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不似佛家子弟

“道明師弟。”

“見過師兄。”

從金剛寶殿出來,陳雲甫就做了姚廣孝的嚮導,兩人見面一番問禮後,陳雲甫就緘了口,硬着頭皮站在後者的面前,忍受着來自那雙三角眼的審視。

“師弟似乎對某頗多興趣啊。”

“師兄氣宇恢弘,師弟初觀驚爲天人,故多瞻視幾眼,失禮。”

拍馬屁的話陳雲甫是張口就來,與姚廣孝這種不得了的人物對話,初始不知深淺,開口還是說些好聽話來的心裡踏實。

熟不曾想,姚廣孝聽了這話未見多喜,反言道。

“師弟此話,可不似佛家子弟所言。”

好歹也是道字輩,張嘴就是馬屁連篇,成何體統。

佛內之人便是互相誇捧,也不能如陳雲甫這般說的如此肉麻直白啊。

所以一聽陳雲甫這話,姚廣孝就微微皺眉,已是心中不喜了。

這道明還就是個少不更事的孩子,你要說兩人見面,口出狂言輕妄,姚廣孝都不會往心裡去,只當是少年姿態,但這麼肉麻的馬屁話從一個孩子嘴裡說出來?

難免也太功利,讓人生厭了些許。

察言觀色的技能陳雲甫可謂是入木三分,慢說僧人,就是尋常官僚也難比,雖然姚廣孝臉上不帶太多,但眼波流轉間透露出來的態度已經可以得窺內心,故而頓時一凜。

這是惡了姚廣孝啊。

得補救。

咋補救呢。

現在當面認錯口稱受教顯然是下下計,就算過了面上這關,人姚廣孝心裡也鐵定給自己打了個不好的印象烙印,後面可就不帶自己玩了。

所以。

陳雲甫面上微微一笑,雙手合十衝姚廣孝微微一躬。

“師兄可也不似佛教子弟啊。”

這話說的姚廣孝先是一怔,驀然大笑出聲。

其實陳雲甫這話說的模棱兩可,他也不知道姚廣孝是個幹啥的,但想想,一個和尚放着佛祖不禮、僧書不讀,跑去攛掇朱棣造反,正經僧人誰幹這事啊。

卻不曾想這話恰巧就說到了此刻姚廣孝的心坎裡。

因爲就在前不久,剛入南直隸的姚廣孝在丹徒山觀景,即興賦了一首詩。

“譙櫓年來戰血幹,煙花猶自半凋殘。五州山近朝雲亂,萬歲樓空夜月寒。江水無潮通鐵甕,野田有路到金壇。蕭樑帝業今何在?北固青青客倦看。“

同行的師叔輩宗泐法師就大怒,斥責道:“這豈是一個佛教子弟應該說的話!”

怒罷,兩人不歡而散。

未曾想今時今日,姚廣孝竟又在這天界寺偶遇一小僧,再聽此言。

“你說某不似佛教子弟,某又似何?”

姚廣孝越過陳雲甫這位嚮導,反客爲主的逛起天界寺來,後者反成小廝,亦步亦趨的跟隨其後,邊走邊言。

“師兄學究天人、精通三教,乾坤卦術瞭然於心,五行陰陽盡握於手,可謂遠超武侯,如只誦經禮佛,何須學此。”

人家姚廣孝精通什麼,陳雲甫當然是一點都不知道,這些話不過是之前慶池來請他的時候,出自宗遠之口,到了陳雲甫這裡添油加醋,錦上添花而已。

同樣是在拍馬屁,此時此刻姚廣孝就聽的心中喜悅許多,頗爲受用。

因爲他和陳雲甫是一路人。

大家都不是佛教子弟嘛。

“你可懂某學之緣何?”

“小僧不懂。”

就算知道陳雲甫也不敢說,

故而裝傻。

“汝可懂天象?”

“才疏學淺,不敢涉獵天地之術。”

姚廣孝頓步,側目視向皇宮方位:“那就隨某好生學些時間吧。”

陳雲甫先是謝禮,道了句多謝師兄,而後隨其目光之處驚鴻一瞥,頓時驚出冷汗。

那裡,是皇宮吧?

怎麼着,這姚廣孝察覺天象,難不成就能看出馬皇后快薨天了?

有沒有那麼神奇。

對鬼神學說這種封建迷信,陳雲甫心裡那是一點都不信的,可現在看姚廣孝這狀態,難不成真有兩把刷子在手。

兩人一前一後的走着,陳雲甫盡着一名嚮導的職責,對寺內各處殿宇進行了詳細介紹,不過對這些佛家聖地姚廣孝都不甚上心,反而是在一處館舍外停下腳步。

這裡掛着一副匾。

上書‘元史館’三個大字。

新朝編修舊朝史這是改朝換代的慣例,大明建國自然要修元史,而翰林院編修元史的地方,就在這天界寺。

而這元史館第一任編修,就是大名鼎鼎的開國六國公之一的李善長。

只不過迄今十五年過去,元史早就編修好,元史館也就自然沒落下來,平素裡只有寥寥幾名史官在此看護,此刻都坐在館外涼亭處品茶交談,好不愜意。

看到陳雲甫兩人,亦是側目。

其中有一人認出了陳雲甫,還笑言打了聲招呼。

“道明小法師來了,快來一敘。”

“小僧見過幾位學官。”

看出姚廣孝似有逗留之意,陳雲甫便上前打了招呼,順帶着也就把姚廣孝引了過來做一番介紹:“這位是道衍師兄,剛從外遊歷而來。”

姚廣孝合十見禮,此刻已是謙虛的很。

“貧僧道衍,見過諸位。”

“道衍法師一看就是大家啊。”

之前和陳雲甫打招呼,名叫卓翱的史官誇耀了一句,感覺姚廣孝氣度斐然,由衷讚歎。

“不知道衍法師對史學可有研究。”

史官嘛,能聊的當然是史學,他們可對佛祖不感興趣。

姚廣孝仍是淺笑。

“粗通皮毛,不敢妄談。”

一聽這話,卓翱連帶着幾人都來了興致。

當着史官的面敢說粗通, 那就是相當精通了。

不然一般人早就露怯不敢接話了。

“快坐快坐,與我等探討一二。”

姚廣孝做了下來,陳雲甫倒是沒坐,老實的站在姚廣孝身後,倒像是成了後者帶着的小徒弟。

其實這姚廣孝今年都快五十的人了,陳雲甫這歲數就算做他徒弟也算是佔了便宜。

只是輩分相同罷了,陳雲甫可不會真個拿輩分來與姚廣孝平輩相交。

“這天界寺曾爲前朝文宗潛邸,後改爲龍翔集慶寺,可以說,既爲宏法之地,也爲潛龍在淵之所,見證了不少歷史更迭啊。”

卓翱開了話頭,先是點評了一番天界寺的前世今生,又話言道。

“我等奉命編修元史,也是賴得此處多有前朝故事書籍,方便了許多啊。”

以元史開話頭,這是打算考校一番姚廣孝的元史文化底蘊了。

倒也是講究,沒聊太遠。

看來也是擔心姚廣孝畢竟只是一個僧人,聊近一點的還能懂些,聊遠了,卓翱怕姚廣孝露怯尷尬。

姚廣孝可是人精,心裡一點即明,遂將此話接了過去。

“沒錯,這龍翔集慶寺的第一任主持,還是個天竺人,準確來說,是圖格魯克國使團的副使。”

卓翱挑了眉頭。

他原是想聊的元史,卻沒想姚廣孝順着他話茬倒是小露一手。

這姚廣孝,竟然連外國史都瞭解。

而且能知道這段典故,那一定是把元史咂摸透了才能知曉。

小看這個僧人了。

第一百零四章:朱橚給的面子第三百二十二章:帝崩,舉目破敗第一百九十九章:騙進來虐第四十四章:和翁俊博聊聊第四十三章:君子之風第二百五十九章:皇帝和首輔一道逛青樓第一百四十八章:無憾方爲人生快事第五十一章:朱元璋訓子第三十八章:男女大防第一百一十七章:工部只想要錢!第一百八十三章:標哥越來越像老朱了第四百五十五章:盛世,一定會降臨第三百零四章:針尖對麥芒第一百零六章: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五百四十六章:短暫的禹王,永遠的大明太師第五百二十二章:陳雲甫教子第二百三十三章:對內閣的絕對掌控力第一十四章:陳雲甫的新家第三十四章:開國勳貴第二百六十四章:反貪局掛牌成立第四百零三章:自殺的學政官第六十六章:齊德說要撤藩第四百八十六章:官員炒股第二百六十五章:一天都閒不下來第一百二十六章:去北平第四百七十九章:虎毒食子的陳雲甫?第一百八十九章:夏三的腦袋第五十章:揭開腐敗的蓋子第五十九章:深淵之前的大明朝第一百五十六章:臭皮匠們陸續就位第六十一章:洪武一十七年第四百四十章:工時、工資、工休第四百三十章:青史罕見的大捷第二百九十六章:金陵日報第二百一十九章:人生難得一知己第四百三十一章:求戰心切第四百一十三章:公與私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九十九章:誰人喧譁?第六十五章:問安第三章:不似佛家子弟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第五十六章:丈母孃給姑爺送丫鬟第三百九十二章:擦屁股第三百九十章:小奸賊陳景和第三百一十一章:首輔說話也不好使第三百三十九章:解密章(中)第二百九十八章:給老胡謀劃的新差事第一百二十五章:雞犬升天第二百七十章:誰敢染指土地,本輔就要誰腦袋!第三百零五章:話及正題第四百八十四章:科西莫-美第奇第一百二十七章:與朱棣的二次相逢第一百七十七章:爲往聖繼絕學第五百三十五章:一月之約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第四百五十九章:南印度公司的誕生!第三十六章:君與臣第二百七十五章:路,都是自己選的第四百八十七章:貨源歸邊第八十四章:一個右侍郎要投誠第五章:真是神人?第四百九十六章:舉債度日第三百二十五章:每個偉大的人,都有落幕的時刻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三百六十七章:買辦在廣州第一百一十九章:這就是一面照妖鏡第一百七十章:波雲詭譎的政治旋渦第二百五十八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下)第三百九十七章:漸變的思想第三百六十四章:國用政策調配經濟第四百零八章:緊緊掐住遼州經濟命脈第八十四章:一個右侍郎要投誠第二百四十七章:中原復興計劃和全國廢奴法案第四百六十章:資本:利潤遠大於生死第十章:背刺第二百二十九章:推齊德去衝鋒陷陣第九十八章:做一回欽差第一百三十一章:歷史會抹去一個本不存在的人嗎?第五百四十六章:短暫的禹王,永遠的大明太師第六十六章:齊德說要撤藩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第一百四十八章:無憾方爲人生快事第一百三十二章:時也命也第五百零四章:監國的朱允熞第三百一十九章:人心不定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第三百七十六章:被困入窮境的常升第三百五十八章:流放第一百八十章:三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第九十四章:下官求個棲身之地第五百三十五章:一月之約第七十章:我要,改變這個時代!第四百八十六章:官員炒股第五百零二章:父子夜話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賬第二百七十八章:陳雲甫準備做一塊新蛋糕第二百五十三章:彈劾藍玉!第五百三十九章:一出名爲政治的大戲緩緩拉開帷幕第一百七十三章:門下藍玉,拜見明臺!
第一百零四章:朱橚給的面子第三百二十二章:帝崩,舉目破敗第一百九十九章:騙進來虐第四十四章:和翁俊博聊聊第四十三章:君子之風第二百五十九章:皇帝和首輔一道逛青樓第一百四十八章:無憾方爲人生快事第五十一章:朱元璋訓子第三十八章:男女大防第一百一十七章:工部只想要錢!第一百八十三章:標哥越來越像老朱了第四百五十五章:盛世,一定會降臨第三百零四章:針尖對麥芒第一百零六章: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五百四十六章:短暫的禹王,永遠的大明太師第五百二十二章:陳雲甫教子第二百三十三章:對內閣的絕對掌控力第一十四章:陳雲甫的新家第三十四章:開國勳貴第二百六十四章:反貪局掛牌成立第四百零三章:自殺的學政官第六十六章:齊德說要撤藩第四百八十六章:官員炒股第二百六十五章:一天都閒不下來第一百二十六章:去北平第四百七十九章:虎毒食子的陳雲甫?第一百八十九章:夏三的腦袋第五十章:揭開腐敗的蓋子第五十九章:深淵之前的大明朝第一百五十六章:臭皮匠們陸續就位第六十一章:洪武一十七年第四百四十章:工時、工資、工休第四百三十章:青史罕見的大捷第二百九十六章:金陵日報第二百一十九章:人生難得一知己第四百三十一章:求戰心切第四百一十三章:公與私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九十九章:誰人喧譁?第六十五章:問安第三章:不似佛家子弟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第五十六章:丈母孃給姑爺送丫鬟第三百九十二章:擦屁股第三百九十章:小奸賊陳景和第三百一十一章:首輔說話也不好使第三百三十九章:解密章(中)第二百九十八章:給老胡謀劃的新差事第一百二十五章:雞犬升天第二百七十章:誰敢染指土地,本輔就要誰腦袋!第三百零五章:話及正題第四百八十四章:科西莫-美第奇第一百二十七章:與朱棣的二次相逢第一百七十七章:爲往聖繼絕學第五百三十五章:一月之約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第四百五十九章:南印度公司的誕生!第三十六章:君與臣第二百七十五章:路,都是自己選的第四百八十七章:貨源歸邊第八十四章:一個右侍郎要投誠第五章:真是神人?第四百九十六章:舉債度日第三百二十五章:每個偉大的人,都有落幕的時刻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三百六十七章:買辦在廣州第一百一十九章:這就是一面照妖鏡第一百七十章:波雲詭譎的政治旋渦第二百五十八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下)第三百九十七章:漸變的思想第三百六十四章:國用政策調配經濟第四百零八章:緊緊掐住遼州經濟命脈第八十四章:一個右侍郎要投誠第二百四十七章:中原復興計劃和全國廢奴法案第四百六十章:資本:利潤遠大於生死第十章:背刺第二百二十九章:推齊德去衝鋒陷陣第九十八章:做一回欽差第一百三十一章:歷史會抹去一個本不存在的人嗎?第五百四十六章:短暫的禹王,永遠的大明太師第六十六章:齊德說要撤藩第二百二十六章:成國公、上柱國、太子少師、內閣首輔大臣!第一百四十八章:無憾方爲人生快事第一百三十二章:時也命也第五百零四章:監國的朱允熞第三百一十九章:人心不定第一百六十八章:暴怒如雷的老朱第三百七十六章:被困入窮境的常升第三百五十八章:流放第一百八十章:三載歲月,彈指一揮間第九十四章:下官求個棲身之地第五百三十五章:一月之約第七十章:我要,改變這個時代!第四百八十六章:官員炒股第五百零二章:父子夜話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賬第二百七十八章:陳雲甫準備做一塊新蛋糕第二百五十三章:彈劾藍玉!第五百三十九章:一出名爲政治的大戲緩緩拉開帷幕第一百七十三章:門下藍玉,拜見明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