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努力造船,傳播文明

儀輅在北平耽擱了大概五天後,便起行前往遼東。

這一次入遼東,陳雲甫要看的細很多。

堪堪過山海關進入廣寧中衛,俞以豐和遼東都指揮使王弼便接駕於此。

“本輔這一次來,要重點看看遼東都司的改制,還有就是整軍事項。”

王弼早就收到了藍玉、常茂等人從南京傳來旳風,更何況俞以豐這段時間大量的籌措軍需物資,用腳指頭想也知道這是要動兵,故而早在陳雲甫來之前就已經做好了相應的準備。

他接過陳雲甫說的話,爲其介紹道如今遼東的軍備情況。

“稟太師,如今遼東已經從十六個衛擴充到四十個衛,整整兩百一十九個千戶衛所,其中,海州、丹東、鳳凰城這一片,我們就設置了三個衛,四十九個千戶衛所,另外還有岫巖堡、鎮江堡、險山堡等在內的大小十三個堡城,沿着鴨綠江一代全面鋪開。

可以說,如今的遼東,已經完全具備作爲對朝鮮開戰後的前線戰略支點的能力,遼東不靠別人僅靠自己,就能夠支持一場二十萬規模的戰爭,實現軍需物資自給自足。”

陳雲甫頻頻點頭,復望向俞以豐問道:“遼東現在有多少丁口?”

“明籍三百二十萬,朝鮮籍五十七萬。”

“好!”

陳雲甫擊節讚歎:“你們立大功了。”

二人具露笑容。

待進了廣寧中衛所,王弼又向陳雲甫介紹起如今遼東都司改制過程中的變化。

“廣寧衛之前有十一個千戶衛所,軍戶一萬一千九百人,如今正在逐步裁撤,我們挑選了最精壯的兩千人編入新的遼東軍營中,從以往的忙時墾田、閒時練兵完全轉型爲邊軍。

另外,在經略使司專人的教導下,抽出了五百名識字認字者,成立廣寧稅司衙門,配合如今一體納糧的國策,執行徵稅任務。

餘者全面改軍籍爲農籍,分田歸民,務農生存。”

“如今,遼東都司四十個衛已經在改制過程中覆蓋了四成,我們計劃到明年中,完全落實改制,將組建一支人數大概在十二萬左右的駐防邊軍,

成立二十個稅司衙門,總人數,在一萬人左右,覆蓋整個遼東所有府縣。”

陳雲甫仰頭,看着衛所堂內懸掛在牆上的遼東堪輿圖,一邊聽着王弼的介紹一邊點頭,等到後者介紹完便說道。

“如此甚好,等到改制全面完成之後,遼東都司和遼東經略使司便會汰撤。”

王弼和俞以豐兩人對視一眼,都點了點頭,知曉陳雲甫的意思。

“日後,遼州建制,這裡的行政規劃怎麼做,本輔會和將來的遼王商量榷定,二位是打算繼續留在這還是回南京,現在就可以考慮了。”

俞以豐第一個開口:“下官已經在遼東爲官多年,對這裡深負感情,前兩年更是將一家老小都接到了遼陽大營,太師在上,下官請求留任遼州。”

陳雲甫嗯了一聲又看向王弼,後者就撓頭:“太師,俺回南京。”

對這個回答,陳雲甫倒是一點不意外,畢竟兩人的身份情況不一樣,各自的考慮也不可能一樣。

王弼是藍玉的把兄弟,他當然不可能在遼州待着,跟常茂混能有去蒙州跟藍玉混更舒服?

至於俞以豐。

沒人比他更懂遼東的政務民生,他留下,遼州建制之後,常家王朝的政權成立,俞以豐絕對是第一任首輔。

也可能叫宰相,不管什麼吧,俞以豐會成爲遼州政權的第一臣。

這不比他回南京舒服的多。

爲了家族的未來,俞以豐做出了最正確、最恰當的選擇。

不過陳雲甫還是問了俞以豐一句:“不再考慮考慮了?”

回到南京之後,按照這些年俞以豐的功勞,加軍政院行走是板上釘釘的事,說不準將來,也能混一個九州王。

俞以豐明白陳雲甫的意思,笑着搖頭:“太師,下官確實對這片土地已經有了感情。”

留在遼東,既有對未來利益的考量,也確有一份感情在。

利益,並不是一切,俞以豐也不是一個野心太大的人。

陳雲甫含笑點頭:“好,既然你已經決定了,那本輔也不多勸,只是委屈你了。”

“下官能有今天,都是太師的恩賜,哪裡還能言委屈。”

陳雲甫笑笑不復多勸,當晚留在廣寧,和二人吃了一頓不算豐盛,但氣氛非常熱鬧的晚宴。

轉天一早啓程,先後視察了寧遠和錦西,最後在望海臺眺望遼東灣。

“咱們可以從這乘船東渡,直接抵達連雲島,在蓋州塢口下渡。”

俞以豐說道:“這幾年,遼東的海運越來越便捷,省卻了很多的腳力時間,很多河北的商人,都從平津來遼東經商,往來很頻繁。”

陳雲甫欣然同意,就是楊士奇有些擔心。

“海上風波惡浪,沒有陸地安全吧。”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人要是到了大海之上,那可就是把命交給了老天爺,雖說遼東灣多年沒出過什麼大的風暴,可這事誰能說的準。

“那麼多靠海吃海的漁民都從不出事,怕什麼。”

陳雲甫知道楊士奇這是關心自己的安全,不過還是堅持己見,在望海臺登上了東渡的海船。

“這是福船吧。”

“是。”

俞以豐應聲道:“福州船廠的圖紙,現在遼東有三個主要的造船廠都在生產,兩年大概可以下二十多艘,全船可容納水軍兩千四百人,配備腳弩、船炮還有投石機等多種遠程海戰利器。”

“這是咱們國家的瑰寶啊。”

陳雲甫站在船頭,愛惜的撫摸着船身,嘖嘖稱歎:“《舊唐書》中,阿拉伯人第一次乘船自天竺登陸廣州,將可以遠航的海船圖紙帶來咱們國家,從此有了廣州通海夷道,有了泉州、廣州市舶司,隨後就有了福州船廠。

從那之後,咱們先人的足跡踏上了阿拉伯和東非,也讓咱們的先人知道了這天地蒼穹到底有多大,先人的輝煌傳承到咱們這,咱們可不能給先人丟臉啊, 一定要把造船業和航海業發揚光大,要努力造出比阿拉伯更大、航行更遠的海船。”

阿拉伯這個地名俞以豐倒是不陌生,知道是天方,倒是這東非?

“崑崙奴生存的土地。”

陳雲甫遙望萬里無垠的海面,視線的盡頭蒼穹和海面連成了一條線,讓人分不清楚。

“那片土地上,盛產黃金和各種礦產,和天竺國一樣,有着豐富的物饒和廉價的人力。”

訴說着,陳雲甫拍了拍俞以豐的肩頭,笑道。

“但是那裡落後且愚昧,都是一些未開化的蠻夷,需要咱們去傳播文明。”

俞以豐便跟着笑了出來。

“是啊,我們是天朝上國,有義務去給他們帶去文明。”

那一天會來的。

第一百八十章:三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第八十四章:一個右侍郎要投誠第七十四章:踏實本分第二百四十一章:下官楊士奇拜見少師第四百三十三章:冰雕第九十六章:年輕氣盛第二百一十章:一定要保住遼東的大好局面第七十五章:大武場第二百九十一章:挾私報復第五百二十四章:世間態--士第三百一十二章:生產建設兵團制度瞭解一下?第四百八十五章:廣州嚴重的社會問題第七十七章:皇帝因何造反?第一百五十四章:天賜賢臣陳雲甫!第一百二十五章:雞犬升天第三百三十章:靖難!靖難!!(二)第三十一章:突如其來的擢升第三百三十章:靖難!靖難!!(二)第一百八十五章:全部拿下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七十八章:老謀深算李善長第八十六章:朱元璋對陳雲甫很是上心第四百七十四章:財政第一十八章:山頭政治的特點第五百二十二章:陳雲甫教子第五十七章:太粗魯了第二百五十五章:本輔一定會看到那一天第四百四十九章:見親家第三百八十章:渡江之捷第九十三章:田士恭所求,無非拜入門下第四百三十二章:別說話,小心暴露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看我幾分像從前第二百一十九章:人生難得一知己請假說明第三百零四章:針尖對麥芒第四百八十七章:貨源歸邊第三百五十五章:努力造船,傳播文明第二百八十三章:先拿邵子恆開刀第四百章:封天大典!第二百章:九卿之首!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二百五十七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中)第三百九十二章:擦屁股第三百三十八章:解密章(上)第四百四十四章:時代,就快要變了第一百五十四章:天賜賢臣陳雲甫!第五百二十章:阻力第四百四十四章:時代,就快要變了第五百一十一章:越加棘手的廣東局面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二百八十二章:能談,都是好同志第三百九十五章:國恆以弱滅第二百六十一章:故事中亡國的,不會是我大明朝吧!第四百七十一章:走馬上任陳景和第八十七章:老大哥真講究第四百三十章:青史罕見的大捷第一百五十六章:臭皮匠們陸續就位第三百三十一章:靖難!靖難!!(三)第三百四十六章:蛋糕,大家一起吃。第二百九十章:摘你腰子第三百五十八章:流放二百六十七章:你自盡吧第三百八十五章:現在,正是時候第四百九十八章:好大喜功第三百五十章: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一百六十七章:密報第一十五章:來自大明燕王的風投第五十六章:丈母孃給姑爺送丫鬟第一百八十一章:經略湖廣、貴州土司事第四百七十九章:虎毒食子的陳雲甫?第一百八十一章:經略湖廣、貴州土司事第二百七十六章:是君臣,更是兄弟第四百七十八章:殿下危矣第五百二十九章:着手安排第四百八十九章:嚇傻了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五百零二章:父子夜話第九十三章:田士恭所求,無非拜入門下第二百四十二章:來給本輔當秘書吧第五百三十九章:一出名爲政治的大戲緩緩拉開帷幕第四百九十章:遼州的態度第五百一十五章:交流第一百五十四章:天賜賢臣陳雲甫!第四百二十一章:商埠租金和進口關稅第三百四十二章:請太師,進王爵!第五百二十一章:控制輿論第三百四十三章:封天祭禮,九州共主!第二百九十四章:他們仨肯定有事第一百九十八章:回京第四百四十六章:陳雲甫是朕的亞父第二百四十五章:讓齊德蹦躂去吧第三百四十七章:願賭,就要服輸!第四百九十九章:孤需要時間第九十五章:見招拆招真高手第二百四十章:端倪第五百零五章:上海第四百六十五章:破城,就在今日第一百九十四章:二桃分永順第五百四十三章:歸家
第一百八十章:三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第八十四章:一個右侍郎要投誠第七十四章:踏實本分第二百四十一章:下官楊士奇拜見少師第四百三十三章:冰雕第九十六章:年輕氣盛第二百一十章:一定要保住遼東的大好局面第七十五章:大武場第二百九十一章:挾私報復第五百二十四章:世間態--士第三百一十二章:生產建設兵團制度瞭解一下?第四百八十五章:廣州嚴重的社會問題第七十七章:皇帝因何造反?第一百五十四章:天賜賢臣陳雲甫!第一百二十五章:雞犬升天第三百三十章:靖難!靖難!!(二)第三十一章:突如其來的擢升第三百三十章:靖難!靖難!!(二)第一百八十五章:全部拿下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七十八章:老謀深算李善長第八十六章:朱元璋對陳雲甫很是上心第四百七十四章:財政第一十八章:山頭政治的特點第五百二十二章:陳雲甫教子第五十七章:太粗魯了第二百五十五章:本輔一定會看到那一天第四百四十九章:見親家第三百八十章:渡江之捷第九十三章:田士恭所求,無非拜入門下第四百三十二章:別說話,小心暴露第二百一十三章:你看我幾分像從前第二百一十九章:人生難得一知己請假說明第三百零四章:針尖對麥芒第四百八十七章:貨源歸邊第三百五十五章:努力造船,傳播文明第二百八十三章:先拿邵子恆開刀第四百章:封天大典!第二百章:九卿之首!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二百五十七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中)第三百九十二章:擦屁股第三百三十八章:解密章(上)第四百四十四章:時代,就快要變了第一百五十四章:天賜賢臣陳雲甫!第五百二十章:阻力第四百四十四章:時代,就快要變了第五百一十一章:越加棘手的廣東局面第八十九章:老朱病危?第二百八十二章:能談,都是好同志第三百九十五章:國恆以弱滅第二百六十一章:故事中亡國的,不會是我大明朝吧!第四百七十一章:走馬上任陳景和第八十七章:老大哥真講究第四百三十章:青史罕見的大捷第一百五十六章:臭皮匠們陸續就位第三百三十一章:靖難!靖難!!(三)第三百四十六章:蛋糕,大家一起吃。第二百九十章:摘你腰子第三百五十八章:流放二百六十七章:你自盡吧第三百八十五章:現在,正是時候第四百九十八章:好大喜功第三百五十章:時來天地皆同力第一百六十七章:密報第一十五章:來自大明燕王的風投第五十六章:丈母孃給姑爺送丫鬟第一百八十一章:經略湖廣、貴州土司事第四百七十九章:虎毒食子的陳雲甫?第一百八十一章:經略湖廣、貴州土司事第二百七十六章:是君臣,更是兄弟第四百七十八章:殿下危矣第五百二十九章:着手安排第四百八十九章:嚇傻了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五百零二章:父子夜話第九十三章:田士恭所求,無非拜入門下第二百四十二章:來給本輔當秘書吧第五百三十九章:一出名爲政治的大戲緩緩拉開帷幕第四百九十章:遼州的態度第五百一十五章:交流第一百五十四章:天賜賢臣陳雲甫!第四百二十一章:商埠租金和進口關稅第三百四十二章:請太師,進王爵!第五百二十一章:控制輿論第三百四十三章:封天祭禮,九州共主!第二百九十四章:他們仨肯定有事第一百九十八章:回京第四百四十六章:陳雲甫是朕的亞父第二百四十五章:讓齊德蹦躂去吧第三百四十七章:願賭,就要服輸!第四百九十九章:孤需要時間第九十五章:見招拆招真高手第二百四十章:端倪第五百零五章:上海第四百六十五章:破城,就在今日第一百九十四章:二桃分永順第五百四十三章: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