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資本也內卷

在從自己父親那得到解惑之後,陳嘉鼎立馬做出相應的部署。

既然已經知道了朝廷未來的打算,那麼眼下他們陳家要做的,就是緊跟朝廷的步伐不能掉隊。

彷彿一夜之間,廣州城陳家的商號就一口氣開了幾十家作坊,開出極高的工錢待遇招募工人和學徒。

一時間,廣州城其他各家商號無不側目。

驚愕的同時也都升起一個疑問。

陳家瘋了?

朝廷的工錢是四十文,廣州當地平日裡的工錢則是五十文,本就不擔心會被朝廷搶走工人,可如今陳嘉鼎卻又一次上漲工錢,將日錢開到了六十文!

不僅如此,陳嘉鼎還學着朝廷的工期制推出五年、十年、二十年等工契。

五年的屬於短工,日錢是六十文,但十年的就變成了六十五文,而二十年的,竟然高達七十文!

這幾乎已經達到了朝廷用工的一倍。

天下熙熙皆爲來,百姓們做工勞動爲的不就是求一個衣食兩足,哪裡給的工錢高自然也就跟誰幹,很快,陳家新開的幾十個作坊就全部招滿了工人。

陳家商號的聲名也一時間顯赫不已,連帶着的,廣交所的股價都跟着上漲不少。

廣東這地界的百姓本就不多,寥寥幾百萬,陳家招的那麼多人自然不可能全是生茬學徒,一大部分可是從其他各家商號跳槽過去的熟練工,因此,陳家的興盛就勢必伴隨其他各家商號的衰落。

“真要是讓陳家把咱們的工人給搶完,那咱們還幹個屁,全部關門大吉。”

幾家私下裡一串氣,都對陳嘉鼎這種做法咬牙切齒。

可罵歸罵,坐以待斃顯然是不可能的,陳家漲工錢,他們各家也跟着漲工錢,勢要和陳家一爭高下。

一時間,廣州當地的用工工資標準蹭蹭上漲。

除了漲工錢之外,各家又開始在其他方面想辦法。

比如工時和工休的時間分別得到了縮短和延長。

工人的福利待遇開始增加。

資本家階級也有內卷啊。

所以工人的福利待遇從來不是資本家良心發現,而完全是因爲人家內卷下擠出來的邊際效益增加了而已。

誰要是因此歌頌資本家高風亮節那絕對不是壞,單純只是蠢。

“和咱們陳家搶工人,他們有那個實力嗎?”

陳嘉鼎不屑一顧,他已經得到了自己父親的指點,模糊間看到了國家二十年乃至三十年後的發展方向,知道這個時候誰能搶佔先機,誰就能在幾十年後一家獨大,成爲粵海之地乃至全國的商業巨頭。

搶工人,搶熟練工!

陳家在二十年契之後再一次推出了三十年契。

不過這一次,沒有漲任何工錢,只是多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條款。

幹滿三十年後,退休的工人每個月都可以從他們陳家支領五百文錢作爲退休養老錢!

你們養工人一年、十年,我們陳家養工人一輩子!

就是財大氣粗,不服你們來咬我。

社會保障制度和退休養老金制度就這麼在一羣廣東資本家的瘋狂內卷中,悄然誕生。

資本主義的發展,從十五年前陳雲甫着手復商開始,在中華大地這片土地上以近乎瘋狂乃至野蠻的速度生長着。

因爲大明是一個強大的國家,這是資本發展所必須的生長土壤。

更重要的一點,還是之前前文所提到的國家制度功勞。

大九州,分封制!

完全內環封閉的封建帝制可能誕生資本,

但絕對沒有資本生長的政治環境,因爲內環下資本的發展有天花板,它的體量註定大不了,過大就會影響帝制的法權基礎,會被朝廷直接連根拔除。

而大九州的分封讓整個國家的發展方向是有序卻無封閉的。

資本越強盛,國家向外擴張的速度就越快。

而擴張的越快,就意味着國家擁有大片大片亟待開發的土地資源、礦產資源、生產資源和原始生產力(奴隸或者說殖民地的土著民)。

這就是陳雲甫之前提到過的,制度能動性和思想積極性,早在幾年前,陳雲甫就已經在中央確定下中央銀行的核心綱領,那就是國用政策調配經濟。

既鼓勵了工商業的發展繁榮,也確保資本的有序生長。

它壯大的速度是野蠻的,但它壯大的方向同樣屬於可控的。

無論廣東的資本家們如何富有,他們永遠都是跟着國家政策在走,而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一如現在的陳嘉鼎。

他知道朝廷現在正在做的事是鼓勵更多的老百姓投身進入作業生產而不是原始的耕種生產,那他們陳家,就要緊緊依附中央的政策旗杆下,招工擴產。

聰明的不只是陳家一家,陳家人就算再如何聰明,畢竟是離着南京遠,官面的關係也沒能進入中央,在很多中央政策的解讀上,能比得上南京地方和直隸各州府那些有着親戚子弟當官的紅頂商人?

即廣東之後,直隸各州府也很快向軍政院提交關於成立工商聯合會的奏本。

軍政院爲此專門開了一堂會,最終在陳雲甫的支持下批准通過。

於此同時,南京股票交易所也應運誕生。

京交所掛牌成立。

七八名浙江籍商人在這般時代劇變的環境下,靜悄悄的來到南京,拜訪嚴震直。

“廣東、直隸、福建,眼下都在迅猛的發展着,我們浙江是傳統的農業大省,幾千來都是朝廷的糧賦重地。

大地主、小地主江浙一帶就最多,以前覺得咱們浙江多牛多牛,現在可好,再這麼下去,咱們浙江可就顯得窮酸咯。”

一羣商人中有不少和嚴震直這位曾經的浙江糧長是故交, 還有的更是沾親帶故,因此說起話來倒也開誠佈公、不做隱瞞。

嚴震直位於上首頻頻點頭:“胡嗣宗給中央來了信,確實說了今年廣東的情況變化,大量農民在高工錢、高福禮、高待遇的吸引下脫離土地進入工廠和作坊。

越來越多的村落搬出鄉野、山溝,城市化進程開始加快,最猛的時候,廣東一個月開了三十七家織廠,幾千臺織機、梭紗機甚至是大型的水力紡紗車那是連日不停。

工業化的速度在廣東那羣富可敵國商人真金白銀的刺激下越來越快,中央現在正在討論,是不是把廣東頭上經濟試點省的帽子給摘掉。”

聞絃歌而知雅意,一羣商人彼此對望,其中一人小心開口。

“您是說,朝廷有意,在全國範圍內全面放開,允許各省成立工商聯合會?”

“廣東試點的帽子帶了三年,這三年來發展的速度甚至超過了原先十年,說明政策是沒問題的。”

嚴震直嗯了一聲:“政策只要沒問題,那全國施行就有了基礎,不過大王也在猶豫,你們也不要着急,回家安心等着就好,真有什麼進展,我會和王鈍知會一聲,咱們浙江自古就是富庶之地,怎麼也不會落後廣東太多。”

幾人苦笑起來:“哪裡是不落後太多,您居中央有所不知,現在杭州都開了粵商的分號,再這麼下去,粵商就真要從咱們的盤子裡搶食了。”

“放心吧,朝廷不會放任粵商一家獨大的。”

嚴震直言辭篤定。

“絕對不會!”

第三百四十一章:這輩子成與不成,都值了!第一百五十五章:凡人也能勝天半子!第三百一十九章:人心不定第三百六十四章:國用政策調配經濟第一十四章:陳雲甫的新家第四百一十章:資本的活躍、陳希的大膽第五百四十五章:統一十九州的狂想第二百六十六章:李成桂篡位只差一步第三百二十章:權傾朝野第一百四十三章:我的名字第二百章:九卿之首!第二十八章:橫空出世的豆腐塊第四百七十三章:治安第一百一十五章:恐怖的古代社會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七十四章:踏實本分第二百四十四章:欺負人第一百八十二章:誰可爲太孫?第六十七章:欲謀求大一統必先撤藩第五百三十八章:三裡橋械鬥案件第四十章:歷史的大幕緩緩拉開第四百二十章: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二百一十四章:朱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第二百二十一章:甩手掌櫃主禮官第五百一十六章:找場子的陳景和第八十四章:一個右侍郎要投誠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四百三十章:青史罕見的大捷第一百五十六章:臭皮匠們陸續就位第一百一十二章:茹太素那叫一個冤第三百二十七章第六章:朱標第四百三十三章:冰雕第五百一十二章:能不能救?第一百零六章: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一百七十四章:每一天都值得期待第二百七十三章:菩薩心腸,雷霆手段第三百二十二章:帝崩,舉目破敗第一百零五章:朱橚要保楊貴第三百八十九章:廣州萬國商貿會第四十三章:君子之風第三百八十章:渡江之捷第四百二十八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四十章:歷史的大幕緩緩拉開第一百八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二百八十一章:諸君共勉第四百五十九章:南印度公司的誕生!第四百三十三章:冰雕第四百三十二章:別說話,小心暴露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一百二十六章:去北平第三百七十一章:萬事俱備第二百五十八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下)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三百九十四章:阿拉伯人想來搶食第三百零九章:真實的廣東第四百九十九章:孤需要時間第一百九十一章:規矩能大過王法嗎?第一百五十一章:朝禮和朱標第四百六十四章:這算大捷嗎?第一百六十章:遼東經略使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一十九章:邵檸第三百零九章:真實的廣東第三百三十二章:靖難!靖難!!(三)第三百九十二章:擦屁股第二十二章:刀筆小吏第一百三十三章:坑死你你還得說謝謝第一百三十四章:封狼居胥的奇功!第三百零二章:孤注一擲,刺殺陳雲甫!第八十一章:陳雲甫和齊德第一百四十三章:我的名字第二百六十章:老大哥說的沒毛病第八十六章:朱元璋對陳雲甫很是上心第四百五十二章:藍玉非明主第三百四十九章:士歸士、紳歸紳第二百一十一章:臭皮匠也想上位第九十五章:見招拆招真高手第三百零五章:話及正題第五百三十九章:一出名爲政治的大戲緩緩拉開帷幕第一百八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四百五十九章:南印度公司的誕生!第三百二十四章:朱允炆的狠辣第五百二十五章:世間態--農第一百一十五章:恐怖的古代社會第三百零七章:雙贏還是雙輸第一百一十章:打啞謎第五百一十九章:手銃!第五百二十三章:時代的傳承接力第一百一十四章:請二位上官好好享受一番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三百五十二章:軍事貴族和政治貴族第二百四十五章:讓齊德蹦躂去吧第三百四十四章:正戲開鑼第一百零九章:老朱也會玩賴第三百六十一章:最堅固的利益共同體第一百七十六章:縣太爺的叔祖父第三百二十一章:老大哥病危!第三百六十六章:偷得浮生半日閒
第三百四十一章:這輩子成與不成,都值了!第一百五十五章:凡人也能勝天半子!第三百一十九章:人心不定第三百六十四章:國用政策調配經濟第一十四章:陳雲甫的新家第四百一十章:資本的活躍、陳希的大膽第五百四十五章:統一十九州的狂想第二百六十六章:李成桂篡位只差一步第三百二十章:權傾朝野第一百四十三章:我的名字第二百章:九卿之首!第二十八章:橫空出世的豆腐塊第四百七十三章:治安第一百一十五章:恐怖的古代社會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七十四章:踏實本分第二百四十四章:欺負人第一百八十二章:誰可爲太孫?第六十七章:欲謀求大一統必先撤藩第五百三十八章:三裡橋械鬥案件第四十章:歷史的大幕緩緩拉開第四百二十章:食君之祿、擔君之憂第二十一章:入都察院第二百一十四章:朱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第二百二十一章:甩手掌櫃主禮官第五百一十六章:找場子的陳景和第八十四章:一個右侍郎要投誠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四百三十章:青史罕見的大捷第一百五十六章:臭皮匠們陸續就位第一百一十二章:茹太素那叫一個冤第三百二十七章第六章:朱標第四百三十三章:冰雕第五百一十二章:能不能救?第一百零六章: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一百七十四章:每一天都值得期待第二百七十三章:菩薩心腸,雷霆手段第三百二十二章:帝崩,舉目破敗第一百零五章:朱橚要保楊貴第三百八十九章:廣州萬國商貿會第四十三章:君子之風第三百八十章:渡江之捷第四百二十八章: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第四十章:歷史的大幕緩緩拉開第一百八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二百八十一章:諸君共勉第四百五十九章:南印度公司的誕生!第四百三十三章:冰雕第四百三十二章:別說話,小心暴露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一百二十六章:去北平第三百七十一章:萬事俱備第二百五十八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下)第四百七十七章:背鍋的陳嘉鼎第三百九十四章:阿拉伯人想來搶食第三百零九章:真實的廣東第四百九十九章:孤需要時間第一百九十一章:規矩能大過王法嗎?第一百五十一章:朝禮和朱標第四百六十四章:這算大捷嗎?第一百六十章:遼東經略使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一十九章:邵檸第三百零九章:真實的廣東第三百三十二章:靖難!靖難!!(三)第三百九十二章:擦屁股第二十二章:刀筆小吏第一百三十三章:坑死你你還得說謝謝第一百三十四章:封狼居胥的奇功!第三百零二章:孤注一擲,刺殺陳雲甫!第八十一章:陳雲甫和齊德第一百四十三章:我的名字第二百六十章:老大哥說的沒毛病第八十六章:朱元璋對陳雲甫很是上心第四百五十二章:藍玉非明主第三百四十九章:士歸士、紳歸紳第二百一十一章:臭皮匠也想上位第九十五章:見招拆招真高手第三百零五章:話及正題第五百三十九章:一出名爲政治的大戲緩緩拉開帷幕第一百八十六章:治大國如烹小鮮第四百五十九章:南印度公司的誕生!第三百二十四章:朱允炆的狠辣第五百二十五章:世間態--農第一百一十五章:恐怖的古代社會第三百零七章:雙贏還是雙輸第一百一十章:打啞謎第五百一十九章:手銃!第五百二十三章:時代的傳承接力第一百一十四章:請二位上官好好享受一番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三百五十二章:軍事貴族和政治貴族第二百四十五章:讓齊德蹦躂去吧第三百四十四章:正戲開鑼第一百零九章:老朱也會玩賴第三百六十一章:最堅固的利益共同體第一百七十六章:縣太爺的叔祖父第三百二十一章:老大哥病危!第三百六十六章:偷得浮生半日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