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資本的活躍、陳希的大膽

“臣(老朽)拜見禹王,聖躬萬安。”

文淵閣內,陳雲甫姍姍來遲,早在這裡候下的胡嗣宗和陳希便起身下拜,口稱詣詞。

前者自兩人身邊穿行而過,笑呵呵的留下一句話來。

“博淵回來了,快坐吧,還有陳公,莫要多禮。”

“謝王上。”

兩人謝了恩起腰,有禮有序的各自落座,規規矩矩的直腰擡頭望向陳雲甫,胡嗣宗先開口言道。

“王上,此番臣與陳公同至,是陳公最近在廣州做了幾件不得了的大事,臣一時也不敢拿主意,又怕奏本里說的不夠詳實,故而帶着陳公一道自廣州來京,想着當面和大王彙報,伏請聖裁。”

這陳希是整出什麼幺蛾子了嗎。

陳雲甫來了些許好奇之心,便饒有興致的看向陳希,樂呵呵的笑問道:“是嗎,陳公是整出了哪些大事來,讓博淵都斟酌難定,可說與孤知曉否?”

陳希起身,作揖一拜:“大王,當年大王一力主持廣州市舶司復市開海,勸耕農桑、鼓勵工商,致有今時今日之粵海盛景。

老朽身爲粵地之民,欣逢盛景自然是對大王之恩感激涕零,自是想報恩於大王,近來在粵,連同一些同道志士,都欲爲國效力,便打算聯合工商各界,一道成立廣東工商界聯合商會,想在廣東布政使司麾下聽憑調遣。”

工商界聯合會。

陳雲甫先是一怔,而後呀然莫名。

這不就是商人蔘與政治的舞臺和名份嗎。

廣州的商人,現在的目光都那麼高遠了。

這纔開海復市幾年啊,資本就已經活泛到這種地步了,人通則政變,此言不虛。

怪不得胡嗣宗拿不定主意,這事影響深遠,是國家百年大計,利弊皆重。

利處顯而易見,成立工商聯合會,有助於國家更好的整合社會面資源,提高行政效率、加快經濟建設,這都是場面大白話,一說便通。

弊處同樣顯而易見,資本參與政治,會增強資本業在國家公共權力中的佔比權重,極易形成官商勾結的腐敗情況,對百姓和基礎生產者的剝削會加深,

造成不可逆的財富向頭部集中情況,通俗來說,就是會拉大社會面貧富差距。

茲事體大,是要好好斟酌商榷。

陳雲甫有些撓頭,這事要不要上軍政院會議討論呢。

亦或者自己直接駁掉?

一時拿不定主意的陳雲甫也不好把糾結擺在臉上,便不動聲色的說道。

“還有什麼其他的事先一併說了吧。”

陳希見陳雲甫沒有第一時間表態,自然也是猜不透陳雲甫的態度,心裡就有些沒有底氣,語調輕了三分向下繼續說道。

“老朽前些日子見廣州各界踊躍前往廣州銀行購買國債作爲財富儲蓄,恰好民間典當業和信貸業亦發展迅猛便心生靈感,想要以我陳家商號之產業及信譽作爲質保,欲發行一筆債務,取借於民,用於擴建海貿,通商於外。

所取盈利,按債比權分配於民,利通廣州各界人士。”

股票!

陳雲甫的腦子裡瞬間就蹦出這個詞來。

將自家產業的盈利分紅拿出來面向民間社會募集財富,本質上不就是妥妥的上市公司發行股票行爲。

好傢伙,陳希這老頭子怪不得能把陳家發展的那麼好,這是個經商的高人啊。

目光夠毒辣、腦子夠靈光。

竟然能從國債上獲取到如此靈感。

股票和國債,區別確實不大。

前者靠的是企業分紅,後者靠的是公權力信譽。

股票發行,自然是一種集中民間財富用作己用的行爲,怪不得陳希要搞工商聯合會,想混一個官面上的身份,這是用這個官面身份來作保,方便他更好的吸納民間財富啊。

這兩件事一環扣着一環,連在一起確實是滋事體大,也就怪不得胡嗣宗自己不敢拿主意。

一個搞不好,廣州可就陳家一家獨大了。

思忖一陣後,陳雲甫衝陳希笑道:“陳公不愧是有高遠見識之人,說及的這兩件事,孤都覺得很好。”

陳希的臉上頓時露出笑容來。

這事有門!

可隨即陳雲甫又言道:“事雖好,不過孤也不好乾綱獨斷,這樣吧,這兩件事孤把它們帶上軍政院會議討論。”

還上什麼會啊,軍政院會議,說到底還是你陳雲甫自己的一言堂,你點點頭不就行了?

陳希心裡那叫一個焦急,卻又不敢催促陳雲甫,只能佯做欣喜的躬身道謝。

“行,陳公且先去歇息吧,孤和博淵聊聊這事。”

打發走陳希,陳雲甫蹙起眉頭來看向胡嗣宗:“這事你怎麼看的。”

後者亦是作難道:“大王,茲事體大啊。”

“所以,你就把這個燙手山芋扔給孤了。”

“這個,嘿嘿。”胡嗣宗赧然一笑:“臣是覺得陳希說的這兩件事,利弊都有而且還都不小,用好了與國有大益,用不好則與國有大害。

可大王之前在《爲官理政》、《知易行難》等多本指導爲官之書中也說過,我們做官的,不能僅因爲政策之危害就懼而踟躕,更應該因其之利惠而大膽推行。”

“你倒是有話等着孤。”

陳雲甫起身嘆了口氣,邁步走出文淵閣,胡嗣宗連忙跟上纓於驥後。

“說到底,陳希提出的這兩件事都是咱們中國幾千年來破天荒的頭一遭,在此之前,歷朝歷代無有行此徑者,咱們現在辦,一來無法循例,二來沒有經驗,三者前路不明,孤也怕弄的天怒人怨,害民害國。”

“大王以前說過,我們這輩人,總應該有摸着石頭過河的勇氣纔是,我們不做,下一輩也不做,國家兩代人都在原地踏步。”

陳雲甫登時挑起了眉毛:“好你個博淵,孤沒有看錯你,你是個幹吏。”

“都是大王這麼多年來的教誨。”

負手前行,陳雲甫的眉關死死擰住,他現在已經聽明白了胡嗣宗的心意。

這傢伙,有心幹!

只是沒有自己的支持,他不敢而已。

“你要想好。”

陳雲甫突然駐足道:“孤本來是打算把你調回京來的, 這事一旦推動,三五載之內,你還得留在廣東保駕護航。”

這可是從地方調入中央,從候補行走躋身軍政院,胡嗣宗能不動心?

胡嗣宗還真就不動心。

“臣願意。”

陳雲甫不復多言,拍了拍他的肩頭:“明天軍政院開會,記得來。”

遙遙身後,胡嗣宗揖拜。

“多謝大王成全。”

這事,眼下看來是說動陳雲甫了。

胡嗣宗說的也有道理,咱們這輩人都沒有摸着石頭過河的勇氣,下輩人要是也沒有。

兩代人可不就全部原地踏步。

且先議論一番吧。

第五百三十七章:一斤米,一百文!第七十章:我要,改變這個時代!第五百章:我要吊死那些商人第三百二十六章:朕給你二個選擇第二百九十九章:自由永遠無法被壓迫第三百九十章:小奸賊陳景和第四百一十九章:絕不接受投降!第三百八十八章:恭請太師,晉位封王第二百九十一章:挾私報復第四百三十八章:夏元吉支棱起來了第二十三章:明俸第二百二十二章:籌劃內閣第三百六十八章:原始資本已經萌芽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一百五十八章:政見不合、拔刀相向第一百四十六章:思想逐漸迪化的藍玉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帳第三百八十六章:常茂很感慨第二十四章:明政一十二事第五百章:我要吊死那些商人第二百六十一章:故事中亡國的,不會是我大明朝吧!第二百一十九章: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一百零五章:朱橚要保楊貴第五十六章:丈母孃給姑爺送丫鬟二百六十七章:你自盡吧第四百七十四章:財政第四百一十九章:絕不接受投降!第六十章:殺!第三百六十五章:新的時代,來臨了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第六十七章:欲謀求大一統必先撤藩第三百一十八章:夫復何求!第二百三十章:老大哥的身體讓陳雲甫嚇了一跳第二百零八章:一家之主第三百六十章:席捲全國的編制改革第四章:老朱來了第二百九十二章:和朱標拜了把子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七十九章:朱標的感慨第一百八十七章:此女可借下官一用第五百二十八章:先把槍桿子抓手裡第四百七十九章:虎毒食子的陳雲甫?第一百七十八章:想安生都不得第五百三十七章:一斤米,一百文!第三百九十五章:國恆以弱滅第二百八十三章:先拿邵子恆開刀第一百八十四章:王者歸來第五百二十九章:着手安排二百六十七章:你自盡吧第三百八十六章:常茂很感慨第二百一十五章:新朝前的風雨第五十四章:大明子民第四百八十四章:科西莫-美第奇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二百七十四章:萬世師表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一百零四章:朱橚給的面子第八十章:老陳配專車了第一百九十四章:二桃分永順第四百零四章:明哲保身第四百二十四章:瘋狂的股票市場第二百八十章:改革稅法第三十九章:驚魂一刻第四百九十七章:險惡用心第三百七十章:制度能動性和思想積極性第四百零五章:尊重姓自己的選擇第三百九十五章:國恆以弱滅第二百四十七章:中原復興計劃和全國廢奴法案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朝的義務教育體系第二百九十四章:他們仨肯定有事第二百零五章:重訂《大明律集》第四百零九章:藍玉很心急第三百六十章:席捲全國的編制改革第三百二十七章第五百二十二章:陳雲甫教子第三百五十六章:京中有亂黨第五十六章:丈母孃給姑爺送丫鬟第四百九十九章:孤需要時間第三百一十一章:首輔說話也不好使第三百六十四章:國用政策調配經濟第一百六十章:遼東經略使第一百五十七章:吳中侯的面子頂天了!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三百零七章:雙贏還是雙輸第三百二十九章:靖難!靖難!!(一)第六十章:殺!第三百八十一章:膽大包天倆孩子第二百六十四章:反貪局掛牌成立第二十八章:橫空出世的豆腐塊第五章:真是神人?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二百七十九章:投寄、飛灑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六十章:殺!第一百九十七章:這朝堂,屬於陳雲甫!第三百九十七章:漸變的思想第四百一十九章:絕不接受投降!第五百四十五章:統一十九州的狂想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二百二十九章:推齊德去衝鋒陷陣
第五百三十七章:一斤米,一百文!第七十章:我要,改變這個時代!第五百章:我要吊死那些商人第三百二十六章:朕給你二個選擇第二百九十九章:自由永遠無法被壓迫第三百九十章:小奸賊陳景和第四百一十九章:絕不接受投降!第三百八十八章:恭請太師,晉位封王第二百九十一章:挾私報復第四百三十八章:夏元吉支棱起來了第二十三章:明俸第二百二十二章:籌劃內閣第三百六十八章:原始資本已經萌芽第四百三十九章:印度的重要性第一百五十八章:政見不合、拔刀相向第一百四十六章:思想逐漸迪化的藍玉第一百二十一章:御前升帳第三百八十六章:常茂很感慨第二十四章:明政一十二事第五百章:我要吊死那些商人第二百六十一章:故事中亡國的,不會是我大明朝吧!第二百一十九章:人生難得一知己第一百零五章:朱橚要保楊貴第五十六章:丈母孃給姑爺送丫鬟二百六十七章:你自盡吧第四百七十四章:財政第四百一十九章:絕不接受投降!第六十章:殺!第三百六十五章:新的時代,來臨了第六十三章:走馬上任第一天第六十七章:欲謀求大一統必先撤藩第三百一十八章:夫復何求!第二百三十章:老大哥的身體讓陳雲甫嚇了一跳第二百零八章:一家之主第三百六十章:席捲全國的編制改革第四章:老朱來了第二百九十二章:和朱標拜了把子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七十九章:朱標的感慨第一百八十七章:此女可借下官一用第五百二十八章:先把槍桿子抓手裡第四百七十九章:虎毒食子的陳雲甫?第一百七十八章:想安生都不得第五百三十七章:一斤米,一百文!第三百九十五章:國恆以弱滅第二百八十三章:先拿邵子恆開刀第一百八十四章:王者歸來第五百二十九章:着手安排二百六十七章:你自盡吧第三百八十六章:常茂很感慨第二百一十五章:新朝前的風雨第五十四章:大明子民第四百八十四章:科西莫-美第奇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二百七十四章:萬世師表第三百二十八章:朱允炆決意動刀削藩!第一百零四章:朱橚給的面子第八十章:老陳配專車了第一百九十四章:二桃分永順第四百零四章:明哲保身第四百二十四章:瘋狂的股票市場第二百八十章:改革稅法第三十九章:驚魂一刻第四百九十七章:險惡用心第三百七十章:制度能動性和思想積極性第四百零五章:尊重姓自己的選擇第三百九十五章:國恆以弱滅第二百四十七章:中原復興計劃和全國廢奴法案第一百三十七章:大明朝的義務教育體系第二百九十四章:他們仨肯定有事第二百零五章:重訂《大明律集》第四百零九章:藍玉很心急第三百六十章:席捲全國的編制改革第三百二十七章第五百二十二章:陳雲甫教子第三百五十六章:京中有亂黨第五十六章:丈母孃給姑爺送丫鬟第四百九十九章:孤需要時間第三百一十一章:首輔說話也不好使第三百六十四章:國用政策調配經濟第一百六十章:遼東經略使第一百五十七章:吳中侯的面子頂天了!第一百九十三章:集中管理、高度自治第三百零七章:雙贏還是雙輸第三百二十九章:靖難!靖難!!(一)第六十章:殺!第三百八十一章:膽大包天倆孩子第二百六十四章:反貪局掛牌成立第二十八章:橫空出世的豆腐塊第五章:真是神人?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二百七十九章:投寄、飛灑第二百七十一章:朝廷與你們同在!第六十章:殺!第一百九十七章:這朝堂,屬於陳雲甫!第三百九十七章:漸變的思想第四百一十九章:絕不接受投降!第五百四十五章:統一十九州的狂想第四百四十一章:技術專利保護第二百二十九章:推齊德去衝鋒陷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