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

楚大江看着擁擠的蘇州關市道:“我們船離水次倉後,原可支三石行糧,後行糧減爲兩石七鬥,勻下來一日不過九合。”

展明也是行伍出身,當下道:“怎麼這麼少,咱當兵每日三餐,需支糧一升五合方飽。”

楚大江苦笑道:“九合算好了,可實際也從沒給足過,官吏清明時,拿個六七成就不錯了,平日剋扣不足五成。你們看看我手下的運兵,各個面有飢色,若不販點土宜,如何過活。”

林延潮三人聽了也是默不作聲。

次日漕船從蘇州,行船到了淮安,淮安乃是漕運總督,漕運總兵府的駐地。

大明文尊武卑,漕運總兵府,事事聽命於漕運總督。漕運總督,除總督河務外,還身兼鳳廬巡撫,故也稱漕撫,權力赫赫。

林延潮半夜抵達淮安,在碼頭上就可遙遙望見城裡的漕運總督府,其所在燈火輝煌,照得半壁天空都是通明。

漕船抵至淮安,需先至漕院投文過堂,方能過淮。可想而至漕運總督府現在必是人山人海。

漕船到了淮安,下面路就難行了。由於黃河奪淮入海,下游往年一直是氾濫成災。

鑑於此,張居正於萬曆六年用治水名臣潘季馴爲河道總督,兼理漕務。

潘季馴治河,採束水攻沙之策,乃是在兩岸築高堤,用水流衝河底泥沙。現在潘季馴正在淮安,一面主持修高家堰大壩,一面署理漕運。

不過眼下正逢桃花汛,無論是築壩,還是漕運都受影響,停了下來。潘季馴此刻必是心急如焚。

淮安碼頭上幾千艘漕船,民船都堵在淮河南岸。碼頭之上漕船雲集。

要知道,漕期是一刻也誤不得的。

隆慶五年時,黃河水淹運河,朝廷強行督令運兵駕船運糧北上強行過淮,結果船遭河淹。三千艘漕船損壞八百餘艘,溺死運軍千餘人。

因爲有前車之鑑,整船上的運兵都是忐忑不安,生怕朝廷又強令他們過河。

幸好擔心的事沒有發生,漕院讓漕船在淮安,等了半個月,待桃花汛過去,方纔過淮。

幾千艘停泊在淮安的民船,漕船。自是由漕船先過,朝廷有公文,糧運盛行,運舟過盡,次則貢舟,官舟次之,民舟又次之。

漕船次序還在貢舟,官舟之上。若是林延潮北去乘坐民船。不知要等到猴年馬月。

這一夜風雨如晦,林延潮睡至半夜。卻聽見外面的雨聲中混有雜聲。

當下林延潮披上衣服,心道莫非要趕漕期,連雨夜也要嗎?林延潮走到船艙外,但見幾百艘漕船果真已是起篙。

夜幕之中,大雨如織,桃花汛時肆掠的淮水江面已是平靜了許多。

林延潮見到楚大江一臉剛毅地站在船樓上。船上的綱司,攔頭,扶柁各司其責。

隨着前方領航的引水船後,上百艘漕船上前行,望去但見帆檣如林。舳櫓十餘里,前後相繼。

桃花汛雖過,涌浪起伏的河水下不知有多少暗流。

每艘漕船上都掛着數盞大風燈,運兵也是點起了燈籠,火把,往船舷下方探去。

大風夾着大雨吹打而來,風燈被吹得亂晃,火把上的火光也是被扯得忽明忽暗的。

片刻疾風過去,十幾裡的黃淮水都已被照亮,連天上的星月也是黯然失色。

前方的船犁出一道道濁浪,在驟雨中,前船上運兵舞着火把,向後喊道:“過淮嘍!”

“過淮嘍!”

前方漕船上運兵的呼聲,透過了猛烈的風雨,一道道的傳入耳中。

林延潮身旁的楚大江扯着嗓子,振臂喊道:“把穩舵!過淮嘍!”

滿船的運兵,此刻也是在與疾風暴雨鬥爭着,卻仍不忘喊道:“過淮嘍!”

林延潮也不由被這一番與大自然抗爭的豪情感染着,輕輕道了一句。

“嗯,過淮了。”

過了淮安後,漕船繼續沿運河北行。

不得不說這五百料大船,對於林延潮這船客而言舒服多了。船大不容易顛簸,在上面睡覺看書十分方便,不用如小船那般,一手託書,一手扶着油燈。

至於起居地方也是十分舒適,這本是楚大江自己的船艙讓給林延潮三人,自己與綱司擠在一艙裡。林延潮算是徹底鳩佔鵲巢了。

但對行船的運兵而言船大反而容易擱淺,故而三艘遮洋船都不敢滿載。

這一段水路雖沒有蘇楊段好走,但還算順暢,林延潮在船讀書,只有楚大江他們下船沿途採買時,偶爾下船逛逛。

漕船一路已入山東地界。

山東地界較不好走,這裡是河脊所在。

山有山脊,河有河脊。

要知道運河的南北兩端地勢較低,唯山東這一段較高。

水不能往高處流,但爲了運河流通,就必須山東這一段修築河閘,還有修築引水放水的水櫃陡門。

整條運河的水,流向不是從南到北,或從北至南,用民諺來說,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

大運河這一段,屬於聊城河閘最多,故而這段水路,被稱爲閘河。每道河閘,斗門之處都有一名閘官,閘夫三十名。

幾千艘漕船集中於閘關,依次準備過河。

眼下南方泛洪,山東卻雨水不豐。守河閘官惜水如金,眼見船至卻不叫放閘。

閘官雖不入流品,但卻俗稱甜官,意思是油水很多。

漕船到後,閘官先派閘夫每船索錢,每石價格八釐一分不等,給了錢纔給放過。

朝廷規定,每閘要積水至六七板,方許開放,但閘官不管那麼多,能給個半篙深的水就不錯了。

不過也不敢給太淺,萬一船擱淺在閘道里,閘官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林延潮隨漕船入閘,船行過涵洞,先測量長短,不合的不給你過。

之後船至閘門前,上面閘夫用鐵絞盤牽引石閘開啓,船魚貫而入。

閘道很窄,只能一船進退,爲防止河水走失,閘門需上啓下閉,下啓上閉的,閘夫需去閘官那交了上閘鑰匙,才能取下閘鑰匙。船過了聊城閘河後,抵達通州已是六月。經歷數月,林延潮終於抵至京師,天子腳下。

一千六十四章 計策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林府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議國事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第一百零五章 我取定了(第二更)九百九十八章 儒學正宗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第兩百四十四章 何心隱(一更)八百九十三章 當殺第四百二十六章 部費第一百一十章 取中(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第六十三章 林府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六百三十四章 皇帝來我家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宴賓客(一更)發個單章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八百七十五章 鹽政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七百八十章 進言一千一百零八章 抓人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詩書滿腹氣自華第三百一十四章 傳言第七十一章 書到今生讀已遲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中華有爲九百五十章 價碼第一百六十三章 游泮采芹第三百二十八章 評卷七百一十九章 於心何忍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老朋友第五十六章 其實我想認真做題的(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府試第兩百九十五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興學(第一更)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議國事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五百九十七章 謹慎應對第三百九十一章 君子之爭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觸動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五百五十章 私問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第五十二章 大宗師弟子的光環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點撥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八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更)五百八十八章 兩名書生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九百八十一章 國策九百七十四章 抵達京師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題第三百九十四章 柔情蜜意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五百四十一章 舊日同僚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與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任提學一千六十七章 堪任資格第一百三十五章 傑出弟子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第八百八十三章 附議第三百九十四章 柔情蜜意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海運四百七十七章 此子莫非奇才四百五十四章 糟糠之妻一千三百八十章 試問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衣鉢四百八十一章 喜還是不喜第三十五章 錢沒了(第二更)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薪火相傳一千一百零二章 重逢九百零八章 皇帝的密旨一千零八章 考官人選八百九十三章 當殺一千七十三章 政見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第三百七十七章 對答第三百七十六章 相府七百九十二章 如何選擇七百零五章 託付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不識真人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六百一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八百五十九章 要錢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趙士禎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嗎?四百九十五章 見聞一千三十四章 免朝的開始
一千六十四章 計策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林府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議國事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第一百零五章 我取定了(第二更)九百九十八章 儒學正宗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第兩百四十四章 何心隱(一更)八百九十三章 當殺第四百二十六章 部費第一百一十章 取中(第二更)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第六十三章 林府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六百三十四章 皇帝來我家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第兩百三十八章 大宴賓客(一更)發個單章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八百七十五章 鹽政五百六十四章 佩服七百八十章 進言一千一百零八章 抓人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詩書滿腹氣自華第三百一十四章 傳言第七十一章 書到今生讀已遲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中華有爲九百五十章 價碼第一百六十三章 游泮采芹第三百二十八章 評卷七百一十九章 於心何忍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老朋友第五十六章 其實我想認真做題的(第二更)第一百二十三章 府試第兩百九十五章 盛名之下無虛士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興學(第一更)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議國事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五百九十七章 謹慎應對第三百九十一章 君子之爭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觸動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五百五十章 私問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第五十二章 大宗師弟子的光環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點撥九百六十九章 爲官一任造福一方八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更)五百八十八章 兩名書生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九百八十一章 國策九百七十四章 抵達京師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題第三百九十四章 柔情蜜意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五百四十一章 舊日同僚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與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任提學一千六十七章 堪任資格第一百三十五章 傑出弟子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第八百八十三章 附議第三百九十四章 柔情蜜意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海運四百七十七章 此子莫非奇才四百五十四章 糟糠之妻一千三百八十章 試問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第二十四章 進省城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衣鉢四百八十一章 喜還是不喜第三十五章 錢沒了(第二更)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薪火相傳一千一百零二章 重逢九百零八章 皇帝的密旨一千零八章 考官人選八百九十三章 當殺一千七十三章 政見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第三百七十七章 對答第三百七十六章 相府七百九十二章 如何選擇七百零五章 託付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不識真人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六百一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八百五十九章 要錢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趙士禎一千二十七章 你可知道番薯嗎?四百九十五章 見聞一千三十四章 免朝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