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陳雲甫捱了一頓廷仗

東閣坐宮和陳雲甫之前在朱標府上是完全兩種不一樣的體驗。

在太子府裡,陳雲甫是將六部五寺的奏請一一記下,而後再向朱標彙報,記下批示,工作量極大。

而東閣坐宮顯然就輕鬆許多,陳雲甫這位東閣大學士徹底只作爲朱標的秘書存在,六部五寺的奏本由各部院大臣親自做彙報,朱標當面給出批覆,而陳雲甫的職責就是將批覆記下立項,日後督促六部五寺的落實情況即可。

工作量驟然少了許多。

事雖然少了,但陳雲甫一樣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然萬一有什麼疏漏的地方,他自己都覺得臉上不好看。

以前工作量大的時候都還能事事做的漂亮,現在工作量少了反而丟三落四,丟不丟人。

東閣的整體建築風格類似奉天殿,朱標高坐正上首位,側殿偏處是陳雲甫的座位,一張條案、一塊軟墊。

六部五寺從三品以上的官員站在殿中,各自帶着自家的事,按着順序一一走出向朱標彙報。

“所謂的朝會,大概也就是如此流程吧。”

陳雲甫如是想着,不覺間又感到一陣無聊,有時候盤腿坐久了不免腿麻,便活動幾下。

那李原名本就在殿中無所事事,禮部的事朱標已經明確批覆過不讓他提,以免浪費時間,所以東閣之內屬他最爲無所事事,大半的注意力便都用來亂瞅亂看,這不,捉住陳雲甫了。

不過李原名好歹也是禮部尚書,親自下場找麻煩這種事自持身價也不會做,暗中打一個手勢,自有禮部給事中宋治站出來。

“殿下,下官要彈劾一人。”

彈劾?

朱標正準備對兵部關於北疆軍務的奏請進行批覆,聞言來了些許興致,遂問道:“宋御史準備彈劾誰啊。”

這裡朱標稱宋治御史也沒毛病,宋治的官職雖然是禮部給事中,但他屬於科官,同樣隸屬於都察院監察系統內。

大明的監察體系分爲科、道兩種,科就是六科給事中,可以理解爲都察院駐紮在六部的監察室,監察室主任就是給事中,雖然級別不高只是正七品,但卻可以行使對六部的監督及彈劾權。

既接受上級機關都察院的領導也接受所駐六部的一把手即尚書領導。

至於道官就是各省的監察御史,洪武朝是十二省後期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兩京一十三省。

六科給事中加上十三道監察御史組成了都察院對中央六部、地方的完善監察體系。

宋治走出班列,作揖道:“下官要彈劾東閣大學士兼左春坊大學士陳雲甫。”

正按摩雙腿的陳雲甫頓時愣住,而後心裡不由納悶。

我和你好像無冤無仇吧?

朱標也皺起了眉頭,先是看了一眼陳雲甫,而後沉吟一聲說道。

“宋御史是禮部給事中,什麼時候也開始分心起東宮的事了。”

言下之意就是說你這傢伙是不是管的有些寬了。

宋治卻是振振有詞的說道:“今日殿下東閣坐宮,同六部五寺的部院大臣理政治國,大學士卻在那裡頻頻騷動,下官彈劾大學士殿前失禮,臣身爲禮部給事中,對這於禮不合的事進行彈劾,實屬分內。”

朱標這才明白過來,感情是衝這一點。

而陳雲甫則是眨眨眼,一臉苦澀的看向朱標。

大哥,我還問你要不要先去學一點上殿禮儀,你說不急,這下可好,怎麼辦吧?

朱標也知道這事是自己給陳雲甫挖的坑,

心裡一陣愧疚,正想着如何替陳雲甫遮掩過去,李原名輕咳一聲站了出來。

“宋御史,人家大學士畢竟年少,有些輕浮散漫也屬少年心性,咱們何必斤斤計較。”

宋治上綱上線起來:“既入殿爲臣,當遵守朝禮,此與歲數何干?若是同工皆如此,內急就要更衣,那這金殿之上豈不成腌臢之地了?”

“唉,宋御史說的也有道理。”李原名嘆了口氣,面衝朱標拱手:“下官身爲禮部尚書,此事忘了提前照會大學士,是下官欠考慮了。”

這倆人一唱一和的,倒是把陳雲甫這殿上失禮的事給坐死了。

朱標沒吭聲,心裡多少有些不爽。

當着領導的面難爲領導秘書,你們這不是給領導添堵嗎。

可朱標再生氣也沒轍,言官不得因言獲罪這是朱元璋定的規矩,這就給了科道言官們莫大的勇氣,他們誰都敢彈劾,你還不能說什麼。

想想也是這個道理,如果科道言官噤若寒蟬什麼都不敢說,那朝廷和地方該腐敗成什麼樣子了。

還要都察院要御史幹什麼。

“宋御史倒是很懂禮數規矩嘛。”朱標沉着臉,沒好氣的問道:“那孤想問問宋御史,大學士這般殿前失禮的行爲應該如何處置啊。”

宋治就來了精神,開口道:“殿前失禮者,罰俸一月廷仗十記。”

罰俸一月、廷仗十記?

陳雲甫心裡頓時破口大罵。

我敲裡嗎!老子跟你什麼仇什麼冤,你們就那麼看老子不順眼?

朱標也沉下了臉。

無論是罰俸還是廷仗,都是他不能接受的。

正自恨着,突然朱標又笑了出來,看向李原名道:“李部堂以爲然否?”

後者裝模作樣的嘆了口氣:“殿下,大學士畢竟還年輕,下官覺得是不是有些不妥啊。”

這老傢伙多精多賊,既不公開得罪朱標,卻也把陳雲甫的後路給斷了。

如果朱標手下留情順勢而下減輕處罰,那就是坐實陳雲甫少不更事、輕浮散漫,只是因爲年紀小才偏袒一次。

那將來陳雲甫再犯什麼錯誤,那人家可就要說陳雲甫恃寵而驕、變本加厲了。

朱標也壓根沒打算順李原名的話往下說,而是繼續問道。

“剛纔孤正和兵部議北疆軍政大事,孤的話還沒說完呢,宋御史就站出來打斷孤對兵部的批覆,這算什麼?”

李原名和宋治都傻了眼。

“怎麼,李部堂身爲禮部尚書,對這不懂嗎?”朱標恍然大悟般哦了一聲:“孤差點忘了,李部堂現在是禮部‘試’尚書,可能還不熟悉禮部的章程禮法?”

李原名頓時頭頂冒汗,連忙道:“宋御史之舉亦爲殿前失儀。”

“怎麼處置!”

“罰俸一月,廷仗、廷仗十記。”

朱標懶得再說話,揮手,下手處站着的吉祥就站了出來,寒着臉喝道:“來人!”

幾名大漢將軍威武不凡的走了進來,兩兩一組就摁住了宋治和陳雲甫。

“拉出去,各打十記廷仗。”

吉祥說這話之後又點了一旁偏殿處的小宦官。

“你去監刑,哪怕是大學士,也得狠狠的打,明白嗎。”

小宦官就算是個傻子也明白吉祥啥意思了,何況這小宦官本身就是伺候朱標的, 在太子府早就和陳雲甫不要太熟,心裡跟明鏡一樣。

打板子嘛,重還是輕那還不是大漢將軍的手下功夫。

十記廷仗打重點能打死人,打輕點連屁股上的毛都傷不到。

“奴婢領命,一定認真監刑。”

小宦官領命離開,出門的時候和陳雲甫對了下眼神。

後者心裡頓時踏實下來,斜睨了宋治一眼,冷哼一聲。

老東西,你自求多福吧。

再看那宋治,早已是臉如苦瓜,心裡恨不得把自己嘴給抽爛,更是把李原名八輩祖宗都給罵了一遍。

王八蛋,出了事就明哲保身,以後誰還跟你混。

苦澀罷纔想起陳雲甫來,連忙轉頭看向和自己一樣趴在條凳上等着挨板子的陳雲甫說道:“大學士,下官、下官只是一時糊塗,嘴快了些。”

他又不傻,別看都是十記廷仗,陳雲甫挨的絕對沒有自己重!

果然,站在陳雲甫身邊的大漢將軍抄起又厚又沉的廷仗,揮的虎虎生風,結果落到陳雲甫屁股上之後卻就如棉花一般,連腚上的蒼蠅都感覺像是做了個全身按摩,煽動一雙翅膀舒舒服服的飛走,落在了宋治的屁股上,看樣子,它打算再享受一遍。

結果就是整個身子都被砸進了宋治的屁股裡。

“啊!!”

宋治疼的慘叫起來。

陳雲甫眯着眼睛看向宋治,冷聲道:“宋御史,身爲御史言官,還是應該有點骨氣的。”

現在知道求饒了,想着轉換門庭?

晚了!

第二百一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一十七章:友鄰無白丁第三百四十章:解密章(下)第七章:几筵殿裡的見聞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三百七十二章:常茂也要玩連環船第二百五十一章:他已經越來越像皇帝了第五十二章:恩如海、威如獄第一百五十章:把朱樉往死裡坑第一百五十八章:政見不合、拔刀相向第四百八十三章:廣交所的重要性第一百五十七章:吳中侯的面子頂天了!四月更新情況和五月更新彙報第三百四十六章:蛋糕,大家一起吃。第二百章:九卿之首!第二百四十一章:下官楊士奇拜見少師第四百二十八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八章:靈前兇險第二百零一章:禪讓禮怎麼定?第一百四十六章:思想逐漸迪化的藍玉第三百六十五章:新的時代,來臨了第八十一章:陳雲甫和齊德第五十七章:太粗魯了第五百一十八章:查倉第二百五十四章:誰在執棋弈天下?第九十二章:客似雲來第二百五十六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上)第四百六十四章:這算大捷嗎?第三百三十六章:靖難!靖難!!(八)第四百一十三章:公與私第四章:老朱來了第三百九十三章:戰略服務政略第二百四十一章:下官楊士奇拜見少師第五章:真是神人?第四百九十九章:孤需要時間第二十七章:朱標要來視察工作第五十五章:木秀於林第一百九十二章:溫水煮青蛙第五百二十一章:控制輿論第二百五十八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下)第一百七十六章:縣太爺的叔祖父第四百二十七章:陷入死地第四百一十八章:孩子們的權力山頭第四百五十六章:資本也內卷第三百四十三章:封天祭禮,九州共主!第一百一十六章:廢徭復商疏第二百四十四章:欺負人第四百一十五章:廢停優待政策第二百四十二章:來給本輔當秘書吧第三百四十四章:正戲開鑼第三百五十五章:努力造船,傳播文明第九十一章:真是夠閒的第五百零五章:上海第一百七十七章:爲往聖繼絕學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二十二章:刀筆小吏第三百三十三章:靖難!靖難!!(五)第三百六十五章:新的時代,來臨了第二百三十五章:精簡禮法,衆望所歸第三百三十一章:靖難!靖難!!(三)第九十八章:做一回欽差第三百三十六章:靖難!靖難!!(八)第四十二章:陳雲甫的建議第二百八十章:改革稅法第三百零六章:事在人爲第四百七十三章:治安第五百二十六章:世間態--工第三百八十四章:料事如神第一百一十四章:請二位上官好好享受一番第三百六十八章:原始資本已經萌芽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四百六十五章:破城,就在今日第一百五十七章:吳中侯的面子頂天了!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六十一章:洪武一十七年第四百二十八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三百八十七章:絕望的李芳遠第五百四十三章:歸家第二百九十一章:挾私報復第三十一章:突如其來的擢升第一十九章:邵檸第五百一十二章:能不能救?第五百三十三章:傲慢與偏見!第一百五十章:把朱樉往死裡坑第一百四十一章:請崇禮侯回京!第二十六章:近墨者黑第一百七十三章:門下藍玉,拜見明臺!第一百四十三章:我的名字第二百四十八章:齊卿是賢臣啊第二百四十章:端倪第一百二十三章:爺倆聯手玩人第二百五十四章:誰在執棋弈天下?第二百四十九章:老大哥動了怒第二百零四章:三法司聯席會議第一百九十二章:溫水煮青蛙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第二百九十五章:我們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第六十六章:齊德說要撤藩第四百七十章:楊士奇的勸諫
第二百一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一十七章:友鄰無白丁第三百四十章:解密章(下)第七章:几筵殿裡的見聞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三百七十二章:常茂也要玩連環船第二百五十一章:他已經越來越像皇帝了第五十二章:恩如海、威如獄第一百五十章:把朱樉往死裡坑第一百五十八章:政見不合、拔刀相向第四百八十三章:廣交所的重要性第一百五十七章:吳中侯的面子頂天了!四月更新情況和五月更新彙報第三百四十六章:蛋糕,大家一起吃。第二百章:九卿之首!第二百四十一章:下官楊士奇拜見少師第四百二十八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八章:靈前兇險第二百零一章:禪讓禮怎麼定?第一百四十六章:思想逐漸迪化的藍玉第三百六十五章:新的時代,來臨了第八十一章:陳雲甫和齊德第五十七章:太粗魯了第五百一十八章:查倉第二百五十四章:誰在執棋弈天下?第九十二章:客似雲來第二百五十六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上)第四百六十四章:這算大捷嗎?第三百三十六章:靖難!靖難!!(八)第四百一十三章:公與私第四章:老朱來了第三百九十三章:戰略服務政略第二百四十一章:下官楊士奇拜見少師第五章:真是神人?第四百九十九章:孤需要時間第二十七章:朱標要來視察工作第五十五章:木秀於林第一百九十二章:溫水煮青蛙第五百二十一章:控制輿論第二百五十八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下)第一百七十六章:縣太爺的叔祖父第四百二十七章:陷入死地第四百一十八章:孩子們的權力山頭第四百五十六章:資本也內卷第三百四十三章:封天祭禮,九州共主!第一百一十六章:廢徭復商疏第二百四十四章:欺負人第四百一十五章:廢停優待政策第二百四十二章:來給本輔當秘書吧第三百四十四章:正戲開鑼第三百五十五章:努力造船,傳播文明第九十一章:真是夠閒的第五百零五章:上海第一百七十七章:爲往聖繼絕學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二十二章:刀筆小吏第三百三十三章:靖難!靖難!!(五)第三百六十五章:新的時代,來臨了第二百三十五章:精簡禮法,衆望所歸第三百三十一章:靖難!靖難!!(三)第九十八章:做一回欽差第三百三十六章:靖難!靖難!!(八)第四十二章:陳雲甫的建議第二百八十章:改革稅法第三百零六章:事在人爲第四百七十三章:治安第五百二十六章:世間態--工第三百八十四章:料事如神第一百一十四章:請二位上官好好享受一番第三百六十八章:原始資本已經萌芽第四百八十章:一局真正的大棋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四百六十五章:破城,就在今日第一百五十七章:吳中侯的面子頂天了!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六十一章:洪武一十七年第四百二十八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三百八十七章:絕望的李芳遠第五百四十三章:歸家第二百九十一章:挾私報復第三十一章:突如其來的擢升第一十九章:邵檸第五百一十二章:能不能救?第五百三十三章:傲慢與偏見!第一百五十章:把朱樉往死裡坑第一百四十一章:請崇禮侯回京!第二十六章:近墨者黑第一百七十三章:門下藍玉,拜見明臺!第一百四十三章:我的名字第二百四十八章:齊卿是賢臣啊第二百四十章:端倪第一百二十三章:爺倆聯手玩人第二百五十四章:誰在執棋弈天下?第二百四十九章:老大哥動了怒第二百零四章:三法司聯席會議第一百九十二章:溫水煮青蛙第一百二十八章:故人第二百九十五章:我們都要做好最壞的打算第六十六章:齊德說要撤藩第四百七十章:楊士奇的勸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