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九十八章 彈劾之事

深宮與官場一樣都是波譎雲詭,身處此境,不知不覺就會有什麼將你拉入深淵。

林延潮經過顧憲成一事後,方纔明白爲何申時行都處在如此高位了,仍是步步小心,處事謹慎,不敢輕越雷池一步。

但無論如何,顧憲成給自己透了皇帝不願自己入閣的風聲後,他的心底多少對天子,申時行有些不滿,話說回來,他們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沒有他們也沒有林延潮的今日,這點事上林延潮也無從責怪。

所以林延潮想來想去最後決定上表天子,告病在家。

‘沒錯,老子生氣不想幹了,你還要給我付工資’。

氣話是這麼說的,但林延潮知道朝堂上馬上因爲張鯨之事會有一場大的權力風波,這個時候自己能不攪合進去就不攪合,避開這是是非非,置身事外。

於是七月的時候,林延潮上表天子說了身子有一大堆毛病,要好好在家休養。

對此天子下旨允暫且給假,一旦病好立即回衙視事。

林延潮突然稱病告假,又是在此大戰在即之時。

申時行當下派了申九上門來探視,而林延潮沒說什麼,只是客客氣氣地將申九送去了。

幾天後,趙南星也來林延潮府上探望。

在戶部時趙南星與顧憲成就已是焦不離孟,現在又同在吏部任職。

趙南星同顧憲成是東林三巨頭之一,在東林黨內地位不輸於顧憲成。而且趙南星還在朝堂上執政過。

當年張居正生病時,百官去奔走看望,而他與顧憲成,還有姜士昌三人不去。趙南星不僅不去,還寫了一句‘二豎能憂國,千官來祝年’的詩來譏諷。

聽說趙南星要來,林延潮於是半臥在塌上,臉上抹了些生薑水,一副養病的樣子見了對方。

這時候趙南星剛剛守制完畢,回京後出任吏部文選司員外郎。

在官場上吏部侍郎雖是三品,但能與各部尚書抗禮,而吏部郎官則與四品京堂相當。特別是文選司郎署官,手中的權力不輸於其他各部的侍郎。

趙南星來到林延潮‘病榻’旁,撫須熟視一番然後道:“宗海你沒有病。”

林延潮點點頭道:“夢白,不要亂說,我確實病了。”

趙南星搖了搖頭,溫言道:“某甫回京即聽說了你與叔時失和的事,他說話直,性子又急,有些話你莫放在心上。”

林延潮道:“叔時是我多年的摯友,我豈會因此小事怪他,只是有些分歧,並非言語可以消解的。”

“我明白,”趙南星點了點頭道,“那麼你這一次稱病是不願意夾在我等與執政之間左右爲難的緣故,才退一步嗎?”

林延潮嘆了口氣,趙南星點點頭道:“好了,我知道了,其實知道你稱病的事後,叔時他也有幾分悔意,但你也知他的性子,口上是絕不肯說的。”

林延潮道:“無妨,叔時,無論如何林某心底都將你們視爲朋友。但是恩師也對我恩重如山,此事還恕我不能幫你們了。”

趙南星聞言點點頭道:“我知道了,其實我勸過叔時,你不參與是對的。”

“此去彈劾張鯨勝負難測,若是敗了就是罷官奪職,甚至於戍邊。當年張江陵奪情,吾師熙亭先生直言,結果被杖八十下詔獄,至今我仍想起老師拖着病體遠戍涼州的樣子。而今日我與叔時已抱成仁之心,他日朝廷之事還請宗海你維持。”

趙南星的老師就是艾穆,當年與吳中行,趙用賢,鄒元標一起挨板子的人。

因爲艾穆的緣故,趙南星與趙用賢,鄒元標走得很近,同時政見更傾向於同情失意辭官的沈鯉,儘管申時行是他鄉試老師,但他卻從不上門交往。

顧憲成也因爲趙南星的關係,與鄒元標結識,然後慢慢與申時行漸行漸遠。

林延潮勸道:“夢白,扳倒一個張鯨不值得你們如此。”

趙南星正色道:“自馮保被貶後,天子寵信張鯨不是一日兩日了,張鯨執掌東廠太久,又深得聖眷,以錢財珍寶美色迷惑聖上,朝中不知多少大臣爲他籠絡,若是不扳倒他,他日又是一個劉瑾,趙某不惜此身,也要打倒他。”

林延潮感嘆,趙南星的政治綱領其實很樸素,那就是清除朝廷奸佞。

清除了小人,朝堂上剩下的都是君子了。

但是趙南星不會知道打倒一個張鯨,還有一個張鯨,就算是沒有張鯨,天子也會扶植出一人來平衡朝堂上的局面,從而將權力抓在自己手上。

但東林黨們卻認爲自己的是對的,行爲是可歌可泣的,但最後都變成皇帝平衡朝堂局勢的手段。

當年嘉靖這一手就玩得很精彩,夏言嚴嵩徐階鬥得你死我活,他無論處置了哪一派都會得到另一派的支持。結果海瑞一封治安疏直接打臉,嘉靖嘉靖,家家乾淨!

現在趙南星的政治綱領,就是清肅吏治,使君子在堂,小人遠去,務求於一等衆正盈朝的局面。

然而歷史上的東林黨除了道德,在政治上又有什麼建樹呢?如此的政見必然與強調事功的林延潮南轅北轍。

順便說一句,顧憲成,趙南星主講的東林書院就是以程朱理學爲本,如此也就不奇怪爲什麼他們將道德放在第一位了。

把李贄的那一句‘傲風雪不可爲棟樑’來形容貴黨大多數人,這一點也不過分吧。

不過顧憲成和趙南星與林延潮有一點不謀而合,他們都沒有將希望寄託在什麼治世明君上。

林延潮想了想,也就把勸諫的話放在肚子裡了,到了一步大家都不是用言語可以說服了,徒然只有爭執而已。

林延潮目送趙南星遠去時,不由爲他有些傷感,歷史會告訴世人誰的方法是對的。

數日後,趙南星上疏言事。

此疏名爲《除天下四大害疏》,此奏疏闡述了趙南星的政治觀點。

此疏言天下四害。

結黨陰私、任人唯親的幹進之害。

誣陷排擠忠良,小人得志的傾危之害。

吏治日淤、民生日瘁的州縣之害。

鄉官橫行無忌、無人敢問的鄉官之害。

他疏裡還直言。

君子在位則國家安定,天下的治、亂與君子的進用與否。天下之所以治安者,君子之氣恆伸也。而天下之所以危亂者,君子之氣恆鬱也。

當今朝堂上賢奸雜之,天子當親賢臣,遠小人,慎用中官。

奏章委婉爲致仕的沈鯉,吳中行,以及在南京鬱郁不得志的趙用賢叫屈。

趙南星寫了這一份奏疏,天子沒說什麼,只是留中不發。

當然趙南星這份奏疏的鋪墊只是一個開始。

八月末的一日,林延潮府上賓客盈門。

這天並非什麼大日子,但對於林延潮在翰林院教授的庶吉士們而言卻是不簡單的一日。

因爲這一科的庶吉士散館授官了。

林承芳,吳應賓,袁宗道,全天敘,蕭雲舉,王圖,彭烊,黃汝良留館授翰林院編修,檢討之職。

李沂,劉弘寶,王孟煦,薛三才,劉爲楫,林祖述,趙標會礪,胡克儉,王道正,陳應龍,於仕廉散館授科道官,六部主事。

授官後他們大多來林府上,林延潮強撐‘病體’也略見了見,然後就由自己幾個門生徐火勃,袁可立,張汝霖,西席徐光啓接待。

這一次順天鄉試,袁可立高中第三十七名,張汝霖亦中七十六名,而門生之中獨徐火勃落榜。

順便說一句,林延壽也是以監生的身份參加了這一次順天鄉試,結果在鄉試之前的國子監試考中落榜。

衆學生們留館的留館,散館的散館都是十分高興,這一次也算上門感謝師恩。

除了數人還在路上,先到的其他人都坐在一起閒聊。

但見袁宗道笑着道:“諸位可知前幾日,?朝鮮國王派右議政柳成龍率領六十餘人的朝鮮使團來京之事。”

林延潮坐在隔壁房間裡,正與孫承宗說話,他聽得清楚,這柳成龍同時還肩負秘密向大明稟告倭國有意入侵之事。

本來柳成龍來京當由自己接待。柳成龍是右議政,相當於朝鮮國的右相,明朝派禮部右侍郎林延潮出面是對等接待。

不過林延潮現在稱病,就由左侍郎于慎行出面,前段日子,柳成龍還要上門拜見自己,不過爲林延潮推辭掉了。

一來自己還在稱病,二來就是擔心惹上不必要的麻煩,背上一個‘裡通朝鮮’的罪名就不好了。

“聽聞這位柳成龍不但是朝鮮右相國,也是當今朝鮮的大儒,他師從朝鮮大儒李滉,這一支主要繼承了程朱理學。”

聽了袁宗道道來,衆人都是哦了一聲,朝鮮親近儒學這是衆所周知的。

袁可立道:“這位柳成龍我們早見過了,他來京之後上門要拜見老師一面,求教儒學,但老師卻沒有見他,據說他當時只能長嘆離去,甚是惋惜。”

袁宗道笑了笑道:“我聽聞那朝鮮官員所言,柳成龍也以未見老師一面爲憾呢。”

“不過我今日說的不是此事,朝鮮國內除了理學,還有另一派,有位名儒李珥,主張是氣學,氣學更強調經世致用,反對理學一切以道德說教的治國方式。”

袁可立笑着道:“這可巧了,這不是與我朝有些像嗎?”

袁宗道點點頭道:“這朝鮮官員身邊有一本這位李珥大儒寫的書,我是拜讀了一番,看後真是佩服不已。”

“哦?他在書裡說了什麼?”

袁宗道言道:“他主張國家選才不可講究出身,全憑君主與官員的道德操守,是守不住國家的,唯有重視百姓,關注民生,同時選取有才幹的官員纔是真正的治國安邦之道。”

“他還說朝鮮面臨北胡南倭的局面,李珥提議設立十萬軍隊,嚴格訓練,改善軍人的地位,以防止內憂外患。”

聽了袁宗道的話,衆學生們不住的討論。還有人笑話說,這位李珥不是林學的弟子吧。

還有人一臉擔憂地道:“若是此人在,朝鮮豈非是我大明之患。”

袁宗道笑了笑道:“不過諸位放心,李珥的建議卻被柳成龍爲主的理學官員給拒絕掉了,認爲此舉沒有用。”

聽了衆人都是笑了起來。

袁可立打趣道:“你們看這朝廷上永遠都是拖後腿的,比干正事的人多,所以要想成事,不容易啊!”

一旁徐光啓搖了搖頭道:“當今朝堂也是日益暮氣沉沉,我怕用不了幾年,也會如朝鮮一般。”

聽了徐光啓的話,衆人討論起來。

林延潮在隔壁房間聽了李珥的方案,也不由感嘆,朝鮮國中也是有這樣有遠見卓識的官員。

衆弟子們繼續爭論,這時有人忽然道:“對了,爲何李景魯遲遲未到?”

林延潮知道對方說的是李沂,散館後授吏科給事中。

突外間有人急匆匆地趕來道:“諸位知道了嗎?今日壬戌貴州道御史何出光劾張鯨及其同黨鴻臚寺序班邢尚智,錦衣衛都督劉守有相倚爲奸,專擅威福,其罪有八,條條當死!”

林延潮聽去說話的正是李沂。

“恩師……”面前孫承宗已是色變。

林延潮伸手一止道:“聽下去!”

果真李沂的話,掀起了軒然大波。

但聽袁宗道:“何出光?此人是萬曆十一年進士,河南人士,他怎麼會突然上表彈劾張鯨?”

一人道:“當然是看不過去的,張鯨此人假借聖上寵信,作威作福,百官對他早就深惡痛絕,還有錦衣衛指揮使劉守有與張鯨就是狼狽爲奸,彈劾的好,彈劾的暢快!”

這時李沂道:“除了何出光外還有河南道御史馬象乾也上表彈劾張鯨,同時言元輔申吳縣,言元輔在朝只知委屈調停,張鯨如此罪惡昭彰的奸臣能夠如此逍遙法外,在於閣臣的放縱,聽聞元輔申吳縣接到彈劾後,已是上表辭官了。”

這一下在場的衆人都是震動了。

林延潮看向孫承宗問道:“你從中想到了什麼?”

孫承宗想了想道:“回稟恩師,學生看來此疏甚有名堂,不僅彈劾張鯨,還把事情弄大,此疏之下連元輔爲了自救,都必須與張鯨劃清界限,否則就揹負上閹黨,內通中官的名聲。”

林延潮點點頭道:“你看的不錯。”

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勢五百零九章 官場震動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五百三十二章 評價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五百三十章 回京第兩百五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三百章 百聞不如一見六百五十章 甄家的打算八百九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二章 張四維五百二十一章 處置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書肆第三百一十三章 座師與門生七百九十八章 欽差來了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退意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局面第四十一章 師之道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錯了一千六十七章 堪任資格第兩百六十九章 乘船九百四十五章 穩操勝券第四十四章 林誠以的推薦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少二甲前五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皇長子講官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飲酒禮(一更)七百六十七章 有愧九百五十九章 預算之事第兩百九十六章 第二場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第三百五十九章 牙牌和官袍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交易八百六十六章 家丁第兩百零一章 翁婿偶逢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盛世與危機第兩百五十三章 置身事外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第六百二十二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四百二十八章 會揖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七百五十八章 陳詞(二合一)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奏對第一百六十三章 游泮采芹五百一十五章 一個小目標四百七十九章 放爆仗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九百四十三章 重考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問詢九百三十三章 是你要將臉湊上來的第一百零一章 競爭激烈第兩百三十七章 緣定三生第兩百一十五章 誰是解元?(二更)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會試大熱一千一百零五章 傾訴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九百一十四章 未得意先忘形第三百五十六章 拍馬屁八百零三章 河工的貓膩一千二十一章 暗訪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第兩百七十八章 拜見申時行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七百四十三章 攔道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變更四百五十九章 家和萬事興一千三十九章 大奸似忠第四百四十五章 這風越烈越好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就是帝王師啊一千兩百零六章 談判交換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催促五百九十三章 話題性第一百零七章 發案(第一更)第兩百八十四章 手中之筆第兩百章 定稿(一更)第三百三十一章 如出一轍第三百五十六章 拍馬屁九百五十章 價碼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一千八十二章 見證歷史的一刻八百九十章 投書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盡力第五十五章 月課(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八章 經筵之上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嗎?第八十六章 俞龍戚虎第三百一十二章 幾人可及?第一百一十五章 雨天苦讀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錯了第兩百零四章 充場儒生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第六十三章 林府
一千一百零四章 雨勢五百零九章 官場震動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五百三十二章 評價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五百三十章 回京第兩百五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三百章 百聞不如一見六百五十章 甄家的打算八百九十六章 龍顏大怒(第二更)第四百一十二章 張四維五百二十一章 處置一千兩百九十七章 書肆第三百一十三章 座師與門生七百九十八章 欽差來了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退意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局面第四十一章 師之道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錯了一千六十七章 堪任資格第兩百六十九章 乘船九百四十五章 穩操勝券第四十四章 林誠以的推薦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少二甲前五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一千兩百八十七章 皇長子講官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飲酒禮(一更)七百六十七章 有愧九百五十九章 預算之事第兩百九十六章 第二場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第三百五十九章 牙牌和官袍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交易八百六十六章 家丁第兩百零一章 翁婿偶逢一千兩百六十四章 盛世與危機第兩百五十三章 置身事外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第六百二十二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四百二十八章 會揖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一品七百五十八章 陳詞(二合一)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奏對第一百六十三章 游泮采芹五百一十五章 一個小目標四百七十九章 放爆仗第兩百六十七章 寄以厚望九百四十三章 重考一千兩百六十六章 問詢九百三十三章 是你要將臉湊上來的第一百零一章 競爭激烈第兩百三十七章 緣定三生第兩百一十五章 誰是解元?(二更)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會試大熱一千一百零五章 傾訴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九百一十四章 未得意先忘形第三百五十六章 拍馬屁八百零三章 河工的貓膩一千二十一章 暗訪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第兩百七十八章 拜見申時行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七百四十三章 攔道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變更四百五十九章 家和萬事興一千三十九章 大奸似忠第四百四十五章 這風越烈越好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就是帝王師啊一千兩百零六章 談判交換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催促五百九十三章 話題性第一百零七章 發案(第一更)第兩百八十四章 手中之筆第兩百章 定稿(一更)第三百三十一章 如出一轍第三百五十六章 拍馬屁九百五十章 價碼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一千八十二章 見證歷史的一刻八百九十章 投書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盡力第五十五章 月課(第一更)第四百三十八章 經筵之上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嗎?第八十六章 俞龍戚虎第三百一十二章 幾人可及?第一百一十五章 雨天苦讀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錯了第兩百零四章 充場儒生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第六十三章 林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