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八門金鎖陣

聽到自己老巢被明軍包圍的消息後,阿魯臺腦子都懵了。

自己一直以來都很謹慎,斥候都派到五十里外了,也沒見到一個明軍的影子,這支明軍是從哪冒出來的?

“父汗,現在怎麼辦?”

脫歡在一邊也是六神無主,眼麼前是已經斷糧的明軍,大軍攻個幾天就必然能取得重大戰果,甚至全殲這支被困死在狼居胥山的明軍也不是沒可能。

可幾天的時間。

自家老巢早就完蛋了,連地裡的蚯蚓都得被豎着劈兩半。

“撤。”

阿魯臺咬緊牙關,從牙縫裡擠出這個字來。

縱是有千般的不忿、萬般的不甘,這一刻都化作烏有。

各部萬戶開始有序準備撤退,而阿魯臺的動向自然也落在了困守在狼居胥山中的王弼眼中。

“韃靼人撤了。”

“他們爲什麼撤,難道是誘敵之計?想把咱們騙出去殺?”

李遠則有不同意見:“我軍已經斷糧,韃靼人何必再行誘敵之計,只需要再等兩日就能不戰而勝,何必多此一舉,我覺得,一定是戴將軍部趕到了。”

“沒見到援軍的影子啊。”王祁在邊上說的話讓王弼大覺顏面盡失。

“誰告訴你支援一定要人到才能支援,圍魏救趙的典故都不知道嗎。”

王弼雖然貪功冒進,有這樣那樣的毛病,但畢竟是領兵幾十年的將軍,很快做出了一個正確的決定。

“全軍殺出去,咬住阿魯臺部。”

“父帥,咱們可都是步兵啊,拿步兵追騎兵?”

“追是肯定追不上,但咱們必須跟過去,懂嗎。”

兩條腿當然跑不過四條腿,不過王弼追着阿魯臺不鬆口的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跟着阿魯臺找到韃靼部的老營,配合戴次申部爭取全殲阿魯臺!

王弼的打算阿魯臺一眼就能看穿,

可他現在歸心似箭,根本無暇顧及,只好把自己兒子脫歡留下,連着三萬騎兵阻攔王弼。

這樣一來,王弼就沒辦法了。

“要不是戰馬全給宰了,老子非得狠狠捅阿魯臺一刀不可。”

現在說什麼都是廢話,王弼部沒了戰馬,最大的能耐也就只能拖住脫歡這三萬騎,不讓其回師救老營,算是替戴次申分擔一些壓力。

再說阿魯臺這邊,連連催馬之下也用了將近兩個時辰的時間才趕回老營,等他趕到的時候,眼前看到的,是早已城頭變幻大王旗的老營營地。

那高高飄揚的明軍旗幟讓阿魯臺暴怒不已。

“進攻!奪回老營!”

老營一旦放棄,自己這十幾萬大軍的結局無需多言,因此,阿魯臺的選擇沒有錯。

戴次申早就有了準備,阿魯臺下令之前,他就已經擺下了陣型。

這個陣型的名字叫八門金鎖。

很熟悉是不是。

三國演義裡面的出場次數特別高,六韜中有詳細的佈陣說明,這種大陣,最適合的地形就是平原,最喜歡對付的就是騎兵。

諸葛武侯曾經在八門金鎖陣的基礎上改良升級出2.0版本的武侯八卦陣,但八卦陣太複雜,別看戴次申當了幾十年兵,還真沒搞懂。

打韃靼,八門金鎖陣足夠了。

陣型的核心是步兵方圓陣,盾、矛、弓、弩四個兵種配上嶽武穆當年整出來專門招呼柺子馬的麻札刀,任由阿魯臺十萬騎兵衝進陣來,也是一陣人仰馬翻、寸步難進。

外圍則是明軍五萬騎兵混以漠南蒙古三萬騎兵,八萬人繞着這八門金鎖陣的兩翼曲線包抄,從肋部和側後進攻阿魯臺。

而在八門金鎖陣的陣眼中心,則是一個高高聳立的木塔,戴次申帶着十幾名旗手站在塔臺之上。

戴次申舉着望遠鏡時刻觀摩着戰爭的走向,一邊下着一道道或變陣或調兵的指令,旗手就會打出對應的旗語。

軍令在白晝下暢通無阻。

韃靼軍宛如洪水般涌入明軍大陣,明軍大陣則如磐石一般,任由洪水衝擊也是巋然不動。

一名名草原健兒甚至都來不及揮起馬刀,便被一杆杆自櫓盾中探出的長矛捅穿胸腔和小腹,更甚者前一秒還端坐馬上,下一秒就被冷箭弩箭射成刺蝟一般墜馬落地。

一名草原的勇士催馬僥倖躲過這明槍暗箭,堪堪欺身到一個個陣腳前,胯下戰馬就哀鳴一聲,它的四蹄被麻札刀砍斷。

這位草原勇士被掀翻在地,痛的悶哼一聲頭暈眼花。

還沒等他回過神來,就發現身後的明軍盾牌打開,兩把鉤鐮槍探出,直接扎進了自己的左右肩胛骨中。

“啊!”

這般疼痛讓他苦不堪言的嚎叫出來,緊跟着就被這兩把鉤鐮槍拖拽着進入明軍陣中。

十幾把橫刀直接將這名韃靼兵砍成了肉泥!

盾牌重新落地,一切彷彿從未發生過一般。

只有盾牌外沾染的鮮血和倒地哀鳴的戰馬記錄着這裡曾經發生過一場小戰鬥。

“大汗,我軍衝不進去啊!”

有萬戶一身浴血的從前線退下來找到阿魯臺,悲慼道:“明軍的大陣比烏龜殼還要堅固,比刺蝟還要扎人,根本無處下手,兒郎們死傷慘重。”

“本汗看不到嗎!”

阿魯臺咆哮:“再難打也要破了此陣,不然一旦後退,我等皆餓死於茫茫原野之上。”

草原人是勇敢的,任何一個民族在保家衛國的時候都是勇敢的,他們悍不畏死、他們前赴後繼。

但戰爭是冷血且殘酷的,從不因某一方勇敢無畏就會偏袒。

冷兵器的戰爭或許不如熱武器戰爭乾脆利落, 但白刃相交、短兵相接一樣不會拖泥帶水。

蘇南雍和脫識不花各自領着四萬騎兵自兩翼包抄上來,沿着阿魯臺軍的肋部以錐形陣死命的向前突進。

這也就是大明沒有一支像跛狼帖木兒麾下馬穆魯克式的重甲鐵騎,不然在這麼得天獨厚的戰場環境,兩萬重甲騎,足夠全殲阿魯臺這十幾萬遊騎了。

陳雲甫前世不通曉戰爭史,所以這些年一直都沒從阿拉伯大規模買入過戰馬進行軍隊列裝。

即便如此,戴次申今天也向阿魯臺、韃靼人展現了一番,漢人將領的指揮藝術。

三通鼓罷,韃靼人的攻勢已經顯出頹式,開始收縮前線增防兩肋的防守。

“機會來了。”

戴次申興奮擊節,大聲喝道。

“變陣,全軍出擊!”

第一百五十九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四百五十九章:南印度公司的誕生!第二百三十章:老大哥的身體讓陳雲甫嚇了一跳第一百六十六章:風雨欲來第五百三十九章:一出名爲政治的大戲緩緩拉開帷幕第一百一十三章:帝心如淵,深不可測第三百五十六章:京中有亂黨第一百一十九章:這就是一面照妖鏡第五十四章:大明子民第三百三十九章:解密章(中)第三百四十一章:這輩子成與不成,都值了!第五百章:我要吊死那些商人第四百零四章:明哲保身第五百一十七章:明珠港之行第二百一十二章:出發前的喜訊第三百六十九章:向新時代邁進的第一步第五十三章:破局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三百零二章:孤注一擲,刺殺陳雲甫!第一百零二章:情理與法理第六十四章:懶官、懶政第八十三章:陳雲甫捱了一頓廷仗第三百一十六章:火線加銜第一百三十一章:歷史會抹去一個本不存在的人嗎?第三百七十七章:渡江戰役之常升襲營第六十二章:太子大秘第三十一章:突如其來的擢升第五百零四章:監國的朱允熞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三百八十一章:膽大包天倆孩子第三百八十二章:戰爭過後,盛世錦繡第一百三十四章:封狼居胥的奇功!第七十九章:朱標的感慨第四百九十九章:孤需要時間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九十九章:誰人喧譁?第四十九章:無人貪功第三百三十八章:解密章(上)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三百五十六章:京中有亂黨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二百三十二章:守規矩的徐本第一百五十七章:吳中侯的面子頂天了!第四百零四章:明哲保身第二百章:九卿之首!第三十四章:開國勳貴第五百二十五章:世間態--農第二百五十五章:本輔一定會看到那一天第三百五十八章:流放第四百九十七章:險惡用心第四百八十六章:官員炒股第三百五十三章:完善新教育體系第二百一十四章:朱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第四百七十六章:借刀殺人第二百一十二章:出發前的喜訊第三十四章:開國勳貴第二百八十六章:徹底玩完第七十八章:老謀深算李善長第九十二章:客似雲來第四百二十一章:商埠租金和進口關稅第三百八十二章:戰爭過後,盛世錦繡第四百六十八章:功蓋萬古第二十四章:團建第一百九十五章:女大不中留第四百五十五章:盛世,一定會降臨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一百三十八章:這趟北平沒白來請假說明第三百四十九章:士歸士、紳歸紳第五百三十四章:輿情辯論會第三百二十九章:靖難!靖難!!(一)第二百五十三章:彈劾藍玉!第二百八十八章:李成桂到了第四百八十三章:廣交所的重要性第三百九十三章:戰略服務政略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二百五十八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下)第四十章:歷史的大幕緩緩拉開第五百三十二章:案件第一百三十三章:坑死你你還得說謝謝第三百三十二章:靖難!靖難!!(三)第二百六十三章:敲打五軍府第二百一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一百七十五章:同福客棧第一百五十章:把朱樉往死裡坑第三百六十三章:上帝之鞭第五百三十三章:傲慢與偏見!第二百六十四章:反貪局掛牌成立第一百三十三章:坑死你你還得說謝謝第三百九十五章:國恆以弱滅第三百九十九章:穩定壓倒一切第九十八章:做一回欽差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三百八十七章:絕望的李芳遠第五百三十五章:一月之約第二十九章:被嚇住的丁季童第二百四十一章:下官楊士奇拜見少師第一百零六章: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三百三十七章:靖難!靖難!!(九)
第一百五十九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四百五十九章:南印度公司的誕生!第二百三十章:老大哥的身體讓陳雲甫嚇了一跳第一百六十六章:風雨欲來第五百三十九章:一出名爲政治的大戲緩緩拉開帷幕第一百一十三章:帝心如淵,深不可測第三百五十六章:京中有亂黨第一百一十九章:這就是一面照妖鏡第五十四章:大明子民第三百三十九章:解密章(中)第三百四十一章:這輩子成與不成,都值了!第五百章:我要吊死那些商人第四百零四章:明哲保身第五百一十七章:明珠港之行第二百一十二章:出發前的喜訊第三百六十九章:向新時代邁進的第一步第五十三章:破局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四百七十五章:驚恐第三百零二章:孤注一擲,刺殺陳雲甫!第一百零二章:情理與法理第六十四章:懶官、懶政第八十三章:陳雲甫捱了一頓廷仗第三百一十六章:火線加銜第一百三十一章:歷史會抹去一個本不存在的人嗎?第三百七十七章:渡江戰役之常升襲營第六十二章:太子大秘第三十一章:突如其來的擢升第五百零四章:監國的朱允熞第四百七十二章:接風第三百八十一章:膽大包天倆孩子第三百八十二章:戰爭過後,盛世錦繡第一百三十四章:封狼居胥的奇功!第七十九章:朱標的感慨第四百九十九章:孤需要時間第八十八章:北伐之年第九十九章:誰人喧譁?第四十九章:無人貪功第三百三十八章:解密章(上)第四十六章:大明行刑官胡師傅第三百五十六章:京中有亂黨第二百三十六章:都要等十年第二百三十二章:守規矩的徐本第一百五十七章:吳中侯的面子頂天了!第四百零四章:明哲保身第二百章:九卿之首!第三十四章:開國勳貴第五百二十五章:世間態--農第二百五十五章:本輔一定會看到那一天第三百五十八章:流放第四百九十七章:險惡用心第四百八十六章:官員炒股第三百五十三章:完善新教育體系第二百一十四章:朱棣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第四百七十六章:借刀殺人第二百一十二章:出發前的喜訊第三十四章:開國勳貴第二百八十六章:徹底玩完第七十八章:老謀深算李善長第九十二章:客似雲來第四百二十一章:商埠租金和進口關稅第三百八十二章:戰爭過後,盛世錦繡第四百六十八章:功蓋萬古第二十四章:團建第一百九十五章:女大不中留第四百五十五章:盛世,一定會降臨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一百三十八章:這趟北平沒白來請假說明第三百四十九章:士歸士、紳歸紳第五百三十四章:輿情辯論會第三百二十九章:靖難!靖難!!(一)第二百五十三章:彈劾藍玉!第二百八十八章:李成桂到了第四百八十三章:廣交所的重要性第三百九十三章:戰略服務政略第九章:來自朱元璋的召見第二百五十八章:陳雲甫談爲官理政(下)第四十章:歷史的大幕緩緩拉開第五百三十二章:案件第一百三十三章:坑死你你還得說謝謝第三百三十二章:靖難!靖難!!(三)第二百六十三章:敲打五軍府第二百一十六章:撲朔迷離第一百七十五章:同福客棧第一百五十章:把朱樉往死裡坑第三百六十三章:上帝之鞭第五百三十三章:傲慢與偏見!第二百六十四章:反貪局掛牌成立第一百三十三章:坑死你你還得說謝謝第三百九十五章:國恆以弱滅第三百九十九章:穩定壓倒一切第九十八章:做一回欽差第四百三十四章:當之無愧的首功第三百八十七章:絕望的李芳遠第五百三十五章:一月之約第二十九章:被嚇住的丁季童第二百四十一章:下官楊士奇拜見少師第一百零六章:金盃共汝飲,白刃不相饒第三百三十七章:靖難!靖難!!(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