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破局

何謂聖旨。

書面解釋,是皇帝下達軍事命令、政治任命、國家國策的載體,是古代中國皇權的展示與象徵,是神聖且威嚴的。

通俗解釋,聖旨就只是一張紙,它的價值取決於簽發他的皇帝。

如果皇帝沒有權力,那聖旨毫無意義,如果皇帝是秦皇漢武這種,那聖旨可就不一樣了。

它的威嚴、它的神聖、它的公信力那是不容置疑的。

此時此刻朱元璋以此來喝問陳雲甫,無疑是將一口鬼頭刀架在了後者的脖子上。

你把聖旨當什麼?你又把我朱元璋當什麼!

如果爲了你求個情,明發天下的聖旨說要殺的人不殺了,以後誰還拿聖旨當回事。

往小了說,國家無信,往大了說,帝王失格!

這種事是必然要記載進史書裡的。

金椅之上,朱元璋看着已經開始顫抖的陳雲甫,心裡略有些不忍。

自己只是打算考校一下陳雲甫,給這小子一點磨礪,目前來看好像有些用力過猛了。

畢竟還是個孩子,這種殺局,對一個孩子來說難解了些。

不過金口玉言,自己說出的話現在再收更不合適,臺階得陳雲甫自己找。

跪在下面的陳雲甫額角的汗水已經在地上匯成了一灘,心頭已是苦到了極致。

完了、完了。

當面惱了洪武大帝怎麼辦,在線等,挺急的。

朱標看了一眼上首的朱元璋,心裡思忖一陣,便打算起身替陳雲甫開脫兩句,無意間瞧見朱元璋身後寶祥做了一個手勢,那是在告訴他,再等等,便只好繼續安坐。

心裡卻在想着,難不成父皇還指望陳雲甫自己來破這個局?

那這個局面能破嗎,能,陳雲甫自己現在就有辦法。

但這種辦法陳雲甫不能用。

那便是求饒、自悔、認罪,捧朱元璋幾句的同時表示自己歲淺無知,自求閉門思過,老實讀書去。

而後朱元璋帝王心胸把此事就此揭過,大家齊誇皇帝陛下萬萬歲,這事便算了了。

等過上幾個月,郭桓和楊汝賢的案子結束,朱元璋心裡痛快之後,一樣會重新啓用陳雲甫,這就皆大歡喜了。

只不過翁俊博三族老小,該死還是要死而已。

是的,直到此時此刻,陳雲甫心裡還想着怎麼救翁俊博一家呢。

很扯是嗎。

陳雲甫和翁俊博沒有任何交情,何至如爲了救其一家,賭上自己。

壓根不是這事。

陳雲甫兩世爲人,他接受到的教育塑造了他的人性、人格、人生觀。

諾不輕信,故人不負我。

諾不輕許,故我不負人。

陳雲甫許給了翁俊博,會盡力保他一家老小的命,這是爲人的信義不能丟。

沒人可以眼睜睜看着那些孩子慘死於屠刀之下而無動於衷,這是基本的人性不能毀。

此時此刻陳雲甫堅持的,不是他和翁俊博一家有什麼交情,而是爲了那個兩世爲人幾十年的‘陳雲甫’。

現在他低頭,向權力臣服,獻出自己的靈魂和幾十年堅持的爲人信仰,那麼陳雲甫活下來了,陳雲甫也死了。

從此無信無義、沒有一絲人情味,只堅信,人不爲己天誅地滅。

今日屈於威權、明日淪於美色、彼日迷於財帛。

貪財好色戀權,這樣的官不當也罷!

陳雲甫前世活了三十多年,一直堅持的人生信仰和堅守的貞潔人格,

憑什麼這輩子到了大明朝要全部拋棄掉!

這一次,他必須要爭一爭了!

沉默打破,陳雲甫額頭緊貼地面,大聲道。

“陛下,依大明律,官員貪腐應剝皮實草,抄家籍沒,從無有誅三族之先例,翁俊博其罪該死、罪在不赦,然何至於絕其苗嗣。

翁俊博三族數十幼兒,長歲不至舞勺,幼者尚且蹣跚,其殺之如何,不過遷怒矣。

臣之所求,不敢褻瀆聖旨,而是秉心之言。

有道是家有諍子不墮其家,國有諍臣不毀其國,臣此番諍言,實覺誅其三族確有不妥之處,如陛下一意堅持,那將來日後,官員士子、儒生百姓皆觀聖旨而畏如猛虎,便是知曉有其不當之處亦不敢面君直諫,何以興國。

魏徵犯顏直諫,太宗喜聞,常言以人如鏡,可以明得失,乃有貞觀盛世。

陛下雄才,太宗難媲,我洪武盛世治隆亦必將遠邁漢唐,伏請陛下三思。”

一番對答,陳雲甫已是竭盡全力絞盡腦汁,該誇的誇、該捧的捧、該堅持的亦不放棄。

剩下的,交給朱元璋吧。

金殿之中再次陷入寂靜。

跪在陳雲甫身邊的邵質心頭哀嘆一聲,沒想到此時此刻這陳雲甫還會堅持己見,拒不退讓。

朱標亦是皺起眉頭,直想着陳雲甫忒不懂事。

不過在感性上,朱標更加欣賞,這小子,有君子竹節!

寶祥倒是沒想太多,他現在全副身心都在朱元璋身上呢。

這個臺階不是太體面,朱元璋能願意下嗎。

這多少有點脅迫的味道了。

好似朱元璋如果不同意,那就不如李二一般。

在心裡,李二從來沒被朱元璋當成其帝王生涯奮鬥的目標。

而現在讓陳雲甫拿話擠兌的,不同意,竟連李二都不如了。

“呵、好啊。”朱元璋開了口,心頭的怒火已經燒到了脖頸,就快上頭了:“好一句家有諍子不墮其家,國有諍臣不毀其國,怎麼着,朕今日不聽你的,我大明朝就亡了?”

隨着語調升起, 所有人心頭都猛的一顫,就當所有人都以爲朱元璋要發怒時,卻聽後者又重歸平靜。

“寶祥。”

“奴婢在。”

“擬兩道聖旨。”

寶祥不知道這個時候朱元璋還擬哪門子聖旨,但當下趕忙照做,趕走一旁的伴駕承旨郎中,自己舔墨提筆,等着朱元璋。

“第一道聖旨,言刑部右侍郎邵質與那翁俊博暗中結黨、勾結一氣,致使此案空懸兩年不破,邵質罔辜聖恩、犯下欺君之罪,車裂於市,其一家發配遼東。

至於翁俊博,既然已經‘凌遲處死’,鑑其臨死前招供坦白,亦算立功,其三族特赦,改爲發配陝西,屯田築城。”

“第二道聖旨,都察院照磨陳雲甫少年才智、機敏果敢,及時偵破大案,擢升都察院經歷。”

寶祥下筆如龍蛇,很快便擬好,呈到了朱元璋的案首,老朱拿起了玉璽,俯瞰着陳雲甫。

“誰還說朕心胸不廣?”

你不是想當魏徵嗎,你不是犯顏直諫嗎,行,朕不生你的氣,朕聽你的,朕還給你升官。

翁俊博一家免死,改殺邵質一家!

發配遼東,那可比直接砍頭還痛苦。

誰都知道你陳雲甫和邵質一家有交情,現在你升官,邵質一家死絕,誰不說你陳雲甫是踩着邵質一家老小的屍骸上的位!

千年文字會說話,你陳雲甫的名聲可就遺臭萬年了!

朕到要看看你怎麼選。

朱元璋現在真的來了興致,想見陳雲甫還有什麼本事來破這個局。

第四百五十七章:給廣東摘帽子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五十七章:太粗魯了第八章:靈前兇險第二百一十四章:朱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第三百六十五章:新的時代,來臨了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四百一十一章:奉天殿辯論第四百一十七章:父沾子光第一百四十四章:大學士真乃神人也第四百二十九章:八門金鎖陣第二百六十五章:一天都閒不下來第六十一章:洪武一十七年第五百二十五章:世間態--農第三百五十八章:流放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四百七十八章:殿下危矣第二百五十二章:各自難眠第一百六十七章:密報第三百二十九章:靖難!靖難!!(一)第二百二十章:對弈天下第三百六十二章:權力的盛宴:九州會!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第二百四十九章:老大哥動了怒第二百八十五章:永順內亂第一百三十九章:小胖子朱高熾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次內閣辦公會第三百七十四章:常茂的糾結第四百七十章:楊士奇的勸諫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第四百八十四章:科西莫-美第奇第四百五十九章:南印度公司的誕生!第四百五十三章:功勞永遠是老大哥的第三百三十九章:解密章(中)第二百章:九卿之首!寫在2021的最後一天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第二百九十九章:自由永遠無法被壓迫第九十六章:年輕氣盛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四百二十三章:股票、交易所、股監局第一百四十五章:你狂?還有更狂的在後面呢第二十六章:近墨者黑第三百三十二章:靖難!靖難!!(三)第三百七十一章:萬事俱備第四百五十三章:功勞永遠是老大哥的第二百四十九章:老大哥動了怒第三百三十六章:靖難!靖難!!(八)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第二百三十一章:改元詔書第四百八十二章:權力遊戲第四百零四章:明哲保身第三百六十六章: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七十章:我要,改變這個時代!第五章:真是神人?第四百二十七章:陷入死地第二百九十七章:做官,腦子要靈光點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二百六十章:老大哥說的沒毛病第三百零一章:先給一個下馬威第三百九十二章:擦屁股第四百零四章:明哲保身第二百五十八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下)第一百三十三章:坑死你你還得說謝謝第九十六章:年輕氣盛第三百三十七章:靖難!靖難!!(九)第七章:几筵殿裡的見聞第四百六十五章:破城,就在今日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六十二章:太子大秘第二百一十八章:朕此刻,要殺你!第三百一十八章:夫復何求!第一百七十六章:縣太爺的叔祖父第四百八十三章:廣交所的重要性第四百四十八章:士奇,準備去藏州吧第三百八十四章:料事如神第三百三十一章:靖難!靖難!!(三)第三百七十四章:常茂的糾結第五百一十六章:找場子的陳景和第三百七十七章:渡江戰役之常升襲營第一百四十六章:思想逐漸迪化的藍玉第八十章:老陳配專車了第二百零八章:一家之主第一百四十八章:無憾方爲人生快事第三百三十四章:靖難!靖難!!(六)第四百六十二章:炮兵指揮使朱煜第四十七章:好奇心害死貓第三百六十章:席捲全國的編制改革第二十八章:橫空出世的豆腐塊第四百五十六章:資本也內卷第四百七十章:楊士奇的勸諫第三百四十八章:國家一體納糧第三百一十七章:孤早晚除掉陳雲甫第三百二十章:權傾朝野第九十二章:客似雲來第五百零九章:朱允熞的建議第二百八十五章:永順內亂第一百六十六章:風雨欲來第一百三十二章:時也命也
第四百五十七章:給廣東摘帽子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五十七章:太粗魯了第八章:靈前兇險第二百一十四章:朱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第三百六十五章:新的時代,來臨了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四百一十一章:奉天殿辯論第四百一十七章:父沾子光第一百四十四章:大學士真乃神人也第四百二十九章:八門金鎖陣第二百六十五章:一天都閒不下來第六十一章:洪武一十七年第五百二十五章:世間態--農第三百五十八章:流放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四百七十八章:殿下危矣第二百五十二章:各自難眠第一百六十七章:密報第三百二十九章:靖難!靖難!!(一)第二百二十章:對弈天下第三百六十二章:權力的盛宴:九州會!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第二百四十九章:老大哥動了怒第二百八十五章:永順內亂第一百三十九章:小胖子朱高熾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次內閣辦公會第三百七十四章:常茂的糾結第四百七十章:楊士奇的勸諫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第四百八十四章:科西莫-美第奇第四百五十九章:南印度公司的誕生!第四百五十三章:功勞永遠是老大哥的第三百三十九章:解密章(中)第二百章:九卿之首!寫在2021的最後一天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第二百九十九章:自由永遠無法被壓迫第九十六章:年輕氣盛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四百二十三章:股票、交易所、股監局第一百四十五章:你狂?還有更狂的在後面呢第二十六章:近墨者黑第三百三十二章:靖難!靖難!!(三)第三百七十一章:萬事俱備第四百五十三章:功勞永遠是老大哥的第二百四十九章:老大哥動了怒第三百三十六章:靖難!靖難!!(八)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第二百三十一章:改元詔書第四百八十二章:權力遊戲第四百零四章:明哲保身第三百六十六章:偷得浮生半日閒第七十章:我要,改變這個時代!第五章:真是神人?第四百二十七章:陷入死地第二百九十七章:做官,腦子要靈光點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二百六十章:老大哥說的沒毛病第三百零一章:先給一個下馬威第三百九十二章:擦屁股第四百零四章:明哲保身第二百五十八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下)第一百三十三章:坑死你你還得說謝謝第九十六章:年輕氣盛第三百三十七章:靖難!靖難!!(九)第七章:几筵殿裡的見聞第四百六十五章:破城,就在今日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六十二章:太子大秘第二百一十八章:朕此刻,要殺你!第三百一十八章:夫復何求!第一百七十六章:縣太爺的叔祖父第四百八十三章:廣交所的重要性第四百四十八章:士奇,準備去藏州吧第三百八十四章:料事如神第三百三十一章:靖難!靖難!!(三)第三百七十四章:常茂的糾結第五百一十六章:找場子的陳景和第三百七十七章:渡江戰役之常升襲營第一百四十六章:思想逐漸迪化的藍玉第八十章:老陳配專車了第二百零八章:一家之主第一百四十八章:無憾方爲人生快事第三百三十四章:靖難!靖難!!(六)第四百六十二章:炮兵指揮使朱煜第四十七章:好奇心害死貓第三百六十章:席捲全國的編制改革第二十八章:橫空出世的豆腐塊第四百五十六章:資本也內卷第四百七十章:楊士奇的勸諫第三百四十八章:國家一體納糧第三百一十七章:孤早晚除掉陳雲甫第三百二十章:權傾朝野第九十二章:客似雲來第五百零九章:朱允熞的建議第二百八十五章:永順內亂第一百六十六章:風雨欲來第一百三十二章:時也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