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章:工時、工資、工休

既然來到廣州,那麼又怎麼可能不到眼下最炙手可熱的廣州交易所看看呢。

看看這個跨時代的產物,看看這個方興未艾的金融行業。

“股票。”

望着手裡這張寫着廣00001的陳家商號股票代碼,坐在廣州交易所二樓的所謂貴賓室,陳雲甫將手裡這張股票重新放回到桌子上,望着面前的陳希呵呵一笑。

“陳公,也算是我大明經商的第一把好手了。”

“不敢當不敢當。”

“自從陳公家的商號進入廣交所以來,沒少賺錢吧。”

陳希小心翼翼的說道:“託大王的洪福,眼下我陳家的股票報三千四百五十文,老夫一家確實賺了幾千萬兩,眼下國朝剛剛平定漠北,舉國歡騰,老夫願出二百萬兩,以資軍費。”

“哈哈哈哈。”陳雲甫笑着搖頭:“陳公能賺錢,孤也替你開心,但孤不是來打劫的,真就只是來向陳公道一聲賀。”

這陳希倒是挺上道,就是也太拿陳雲甫當土匪了,來廣州,一定是來刮地皮的嗎?

陳希訕訕一笑。

“孤今天請陳公來,一個是看看咱們廣交所的繁榮局面,二一個,也是應了嗣宗所請,想問問陳公,是不是覺得孤定的商稅太高了。”

大明本土的商業稅收是階梯稅法,像陳家這種營收,稅比已經達到了四比一的比例,因爲之前央行經濟司不是去了遼州嗎,遼州那邊的稅賦天花板才十稅一,所以消息傳到國內,就顯得中州本土稅賦太重。

胡嗣宗作爲廣東的父母官,廣東又是中州商業大省,因此爲了擔心廣東商人流失嚴重,所以和陳雲甫反應過,看能不能酌情減少一些。

陳希嘴角發苦,他當然希望國家給商人減稅,可陳雲甫問這話到底是真心還是假意,這誰心裡有數啊。

反正自己現在賺的也夠多了,穩穩當當的比什麼都重要,少賺點也無妨。

“回大王的話,老夫覺得,如今國朝的稅法,還算適當。”

“陳公若是說適當,

那孤可就不改了。”

“不用改不用改。”

眼見陳希睜着眼睛說瞎話,陳雲甫忍俊不禁的哈哈一笑。

“說實話,孤既然來了,還特意請陳公你來,就是爲了給你們商人,再減減負。”

這話一出,陳希的眼騰一下就亮了起來。

“你們廣東,一直以來都是我大明在商業領域的先驅省,如今呢,又是我大明的經濟試點省,這有什麼好事,孤當然是先想到你們廣東。”

陳雲甫說出自己打算給廣東減負的原因:“稅賦太重,你們賺的也不多,商人嘛,誰不想多賺點錢呢,從國家政策這裡賺不到的錢,就難免會從別的地方想着找補,你說是這個道理吧。”

雖然陳雲甫的話沒有挑明,可意思陳希這種大資本家卻是聽的明明白白。

頭上面國家政策不給的錢,那就只能想辦法從腳下面的工人身上省出來了。

壓榨工錢、增長工期,這是最原始的資本盤剝方式。

“老百姓一個月辛辛苦苦做工,沒日沒夜的就賺那麼點錢,從他們身上擠不出多少油水來,因此,孤給你們廣東減負,你們也得給工人減負才行。”

陳希立馬保證道:“大王放心,老朽立馬讓我陳家所屬各商號立刻給工人加工錢。”

資本家說給工人加工錢的話不要聽,全當放屁就成。

陳雲甫要是信,那纔是腦袋被驢踢了。

什麼是加工錢。

從一百文加到一百一十文也是加工錢,從每天工作五個時辰變成六個時辰不就行了。

所以陳雲甫壓根不會由着陳希說什麼就聽什麼,笑眯眯的言道。

“孤這裡也有一個打算,陳公聽聽。”

“恭聆大王聖訓。”

“那就是拿廣東做試點,實行每日五個時辰的工作制,並且設定最低工錢標準,並且一個月,每旬要給工人最少兩天的休息時間。”

最低工資、明確工時、旬休日。

這就是保護工人權益不受資本盤剝的三種基本政策。

大明現在肯定是沒有的,普及也夠嗆,所以陳雲甫照舊想到了拿廣東來做試點省。

這裡有試點的基礎和發展土壤。

陳希一咂摸,心中盤算一番後連連表示贊同。

這筆賬多好算啊。

只要朝廷能減稅,商人怎麼都是賺的,真正吃虧的是朝廷。

現在等於是朝廷將一部分商人繳納的稅錢發到老百姓手裡,商人虧的,不過是每個月少開幾天工而已。

也不能算少開工,多招募一些工人調班就成。

很一目瞭然的道理,以前一個作坊五十個工人,日夜無休加班加點,現在控制了工作時間,又多了旬休日,那麼作坊就需要多招募大概二十個工人來保障生產不降低,多提供出二十個工作崗位。

生產崗位增多,同樣意味着用工需求增大。

廣東人口並不稠密,只有幾百萬人,用工需求一旦增大,那麼就會出現各大商號爭搶工人的情況,換言之,爲了保障各自的生產數量不減少,招工市場會出現競相提高工錢的現象。

把這些算明白之後,陳希又有些擔心。

“大王,老朽在想,廣東這地界百姓本就不多,大量百姓尚且深耕于田壟,會不會影響廣東耕種啊。”

看看人家這覺悟,看看人家這覺悟。

身爲一個商人,都開始替陳雲甫操心糧食生產的國家大事了。

這是胡嗣宗都沒想到的,頻頻扭頭去看陳希。

老百姓種不種地,和你有什麼關係,管的着嗎你。

“孤要的,就是讓廣東的百姓爲天下先, 逐步脫離種地。”

陳雲甫這話一出,連胡嗣宗都嚇了一跳。

“大王,民以食爲天啊。”

“這事不用你們操心,孤自有規劃。”

陳雲甫擡手打住,謂胡嗣宗言道:“嗣宗,你就先把孤交代的這件事辦好就成,孤希望下一次再來廣州的時候,廣州,能有翻天覆地的大變化,能夠更加的欣欣向榮。”

“是。”

胡嗣宗不再多勸,應了下來。

他知道自己的眼界不比陳雲甫,人家看的是全國,是九州,規劃的不僅僅是廣東一個省。

九州一盤棋,有的是生產糧食的地方,不差一個廣東。

實時情況彙報第三百一十三章:韓國公薨第二十五章:都沒安好心第四百一十九章:絕不接受投降!第四百一十四章第五十章:揭開腐敗的蓋子第一百四十三章:我的名字第四百零七章:欠下鉅額債務的常大帥第四百六十二章:炮兵指揮使朱煜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二百五十三章:彈劾藍玉!第四百一十一章:奉天殿辯論第一百四十六章:思想逐漸迪化的藍玉第三百六十一章:最堅固的利益共同體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二百六十九章:來水了!第八十三章:陳雲甫捱了一頓廷仗二百六十七章:你自盡吧第七十九章:朱標的感慨第三百三十章:靖難!靖難!!(二)第三百三十八章:解密章(上)第二百一十四章:朱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一百零七章:陳雲甫‘自首’第四十章:歷史的大幕緩緩拉開第一百七十七章:爲往聖繼絕學第三百九十八章:孔家想要教育第一百三十二章:時也命也第二百零九章:躲在暗處的政敵第五百二十一章:控制輿論第二百零七章:大撤藩第三百二十一章:老大哥病危!第二十六章:近墨者黑第五百一十五章:交流第四百五十五章:盛世,一定會降臨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賬第二百四十三章:知行合一第二百三十四章:推選第三百二十六章:朕給你二個選擇第一百七十六章:縣太爺的叔祖父第五百二十一章:控制輿論第四百五十一章:獅子大開口的藍玉第一百四十八章:無憾方爲人生快事第三百九十九章:穩定壓倒一切第一百五十五章:凡人也能勝天半子!第三百五十九章:分封和集權的真正本質第一百零六章: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上架感言第二十二章:刀筆小吏第二章:姚廣孝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三百六十七章:買辦在廣州第五百二十九章:着手安排第四百八十三章:廣交所的重要性第一百二十七章:與朱棣的二次相逢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四百二十一章:商埠租金和進口關稅第八十一章:陳雲甫和齊德第八十三章:陳雲甫捱了一頓廷仗第五十七章:太粗魯了第一百二十七章:與朱棣的二次相逢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一百七十七章:爲往聖繼絕學第三百一十八章:夫復何求!第三百六十一章:最堅固的利益共同體第五百二十五章:世間態--農第二百零二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五百零七章:狼崽子大了要踹窩第八章:靈前兇險第二百五十九章:皇帝和首輔一道逛青樓第二百六十三章:敲打五軍府第二百四十四章:欺負人第一百二十二章:吃燒鵝有害健康第三百五十三章:完善新教育體系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五十七章:太粗魯了第一百四十一章:請崇禮侯回京!第四百七十四章:財政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三百七十三章:渡江戰役--搶灘登陸戰第四百四十章:工時、工資、工休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二百零六章:普法之路任重道遠第三百八十四章:料事如神第三百零九章:真實的廣東第五百三十九章:一出名爲政治的大戲緩緩拉開帷幕第六章:朱標第九十七章:毫無規矩的藍玉第四百七十九章:虎毒食子的陳雲甫?第二百八十四章:設計陷害第三十六章:君與臣第二百七十七章:朱樉死了第一百八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一百八十四章:王者歸來第四百一十一章:奉天殿辯論第二百八十三章:先拿邵子恆開刀
實時情況彙報第三百一十三章:韓國公薨第二十五章:都沒安好心第四百一十九章:絕不接受投降!第四百一十四章第五十章:揭開腐敗的蓋子第一百四十三章:我的名字第四百零七章:欠下鉅額債務的常大帥第四百六十二章:炮兵指揮使朱煜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二百五十三章:彈劾藍玉!第四百一十一章:奉天殿辯論第一百四十六章:思想逐漸迪化的藍玉第三百六十一章:最堅固的利益共同體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二百六十九章:來水了!第八十三章:陳雲甫捱了一頓廷仗二百六十七章:你自盡吧第七十九章:朱標的感慨第三百三十章:靖難!靖難!!(二)第三百三十八章:解密章(上)第二百一十四章:朱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一百零七章:陳雲甫‘自首’第四十章:歷史的大幕緩緩拉開第一百七十七章:爲往聖繼絕學第三百九十八章:孔家想要教育第一百三十二章:時也命也第二百零九章:躲在暗處的政敵第五百二十一章:控制輿論第二百零七章:大撤藩第三百二十一章:老大哥病危!第二十六章:近墨者黑第五百一十五章:交流第四百五十五章:盛世,一定會降臨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賬第二百四十三章:知行合一第二百三十四章:推選第三百二十六章:朕給你二個選擇第一百七十六章:縣太爺的叔祖父第五百二十一章:控制輿論第四百五十一章:獅子大開口的藍玉第一百四十八章:無憾方爲人生快事第三百九十九章:穩定壓倒一切第一百五十五章:凡人也能勝天半子!第三百五十九章:分封和集權的真正本質第一百零六章: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上架感言第二十二章:刀筆小吏第二章:姚廣孝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三百六十七章:買辦在廣州第五百二十九章:着手安排第四百八十三章:廣交所的重要性第一百二十七章:與朱棣的二次相逢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四百二十一章:商埠租金和進口關稅第八十一章:陳雲甫和齊德第八十三章:陳雲甫捱了一頓廷仗第五十七章:太粗魯了第一百二十七章:與朱棣的二次相逢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一百七十七章:爲往聖繼絕學第三百一十八章:夫復何求!第三百六十一章:最堅固的利益共同體第五百二十五章:世間態--農第二百零二章: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五百零七章:狼崽子大了要踹窩第八章:靈前兇險第二百五十九章:皇帝和首輔一道逛青樓第二百六十三章:敲打五軍府第二百四十四章:欺負人第一百二十二章:吃燒鵝有害健康第三百五十三章:完善新教育體系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五十七章:太粗魯了第一百四十一章:請崇禮侯回京!第四百七十四章:財政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三百七十三章:渡江戰役--搶灘登陸戰第四百四十章:工時、工資、工休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二百零六章:普法之路任重道遠第三百八十四章:料事如神第三百零九章:真實的廣東第五百三十九章:一出名爲政治的大戲緩緩拉開帷幕第六章:朱標第九十七章:毫無規矩的藍玉第四百七十九章:虎毒食子的陳雲甫?第二百八十四章:設計陷害第三十六章:君與臣第二百七十七章:朱樉死了第一百八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一百八十四章:王者歸來第四百一十一章:奉天殿辯論第二百八十三章:先拿邵子恆開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