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反貪局掛牌成立

“大明太師 ()”

張溫的情況很快就查了一個水落石出,在大獄中,張溫把自己所知道的所有事全部如實吐了出來,並沒有硬抗。

抗什麼呢?

既然已經知道了自己是被朱標抓的現行,還抗?

是供出同僚的下場嚴重還是和朱標作對的下場嚴重,這利弊,張溫心裡能算清楚。

五軍府這些年有哪些人受賄、哪些人貪墨軍費的罪證很快就送到了陳雲甫面前。

案子是邵質親自審的,所以陳雲甫也不擔心會走漏風聲,讓其他人知道。

“這份名單......”

邵質指了指罪行累累的供詞,面上帶着一絲惶恐。

熟料陳雲甫在看了一遍後卻是絲毫沒有反應,只說道。

“張溫貪污軍費,罪不可赦,即刻明正典刑,斬首示衆,其所有贓款進行追繳,籍沒其家產,親眷自謀出路吧。”

不妄興株連大獄是新《大明律》的核心條款之一,這也是經過朱標允許的。

其實無論是朱標還是朱元璋,都反對株連,只是朱元璋後來變了而已。

朱元璋還只是吳王的時候,親口和李善長說過:“法有連坐三條,豈不是太過分了嗎”

李善長答:“(漢)高祖起於草野,豁達大度,不胡亂殺人,五年便成了帝王基業。”

朱元璋甚以爲然, 於是開國後定下《大明律》, 除謀逆外,絕不株連家人, 後面的,是朱元璋自己加的私刑。

張溫死了,五軍府也沒有鬧騰出任何動靜,大家似乎是心照不宣的將張溫作爲了替罪羔羊。

查, 固然是不會接着往下查, 包括在五軍府設置都察院的事也不可能去做,但朱標還是給五軍府敲了一記重重的警鐘。

從永樂二年開始,大明朝的軍費由兵部接手。

京營、邊疆到底有多少兵額,兵部進行全面清點, 包括晉、燕、楚三藩衛一樣在內。

每年兵餉和賜布, 兵部派人直接到軍營去發,五軍府不在接手。

能歸到五軍府領導的,只剩下各省都司軍屯衛所。

誰都知道這是奪權, 可知道又如何。

徐輝祖倒是想找朱標說些什麼,可後者直接將張溫的供詞放到了徐輝祖的面前。

大驚失色的徐輝祖什麼也說不出來了。

“當年郭桓案的時候,父皇暴跳如雷,甚至一口氣誅殺了六部;浙江、直隸、江西三省所有官員,魏國公,好自爲之。”

當着徐輝祖的面,朱標把張溫的供詞燒了一個灰飛煙滅。

“朕和你們很多人都是手足兄弟,朕不想看到手足相殘的那一天, 輝祖, 去替朕,安撫好兄弟們。”

冷汗涔涔的徐輝祖拜倒在地:“臣, 叩謝吾皇慈恩。”

五軍府瞬間就老實下來。

對這種局面, 陳雲甫也不得不佩服老大哥的手段。

很多時候,不是一定要全靠掀桌子來實現自己的目的, 是, 掀桌子確實痛快, 也很爽, 但掀了桌子,別人沒飯吃, 自己就有飯吃了嗎。

跟着烏鴉哥,三天餓九頓。

五軍府這些年到底貪墨了多少軍費, 張溫又能知道多少,他知道的,只是一鱗半爪、冰山一角,依着老朱那種掀桌子的脾氣,估計五軍府就該從頭殺到尾了。

將軍和文官不一樣。

文官殺絕了,十幾年就能夠補充回來,但培養一個優秀的將軍,卻需要戰爭的洗禮。

大明朝現在無仗打,怎麼培養。

隨便挑一個看着順眼的小兵說, 朕覺得你不錯,你來當大元帥吧。

這不純純賭國運。

“以前軍費交給五軍府, 是父皇擔心兵部的官員貪墨,結果呢,五軍府也貪墨, 那到底該交給哪個職權衙門,纔會避免貪墨的行爲出現呢?”

朱標發出了靈魂一問,可隨後自己又給出了一個準確的答覆。

“交給受監管且有完善監管機制的衙門, 既然不能在五軍府設立都察院,那就還給兵部,起碼兵部還有給事中,朝廷還有都察院,你上次說,讓都察院具有獨立案件的獨立偵辦權,朕覺得很不錯,可以嘗試一番,你打算怎麼搞?”

“給都察院獨立偵辦權,但同時也要給這個權力打一個籠子。”陳雲甫思考着說道:“臣之前提過,都察院決不能做黨爭的劍,因此,都察院做的事,應該脫離朝堂政治不被人利用,那麼他的這個偵辦就要有範圍, 查什麼不查什麼, 必須明確。

都察院的職責是接收彈劾的奏疏,彈劾的內容呢又有很多,分門別類。

諸如官員私德有虧、貪污受賄、行爲不端、擅權枉法,這些都是可以彈劾的地方,可都察院如果有權力將這些方面全查一遍,那都察院的權力就太大了,誰掌握都察院,誰就相當於拿刀架在全國官員的脖子上,沒病都能給你整出病來。

因此臣想的是,都察院只負責查官員是否存在貪污受賄就可以了,同時,還要有個前提,所有彈劾的奏疏一律要有實際署名,取消風言奏劾。

太上皇當年允許科道言官風言奏事,許下彈劾無罪,致使朝堂裡外風言四起,你說我有罪,我說他有罪,沒病都給你整出一身的污點出來。

如此一來,朝堂之上天天打口水仗。

既然要給都察院獨立偵辦權,那就不能再允許風言奏劾,更要取消言官無罪,要彈劾,必須實名彈劾, 要說清楚你彈劾的人,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貪污受賄,貪污貪的哪筆錢、受賄又是受的誰的賄,都察院這才能去查。

諸如什麼我懷疑、我以爲、我覺得這樣的彈劾,一律不接,都察院只查有頭有名的案子,這樣,就不會淪爲某些有心人的黨爭武器,即使臣身爲內閣首輔,也無權讓都察院想查誰就查誰,查,則有因,因則有實。

如果找不出彈劾的奏本,都察院就敢私自去查一名官員,那麼,責任就歸咎到都察院頭上。”

朱標最滿意陳雲甫的地方就在於此,公!

這是真正的一心爲公。

朱元璋防着陳雲甫而不捨得殺,現在朱標做皇帝,天然就會對大臣有一絲防範,卻仍舊給了陳雲甫作爲一個外臣史無前例的權力,原因就因爲這一點。

公心是能看見的。

“你那算給這個新設立的衙門取個什麼名字。”

“既然隸屬都察院,那編制上,自然要和六部下轄的各司平級,職權範圍又是反貪污受賄,可以叫反貪司或者反貪局,不行,廉政司也可以,廉潔淨化政務的意思。”

三個備選,朱標想了一陣後,選了第二個。

“就叫反貪局吧,一目瞭然,反貪是職權,局者,限制也,反貪只反貪,不能將職權私自延伸。”

這可跟陳雲甫一點關係都沒有了。

再者說,很多官制本身也就是古代延續下來的。

部、司、局、科這幾個級別的機構明朝都有。

因此叫反貪局並不突兀。

總之,有了朱標的點頭,都察院反貪局,這就算是掛牌成立了。

第二百一十九章: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一百零七章:陳雲甫‘自首’第一百零一章:怒罵官僚第二百一十七章:老朱在,朱標心裡就踏實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頂峰相見第二章:姚廣孝第二十三章:明俸請假第三百五十章:時來天地皆同力第四十四章:和翁俊博聊聊第一百六十二章: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一百一十三章:帝心如淵,深不可測第二百六十六章:李成桂篡位只差一步第五百二十六章:世間態--工第五十二章:恩如海、威如獄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二百三十九章:少師欲學衛鞅公乎?第二百六十五章:一天都閒不下來第二百九十七章:做官,腦子要靈光點第五百三十五章:一月之約第二百八十章:改革稅法第四百七十六章:借刀殺人第三百八十七章:絕望的李芳遠第五百二十七章:世間態:商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五百二十四章:世間態--士第四百六十五章:破城,就在今日第一百零七章:陳雲甫‘自首’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九十一章:調你來做中辦主任第二百八十五章:永順內亂第三百七十一章:萬事俱備第三十四章:開國勳貴第一百一十五章:恐怖的古代社會第四百五十二章:藍玉非明主第九十一章:真是夠閒的第五百三十二章:案件第三百八十九章:廣州萬國商貿會第三百七十二章:常茂也要玩連環船第三百五十四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第三百章:出師未捷身先死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二百零二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二百三十章:老大哥的身體讓陳雲甫嚇了一跳第三百三十九章:解密章(中)第七十六章:北伐之前第二百七十七章:朱樉死了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二百一十八章:朕此刻,要殺你!第四章:老朱來了第二百九十八章:給老胡謀劃的新差事第四百零三章:自殺的學政官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九十四章:下官求個棲身之地第四十七章:好奇心害死貓第五百三十四章:輿情辯論會第二百一十四章:朱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第三百九十三章:戰略服務政略第四百一十二章:經濟試點省第四百五十三章:功勞永遠是老大哥的第四十五章:翁俊博‘死’了第三百五十二章:軍事貴族和政治貴族第五百二十六章:世間態--工第一章:天界寺內一小僧第八十六章:朱元璋對陳雲甫很是上心第五百二十三章:時代的傳承接力第五百零五章:上海第一百二十二章:吃燒鵝有害健康第四百二十八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四十二章:陳雲甫的建議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頂峰相見第四百零七章:欠下鉅額債務的常大帥第四百六十八章:功蓋萬古第二十四章:明政一十二事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四十七章:好奇心害死貓第二百三十五章:精簡禮法,衆望所歸第四百一十七章:父沾子光第三百五十七章:你要繼承你父親的大業!第一百四十四章:大學士真乃神人也第二百六十一章:故事中亡國的,不會是我大明朝吧!第四百二十三章:股票、交易所、股監局第四百七十章:楊士奇的勸諫第三百四十一章:這輩子成與不成,都值了!第五百章:我要吊死那些商人第三百九十四章:阿拉伯人想來搶食第四百二十六章:封狼居胥!第四百四十章:工時、工資、工休第一百八十四章:王者歸來第一十四章:陳雲甫的新家第一百六十三章:遷都的考量第四百一十五章:廢停優待政策第四百六十二章:炮兵指揮使朱煜第七十二章:趙幹來跑官第二百七十八章:陳雲甫準備做一塊新蛋糕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二百九十六章:金陵日報第三百五十三章:完善新教育體系
第二百一十九章: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一百零七章:陳雲甫‘自首’第一百零一章:怒罵官僚第二百一十七章:老朱在,朱標心裡就踏實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頂峰相見第二章:姚廣孝第二十三章:明俸請假第三百五十章:時來天地皆同力第四十四章:和翁俊博聊聊第一百六十二章: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一百一十三章:帝心如淵,深不可測第二百六十六章:李成桂篡位只差一步第五百二十六章:世間態--工第五十二章:恩如海、威如獄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二百三十九章:少師欲學衛鞅公乎?第二百六十五章:一天都閒不下來第二百九十七章:做官,腦子要靈光點第五百三十五章:一月之約第二百八十章:改革稅法第四百七十六章:借刀殺人第三百八十七章:絕望的李芳遠第五百二十七章:世間態:商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五百二十四章:世間態--士第四百六十五章:破城,就在今日第一百零七章:陳雲甫‘自首’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九十一章:調你來做中辦主任第二百八十五章:永順內亂第三百七十一章:萬事俱備第三十四章:開國勳貴第一百一十五章:恐怖的古代社會第四百五十二章:藍玉非明主第九十一章:真是夠閒的第五百三十二章:案件第三百八十九章:廣州萬國商貿會第三百七十二章:常茂也要玩連環船第三百五十四章: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第三百章:出師未捷身先死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二百零二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二百三十章:老大哥的身體讓陳雲甫嚇了一跳第三百三十九章:解密章(中)第七十六章:北伐之前第二百七十七章:朱樉死了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二百一十八章:朕此刻,要殺你!第四章:老朱來了第二百九十八章:給老胡謀劃的新差事第四百零三章:自殺的學政官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九十四章:下官求個棲身之地第四十七章:好奇心害死貓第五百三十四章:輿情辯論會第二百一十四章:朱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第三百九十三章:戰略服務政略第四百一十二章:經濟試點省第四百五十三章:功勞永遠是老大哥的第四十五章:翁俊博‘死’了第三百五十二章:軍事貴族和政治貴族第五百二十六章:世間態--工第一章:天界寺內一小僧第八十六章:朱元璋對陳雲甫很是上心第五百二十三章:時代的傳承接力第五百零五章:上海第一百二十二章:吃燒鵝有害健康第四百二十八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四十二章:陳雲甫的建議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頂峰相見第四百零七章:欠下鉅額債務的常大帥第四百六十八章:功蓋萬古第二十四章:明政一十二事第一百一十一章:朕的腦子有點亂第四十七章:好奇心害死貓第二百三十五章:精簡禮法,衆望所歸第四百一十七章:父沾子光第三百五十七章:你要繼承你父親的大業!第一百四十四章:大學士真乃神人也第二百六十一章:故事中亡國的,不會是我大明朝吧!第四百二十三章:股票、交易所、股監局第四百七十章:楊士奇的勸諫第三百四十一章:這輩子成與不成,都值了!第五百章:我要吊死那些商人第三百九十四章:阿拉伯人想來搶食第四百二十六章:封狼居胥!第四百四十章:工時、工資、工休第一百八十四章:王者歸來第一十四章:陳雲甫的新家第一百六十三章:遷都的考量第四百一十五章:廢停優待政策第四百六十二章:炮兵指揮使朱煜第七十二章:趙幹來跑官第二百七十八章:陳雲甫準備做一塊新蛋糕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二百九十六章:金陵日報第三百五十三章:完善新教育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