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帳

陳雲甫的預測一點都沒有出錯,三天時間剛過,幾乎就在馮勝藍玉等人前腳離京北上,後腳朱元璋就把他給召了過去。

洪武大帝玩了一出御前升帳!

朱元璋放着謹身殿、幹清宮不待,直接將住所搬進了武英殿裡。

後面的日子,吃住辦公都在這了。

不僅陳雲甫被召了過來,五軍都督府所有在京的都督、都督僉事、兵部尚書俞綸全部到齊。

陳雲甫還在這看到了許久未曾露面的魏國公徐達。

大氣的沙盤北側是一處高階,高階擺下了兩張太師椅,朱元璋和徐達一人坐一個,便可以俯瞰整個沙盤的大局。

陳雲甫和俞綸兩人是前後腳進入的武英殿,到的時候,殿內已經是人頭攢動,穎國公傅友德正守在沙盤旁侃侃而談。

“時下,我軍北伐二十萬大軍已全數在北平至通州一線完成集結,燕王棣此前便遣邏騎出鬆亭關,訊報納哈出麾下果來部屯軍在慶州,數有一萬。”

隨着傅友德的介紹,幾名兵部的官員便立刻將一支支顏色不同的小旗插在沙盤上。

北平、通州插下了二十根繡着‘兵’字的旗幟,慶州處插下了一根。

一根兵字旗幟就代表着一萬大軍。

除了這一種,還有‘民’、‘糧’、‘器’等三種,分別對應着民壯、糧草和兵器。

朱元璋微微頷首,開口道:“納哈出的主力探明瞭嗎?”

“回陛下,還沒有。”

老朱也沒說什麼繼續探之類電視劇中常見的話,他說了也沒用。

畢竟人在南京呢。

前線有什麼風吹草動,該發生的早就發生了,同理,在軍事指揮上,老朱還是很信任朱老四的才能。

朱棣知道該幹什麼。

而他要做的,就是每天來到武英殿聽取前線的彙報即可。

因爲每天都會有新的軍情送過來,雖說從時間上來看都是數日前的。

“徐達,你有什麼意見也說說。”

朱元璋轉頭看向身邊坐着的徐達,問道。

後者聞聲而起身,先是衝着朱元璋抱拳,而後便徑直順着級級臺階走下,來到沙盤旁接過傅友德手裡的玉製長芴點在鬆亭關的位置上。

“咱們在鬆亭關外築了四座城,分別是大寧、寬河、會州、富峪,當初築這四座城的目的就是爲了有朝一日北伐時用得上。

陛下、諸位同工,宋國公他們一到通州,不要再把時間浪費在整軍上了,直接移兵出鬆亭關駐大寧,先給到納哈出一點壓力。”

“不整軍就直接出發,會不會有些倉促。”

前軍都督府都督僉事宋炳在旁提出了一個質疑。

“就是要快。”徐達果斷言道:“咱們倉促、屯軍慶州的果來部應對起來同樣會倉促,咱們只是看起來慌了點,實際上兵糧、軍械什麼的早已備足,而納哈出他們可還什麼都沒準備呢。

遼東那地界什麼鬼天氣咱們都知道,眼下三月,他們纔剛從天寒地凍中活着撐過來,可來不及備糧、備軍械。”

“打就要打個措手不及,打個兵貴神速。”

徐達話講完,環顧一圈見沒人反駁,便又看向朱元璋。

後者點頭:“魏國公說的有道理,打就要打納哈出一個措手不及,這事就這麼定了。”

殿中自然有承旨官,隨着朱元璋話音落下,馬上草擬出一份軍令呈遞到朱元璋面前。

尚寶局司丞(前身就是符寶郎,

管玉璽和金印)恭呈金印,朱元璋看了一眼便加蓋上去。

這金印的前身是大都督印,朱元璋拆大都督府爲五軍都督府,這大都督印便收到了宮裡。

玉璽代表皇權,金印就是軍權。

軍令自然要蓋金印。

承旨接過軍令,下了階便直奔陳雲甫,將聖旨雙手捧起。

陳雲甫起先還有點懵,而後馬上明白過來。

自己可是通政使,上傳下達,軍政皆出於手。

遂連忙雙手接過轉身奔出殿閣,於外高呼一聲。

“上令!”

因爲今日朱元璋御前升帳,所以武英殿外站了數百人,除了有甲冑嚴明的大漢將軍,也有一身官袍的通政使司文書,聞聽此言,馬上便有一個文書腳步匆匆跑過來,拾級而上,在陳雲甫面前站住。

彎腰俯首,雙手的食指與中指併攏,外加上一個拇指,三指向上做出一個半圓。

陳雲甫將軍令帛書卷好,放到這名文書雙手中。

“上令,立刻遣人送往北平宋國公帥帳。”

“是。”文書膺了命後問道:“請通政使示下,沿途驛站報幾百里加急?”

我好像忘了問?

陳雲甫也被問愣住,可現在自己轉身再去請示就有點不像樣了,趕忙絞盡腦汁的去想。

上一次西南報捷是多少來着?

對,六百里!

“就報六百里加急。”

文書不復多言,轉身提袍,快步跑下殿前臺階。

交代下去這份差事後, 陳雲甫便又轉身回到武英殿,繼續肅立一邊,安靜聽着。

“阿速哈剌兒和伯顏忽裡兩部現在也在北平,可以置他們爲千、百戶,訓練我軍騎兵的騎射之能,以充後用。”

這兩個名字陳雲甫沒聽說過,不過聽起來就知道是蒙古人。

朱元璋思忖一陣後,點頭。

“可。”

於是之前的流程又走了一遍。

真要說起來,這殿前升賬也沒什麼,大體上就是徐達、傅友德兩位軍中宿帥在闡述,朱元璋基本不會過多插手,或許老朱曾經的指揮才能不遜色于徐達,但他畢竟做了那麼多年的皇帝,遠離軍陣久矣。

他不加言隨意指揮,也是對徐、傅兩人的尊重。

“今日就先到這,徐達你留一下,還有陳雲甫,你們倆先等等。”

除去二人外,餘者皆告退離開,陳雲甫雖然不明白老朱爲什麼要留自己,不過還是老實肅立在原地。

看着朱元璋把住徐達的手坐回到剛纔的位置上。

“最近咱也是忙來不及問,老兄弟你身體可還好。”

“託陛下的福,臣好的很。”

“在咱這,你咋還一口一個陛下、一口一個臣的。”朱元璋皺眉不滿,拍着徐達的手說道:“現在沒有外人在了,你還是喚咱大哥吧,咱聽着親切。”

階下,陳雲甫猛然一挑眉毛。

啥?朱元璋和徐達還真是拜把子兄弟?

不過老朱,你說沒有外人在,那我在這算什麼。

(提前祝大家除夕快樂,明日會有更新,不請假。)

第九十八章:做一回欽差第二百九十章:摘你腰子第一百九十七章:這朝堂,屬於陳雲甫!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帳第四百五十九章:南印度公司的誕生!第二百二十一章:甩手掌櫃主禮官第九十八章:做一回欽差第七十五章:大武場第一百五十一章:朝禮和朱標第五十八章:天塌了!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次內閣辦公會第二百零六章:普法之路任重道遠第三百九十五章:國恆以弱滅第三十九章:驚魂一刻實時情況通報第三章:不似佛家子弟第三百四十二章:請太師,進王爵!第一百五十六章:臭皮匠們陸續就位第五十五章:木秀於林第四百九十一章:蒲向東要插手鐵軌第二百零二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四百零九章:藍玉很心急第二百零四章:三法司聯席會議第二百五十二章:各自難眠第三百二十五章:每個偉大的人,都有落幕的時刻第一十二章:草民領旨謝恩!第九十章:傳位詔書第三百八十三章:有困難,找陳雲甫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次內閣辦公會第三百七十九章:渡江戰役--全線進攻第三百六十九章:向新時代邁進的第一步第五章:真是神人?第三百三十三章:靖難!靖難!!(五)第五十八章:天塌了!第三百七十三章:渡江戰役--搶灘登陸戰第一百二十章:鹿非鹿、馬非馬第三百一十六章:火線加銜第四百四十二章:要小心官員資本化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二百七十二章:光與希望,永遠都在!第三章:不似佛家子弟第六十六章:齊德說要撤藩第三百一十一章:首輔說話也不好使第七十二章:趙幹來跑官第二百八十九章:給遼東提提速第一百零四章:朱橚給的面子第三十章:來自朱標的肯定第二百八十章:改革稅法第四百零五章:尊重姓自己的選擇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三百六十六章: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四十九章:無人貪功第二百六十八章:咬人的狗不叫第六十九章:遍體鱗傷朱重八第六十一章:洪武一十七年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四十五章:翁俊博‘死’了第三百九十五章:國恆以弱滅第一百八十二章:誰可爲太孫?第二百七十二章:光與希望,永遠都在!第一百三十四章:封狼居胥的奇功!第一百一十九章:這就是一面照妖鏡第九十八章:做一回欽差第一百八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五百零九章:朱允熞的建議第二百二十七章:看你能狂到幾時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頂峰相見第五百一十八章:查倉第四百九十六章:舉債度日第二十三章:明俸第三百四十一章:這輩子成與不成,都值了!第八十一章:陳雲甫和齊德第九十九章:誰人喧譁?第四百五十六章:資本也內卷第一百六十九章:突然發難,大禍臨頭第一百零七章:陳雲甫‘自首’第二百二十九章:推齊德去衝鋒陷陣第二百一十五章:新朝前的風雨第一百九十五章:女大不中留第四百八十九章:嚇傻了第二百三十八章:完全一邊倒的內閣會第三百二十五章:每個偉大的人,都有落幕的時刻第二百四十章:端倪第一百七十二章:孩子大了、爹老了。第一百零六章: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一百三十三章:坑死你你還得說謝謝第二百二十五章:內閣穩了第四十七章:好奇心害死貓第三百零八章:願一觀凌遲否?第一百九十七章:這朝堂,屬於陳雲甫!第三百七十一章:萬事俱備第四百五十九章:南印度公司的誕生!第一百八十三章:標哥越來越像老朱了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五章:真是神人?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第四百零九章:藍玉很心急第四百二十三章:股票、交易所、股監局第七十一章:永昌侯,藍玉
第九十八章:做一回欽差第二百九十章:摘你腰子第一百九十七章:這朝堂,屬於陳雲甫!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帳第四百五十九章:南印度公司的誕生!第二百二十一章:甩手掌櫃主禮官第九十八章:做一回欽差第七十五章:大武場第一百五十一章:朝禮和朱標第五十八章:天塌了!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次內閣辦公會第二百零六章:普法之路任重道遠第三百九十五章:國恆以弱滅第三十九章:驚魂一刻實時情況通報第三章:不似佛家子弟第三百四十二章:請太師,進王爵!第一百五十六章:臭皮匠們陸續就位第五十五章:木秀於林第四百九十一章:蒲向東要插手鐵軌第二百零二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四百零九章:藍玉很心急第二百零四章:三法司聯席會議第二百五十二章:各自難眠第三百二十五章:每個偉大的人,都有落幕的時刻第一十二章:草民領旨謝恩!第九十章:傳位詔書第三百八十三章:有困難,找陳雲甫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次內閣辦公會第三百七十九章:渡江戰役--全線進攻第三百六十九章:向新時代邁進的第一步第五章:真是神人?第三百三十三章:靖難!靖難!!(五)第五十八章:天塌了!第三百七十三章:渡江戰役--搶灘登陸戰第一百二十章:鹿非鹿、馬非馬第三百一十六章:火線加銜第四百四十二章:要小心官員資本化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二百七十二章:光與希望,永遠都在!第三章:不似佛家子弟第六十六章:齊德說要撤藩第三百一十一章:首輔說話也不好使第七十二章:趙幹來跑官第二百八十九章:給遼東提提速第一百零四章:朱橚給的面子第三十章:來自朱標的肯定第二百八十章:改革稅法第四百零五章:尊重姓自己的選擇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三百六十六章:偷得浮生半日閒第四十九章:無人貪功第二百六十八章:咬人的狗不叫第六十九章:遍體鱗傷朱重八第六十一章:洪武一十七年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四十五章:翁俊博‘死’了第三百九十五章:國恆以弱滅第一百八十二章:誰可爲太孫?第二百七十二章:光與希望,永遠都在!第一百三十四章:封狼居胥的奇功!第一百一十九章:這就是一面照妖鏡第九十八章:做一回欽差第一百八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五百零九章:朱允熞的建議第二百二十七章:看你能狂到幾時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頂峰相見第五百一十八章:查倉第四百九十六章:舉債度日第二十三章:明俸第三百四十一章:這輩子成與不成,都值了!第八十一章:陳雲甫和齊德第九十九章:誰人喧譁?第四百五十六章:資本也內卷第一百六十九章:突然發難,大禍臨頭第一百零七章:陳雲甫‘自首’第二百二十九章:推齊德去衝鋒陷陣第二百一十五章:新朝前的風雨第一百九十五章:女大不中留第四百八十九章:嚇傻了第二百三十八章:完全一邊倒的內閣會第三百二十五章:每個偉大的人,都有落幕的時刻第二百四十章:端倪第一百七十二章:孩子大了、爹老了。第一百零六章: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一百三十三章:坑死你你還得說謝謝第二百二十五章:內閣穩了第四十七章:好奇心害死貓第三百零八章:願一觀凌遲否?第一百九十七章:這朝堂,屬於陳雲甫!第三百七十一章:萬事俱備第四百五十九章:南印度公司的誕生!第一百八十三章:標哥越來越像老朱了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五章:真是神人?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第四百零九章:藍玉很心急第四百二十三章:股票、交易所、股監局第七十一章:永昌侯,藍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