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封天大典!

“快,都準備好了沒。”

“樂班呢,樂班好了沒有。”

“九鼎,快把九鼎擡過來。”

破曉的第一道曦光纔剛剛穿透雲層,天穹下的泰山,已經人滿爲患,處處忙碌作一團。

這裡最忙的毫無疑問是楊士奇,雖然早在前段時間,這封天大典的儀程他已經過了很多遍,但今日到了正日子,楊士奇還是不由會緊張一些。

可是千萬不能出岔子啊。

好在前面的一切都按部就班,加上這一天老天爺也賞面,晴空萬里,沒有颳風更沒有下雨,這讓欽天監的一衆官員們明顯鬆出一口氣。

謝天謝地。

繁瑣的儀程前半段沒有什麼好說的地方,真正的精華都在陳雲甫登臺之後。

因爲陳雲甫要頌表封天祭文了。

這所謂的封天祭文也可以理解爲屬於陳雲甫的‘登基詔書’。

“孤惟華夏之裔、中國之民,運起江直,奮有天眷,乃逐夷狄於塞外、平洞蠻於湖廣、治世興國於南北西東。

時至今朝,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業者有其產,海清河晏法理昌明,仕祿者鞠躬於廟堂、百姓者安耕于田裡、匠作者醉心於坊間、商賈者通達於四方。

內安江山社稷、外撫諸夷番邦,乃有歲庫盈豐、煊赫國威,運勢升騰日上、國家安定繁榮。

番邦各國聞之心往,欲承王化,三韓舊地歸依王土,復歸華夏,惟欣納之。

今猥承中夷內外、士農工商各界賢達合辭擁戴、尊孤晉於王位,號爲禹王重定華夏九州,以主內外夏裔夷民,誠意拳拳、勉循衆請,於熙和三年六月初十封禪於泰山之陽、即王位於山南。

劃定天下爲九州,改年曆爲九州新曆,熙和三年爲九州元年。

立九州社稷壇於南京,冊封元妻邵氏爲王后、長子景和爲王太子。

佈告天下,鹹使聞之。”

整篇封天祭文看下來,其實就是陳雲甫對自己功績的表述,不排除一些自賣自誇的因素在,不過總的來說誇張的倒也不多。

核心意思呢,就是我老陳作爲華夏後裔,中國之民,這些年從江南直隸出身開始,一直都很努力的在奮鬥才走到今天,當然也有蒼天的眷顧。

如今,我是外平番夷,內撫國民,讓士農工商各界人士都很滿意,於是國家發展的非常好,三韓之地的番邦之民看到都很嚮往,主動要求重回華夏爸爸的懷抱裡。

如今,內外中夷百姓、各界代表都共同推戴我老陳當禹王,重新規制一個九州,讓我做九州的共主來領導華夏後裔和番邦之民,我老陳只能勉爲其難的同意,這纔來泰山進行封禪。

以後的天下就是新九州,大明所使用的熙和年號要停用,從此改爲九州元年。

這篇文章毫無疑問是出自楊士奇之手,這傢伙不愧是大明朝眼下第一筆桿子,寫的非常好,把謙讓和虛僞發揮的淋漓盡致。

誦讀完祭文,陳雲甫把祭文往熊熊燃燒的鼎爐中一拋,火光中帶出嫋嫋青煙昇天,整個儀程到這就算是進行了九成九。

爲什麼說是九成九呢,因爲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陳雲甫來爲搬上來的九鼎重新賜名。

中州、遼州、越州......

一尊尊鼎有了新的名字,等到賜名結束後自然會有工匠來把九鼎擡走進行刻字,完後供奉進九州社稷壇。

賜名之後,就是玲兒帶着一大班女官上前,爲陳雲甫奉上那至尊無上的九彩十八毓禹王冠冕。

陳雲甫雙手捧起戴到自己的頭上,同時接過象徵着自己禹王身份的印璽和佩劍,

高高向着祭臺下的文武百官。

雖說士農工商階級平等,不過這種場合,還是隻有士階級。

這麼重要的中央典禮現場,什麼時候會真的去請幾個商人、幾個工匠、幾個百姓參加?

楊士奇本來是想開這個先河的,不過一想到這麼做的麻煩,最終還是算了。

這種先河還是讓陳雲甫自己開吧。

隨着陳雲甫面衝百官,百官們則齊齊作揖下腰。

“臣等拜見禹王,大王萬壽無疆。”

從千秋無期變成萬壽無疆,從太師改口稱禹王,從下官改口稱臣,一切,都是如此的絲滑順暢。

這一刻,陳雲甫這位九州共主已經具備了法理上的正統性。

儀程完全結束之後,剩下的自然是賜宴百官,不過現在沒有了大赦天下這一條,好像少了一些‘與民同樂’的味道。

不過現在這功夫,顯然陳雲甫沒時間去關注,儀程一結束,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

脫衣服!

“花了幾十萬兩做出的袞冕服,就那麼讓你看不上嗎。”

邵檸看着陳雲甫捂嘴笑,後者就很是不樂意的嘟囔。

“花錢買罪受,眼下是六月三伏,我穿個十幾斤重的衣服在身上,也就得虧身子骨好,要不然非中暑不可。”

“你看,今天是吉日子嘛,欽天監選了好久呢。”

“行了行了,你抓緊時間洗洗,百官軍民都還在泰安府等你呢。”

邵檸說完話就走了出去,隨後便是玲兒帶着幾個女官進來爲陳雲甫沐浴更衣。

一番洗漱之後,陳雲甫卻並沒有急着登上儀輅返回泰安府,而是喚來楊士奇,自己臥在躺椅上閉目養神交代着。

“給藍帥寫信,請他和參謀部儘快擬定一份向草原動兵的作戰計劃及詳細草案。”

“另外以孤的名義請軍政院儘快規劃遼州建制問題,包括遼州與中州之間界線的劃定、遼州的詳細府縣編制、對原朝鮮現遼南地區的道府改制,寫一道草本送來。”

“第三件事,給常茂寫一道敕命。”

陳雲甫睜開眼的同時也坐直了身子,雙眸炯亮:“孤念及常帥征戰有功,敕封其爲遼州之王,自遼州建制之日始,常帥即爲遼王,着其儘快抽時間來京,蒞席九州會。”

自己今天登了禹王的王位,那麼,今天必須要做的事中,毫無疑問一定有給常茂的封賞!

畢竟,大家心心念唸了那麼多年,今天,可算是到了分蛋糕的時候。

第七十六章:北伐之前第二百二十章:對弈天下第四百七十章:楊士奇的勸諫第九十一章:真是夠閒的第三百零九章:真實的廣東第八十章:老陳配專車了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三百八十六章:常茂很感慨第八十一章:陳雲甫和齊德第四百四十二章:要小心官員資本化第四百章:封天大典!第三百九十四章:阿拉伯人想來搶食第一百八十四章:王者歸來第一百一十四章:請二位上官好好享受一番第三百三十一章:靖難!靖難!!(三)第一百一十七章:工部只想要錢!第三百五十六章:京中有亂黨第四百五十九章:南印度公司的誕生!第一百六十章:遼東經略使第一百五十二章:老朱對陳雲甫動了殺心!第一百七十七章:爲往聖繼絕學第二百五十七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中)第四十二章:陳雲甫的建議第五百四十章:父王,你退位吧!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六十四章:懶官、懶政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一百六十一章:除了我,沒人可以締造盛世!第二百五十五章:本輔一定會看到那一天第六十七章:欲謀求大一統必先撤藩第五百一十四章:出口轉內銷第五百三十四章:輿情辯論會第六十二章:太子大秘第一十七章:友鄰無白丁第一百零三章:我大明以孝立國第四百一十三章:公與私第三百一十九章:人心不定第六十九章:遍體鱗傷朱重八第二百六十章:老大哥說的沒毛病第二百六十九章:來水了!第一百九十七章:這朝堂,屬於陳雲甫!第一百九十二章:溫水煮青蛙第一百九十八章:回京第四百二十四章:瘋狂的股票市場第三百一十七章:孤早晚除掉陳雲甫第二百七十五章:路,都是自己選的第四十一章:歇斯底里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頂峰相見第四百七十四章:財政第二百四十三章:知行合一第三百八十一章:膽大包天倆孩子第二十四章:明政一十二事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次內閣辦公會第二百三十二章:守規矩的徐本第五百零五章:上海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四百零七章:欠下鉅額債務的常大帥第五百一十二章:能不能救?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一百七十八章:想安生都不得第一百三十三章:坑死你你還得說謝謝第六十一章:洪武一十七年第二百二十二章:籌劃內閣第六十四章:懶官、懶政第二百一十章:一定要保住遼東的大好局面第二百零三章:治國先治官第二百九十二章:和朱標拜了把子第一百九十九章:騙進來虐第五百三十六章:有求必應陳雲甫第三百五十六章:京中有亂黨第四百五十五章:盛世,一定會降臨第二十二章:刀筆小吏第三百七十五章:李芳遠很能沉住氣第二百五十五章:本輔一定會看到那一天上架感言第一百六十四章:羣臣避道、禮絕僚!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四百六十九章:史無前例的國家工程第三百九十一章:生活中的老陳第八十五章:朱標砸“缸”第九十章:傳位詔書第一百八十三章:標哥越來越像老朱了第九十二章:客似雲來第三百二十一章:老大哥病危!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第一百六十二章: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六十九章:遍體鱗傷朱重八第二百一十章:一定要保住遼東的大好局面第三百八十四章:料事如神第三十章:來自朱標的肯定第四十一章:歇斯底里第二百二十章:對弈天下第三百二十章:權傾朝野第六十六章:齊德說要撤藩第一百五十二章:老朱對陳雲甫動了殺心!第一百零七章:陳雲甫‘自首’第一百二十六章:去北平第二百二十章:對弈天下第一百一十七章:工部只想要錢!
第七十六章:北伐之前第二百二十章:對弈天下第四百七十章:楊士奇的勸諫第九十一章:真是夠閒的第三百零九章:真實的廣東第八十章:老陳配專車了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三百八十六章:常茂很感慨第八十一章:陳雲甫和齊德第四百四十二章:要小心官員資本化第四百章:封天大典!第三百九十四章:阿拉伯人想來搶食第一百八十四章:王者歸來第一百一十四章:請二位上官好好享受一番第三百三十一章:靖難!靖難!!(三)第一百一十七章:工部只想要錢!第三百五十六章:京中有亂黨第四百五十九章:南印度公司的誕生!第一百六十章:遼東經略使第一百五十二章:老朱對陳雲甫動了殺心!第一百七十七章:爲往聖繼絕學第二百五十七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中)第四十二章:陳雲甫的建議第五百四十章:父王,你退位吧!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六十四章:懶官、懶政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一百六十一章:除了我,沒人可以締造盛世!第二百五十五章:本輔一定會看到那一天第六十七章:欲謀求大一統必先撤藩第五百一十四章:出口轉內銷第五百三十四章:輿情辯論會第六十二章:太子大秘第一十七章:友鄰無白丁第一百零三章:我大明以孝立國第四百一十三章:公與私第三百一十九章:人心不定第六十九章:遍體鱗傷朱重八第二百六十章:老大哥說的沒毛病第二百六十九章:來水了!第一百九十七章:這朝堂,屬於陳雲甫!第一百九十二章:溫水煮青蛙第一百九十八章:回京第四百二十四章:瘋狂的股票市場第三百一十七章:孤早晚除掉陳雲甫第二百七十五章:路,都是自己選的第四十一章:歇斯底里第四百二十二章:他日,頂峰相見第四百七十四章:財政第二百四十三章:知行合一第三百八十一章:膽大包天倆孩子第二十四章:明政一十二事第二百二十八章:第一次內閣辦公會第二百三十二章:守規矩的徐本第五百零五章:上海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四百零七章:欠下鉅額債務的常大帥第五百一十二章:能不能救?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一百七十八章:想安生都不得第一百三十三章:坑死你你還得說謝謝第六十一章:洪武一十七年第二百二十二章:籌劃內閣第六十四章:懶官、懶政第二百一十章:一定要保住遼東的大好局面第二百零三章:治國先治官第二百九十二章:和朱標拜了把子第一百九十九章:騙進來虐第五百三十六章:有求必應陳雲甫第三百五十六章:京中有亂黨第四百五十五章:盛世,一定會降臨第二十二章:刀筆小吏第三百七十五章:李芳遠很能沉住氣第二百五十五章:本輔一定會看到那一天上架感言第一百六十四章:羣臣避道、禮絕僚!第四百八十一章:把陳景和調離東莞第四百六十九章:史無前例的國家工程第三百九十一章:生活中的老陳第八十五章:朱標砸“缸”第九十章:傳位詔書第一百八十三章:標哥越來越像老朱了第九十二章:客似雲來第三百二十一章:老大哥病危!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第一百六十二章: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第六十九章:遍體鱗傷朱重八第二百一十章:一定要保住遼東的大好局面第三百八十四章:料事如神第三十章:來自朱標的肯定第四十一章:歇斯底里第二百二十章:對弈天下第三百二十章:權傾朝野第六十六章:齊德說要撤藩第一百五十二章:老朱對陳雲甫動了殺心!第一百零七章:陳雲甫‘自首’第一百二十六章:去北平第二百二十章:對弈天下第一百一十七章:工部只想要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