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九卿之首!

翌日一早,文淵閣朝會。

朱標才走進來,就看到御階下站在一衆文官班列之首的陳雲甫氣色萎靡,哈欠連天,心中頓時明瞭,輕咳兩聲,作勢不悅道。

“堂堂兩省經略,怎麼一點精神頭都沒有,成何體統。”

陳雲甫連忙搖搖頭作揖。

“臣知罪。”

能有精神纔怪呢,昨天好容易把邵檸給伺候美,又得屁顛顛跑去把靈芸給接回家,然後兩頭哄。

事實證明,女人多了真不是什麼好事。

那幾個娘們聊天,陰陽怪氣夾槍帶棒的,陳雲甫聽在耳朵裡,比朝堂黨爭時那羣謎語人打啞謎還廢腦子。

“好了,說正事。”

朱標玩笑一句便不再多言,開始一天的朝會流程。

“既然陳卿已經從貴州回來了,那雲甫,你就向諸同工介紹一下此刻貴州、湖廣的情況,順便說一下你是怎麼處理的,後面又打算如何做,如何幫助國朝徹底的解決湖廣、貴州諸蠻及土司事。”

“是。”

陳雲甫搓搓臉,讓自己的精神頭嚴肅些,開始侃侃而談。

也沒什麼需要添油加醋的地方,陳雲甫就事論事將自己此番去湖廣、貴州的事悉數道來,最後才添上一句。

“因此,臣的打算就是拖時間,朝廷現在處處都是用錢、用人的地方,牽扯了朝廷大量的精力,等將手頭上的事情辦完之後,咱們再騰開手慢慢處理兩省土司。”

“雲甫目光高遠啊。”

朱標帶頭誇了一句,接下來就是朝中百官蜂擁而來的讚譽聲。

趨炎附勢之輩佔了絕大多數。

陳雲甫微微一笑,作揖後回到自己的位置。

那個顯目至極的文官之首。

詹徽‘自願’致仕的事他昨晚就聽邵質說了,心裡那叫一個痛快。

這老傢伙別的東西不會,黨同伐異的本領學的可是不淺,

整天到晚腦子裡就只有怎麼打壓別人,這樣的人還配當官?

禽獸食祿,百姓遭殃。

說完了湖貴兩省之事,朱標又開始處理其他機要,陳雲甫全程緘默,一言不發。

他都四年沒在京了,天下的事確實有些陌生,沒必要爲了凸顯存在感而開口,既誤國也誤己。

不過雖然話是不說,但觀察還是要觀察的。

現在朝堂上的百官比起之前來說多了不少生面孔,而令陳雲甫感到欣慰的一點,就是這些官員大多都比較實幹,可能是因爲朱標監國的原因。

朱標的性格這些年因爲受到陳雲甫的影響,也是愈加喜歡幹練和直白,對浮詞藻句深惡痛絕,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官場風氣頓時爲之一清。

幾十件軍政大事,短短不到一個時辰就全部討論完。

就在百官准備退班的時候,朱標擡起了手。

“諸臣工且慢,孤這還有一件事沒宣佈呢。”

百官擡首,好奇的望向朱標。

“眼下詹少保致仕歸鄉,可都察院之重,在於監察天下臣工,不可或缺,如今右都御史張紞遠赴遼東經略,以至於都察院左右兩都御史皆缺,誰可出任這左都御史之位啊。”

這問題還用問?

百官的目光齊刷刷轉向了陳雲甫的身上。

傻子也知道了。

作爲當事人的陳雲甫依舊是一臉的雲淡風輕不爲所動,好似這事和他沒有任何關係一般。

邵質走了出來。

“臣舉薦一人。”

“邵部堂欲舉薦何人啊。”

“臣舉薦湖貴經略使陳雲甫。”

老邵啊老邵,你可真是深得舉賢不避親這個詞的精髓。

這功夫朱標還演戲呢,作難道:“湖貴經略之事也是干涉甚大,除了雲甫之外,誰還能安撫住湖廣、貴州的土司。”

“湖貴之事如今業已平定,短時間內不會生患,陳經略素有大才,若留京而不用實在是國朝之損失,加上陳經略使初仕便是在都察院,倒也不陌生都察院之政務,由經略使擔任左都御史,可謂是恰當其位。”

邵質話音一落,依附陳雲甫一黨的衆黨羽那便紛紛站了出來,表態支持由陳雲甫出任新的都察院左都御史。

“既然百官都支持,那孤又怎麼好拒絕呢,陳雲甫。”

“臣在。”

仍舊一臉淡然的陳雲甫走了出來。

“既然百官衆望所歸,不如,你就且先出任都察院試左都御史。”

“殿下,臣才疏學淺,恐難勝任啊。”

古代官場中,似陳雲甫這種叫做推官,推官的規矩講究一個謙讓。

“若是連經略使都說才疏學淺,那我輩豈不是更無顏去做了。”

兵部尚書俞綸那是第一個搖旗支持:“都察院事關國朝吏治吏察,重任在肩,非經略使不可勝任,還望經略使爲國朝吏治之計,不要推辭了。”

“是啊是啊。”

蔡瑄、田士恭、黃廷等人連聲附和,到最後,九卿之八全都發聲,推薦陳雲甫當這個左都御史。

哦不對,應該叫試左都御史。

正式的任命流程還沒走完呢,可不能瞎寫。

陳雲甫微微一嘆,拱手向朱標一揖,而後面百官揖禮。

“既然殿下如此器重,又有衆同工信任相佐,那臣必當殫精竭慮、竭盡所能。”

“好,那就這麼定了。”

謙讓的流程走完,朱標滿意頷首,看向偏殿處的承旨翰林郎。

“擬詔吧。”

剛打算退回班列的陳雲甫懸住了腳步。

他剛纔聽到了什麼?

擬...詔?

太子監國任命官員,說的應該是擬令或草命。

只有皇帝才能用擬旨和擬詔。

朱標怎麼可以用如此明顯具有僭越意味的詞眼。

直到此刻陳雲甫才注意到一件事,那就是之前朱標坐宮理政的時候,即使是召見百官也是在東閣,而現在,卻是在文淵閣。

別忘了,陳雲甫之前就是文淵閣大學士啊。

文淵閣是朱元璋從奉天殿下朝後的理政之處。

在這裡召百官上朝,這個國監的,是不是有些不太對勁。

驚愕擡首,陳雲甫正看到朱標衝自己遞來了一個眼神。

霎時間,陳雲甫笑了。

大事定矣!

當承旨翰林郎擬好詔命,恭謹的捧到朱標金案上後,百官矚目之中,朱標抄起那象徵無上權力的玉璽,重重卡了上去。

至此,陳雲甫重歸政壇,成爲大明朝最年輕、權力最盛的一顆政治之星。

都察院試左都御史兼湖廣、貴州兩省經略!

名副其實的。

九卿之首!

第二百九十章:摘你腰子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三百零二章:孤注一擲,刺殺陳雲甫!第二百六十六章:李成桂篡位只差一步第三百一十八章:夫復何求!第一百零五章:朱橚要保楊貴第二百八十九章:給遼東提提速第四百九十六章:舉債度日第三百二十五章:每個偉大的人,都有落幕的時刻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二百八十九章:給遼東提提速第二十五章:都沒安好心第五百三十八章:三裡橋械鬥案件第五十三章:破局第四百五十九章:南印度公司的誕生!第四百五十八章:人事任命的慎重第一百三十九章:小胖子朱高熾第五百零八章:鉅額賄賂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一百章:一羣愣貨第三百一十四章:老大哥的身體越來越差了第五百三十四章:輿情辯論會第四百六十七章:投石車比火炮好用啊第二百五十二章:各自難眠第九十二章:客似雲來第五百一十八章:查倉第二十五章:都沒安好心第一百二十章:鹿非鹿、馬非馬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頂峰相見第一百八十七章:此女可借下官一用第二百七十三章:菩薩心腸,雷霆手段第四百六十四章:這算大捷嗎?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看我幾分像從前第四百五十一章:獅子大開口的藍玉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三百三十五章:靖難!靖難!!(七)第四十五章:翁俊博‘死’了第一十七章:友鄰無白丁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頂峰相見第三十二章:空印案!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五十一章:朱元璋訓子第三百八十五章:現在,正是時候第五百一十九章:手銃!第四百六十九章:史無前例的國家工程第二百六十章:老大哥說的沒毛病第四百五十七章:給廣東摘帽子第三百七十三章:渡江戰役--搶灘登陸戰第三十九章:驚魂一刻第二百零一章:禪讓禮怎麼定?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一百五十五章:凡人也能勝天半子!第七十六章:北伐之前第四百一十一章:奉天殿辯論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頂峰相見第一百八十九章:夏三的腦袋第五百三十六章:有求必應陳雲甫第二百二十三章:齊德非常動心第五百零三章:地球球長!第二百九十章:摘你腰子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第四百三十二章:別說話,小心暴露第八十章:老陳配專車了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帳第一百九十九章:騙進來虐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四百九十三章:遍尋幫手的陳景和第五百一十章:最後一齣戲第一百六十二章: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二十四章:明政一十二事第一百九十二章:溫水煮青蛙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一百六十章:遼東經略使第二百四十二章:來給本輔當秘書吧第三百七十八章:誰來犧牲?第二百四十一章:下官楊士奇拜見少師第三百五十九章:分封和集權的真正本質第二十七章:朱標要來視察工作第二百五十九章:皇帝和首輔一道逛青樓第一百三十九章:小胖子朱高熾第三百五十章: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五百二十一章:控制輿論第三百五十五章:努力造船,傳播文明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三百零七章:雙贏還是雙輸二百六十七章:你自盡吧第五百四十六章:短暫的禹王,永遠的大明太師第三百五十九章:分封和集權的真正本質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第四百八十四章:科西莫-美第奇第五百零八章:鉅額賄賂第四百九十六章:舉債度日第五百一十三章:火中取栗的計劃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第二百七十四章:萬世師表第一百三十三章:坑死你你還得說謝謝
第二百九十章:摘你腰子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三百零二章:孤注一擲,刺殺陳雲甫!第二百六十六章:李成桂篡位只差一步第三百一十八章:夫復何求!第一百零五章:朱橚要保楊貴第二百八十九章:給遼東提提速第四百九十六章:舉債度日第三百二十五章:每個偉大的人,都有落幕的時刻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二百八十九章:給遼東提提速第二十五章:都沒安好心第五百三十八章:三裡橋械鬥案件第五十三章:破局第四百五十九章:南印度公司的誕生!第四百五十八章:人事任命的慎重第一百三十九章:小胖子朱高熾第五百零八章:鉅額賄賂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一百章:一羣愣貨第三百一十四章:老大哥的身體越來越差了第五百三十四章:輿情辯論會第四百六十七章:投石車比火炮好用啊第二百五十二章:各自難眠第九十二章:客似雲來第五百一十八章:查倉第二十五章:都沒安好心第一百二十章:鹿非鹿、馬非馬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頂峰相見第一百八十七章:此女可借下官一用第二百七十三章:菩薩心腸,雷霆手段第四百六十四章:這算大捷嗎?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看我幾分像從前第四百五十一章:獅子大開口的藍玉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三百三十五章:靖難!靖難!!(七)第四十五章:翁俊博‘死’了第一十七章:友鄰無白丁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頂峰相見第三十二章:空印案!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五十一章:朱元璋訓子第三百八十五章:現在,正是時候第五百一十九章:手銃!第四百六十九章:史無前例的國家工程第二百六十章:老大哥說的沒毛病第四百五十七章:給廣東摘帽子第三百七十三章:渡江戰役--搶灘登陸戰第三十九章:驚魂一刻第二百零一章:禪讓禮怎麼定?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一百五十五章:凡人也能勝天半子!第七十六章:北伐之前第四百一十一章:奉天殿辯論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頂峰相見第一百八十九章:夏三的腦袋第五百三十六章:有求必應陳雲甫第二百二十三章:齊德非常動心第五百零三章:地球球長!第二百九十章:摘你腰子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第四百三十二章:別說話,小心暴露第八十章:老陳配專車了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帳第一百九十九章:騙進來虐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四百九十三章:遍尋幫手的陳景和第五百一十章:最後一齣戲第一百六十二章: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二十四章:明政一十二事第一百九十二章:溫水煮青蛙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一百六十章:遼東經略使第二百四十二章:來給本輔當秘書吧第三百七十八章:誰來犧牲?第二百四十一章:下官楊士奇拜見少師第三百五十九章:分封和集權的真正本質第二十七章:朱標要來視察工作第二百五十九章:皇帝和首輔一道逛青樓第一百三十九章:小胖子朱高熾第三百五十章: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五百二十一章:控制輿論第三百五十五章:努力造船,傳播文明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三百零七章:雙贏還是雙輸二百六十七章:你自盡吧第五百四十六章:短暫的禹王,永遠的大明太師第三百五十九章:分封和集權的真正本質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一百四十七章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第四百八十四章:科西莫-美第奇第五百零八章:鉅額賄賂第四百九十六章:舉債度日第五百一十三章:火中取栗的計劃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第二百七十四章:萬世師表第一百三十三章:坑死你你還得說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