近橋中心的位置,但見他有些支撐不住了,一名力工趕緊跑過來幫忙,一起扶着他,慢慢的走到石橋中央,這才鬆開。

“感覺怎麼樣?”姜星火問道。

弟子實話實說道:“不容易。”

“是啊,不容易。”

姜星火嘆了口氣,對剛纔酒樓裡的幾人說道:“非是刁難你們,你們做的雖然偏激些,但也不至於說有多大錯,只是希望你們以後面對普通百姓,也能將心比心一些,不要仗着身份咄咄逼人,明白了嗎?”

幾名弟子乖乖聽訓,又分別扛了一圈,如此方纔算作罷。

而姜星火不知爲何,忽然又下了石橋,來到河岸,此時正有一艘小船出碼頭,在衆目睽睽之下,姜星火接過了一個縴夫的繩子,而且還是領頭的縴夫。

“國師這是要幹嘛?”

“拉縴可是技術活,他會嗎?”

“不清楚,或許是想嘗試一番,也說不定”

衆人紛紛議論起來。

然而很快,衆人驚訝的發現,在脫下長衫的姜星火嫺熟的動作下,他們所謂的技術活竟然變得毫無壓力,彷彿輕車熟路似的。

這個世界上真的存在天賦異稟者嗎?國師貌似從來都沒有幹過這種活吧?縴夫,是何等低賤的職業,傳說中仙人下凡的國師,怎麼會從事過這種事情呢?根本就是聞所未聞。

衆人都不太相信,因爲在他們的認識中,根本就找不到幾個,更別提像國師這種從來沒幹過,便能掌握高超的拉縴技藝了。

這一刻,他們突然意識到,自己今日親眼見證了國師的非凡。

“好!”

不少閒着的縴夫紛紛叫好,內行看門道,他們早已經被姜星火折服。

這種折服,不是姜星火拉縴拉的好,而是他們真正地看到了,高高在上的帝國決策者,能與普通百姓一樣腳踏實地幹活後的某種觸動。

皇帝拿着金鋤頭,每年特定日子象徵性地在宮裡的農田揮兩下,是帶不來這種共情的。

這一刻,連留在橋上的清風等人都情不自禁地鼓起掌來,而其它力工見狀,也都紛紛鼓起掌來,一時間,熱烈的掌聲響徹了整條長河,迴盪在這片空曠的河灣。

姜星火微微皺眉如此的歡呼聲,但是他卻絲毫不覺得驕傲,反而覺得十分尷尬和窘迫。

姜星火的記憶,似乎又飄回了從前給洋人拉船的時候。

因爲他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之中,和最初的那個受盡了磨難,想要改變這個世界,讓多數人過的更好的姜星火,真的越來越遠了。

如果不是那場夢,恐怕他還會無知無覺地沉溺在信息繭房裡,繼續跟皇帝和大臣們做着勾心鬥角的算計。

“受之有愧,受之有愧”

姜星火的聲音不大,儘管如此,他的聲音卻似乎還是傳到了每個人耳朵裡。

這讓衆人再度一愣,旋即哈哈大笑起來。

這個世界,最缺乏的東西,莫過於謙卑。

姜星火擦了擦汗,穿上長衫,對着王斌吩咐道。

“去給酒樓下單子,請這些力工、縴夫吃頓飯,要有足量的肉菜,另外多要饅頭、饃饃,少要米飯,吃不了或者想留下,還能揣回去。”

光是發點錢,估計這些人也捨不得吃,如此一來,給酒樓帶點訂單,倒也算拉動一下小鎮經濟了。

小於謙跟在姜星火屁股後面,剛纔他嘗試了一下搬箱子,奈何這玩意成人扛着都費勁,小孩根本在地上挪動都辦不到,只好作罷。

“師父不糾結了?”

“不糾結了。”姜星火看着陷入了一片歡樂海洋的力工、縴夫們,說道:“能做一件事,便做一件事。”

張宇初跟着姜星火,一行人沿着石橋往西走,不一會兒,便來到一處牌坊外。

牌坊很高大雄偉,基座由數塊青色巨石壘砌而成,石門上掛着牌匾,寫着“化肥工坊”四個大字。

過了牌坊,就是引人注目的幾座巨大水車,這些水車是工坊的動力來源。

事實上,大多數第一次工業革命時代的機器,譬如騾機、水力紡紗機、自動織布機,還有鼓風爐、自動鍛錘.這些都是依賴水力作爲動力的。

哪怕是蒸汽機剛剛出現的時代,也不意味着蒸汽機能像水車一樣順暢而安全地運轉,甚至在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初期,工廠主們會用蒸汽機把水抽上來作爲水車的動力。

當然了,自然力量始終有其極限,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很多行業都需要終年穩定的能源供應,而水力做不到這一點,水力會受到雨量、汛期、氣候等諸多因素的影響,而蒸汽機則不然,蒸汽機只需要煤炭,所以第一次工業革命,纔是人類動力史的一次偉大進步。

張宇初帶着姜星火走到一處水車的房屋前,這間房子比較大,看起來足足有方圓三丈左右,裡面安放着一臺巨大的水車和相應的維修設備。

這就是這個時代最大型號的水車?

雖然已經知道,但是在親眼看到的時候,姜星火仍舊感覺到對古人技術的震撼,水輪、凸輪、連柄、轉輪、嵌齒輪、針齒輪、偏置曲柄、撞板.很難想象,這都是工匠一刀一鋸製作出來的。

而眺望乾淨的玻璃窗外,可以看到河流從房屋前方流過,而被河流衝擊帶來動力影響的轉軸,則通過一系列複雜的機械結構,帶動着水車的轉動。

顯然,水往低處流,這不是一句廢話,而是正經的水力機械原理。

大多數的水車都是利用天然河流的河水來轉動轉軸的,有時候需要藉助人工水渠的幫助,有時候會弄水壩,讓水壩形成高度差,或者水壩和水閘相結合的模式。

姜星火又參觀了幾個水車的房間,發現其中似乎並不完全相同。

“這些水車,是不同的類型?”

“對,主要是水輪的類型不一樣。”

經過工匠的詳細解釋,姜星火才明白,這種水車的水輪有三種類型,下衝式的是利用水流的動力進入水輪的底部,而上衝式則是利用水從高處落下的重力衝擊水輪葉片,這種水輪只有在需要加大動力的時候纔會用到,除此之外,就是民間常見的水平式水輪,所需的技術工藝最簡單,但缺點就是需要人工循環踩踏的動力作爲輔助。

“現在用的都是新研製的水車,這種水車的能力非常強悍,不論是效率還是轉速度、器件耐久都比以前的水車高了不止一籌。”工匠介紹道。

“嗯,這種水車,是專門研製出來給咱們生產玻璃時處理材料所使用的。”張宇初笑眯眯的補充道。

之前便說過,燒玻璃,跟燒陶瓷,是沒什麼分別的,但前期處理材料,卻需要各種複雜的技術,尤其缺乏動力,來處理原材料。

張宇初又帶着姜星火參觀其他幾座機械設備,這些設備也非常厲害,可以將製造玻璃的原材料輾軋到非常細微的狀態,以及做深度加工之用。

“兵器局和兵仗局那邊,蒸汽機的研發進度很慢,那邊畢竟是朝廷的,這裡多少自主權還大一些.之前說的事情做的如何了?”

姜星火的話沒說太透,但是顯然,在技術研發上面,朝廷,尤其是朝廷的軍工機構,是優先研發短期能突破並取得的實戰效果的軍事科技優先的,而且還受到了預算經費的限制,所以對於蒸汽機這種耗資巨億、研發週期奇長、投入產出比奇低的項目,即便被督促,也是會有些滯後性的,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但化肥工坊和玻璃工坊不同,利潤高,現金流充足,而且直接受控制,所以投入研發的資金沒那麼窘迫,命令下達就能得到執行,也沒有官府那邊那麼複雜。

“已經在進行了,但進度很慢,困難很多想要批量製造,不說性能,光是達到起碼的要求,那需要突破的技術也實在是太多了。”

隨後,張宇初領着姜星火來到一棟建築物跟前,這棟建築物佔地極廣,裡面的空間更是龐大無比,這裡面擺放着許多設備,工匠們正在緊鑼密鼓的組裝着各種零件。

Wωω•тт kán•c o

“這棟,就是專門負責研究新技術的,這些都是最新型的生產設備。這次,我也特意請來了民間能蒐羅到的能工巧匠,專門負責蒸汽機的各方面。”

張宇初解釋道:“這些零件,都是製造蒸汽機需要的,因爲誰也沒見過,所以只能按照您的要求,一點一點的嘗試。“

事實上,這就是必須要開闢新的行業領域,然而現階段的技術,暫時還難以突破,所以必須要摸着石頭過河。

“這些東西,都是學習和借鑑了國師您給的圖紙才慢慢摸索出來的,不過,這些技術還是太複雜了,想要完全達到預期的成果,不僅要解決各個部件,還要解決配套的材料,才能把成本控制下來,估計至少要一兩年時間。”

“嗯,我明白了。”姜星火深以爲然的點點頭。

活塞、水箱、氣缸、水泵.所有東西都要從頭摸索。

製造能批量投入工業生產使用的蒸汽機,跟手搓一個簡單的、小型的,技術難度和概念完全是天差地別。

而且因爲他的蒸汽動力的新技術目前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層面上,沒有具體的模型,也沒有相應的實驗設備,因此想要完美地開發出來,依靠現階段的技術水平,確實很難辦到,只能靠着高投入和足夠的耐心,來慢慢磨。

“不過現在賬上的錢也不敢動,畢竟還要把大部分的利潤上繳,這是專營商品,需要用來做商稅的補充,所以光憑我們自己,恐怕很容易陷入後續投入不足,研發進度緩慢的泥潭中。”

張宇初的訴苦是合情合理的,姜星火想了想,問道:“如果稍微減少商稅的上繳額度,把更多的資源投入到蒸汽機的研發上呢?”

“這”張宇初猶豫片刻,咬牙說道,“試試吧,應該能行。”

“嗯。”

姜星火鼓勵道:“蒸汽機是最重要的技術,如果突破了,那麼是一定會給世界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的,這種事情還是由你解決比較好,兵器局和兵仗局那裡,投入還是差了些,不管怎樣,一兩年也好,三四年也罷,我希望咱們的產品能夠儘快投入生產,掙取更多的利益!到時候投入是一定能夠回本而且有極大利潤的。”

“要不要再派人過來盯着?”張宇初有些振奮,但還是問道。

“不用。”

姜星火這時候當然要表達對他的信任,說道:“這個事情就交給你了,不管怎麼樣,一定要爭分奪秒的搞出來。”

“其實工匠們羣策羣力,寫了一份計劃,我也參與了,國師您看一看。”他遞給姜星火一疊紙,上面寫滿了文字。

姜星火接過計劃書仔細看了起來。

這份計劃書,詳細介紹了預計的實驗和技術突破的各個環節,包括材料、零部件、技術難點等等。

“我的意思我們要做就做到最好。”張宇初侃侃而談道,“當然,爲了保險起見,我覺得還是要多僱一些工匠的,這樣進度也會快一些。”

“可以,不過還是要注意保密,招的人多了,也有人多眼雜的風險。”

張宇初點點頭答應下來道:“明白。”

參觀完了動力和負責研發的場地,就剩下最後的工廠生產區了。

生產區的內部同樣很大,分出了東南西北各處房間,此時,許多穿着藍色衣裳的工人在忙碌着,搬運材料或者打掃衛生,或者在進行生產,這些工人都很勤勞,見到張宇初後紛紛露出笑容。

WWW◆тTk án◆¢O

跟賣力氣的力工不一樣這裡玻璃工坊的工人大多數是需要有學徒工經驗的,會操作陶瓷燒製的各項步驟。

傳統的手工業,即便規模很大,也都是師徒傳承的模式,而工坊這裡不一樣,雖然有師父帶徒弟,但跟那種人身依附性質很大的傳統模式,還是不一樣的。

因此,在這裡工作的學徒工,普遍也過的比外面要舒心,最起碼,不用給師父一家當僕人被人呼來喝去,給人洗衣服洗腳倒夜壺。

“看上去還挺大的,生產能跟得上嗎?”

“勉強能跟得上,玻璃需求很大,之前是三班倒,現在稍微放緩了一些,兩班倒。”

“那之前酒樓掌櫃的玻璃八卦鏡是怎麼回事?二十多天生產不出來?”姜星火又問道。

“那個不太好燒,而且多是供給商戶的,很多商戶需要單獨訂製樣式。”

“嗯。”姜星火點頭道,“接下來產品種類可以多擴展一些,玻璃珠、玻璃製成的空心器皿這些都是銷路一定很好的商品,不一定非得盯着鏡子用工,像這些玻璃八卦鏡之類費時費力,還需要派人去推銷的,這批做完就都停了吧,玻璃製品還是要以好銷售、接受人羣廣爲主。”

“望遠鏡和天文望遠鏡也受到了限制,因爲涉及到軍用和窺探皇宮,所以現在必須要五軍都督府單獨審批.那這兩條線都把資源挪出來?”

“可以,現在兩個工坊加起來多少人?”

張宇初說道:“目前兩個工坊加起來,所有工人、護衛、工匠,一共是五千三百多人。”

之所以有護衛,是因爲玻璃製品普遍售價較高,會被想要發財的人盯上,以及工坊廠區的內部秩序維護.畢竟這麼多人呢,鬧出亂子來不好,所以才特意配備了相當數量的護衛。

“普通工人一個月收入是多少?”

“現在是按照每人平均每月70斤大米來浮動發放的。”

姜星火蹙眉道:“每人每月70斤?如果我沒記錯的話,現在南直隸普通農民一年扣掉各種稅,也能剩下1200斤大米的收入,工人的收入是不是低了一點?”

張宇初搖了搖頭,解釋道:“工坊裡是包吃包住的,平常生活他們都沒什麼花費,而且也沒人剋扣他們,不需要面對外面的一些複雜事情,這些是淨收入,實際上工人們還是比較滿意的。”

姜星火沉吟片刻,說道:“基礎的糧食再提高一些,提高到85斤,另外做浮動的獎勵,根據工人的工作量和努力程度,儘量多勞多得。”

第307章 實驗第10章 君不見第511章 論戰第108章 氣溫對華夏曆史的驚人影響第568章 京都第62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第48章 總想給後人留一把傘罷了第225章 是時候苦一苦官老爺們了【求月票!第394章 決勝第559章 臨行第515章 理欲第240章 因爲一個人,所以臣支持【求月票!第454章 遇刺第72章 拜姜星火爲國師?第478章 鑰匙第441章 反水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第110章 真·風水學:季風與洋流第163章 普通人的改變第400章 反擊第318章 民間第499章 舊港第500章 入港第315章 雨落第47章 攤役入畝第289章 飛天第202章 星辰大海【求月票!】第428章 戰象第60章 《華夏貨幣史》第540章 鎮海第480章 弟子第247章 試驗田【求月票!】第99章 第一個開路的人第99章 第一個開路的人第296章 叩闕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第481章 莫愁第449章 調研第329章 刺殺第149章 夏尚書,入獄一趟?第544章 機器第85章 離岸白銀寶鈔體系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255章 千古難題,絕不可能有解!【求月票第323章 審判第269章 始作俑者,就是你【求月票!】第485章 反省第117章 天竺 呂宋很近啊!第129章 地理決定論:華夏與日本第256章 農業國的生產【求月票!】第279章 解惑【第三更求月票!】第559章 臨行第399章 意義第472章 留學第476章 礦藏第456章 僞鈔第562章 立儲第236章 永樂變法【求月票!】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318章 民間第566章 對馬第290章 孤憤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第136章 輸出大明價值觀第339章 火種第273章 能歌善舞【求月票!】第115章 派二皇子去探索新航線?第380章 四策第62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第317章 黃浦七月更新計劃兼求票!第446章 京察第201章 《大明星空志》【求月票!】第303章 尚方第220章 徵遼餉?徵麻餉!【求月票!】第432章 市場第399章 意義第490章 稅收第487章 攝政第22章 恐怖王朝第61章 白銀貨幣化第490章 稅收第334章 豪情第397章 兩界第507章 革新第217章 滿本都寫着兩個字:吃人!【求月票!第377章 真僞第265章 牆塌【求月票!】第298章 懾服第133章 女真人再次統治華夏?第63章 富可敵四百國!第385章 認負第383章 辯經第85章 離岸白銀寶鈔體系第11章 鄭和開航母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152章 大明亡於沒錢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312章 風起
第307章 實驗第10章 君不見第511章 論戰第108章 氣溫對華夏曆史的驚人影響第568章 京都第62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第48章 總想給後人留一把傘罷了第225章 是時候苦一苦官老爺們了【求月票!第394章 決勝第559章 臨行第515章 理欲第240章 因爲一個人,所以臣支持【求月票!第454章 遇刺第72章 拜姜星火爲國師?第478章 鑰匙第441章 反水第126章 不想去日本的李景隆第110章 真·風水學:季風與洋流第163章 普通人的改變第400章 反擊第318章 民間第499章 舊港第500章 入港第315章 雨落第47章 攤役入畝第289章 飛天第202章 星辰大海【求月票!】第428章 戰象第60章 《華夏貨幣史》第540章 鎮海第480章 弟子第247章 試驗田【求月票!】第99章 第一個開路的人第99章 第一個開路的人第296章 叩闕第168章 大事不妙了!第481章 莫愁第449章 調研第329章 刺殺第149章 夏尚書,入獄一趟?第544章 機器第85章 離岸白銀寶鈔體系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255章 千古難題,絕不可能有解!【求月票第323章 審判第269章 始作俑者,就是你【求月票!】第485章 反省第117章 天竺 呂宋很近啊!第129章 地理決定論:華夏與日本第256章 農業國的生產【求月票!】第279章 解惑【第三更求月票!】第559章 臨行第399章 意義第472章 留學第476章 礦藏第456章 僞鈔第562章 立儲第236章 永樂變法【求月票!】第94章 朱棣的期待第318章 民間第566章 對馬第290章 孤憤第258章 剪刀差與比較優勢學說【求月票!】第136章 輸出大明價值觀第339章 火種第273章 能歌善舞【求月票!】第115章 派二皇子去探索新航線?第380章 四策第62章 永樂牌常規動力印鈔機第317章 黃浦七月更新計劃兼求票!第446章 京察第201章 《大明星空志》【求月票!】第303章 尚方第220章 徵遼餉?徵麻餉!【求月票!】第432章 市場第399章 意義第490章 稅收第487章 攝政第22章 恐怖王朝第61章 白銀貨幣化第490章 稅收第334章 豪情第397章 兩界第507章 革新第217章 滿本都寫着兩個字:吃人!【求月票!第377章 真僞第265章 牆塌【求月票!】第298章 懾服第133章 女真人再次統治華夏?第63章 富可敵四百國!第385章 認負第383章 辯經第85章 離岸白銀寶鈔體系第11章 鄭和開航母第417章 兩線【感謝金主“壺中日月,袖裡乾第152章 大明亡於沒錢第166章 掃盲班艱難開課第312章 風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