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爲何讀書

三人通過姓名後,其餘五名同寢也是開口。

“在下古田餘子遊,三位同窗幸會,幸會。”一名少年老成的同窗道。

“幸會。”林延潮,葉向高,陳文才拱手作禮。

一人道:“在下濂浦林璧清,幸會。”

此人應是本地林氏子弟。

“侯官黃碧友,幸會。”

“嘉登朱向文,幸會。”

“浦城於輕舟,幸會。”

陸續衆人一一都通了姓名。

餘子遊開口道:“嗯,你們三人睡靠那邊的鋪頭,取來新的草蓆,將行李都整到那去吧!”

聽餘子遊這麼比劃,林延潮和陳文才都露出一絲不悅。

葉向高開口道:“餘兄,請恕我直言,這裡靠西,有西曬,夏天的時候很熱的。”

餘子遊板起臉道:“我在書院讀書三年了,年紀也是我最長,所以在號舍裡由我來分配。如果你不滿意,可以與山長和講郎說。”

陳文才連忙上前勸道:“葉兄,先來後到,我們剛來,我睡最西頭好了。”

餘子遊臉色稍稍緩了一些道:“這纔像話,我們是老生,汝等是要尊敬前輩的。”

三人這才無話,各自整起自己行李來。號舍裡沒有衣櫥,書櫃。

林延潮先鋪好草蓆,只能先將書和衣裳在草蓆另一頭分別疊好。私人之物都是放在朝北面靠牆一側,晚上頭頂睡,身子是面朝南腳朝北的躺在鋪上。總得說起來比大學寢室睡得條件差了不少,人與人要並頭睡,若是掉個頭來,對方的腳丫子足可把你薰死。別以爲讀書人,就講乾淨多少了。

睡在林延潮兩旁的是葉向高和來自浦城的於輕舟。

一旁林延潮這才整好,一旁於輕舟對林延潮道:“林兄,我先小人後君子,我一貫好潔,不喜他人碰我的牀和東西,你稍稍挪過去一些,以後也講究些。”

林延潮笑笑道:“好啊!”

“多謝林兄了。”於輕舟見林延潮絲毫沒有着惱,鬆了口氣,反而自己有些愧疚,不好意思。

“好了,要滅燈了。”餘子遊說了一聲,即揭開燈罩,吹熄了燈火。

暗下來後,號舍裡傳來一陣悉悉索索的聲音。

林延潮躺在牀上,用手枕着突低聲道:“葉兄?”

“何事林兄?”

“敢問你向高二字,是項羽的項,還是向背的向。”

“向背的向。”

“嗯,葉兄是福清縣人?”

“不錯。”

嗯,林延潮合上眼睛,心想身旁這人,八成就是歷史上兩度入閣,獨相十三載的葉向高了。

葉向高問道:“莫非林兄認識在下,或者是家裡的長輩嗎?”

林延潮道:“葉兄,誤會了,你這名字起得好。向高,向高,好好讀書,日日向高!”

葉向高亦是道:“當年我祖父給我起此名時,也有此意。”

“好了,食不言寢不語,不準說話。”餘子遊的話從另一側傳來。

葉向高輕哼了一聲。

“葉兄,我們初來乍到,不宜出頭,免遭入衆矢之。”

“多謝林兄相勸,我有分寸。”

聽得葉向高答允,林延潮也不說話了,雙眼合上,不多時即睡了過去。

次日天亮,林延潮整理好被子,還在洗漱,這時外面齋夫道:“林延潮,葉向高,陳文才,今日你們要向山長,講郎行拜師禮,先至西塾一趟。”

林延潮三人聽後不敢怠慢,連忙趕至西塾。

山長林垠乃是個和藹老人,有長者之風。

林垠先領着三名弟子,先拜了了孔子,朱子,然後三人再向二人拜首,行拜師禮。

拜首之後,依規矩送拜師六禮,芹菜,意爲勤奮好學;蓮子,意爲苦心教育;紅豆,意爲紅運高照;棗子,意爲早早高中;桂圓,意爲功德圓滿;乾瘦肉條,是用以表達弟子心意。

然後書院山長講郎向林延潮,葉向高,陳文才他們各贈一份糖和蔥。糖有粘性,表示安心讀書之意;蔥與聰音近,蔥形中通外直,喻學問貫通,做人正直。

如此拜師禮才行畢,林垠當下與他們講了一番,讀書做人的道理。

不說尊師重道四字,僅是對方舉人出身,嘉靖十年鄉試第五名的名頭,既然說是最平常的話,林延潮等人也是洗耳恭聽的。

林垠一些勵學的話後,溫和地向三人問道:“你們爲何而讀書?”

三人對望了一眼,林垠指了指陳文才道:“你先來說。”

陳文才一整衣襟,將右手向上一揚,目光與指尖平齊,朗聲言道:“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往聖繼絕學,爲萬世開太平!”

陳文才有幾分搞笑,林延潮見衆人卻沒什麼好笑的神色。

林垠點點頭道:“是橫渠先生的名言啊。”橫渠先生是北宋名儒張載,這橫渠四句是他廣爲人知之言。

“你呢?”林垠點了點頭葉向高。

葉向高畢恭畢敬地道:“依正道而行,守中正仁義。”

林垠笑着道:“然,近濂溪先生矣,不愧是桂山先生的佳兒。”林延潮知道濂溪先生是周敦頤,周敦頤除了一篇愛蓮說名滿天下外,最重要是開創了程朱理學,依正道而行,守中正仁義正是他的主張。

葉向高拱手道:“家父也常常在我面前提及山長。”

“好。好。”林垠笑了笑。

“那你呢?對,林延潮。”林垠看向林延潮。林延潮似察覺對方的目光中似有幾分探究的味道。

林延潮想了下,放棄了數個一鳴驚人的答詞,而是用一箇中規中矩的答案:“先生爲學,但求窮者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此言一出,在場之人面面相窺。

林燎連忙道:“山長,此子初來乍到……”

林垠搖了搖手,咳了幾聲笑着道:“不知無妨,何況他說的是孟子之言,儒學的道統,由濂溪先生,明道,伊川二先生上承孟子的。”

林垠又劇烈咳嗽了幾下,林燎給他端了杯茶喝下後臉色纔好了一些。

林垠道:“老毛病又犯了,我們書院,乃朱子講學之地,承襲儒家道統,非五經、孔孟之書不讀,非濂、洛、關、閩之學不講。爾等要記住了。”

“是。”

林延潮恍然大悟,原來山長方纔問你們爲何讀書,不是隨便作答的,而是有一套章程的。

濂江書院是當初朱熹講學之地,當然傳揚的是理學了。所以林垠才說,非濂學(周敦頤),洛學(二程),關學(張載),閩學(朱熹)不講,而將民間盛行的王學視爲末流。

不過理學好啊,理學是顯學,也是官學,功名的敲門磚。林延潮雖尊王陽明,但王學可沒辦法,幫他科舉登第。

當下拜師儀式結束,齋夫將三人領出了書屋,解釋書院的規章道:“我們書院分外舍,內舍,上舍,爾等新來皆爲外課生,在外舍從學,外課生不給銀,若學業有進,升入內舍;內課生每月支膏火銀三錢,內捨生學業有進,升入上舍,爲上課生,每月支膏火銀五錢。”

林延潮不由感嘆,原來快慢班和獎學金制度,這麼早就有了。當時如濂江書院這樣的有名書院,都有官府的撥款,助學田的收入,並不靠弟子的束脩,不僅食宿免費,對於學生還有膏火銀的補助。

林延潮看葉向高和陳文才的樣子,顯然是早就知道的樣子,自己倒是消息落後了。

齋夫繼續講道:“另外學院,朔望課,師課半月一考,由山長出題,月課一月一考,由縣學,府學教諭出題;官課,季課一年四考,由知縣,知府,學政出題,以定爾等座次。其餘我也不與你們分說,久了就自行知道了。”

齋夫走後,陳文才道:“季課,竟由知縣,知府,學政出題考校,這書院未免太闊氣了吧。”

葉向高道:“這還不好,不用到了縣試,府試,院試之時,我們也知考官的出題路數,可惜一季一課,着實太少了。”

“林兄,你怎麼看?對了,林兄似對書院之事一無所知,難道之前師長都沒有與你提過嗎?”

這就是寒門的先天差距,至少在關係門路上,較官宦子弟,商賈子弟要遜色一籌。

林延潮雙手一攤道:“師長沒有提過,所以還是要葉兄,陳兄多請教纔是。”

葉向高,陳文才一併謙虛道:“林兄,不敢。”

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第兩百章 定稿(一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給機會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七百八十八章 粥廠出事(二合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第三百八十七章 平夷詔一千五十七章 再議國本九百九十九章 思辨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中華有爲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處置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八百三十三章 這是什麼情況?(二合一)六百六十章 我有一點淺見九百三十七章 府臺高明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第四百零五章 邀功來了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薪火相傳五百三十一章 湯顯祖五百八十二章 舌戰羣儒(上)六百六十一章 陛下聖諭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洪塘一千兩百七十章 經事八百章 微服私訪的欽差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兄長立功了九百五十章 價碼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坑一千兩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九百八十五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衆望所歸六百九十二章 考官人選第兩百六十五章 本官就是驢脾氣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一千一百零五章 傾訴六百九十七章 再見胡提學(兩更合一更)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大功?五百五十四章 耍賴一千七十章 正推第九十三章 買房拉(第二更)第三十章 奇才第十四章 討厭的縣令第三百七十七章 對答封推感言一千一百零二章 重逢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貢院第一百四十一章 校對閒草集四百七十九章 放爆仗六百八十三章 新元輔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第二十五章 打官司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變了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點撥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四百七十七章 此子莫非奇才五百六十九章 文成鎮番邦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光耀門楣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劉大刀八百八十一章 豎閹休走(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成爲本書盟主)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海運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七百五十九章 你們這是在逼朕(二合一)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第四百三十四章 跑關係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王師八百二十一章 新青苗法第兩百六十九章 乘船五百七十二章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第兩百三十三章 白首一人好(三更)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傳旨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七百六十九章 同學情誼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房官人選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第三十八章 老童生五百九十三章 話題性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運籌帷幄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八百五十九章 要錢四百七十九章 放爆仗一千五十八章 送客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九百八十一章 國策第六十八章 冬衣八百二十五章 風雨欲來(二合一)第三百零二章 閱卷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總兵府
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第兩百章 定稿(一更)第三百八十二章 給機會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七百八十八章 粥廠出事(二合一)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第三百八十七章 平夷詔一千五十七章 再議國本九百九十九章 思辨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中華有爲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處置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八百三十三章 這是什麼情況?(二合一)六百六十章 我有一點淺見九百三十七章 府臺高明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第四百零五章 邀功來了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薪火相傳五百三十一章 湯顯祖五百八十二章 舌戰羣儒(上)六百六十一章 陛下聖諭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洪塘一千兩百七十章 經事八百章 微服私訪的欽差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兄長立功了九百五十章 價碼一千兩百八十六章 坑一千兩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九百八十五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衆望所歸六百九十二章 考官人選第兩百六十五章 本官就是驢脾氣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一千一百零五章 傾訴六百九十七章 再見胡提學(兩更合一更)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大功?五百五十四章 耍賴一千七十章 正推第九十三章 買房拉(第二更)第三十章 奇才第十四章 討厭的縣令第三百七十七章 對答封推感言一千一百零二章 重逢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貢院第一百四十一章 校對閒草集四百七十九章 放爆仗六百八十三章 新元輔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第二十五章 打官司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變了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點撥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四百七十七章 此子莫非奇才五百六十九章 文成鎮番邦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光耀門楣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劉大刀八百八十一章 豎閹休走(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成爲本書盟主)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海運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七百五十九章 你們這是在逼朕(二合一)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第四百三十四章 跑關係第五百一十二章 帝王師八百二十一章 新青苗法第兩百六十九章 乘船五百七十二章九百三十章 跨府巴結第八一十八章 河工大計第兩百三十三章 白首一人好(三更)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傳旨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九百零六章 大德大功七百六十九章 同學情誼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房官人選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第三十八章 老童生五百九十三章 話題性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運籌帷幄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八百五十九章 要錢四百七十九章 放爆仗一千五十八章 送客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登頂九百八十一章 國策第六十八章 冬衣八百二十五章 風雨欲來(二合一)第三百零二章 閱卷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第一百一十三章 總兵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