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百三十三章 這是什麼情況?(二合一)

府衙現在已經是被封鎖四門,禁止出入。

一隊官兵是直接查封戶房。

驚變來得如此突然,令官員們一時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如幾位通判,推官這等高官對於朝堂上的鬥爭有所耳聞,尚知道多一點。

但其餘照磨,校檢等低級官員,以及府衙裡的書手,皁吏都不知發生了什麼事。

直到曾乾亨點明,衆官員方知如此大的陣仗是衝林延潮而來。

衆目所視下,林延潮見此不由憤慨地道:“按院,你如此一查抄府衙,無論有罪無罪,下面的官員百姓豈非都以爲我林延潮貪污有罪。”

“本官爲官多年,自認雖沒有大功於朝廷,但也薄有清名,豈容你如此當面詆譭。本官要就此事上稟都察院都御史,讓朝廷爲我主持公道。”

林延潮說完,與他交好的何通判,馬推官二人也是出首道:“啓稟按院,自林司馬署知府事以來,爲官一貫戰戰兢兢,克勤奉公,此事我們府衙上下官員都看在眼底。”

“這一次河工料場雖然被燒,但也不完全是林司馬之職責,懇請按院明察。”

何通判,馬推官二人可是敢冒風險,在這重壓之時,能站出身來替林延潮說話的。這令林延潮不由心底一暖,何通判也算了。這馬推官平日與他交往不深,竟也出頭替他說了幾句公道話,實是出乎意料。

老百姓們也是道:“欽差老爺,林司馬是好官,是清官啊。”

“我們老百姓盼來盼去好容易盼來了這樣一位好官。你可不能冤枉他啊!”

官員們,老百姓們紛紛出聲,替林延潮鳴不平。

在輿論之勢下,曾乾亨從容一笑道:“林司馬,你不要挑起公論以脅迫本官,諸位同僚,諸位百姓,不妨稍等片刻,本官馬上就給你們說法,不會冤枉林司馬的。”

果真過了片刻,但見一名官員被左右兩名官兵押入府衙。

林延潮見了這名官員,不由起身對曾乾亨問道:“按院,此乃本府黃府經,你拿他作何?”

被押之人就是黃越。

黃越也是掙扎道:“回稟司馬,下官正在河邊監督民役,而這幾名官員不分青紅皁白,就將下官拿來。”

曾乾亨看向黃越道:“本官拿你,自是問河工料場被燒之事。”

“黃府經,你說數日之前,河工料場進了值近三萬兩的河工大料,以及民間徵發來的柳葦,是由你親自過目的對麼?”

黃越道:“正是。”

曾乾亨道:“其中料貨商人是不是送了你兩百兩銀子,十壇山西黃酒,希望你能矇混過關,讓他們的料貨可以以次充好?”

黃越急道:“冤枉,冤枉,下官受司馬所託,主理河工,如何敢作這等事。不錯,料貨商人是由送我兩百兩銀子,十壇黃酒。”

“但他們是怕下官刁難,故意挑刺,這才送錢送酒讓下官通融。但下官卻說,我爲朝廷辦事,爲歸德三十萬百姓築堤,心底沒有半點私心。這銀子和酒,你們拿回去,下官絲毫不取。”

曾乾亨反問道:“真得退回去了嗎?什麼都沒有留下?”

黃越聞言一愕,然後道:“這……”

“如實道來!”曾乾亨厲聲喝道。

黃越這才道:“當時他們其意甚誠,下官盛情難卻,礙於面子。銀子下官是退回去了,只是酒留下了三壇!”

曾乾亨拍案道:“三壇,這不是普通山西黃酒,都是十年陳釀,壇壇值銀十兩。三壇就是三十兩,抵得上你大半年俸祿。”

黃越道:“下官一時不察,以爲就是普通的酒,但是……但是下官受酒,可以認罪,可下官保證,這進的河工大料絕沒有以次充好。”

曾乾亨冷笑道:“現在貨被燒了,你自是怎麼說都可以。”

林延潮正色道:“按院,你的意思是本官收受河工料商的賄賂,讓他們以次充好,自己燒去了河工料場嗎?你可有實據?”

曾乾亨不答。

“沒有實據,就是污衊!”

曾乾亨道:“林司馬,到了此刻你還死鴨子嘴硬,看來本官不拿出證據來,你無法心服口服了。不過現在先不急辦你的事。”

曾乾亨看向黃越道:“爾收受賄賂,證據確鑿,本官現在就是將你拿下!來人!”

身爲巡按御史曾乾亨,有當場逮捕六品以下官員,事後請示朝廷的大權。

別說黃越一名八品官,就是六品通判,曾乾亨也是說拿就拿。

兩名官兵拔去黃越官服,打落他的烏紗帽,讓他披頭散髮跪在當場。

這一幕令林延潮心底大怒,黃越是他的人,這無疑狠狠地掃了他的面子。

黃越被拿後,這時兩名賬房師爺模樣的人道:“啓稟按院,我們已是盤過賬了,府衙下撥河工銀五萬兩,現在賬面剩不足一千兩,除去開銷一萬一千兩,還不算賒欠的兩萬八千三百六十三兩河工料錢。”

“賬面上一共有三萬八千兩不知去向。”

曾乾亨拿起賬本過目後,勝券在握地道:“果真如此,林司馬你與本官解釋一二。這三萬八千兩去哪裡了?”

“朝廷拿給你五萬兩修堤,爲何河工料場被燒後,你卻連一兩銀子也拿不出,這三萬八千兩到底在哪裡?”

說完曾乾亨將賬本擲在林延潮面前的地上。

衆官員見這一幕,都知林延潮完了。旁觀的老百姓們也是捂住了嘴,一副不可置信的神色。

林延潮拿着三萬八千兩幹什麼去了?

“林司馬,你乃清流出身,又是三元及第,爲陛下金殿欽點,你是如何報答陛下聖恩的?”

說到這裡,曾乾亨走至堂下對着衆老百姓道:“諸位同僚,諸位百姓,這三萬八千兩銀子本是朝廷給咱們老百姓修堤的河工銀。”

“結果卻被林司馬挪用,存入這農商錢莊之中,拿你們老百姓的錢作青苗錢再貸給老百姓,然後將所得利息納入腰包。三萬八千兩,兩成五的利息,那一年就是九千五百兩銀子。”

聽到九千五百兩,老百姓們都是倒吸一口涼氣。這是好大一筆錢啊。

曾乾亨連連冷笑道:“諸位睜大眼睛看清楚了,這就是你們眼中的清官,好官,竟偷偷拿着朝廷的錢放貸,私下挪用官銀,以致賬面一空,待河工料場被燒,老百姓性命攸關之時,竟拿不出一兩銀子來。”

曾乾亨一句一句如刀砍斧劈,老百姓心底已是動搖了。若非林延潮之前在他們心底地位,這時恐怕早就一併起身大罵了。

衆官員則是心想,林延潮犯得是殺頭之罪啊。

爲何這麼說?

因爲河工料場被燒,林延潮監督不嚴,最多隻是貶官留職。

至於挪用官銀,甚至貪墨利息,也並不嚴重,最多免職。

但挪用官銀,貪污利息,以至河工料場被燒時,拿不出一兩銀子應急,這就是重罪了,若天子龍顏一怒之下,搞不好是要殺頭的。

曾乾亨這證據一拿出,衆人知林延潮大勢已去。

不免有人生牆倒衆人推之心。

分管糧捕的周通判出面道:“按院此舉真撥雲見日,還大明一個乾坤蕩蕩,日月昭昭,非按院舉悪揭奸,我們豈能發現林司馬這奸惡之嘴臉。”

“此人真大奸似忠,平日滿口曰爲民,曰爲國,連下官這等爲官多年的人,都被他這忠實面孔所欺。也唯有按院這般火眼金睛,方能辨查忠奸,除惡揚善。下官拜服!”

聽了周通判這話,衆官員心底都是大罵,林延潮暫署府事後,身爲三位通判中第一人,對林延潮是多加奉承,整日溜鬚拍馬的。而林延潮也投桃報李,於糧捕之事全不插手,全部交給周通判一人裁決。

而眼下林延潮一倒,你就迫不及待地出面與他劃清界限,還落井下石,這不是很無恥嗎?

但也有官員心想,周通判在糧捕通判位置爲官已久,眼看年紀大了,無法升遷。但這一次若能在打倒林延潮之事上給曾乾亨出力。

那麼曾乾亨少不了日後會擡舉他,要知道巡按御史對官員是由保舉之權的,這就是官場上的薦主。若是能得曾乾亨一句話,周通判這十幾年就是熬到頭了,少說官升兩級,踩着林延潮上位,升任本府同知。

吳通判等官員欲言又止,他們想幫林延潮說話,但挪用官銀放貸,以致河工料場被燒後,同知署拿不出一兩銀子,證據確鑿,是林延潮理虧啊。

顧盼左右,曾乾亨見再無一人再爲林延潮說話。這一次他不僅要搞到林延潮,重要是他要搞臭林延潮,令他身敗名裂。如此事情傳到京師,傳到天子的耳裡。

衆所周知,林延潮是申時行的得意門生。得意門生都如此了,那申時行又如何呢?

天子可能因此對申時行失去信任。就算天子仍信任申時行,但扳倒林延潮,也是剷除了申黨的一員大將,這是言臺的勝利。

見勝券在握,曾乾亨對林延潮道:“林司馬,念在你我以往在京同朝爲官的份上。本官勸你給自己留以顏面。”

林延潮問道:“按院要我怎麼辦?”

曾乾亨奇怪林延潮爲何如此平靜,但仍道:“自是交出府印,停職代劾。”

事實上林延潮爲正五品官,曾乾亨沒辦法將他就地免官,所以只能向朝廷題參。

但一來一去,路上消耗甚多。

曾乾亨心想既已是扳倒林延潮,就立即拿下,控制住,免得夜長夢多。所以他要逼林延潮主動辭官。

林延潮笑了笑道:“火燒河工料場,牽扯出這麼多事來,看按院與你幕後之人,不僅要將本官搞倒,還要搞臭,高明,真是高明。”

曾乾亨搖了搖頭道:“事已至此,爾還冥頑不靈。本官對林司馬沒有成見,反而當初拜讀‘天下爲公疏‘時,還十分欽佩。但誰都有行踏錯之時,你回京與天子解釋一二,未必……算了本院還是望林司馬自己保重。來人,送林司馬回房休息,再查封農商錢莊,所有有關之人一概拿下,不準走了一個。”

衆官員聞言大驚,這曾乾亨拿下林延潮一個也就算了,這還要興大獄啊,將此牽連至其他人,辦成大案,鐵案!

黃越等人都是面如死灰。

就在這時,卻見有人突而大笑。

衆人看去卻正是林延潮。

但見林延潮聞言不由大笑當下道:“慾加之罪何患無詞。按院挾私報公,針對我林某一人就光明正大的來,不要將無關之人牽扯進來。”

曾乾亨聞言道:“真是不見棺材不落淚,本還要給你留幾分體面,但也顧不得了,來人,林司馬失心瘋了,將他拿下,送入房內看管起來。”

“誰敢!”林延潮一聲斷喝。

就在這時府衙門外鑼鼓齊鳴,衆人心道又是哪一個官員到來。

這時把守門外的官兵慌忙來報。還未開口,曾乾亨斷然道:“無論誰來,一律擋在門外,就是藩臺,臬臺不例外。我倒要看看今日誰能阻攔本官辦案。”

曾乾亨說完,但這名官兵仍是不走。

曾乾亨怒道:“還愣着作什麼?”

這名官兵倉皇地道:“啓稟按院,來的不是布政使大人,也不是按察使大人,而是欽差大人,當今欽差巡視河南的都察院右都御史丘都憲!”

曾乾亨聞言臉色頓時十分精彩,他身爲御史可以不懼地方三司,但右都御史丘橓都察院的二把手,正二品大員,他之上司。

這一次奉旨巡視河南官員中,以他居首。面對這位連張居正家都敢抄的官員,他自是位居三分。

曾乾亨一整官帽,強自鎮定道:“正好,都憲親至,本官正好將這裡的事稟告都憲。看管住一干人犯,本官親自出迎就好。”

就在曾乾亨要走出大門時,但聽外間道:“不用出迎了!”

這一聲令下,但見幾十名穿着飛魚服的錦衣衛排衆入內。

趙大,張五赫然在列,衆官員官兵見了錦衣衛,猶如老鼠見了貓一般,紛紛退至一旁。

曾乾亨不知所措,呆站在原地,這時一頂轎子落在府衙的月臺下。

轎簾一掀,卻一名武官落轎。

曾乾亨見不是丘橓,頓時大怒什麼時候武官膽敢坐轎,還是光明正大地入府衙之中。

但曾乾亨看了對方的衣色,不由驚道:“是都指揮使大人!”

來人正是錦衣衛都指揮使曹應魁,這是什麼情況?

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太無恥了五百七十章 賞賜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喜怒難測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講官(第一更)四百七十章 牛人五百一十章 恭敬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第三百章 百聞不如一見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掛靴而去五百八十章 脣槍舌劍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北上九百六十二章 內情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漕事六百九十五章 時報初刊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七百四十八章 分歧第兩百零八章 飽暖思考試第十八章 傳道授業(第二更)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火紅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五百七十五章 升遷侍講七百二十四章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第一更,求月票)一千一百一十章 運籌帷幄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六百零七章 怒起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祖制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老朋友第兩百九十一章 衆望第兩百六十二章 修齊治平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第八十八章 有事找他六百三十四章 皇帝來我家第七章 洪塘社學六百一十六章 林三元在哪?四百六十二章 爲官之道六百四十二章 文教也是事功(兩更合一更)六百五十七章 看座第兩百三十九章 席間運籌(二更)第四百二十六章 部費第五十五章 月課(第一更)九百五十八章 拜賀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執意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五百三十八章 宮闈之事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第一百五十二章 贈詩(一更)七百六十八章 救人(二合一)七百九十三章 決定(二合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五章 鎮場詩(第一更)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就此干休第三百九十九章 口碑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負少年時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致仕五百七十九章 論點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五百六十七章 宣表一千兩百零二章 提名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何爲儒?(恭喜joyii書友成爲本書盟主)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四百六十七章 世兄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一千三百八十章 試問七百六十三章 天下歸心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變更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偉器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七百五十七章 積怨(兩更合一更)六百三十七章 家有賢妻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撫世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一千九十一章 榜樣六百一十三章 告御狀四百六十六章 申時行的喜好第兩百二十章 上屋抽梯六百八十二章 以威福還主上六百二十五章 林學一千一百零九章 東廠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第二十九章 送信六百八十四章 世間再無張江陵
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太無恥了五百七十章 賞賜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喜怒難測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講官(第一更)四百七十章 牛人五百一十章 恭敬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第三百章 百聞不如一見一千兩百九十二章 掛靴而去五百八十章 脣槍舌劍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北上九百六十二章 內情一千兩百四十二章 漕事六百九十五章 時報初刊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七百四十八章 分歧第兩百零八章 飽暖思考試第十八章 傳道授業(第二更)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火紅五百七十三章 向天子推薦五百七十五章 升遷侍講七百二十四章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第一更,求月票)一千一百一十章 運籌帷幄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六百零七章 怒起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祖制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老朋友第兩百九十一章 衆望第兩百六十二章 修齊治平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第八十八章 有事找他六百三十四章 皇帝來我家第七章 洪塘社學六百一十六章 林三元在哪?四百六十二章 爲官之道六百四十二章 文教也是事功(兩更合一更)六百五十七章 看座第兩百三十九章 席間運籌(二更)第四百二十六章 部費第五十五章 月課(第一更)九百五十八章 拜賀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執意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第三十三章 落地還錢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五百三十八章 宮闈之事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第一百五十二章 贈詩(一更)七百六十八章 救人(二合一)七百九十三章 決定(二合一)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四百九十三章 陸翁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第兩百二十五章 鎮場詩(第一更)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就此干休第三百九十九章 口碑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不負少年時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六百七十五章 請求致仕五百七十九章 論點第四百四十一章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五百六十七章 宣表一千兩百零二章 提名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何爲儒?(恭喜joyii書友成爲本書盟主)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四百六十七章 世兄八百八十九章 萬民書(二合一)一千三百八十章 試問七百六十三章 天下歸心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變更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偉器一千零四章 還是要靠女人啊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腰間黃金已退藏七百五十七章 積怨(兩更合一更)六百三十七章 家有賢妻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撫世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一千九十一章 榜樣六百一十三章 告御狀四百六十六章 申時行的喜好第兩百二十章 上屋抽梯六百八十二章 以威福還主上六百二十五章 林學一千一百零九章 東廠五百四十章 日講官值廬第二十九章 送信六百八十四章 世間再無張江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