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座師與門生

不是一羣人喊着,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遊,這種一朝得志,就‘睡你麻痹起來嗨’的通宵達旦遊玩是不對的,因爲還有一科殿試還未考,現在還不是馬放南山的時候。

當然也不是立即閉門苦讀,準備馬上要來的殿試。就這幾日功夫,誰也讀不出花來。

對於這些新科貢士,馬上就要步入官場的新職人來說。中貢士後第一件事,就是去先拜會座主,房師。百年來的科舉,已是形成一套潛移默化的規矩,

從隆慶年開始,在會試放榜次日,衆考生要去刑部街官廳投門生帖子,並拜謁兩位座主,正式確定座主、門生關係。

座主,爲兩位正副主考官,主考官稱大座主,副考官稱小座主,房師就是取了你的同考官。

至於爲何要趕在殿試前拜見呢?當然是恭敬,再順便說一句,殿試時十位閱卷官裡,正副主考官一般是要入選的。

福州會館裡,昨夜上門賀客也是一夜不覺,林延潮到了快天明時,才微微合了閤眼,但馬上被林世璧,盧義誠叫起來,要去拜謁座主。

林延潮聽了知道,拜謁座主是中貢士後的第一大事,故而草草刷牙洗臉,就準備與二人一併同往。

盧義誠是寒門出身,不知如何拜見座主,當下一臉忐忑地與林世璧問道:“天瑞兄,你見多識廣,請指點一下小弟,若是見了主考官,該如何稱呼呢?”

林世璧笑着道:“誠之兄,客氣什麼。嘉靖年以前,一般門生稱座主稱先生而已。而今大家都改口,稱座主爲‘老師’。當然若是你與座主十分親厚,比方家裡與座師有淵源。可進一步稱‘夫子’。”

說到這裡,林世璧略略顯擺道:“比如家叔與主考官申閣老,餘侍郎都是同年,故而我可以年家子侄拜謁,自敘門第後,就可稱一聲夫子了。”

說完林世璧瞧了一眼在旁的林延潮道:“宗海,自也是這麼打算吧。”

林延潮笑了笑道:“這是自然。”

林延潮算是正兒八經的寒門出身。不是林世璧這等官二代,自己沒有家族可以依持。故而對他而言,自己能有今日,一來是自己勤奮好學,二來靠的就是師生關係。

如自己的蒙師林誠義,業師林烴,還有書院就讀時山長林垠,講郎林燎都是出自濂浦林氏。自己也就是相當半個濂浦林家的子弟了。

盧義誠見林誠義,林延潮都能與座師攀上關係,苦着臉道:“這可慘了,我家裡都沒有人做官。到時座主恐怕不會待見我。”

林世璧安慰道:“那也不會。”

盧義誠嘆了口氣道:“天瑞兄不必安慰我,我聽聞入了官場後,一師生。二同年,三同鄉。座主與門生,更是重中之重,若是未得座主賞識,入官場後遇選、遇差之事,恐怕就要輪到最末了。”

林世璧,林延潮知盧義誠說的對。林延潮於是道:“主考官點了你的卷子,即是代表對你有賞識之意,盧兄不必太過悲觀。”

盧義誠點了點頭。

下面既是要拜見座師。自是不能空手上門,按照規矩。門生要拿清帕四方、書一冊上門拜見。

以往明朝官場風氣尚好,主考官會試取才。也是本着一片爲主求賢而不以此謀私之心。

不過到了現在就很難說了,門生持厚禮贄見座主,已是成爲常例。

如林延潮鄉試座主王世貞,在他的《觚不觚錄》裡抱怨,哥剛中進士的時候,生活無法節儉,一年要花三百兩,同年裡一年花六七百兩的大有人在,搞的他們還不得不向別人借錢。爲何王世貞開銷這麼大,就是花錢拿來拜見座主,同年交遊了。

這本《觚不觚錄》不少士子也是拜讀過,算是未入職前,對官場潛規則先了解一二。

當然眼下第一次見面,就不必這麼鋪張了,主要是去混臉熟,定下關係,至於往座主門上走得勤不勤,關係搞得怎麼樣,就看你的本事如何。

三人備了清帕四方、書一冊這樣的賀禮,當下去刑部街拜見兩位座主。刑部街在西長安街附近,因刑部衙門在此而得名。

三人一併來到官廳前,向官廳前的門子,遞上門生帖子。遞上門生帖子的一刻,三人都是不免高興,這可是大有面子的事。

一般來說門生帖子不是亂投的,衆所周知官場上師生關係很重要。

若是張居正,申時行這等大佬,放出話要收門生,滿京城的官員非要把他們家門口堵得水泄不通不可。當然這樣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故而大部分要攀附關係的,都是厚着臉皮,或者是請人居中引薦,然後去權貴府上拜門。

拜門後,若是權貴認可,雙方寫下門生帖子,一式兩份,各自簽名,弟子從此就可依仗老師權勢了。若是遇到什麼難事搞不定的,比如上門提親被未來岳丈看不起了,或者要被未婚妻退婚了,弟子不用喊着‘莫欺少年窮’,拿出老師的門生帖子來,直接打臉。

不過這個方式,總是不那麼光明正大,一般大佬到了那個位置上,除了嚴嵩那等豁出老臉不要的,很少會隨意收門生,因爲生怕落下個結黨營私的壞名聲。

但是通過會試確立的座主門生關係就不一樣了,因爲這個途徑光明正大,而且朝野上下是公認的,且持肯定態度的。

在門子收下門生帖子的一刻,看着三人笑着道:“原來是新郎君,幾位來得晚了,你們的同年早在裡面,拜會兩位大人了。”

於是三人被門子引路入內。

在官廳外,早有了五名貢士等候在那,至於官廳裡垂簾後,則是傳來幾聲說話的聲音,看來裡面已是有考生在拜會兩位主考了。

於是林延潮三人,就在門外與另外五名貢士一併等候。

兩邊人互不相熟,不過彼此也沒有貿然上前結識,要知道待中進士後的恩榮宴上,纔是同年們相互結交的時候。

眼下此來,主要是拜會座主,感激對方對自己的知遇之恩,若是幾人在門外就着急相互攀附關係,會給座主貿然留下個不好的印象。

故而兩邊的人只是相互遙遙作揖,就算打過招呼了。

九百二十七章 學以致用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相托七百六十四章 佈局之人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第一百零五章 我取定了(第二更)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梅家來訪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第三百四十三章 恩榮宴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內閣輕重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第兩百六十五章 本官就是驢脾氣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畫風不對第三百八十二章 給機會第兩百七十三章 名聲在外七百零九章 皇帝對青睞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火紅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第六十八章 冬衣一千七十四章 平步青雲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日談判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從心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熊川談判一千兩百零六章 談判交換四百九十六章 失蹤之事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六百七十七章 插一腳第八十一章 公門之中好修行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縣試時(一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報喜了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內閣輕重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第一百零五章 我取定了(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大明律四百五十四章 糟糠之妻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四百六十九章 潘季馴一千三百二十章 魯密銃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劉大刀七百六十五章 請轉告陛下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偷看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一千兩百零四章 明治善治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李如鬆第三百七十四章 張居正歸政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第兩百五十六章 虎狼對弱雞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來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安危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四百八十二章 驛站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單章七百五十三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六百四十章 天子心意九百三十五章 可使爲宰相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七百八十章 進言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第一百七十六章 明察秋毫(二更)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第四百二十三章 感到放心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六百零四章 皇帝賞賜九百八十九章 殿上授官七百五十一章 十三太保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田問舍(一更)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第二十七章 入理不如入情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第兩百五十二章 相求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仁不讓了七百三十五章 言道失控一千零九章 賜宴七百三十三章 保人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催促一千二十八章 徐光啓的辦法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五百九十九章 彈劾之事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長城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泄密第一百六十四章 應制詩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房官人選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人走茶涼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詩書滿腹氣自華
九百二十七章 學以致用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相托七百六十四章 佈局之人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第一百零五章 我取定了(第二更)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梅家來訪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第三百四十三章 恩榮宴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內閣輕重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第兩百六十五章 本官就是驢脾氣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第三百六十七章 畫風不對第三百八十二章 給機會第兩百七十三章 名聲在外七百零九章 皇帝對青睞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火紅第一百四十三章 建陽書坊第六十八章 冬衣一千七十四章 平步青雲第三百零七章 最好的文章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日談判一千兩百七十八章 從心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熊川談判一千兩百零六章 談判交換四百九十六章 失蹤之事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開海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六百七十七章 插一腳第八十一章 公門之中好修行第一千兩百二十四章 誰可入閣輔政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縣試時(一更)第一百二十八章 報喜了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內閣輕重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第一百零五章 我取定了(第二更)第二十二章 大明律四百五十四章 糟糠之妻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四百六十九章 潘季馴一千三百二十章 魯密銃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劉大刀七百六十五章 請轉告陛下一千兩百八十一章 偷看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一千兩百零四章 明治善治一千兩百八十五章 李如鬆第三百七十四章 張居正歸政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第兩百五十六章 虎狼對弱雞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來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安危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四百八十二章 驛站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單章七百五十三章 我以我血薦軒轅六百四十章 天子心意九百三十五章 可使爲宰相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七百八十章 進言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第一百七十六章 明察秋毫(二更)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第四百二十三章 感到放心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六百零四章 皇帝賞賜九百八十九章 殿上授官七百五十一章 十三太保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田問舍(一更)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第二十七章 入理不如入情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第兩百五十二章 相求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第三百八十八章 當仁不讓了七百三十五章 言道失控一千零九章 賜宴七百三十三章 保人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催促一千二十八章 徐光啓的辦法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五百九十九章 彈劾之事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長城四百九十章 以情動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泄密第一百六十四章 應制詩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房官人選九百三十八章 打壩淤地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人走茶涼五百三十三章 引薦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詩書滿腹氣自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