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家有悍婦

大明萬曆元年一個普通早晨。

醒來之後,林延潮已覺得得精神好了很多,身上的痛苦少了許多。他畢竟只有十二歲,一旦病去,恢復活力比誰都快,不似那些沉痾重病的大人。天剛矇矇亮,凌厲的江風,將破着的窗戶紙打着嘩嘩直響。吹進屋子的風,將裡面的黴味驅淡了一些。

身在病中的林延潮知道自己不能受風,於是披上衣服,伸展了手腳,緩緩將腳挪至牀下,腳尖點地,穿上鞋子。小巷對面的屋檐幾乎垂到了屋前,屋子裡的採光很差,林延潮憑着微弱的光線,摸着了桌子邊沿。儘管這是最簡單的動作,卻耗費了自己太多了力氣。

看了幾乎家徒四壁的屋子,林延潮不由想對自己說,自己不能生活屈服,每一天都是新的一天,生活要重新開始,這一切都要重來。但是吐到了嘴邊,林延潮自己卻念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唸完之後,連自己也覺得不可思議,白話自動轉古文?

自己在哪裡讀過這句呢?隨即一個記憶涌上,大學第二章,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這句話以前林延潮學過,當然是在社學裡,不過當時他看了一遍就忘了,而自己重讀他的記憶下,既比他自己看過得還要清晰。

“太好了。”林延潮不由撫掌,當下他想找幾本書來讀。

樓頂上傳來咚咚的腳步聲,然後就是痰盂還是尿盆移動的聲音,想必是大娘睡到日上三竿,也是起牀了。與這樣的人同住在一個屋檐,實在是難受,必須想辦法改變自己現在的處境。

林延潮扶着牆勉強走了幾步,狹小的房間一目瞭然。書櫥就在西牆角落一邊。說是書櫥也很勉強,就是一個楊木架子搭在牆上,上面孤零零的放着幾本書。

林延潮隨意取了書來,掃了一眼封面是謝枋得版的《千家詩》來,將書頁一翻,一股書黴味充斥了整個房間。我的天,還是黑口黃竹紙的老書,這恐怕是正德年間的舊書了吧,放在現代可是價值連城的寶貝,而眼下書上好幾個處都給黴黑了,黏在一起,怎麼讀?

林延潮只能放下千家詩這本書,擱到窗邊曬曬。

隨即林延潮又從書櫥上取了一本《大學衍義》來。大學衍義是闡發《大學》經義,算是四書五經裡《大學》的補充課本。書頁魚尾上寫着林定二字,這是林延潮先父的名字。林延潮之父中過秀才,若非亡於倭亂,今天林延潮在林家中處境也不會這麼慘。

林延潮打開書來,這本《大學衍義》白口白棉紙,乃是嘉靖四十六年的藩刻本。藩刻本即是明朝皇家藩府所刻之書,在當時藩刻本校勘精審、紙墨講究、刻印精良,幾乎比得上南北國子監刻本,至於比民間家刻、坊刻之書更是要強了不少。而且書上還有加圈斷句,十分適合林延潮看的。林延潮將全書通讀一遍,每遇到內容不解,就結合上一世和這一世記憶,兩下一對比,即可迎刃而解。

林延潮嘗試默背了一下,誦讀兩三遍就將《大學衍義》第一卷給背了下來。

“沒想到,重生之後,我竟成了背書的天才!”

林延潮不由精神一震,想了下猜出了大概,一般來說每個人兒時的孩童時記憶力是最好,比如學語言什麼的,都是這時候最佳。不過孩童的理解力就頗差了。而對於成人來說,理解力很強,但是記憶力就弱於孩童時候了。而背書是要靠理解後記憶的,林延潮處於十二歲孩童的年紀,偏偏理解力又是三十歲成人的,所以背起書來特別快。

“看我將來踏足科舉之路,還是很有前途的。”林延潮不由這麼想。

林延潮掃了一眼,家裡書櫥上的二十幾本藏書,這就是有個秀才父親的好處。雖是他不在了,但是他生前讀過的書都留下了。否則換做普通人家,就算天資聰穎,又去哪裡讀書呢?

林延潮讀書成果不錯,沾沾自喜了一陣,隨即取了筆來練字,但待一篇寫完後,發覺字歪歪扭扭的,全無架子。林延潮頓時無語,自己上一世時就沒有毛筆功底,這一世看來練字需下一番功夫啊。林延潮正看着自己毛筆字時,聽見房門打開的聲音。

但見林淺淺給林延潮端上一碗蛋花粥來。淡淡蛋花蔥香的味道傳來。

“咦,你怎麼有錢買蛋?莫非是大娘勻的?”

林淺淺白了林延潮一眼道:“怎麼可能,大娘是那種鼻屎當鹽巴吃的人拉。是隔壁堂三嬸聽說你身子好了,偷偷塞給我一個雞蛋,給你補補身子。”

林延潮這才恍然,同時也哼了一聲道:“我纔想的以大娘吝嗇性子,絕不會拿出雞蛋,在這時候給我補身子。有血緣之親的一家人,倒不如一個鄰居對我關心,替我好好謝謝三嬸。”

“我早提你謝過三嬸,快把你的書收一收,別身子一好,就讀書,先吃飯了。”

林延潮聞到蛋花的香味,早就食指大動,拿起粥大口大口地喝起。林淺淺看着自己喝粥的樣子,很高興,從竈前端來一碗清湯見底的白粥,放在林延潮的一旁。

然後林淺淺又到房間角落牌位的前,雙手合十拜了拜念道:“爹,娘,潮哥的身體已經大好了,淺淺很高興,但求一家人平平安安的,潮哥能夠出人頭地。”

聽着小姑娘稚氣的話,林延潮有點感動道:“淺淺,出人頭地,不是那麼容易的,你看我們家徒四壁的,眼下日子都過不好,你應該求爹孃讓我們先吃飽飯不是。”

“那不行,潮哥你不能這麼沒志氣。你一定要努力用功,考上秀才,光大我們林家的門楣,將來好風風光光的娶我過門。”林淺淺叉着腰道。

“秀才啊,”林延潮故意逗林淺淺道,“這可不容易啊,淺淺,要是我沒考上呢?”

“哼,你什麼考上,我就什麼時候嫁你。所以你要上進,懂了嗎?”林淺淺認真地說道。

“那我一直考不上呢?”聽林延潮這麼說,林淺淺重重一跺足,生氣不說話了。林延潮笑了笑,扒着口裡的蛋花粥。吃完蛋花粥後,林延潮只覺得一股疲意涌上。林淺淺就扶着林延潮上牀睡了。

睡了好長一陣,窗外天已是暗了,林延潮睜開眼睛,但見房間內昏暗的燈火猶自閃動。但見林淺淺獨自一人在那,身旁堆着滿地燈芯草。她對着微弱的燈火編織着草蓆,一旁還堆放着未編完的席子。

林延潮記得自己以前,就勸過淺淺好幾次,她老是不肯。她打草蓆換來的錢,最後都換成了自己的學費。林延潮躺在牀上,看着房頂正在吐絲編網的蜘蛛,悄悄抹去眼角的淚水。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

在林淺淺的細心照料下,林延潮的身子漸漸好了。家裡人平日多不在,大娘更是少來看他們,林延潮,林淺淺二人算是相依爲命的局面。

這十幾日來,林延潮也沒有清閒着,一面養着身體,一面將父親的十幾本藏書都讀了一遍。

這些藏書雖無關於四書五經,但都是一些名家典籍,或者淺顯的發矇書籍,林延潮幾乎是以一天一本的速度,將這十幾本書都背了下來,並爛熟於胸。林延潮心知他這樣的讀書速度,無論放到現代還是古代,恐怕都要被人稱一聲神童。

不僅讀書,林延潮病好以後,也開始四處走走。

從家門口,向東一百步,就是土夯的堤壩,那是江邊空氣更新鮮。一路上碰到熟悉的鄉里,林延潮都要試圖將面前的人,到記憶中的名字對上號,也試着學着如古人的禮儀般打着招呼。

走上堤壩放眼望去,整個村子一覽眼底,鱗次櫛比的小屋依堤壩建着。

黑瓦屋檐前,人人都在忙碌,鄉人耕田,漁人打漁,歇息在家裡的老幼,也不得清閒,男人們打藤牀,女人們打草蓆,小孩子編草笠,草袋,堤壩外疍家的女人小孩,拿着針椎,麻線打漁網。

閩地交通閉塞,地不通商賈之利。鄉里的土地磽确,所產不豐,百姓們往往終歲勤動,但是所得僅足自食。即便如此,附近的田土卻耕耨殆盡,很少見得有閒田的。

洪山村也是折射着當時閩中百姓的生活狀況。身居山野僻鄉,史書上說閩中風土說,當地百姓產懼薄以勤羨,用喜嗇以實華的性格。大意也就是生活貧苦,所以百姓都辛勤勞動,百姓們寧可平日所吃所用節儉一些,也不攀比,過華而不實的生活。

就算是官紳家子弟,很少有大手大腳花錢的紈絝子弟。官宦人家猶自如此,普通百姓們對於錢財之事更是十分計較,鄰里親戚因爲田訟分家之事,鬧得失和的事情常有發生。

史書又在這加了一筆,畝直寢貴,故多田訟。

江邊的空氣實在清新,大大有助於自己的身體,林延潮坐了一會,思維也漸漸通順,分家爭產並非是上策,就算爭來也不夠自己和淺淺後面生活的。有句話不是說,兒孫不羨爺孃田,好女不圖嫁時衣。與其將精力放在與大娘分家產上,倒不如想如何出人頭地纔是。

你當是寶貝,我卻不放在眼底,鄉里婦人,這輩子連村口都沒走出過,只懂盯着林家的一畝三分地,卻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寬廣,哪裡有半點見識可言。

活脫脫一個愚婦!

一千八十二章 見證歷史的一刻九百八十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二合一)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鹽法八百八十六章 局感謝書友們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第二十九章 送信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第三百七十六章 相府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五百五十一章 侍君之心五百九十二章 被彈劾了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用人第兩百八十三章 教誨五百一十八章 利在千秋一千三十三章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第一百七十七章 翻案(一更)第一百四十章 一頭之地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七百五十七章 積怨(兩更合一更)第五十七章 講卷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九百五十七章 潘季馴的奏章六百六十六章 執筆五百零三章 鼎邊六百五十四章 重返朝堂五百五十一章 侍君之心一千三十三章七百零二章 指鹿爲馬(第一更)七百二十二章 危身奉上謂之忠第八章 背書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申時行背鍋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第兩百五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四百零五章 邀功來了七百七十一章 此林延潮之功(二合一)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變局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五百二十二章 拉關係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就是帝王師啊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八百三十三章 這是什麼情況?(二合一)五百四十八章 說一不說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第八十五章 措手不及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四百七十一章 ********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第二十八章 民意第四十三章 先生的背景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八百零三章 河工的貓膩八百六十四章 民得其惠六百五十三章 兩家之好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衆望所歸一千一百五十章 修身齊家第一百九十五章 澹臺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七百一十二章 請罪六百五十二章 愛屋及烏第四百三十五章 揀官七百五十六章 輿論(兩更合一更)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賜服第兩百七十四章 漕弊一千一百章 出山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師生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五十章 爲何讀書一千九十八章 彈劾之事第三百四十七章 教誨九百四十章 爲官難易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背景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第兩百八十七章 爲政不難,不罪巨室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洪塘四百九十九章 蛛絲馬跡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大功?一千二十二章 自己人一千九十八章 彈劾之事第三百八十章 幫朋友一把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主持廷議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買賣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內閣輕重四百八十四章 袁宏道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來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申時行背鍋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釋放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八百二十六章 誰爲誰綱
一千八十二章 見證歷史的一刻九百八十章 於無聲處聽驚雷(二合一)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鹽法八百八十六章 局感謝書友們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第二十九章 送信七百四十四章 天下爲公疏第三百七十六章 相府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五百五十一章 侍君之心五百九十二章 被彈劾了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用人第兩百八十三章 教誨五百一十八章 利在千秋一千三十三章五百九十八章 事功之學(謝午後陽光書友的盟主)第一百七十七章 翻案(一更)第一百四十章 一頭之地第一百八十章 賜字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七百五十七章 積怨(兩更合一更)第五十七章 講卷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九百五十七章 潘季馴的奏章六百六十六章 執筆五百零三章 鼎邊六百五十四章 重返朝堂五百五十一章 侍君之心一千三十三章七百零二章 指鹿爲馬(第一更)七百二十二章 危身奉上謂之忠第八章 背書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申時行背鍋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第兩百五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四百零五章 邀功來了七百七十一章 此林延潮之功(二合一)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變局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五百二十二章 拉關係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第四百三十七章 這就是帝王師啊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八百三十三章 這是什麼情況?(二合一)五百四十八章 說一不說二第四百二十五章 有客上門八百三十六章 請託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第八十五章 措手不及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四百七十一章 ********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第二十八章 民意第四十三章 先生的背景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八百零三章 河工的貓膩八百六十四章 民得其惠六百五十三章 兩家之好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衆望所歸一千一百五十章 修身齊家第一百九十五章 澹臺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七百一十二章 請罪六百五十二章 愛屋及烏第四百三十五章 揀官七百五十六章 輿論(兩更合一更)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賜服第兩百七十四章 漕弊一千一百章 出山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師生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五十章 爲何讀書一千九十八章 彈劾之事第三百四十七章 教誨九百四十章 爲官難易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背景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第兩百八十七章 爲政不難,不罪巨室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洪塘四百九十九章 蛛絲馬跡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大功?一千二十二章 自己人一千九十八章 彈劾之事第三百八十章 幫朋友一把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主持廷議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買賣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內閣輕重四百八十四章 袁宏道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來一千兩百一十六章 申時行背鍋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釋放第一百三十二章 魚與熊掌(二更)八百二十六章 誰爲誰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