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八十五章 辯經勝負

這場經筵,張居正是從頭聽至尾的,身爲知經筵官,他自是不會下場和下面人辯經。事實上,他知道林延潮殿上外王不必先內聖的學說,論其原因還不是起於給自己拍馬屁的。

照道理而言,張居正應是偏林延潮一邊纔是。

此刻穿着大紅蟒袍的張居正出班,身爲權臣自有睥睨而行的氣場。

張居正走到殿中,滿殿肅靜,他幾乎比天子還更代表大明的權威。

所以這場經筵裁判由他來擔任,也是理所當然。

張居正向天子道:“陛下,林中允之言,臣不能認同。”

此言一出,曾省吾,王篆都是喜出望外心道,相爺來給他們撐腰了!果然到最後相爺是他們的救星啊!

本是一個個被林延潮駁得恨不得鑽到地下去的吳堪,耿周等人,臉上也有了生氣。

什麼?辯成這樣也能贏?這你也敢信?

還是咱們的後臺硬啊。

昔日只聽說過趙高能指鹿爲馬,咱們都不信,今日看來相爺的本事比趙高還強。

早知道辯經最後能贏,如此咱們還廢話那麼多幹嘛。

吳堪,耿週數名官員頓時擡頭挺胸,吐氣揚眉,在心底偷笑。

至於黃鳳翔,以及與林延潮交好的官員則是心底大罵,這,這,這有黑幕,簡直是顛倒黑白嘛。

而殿上其他持理學之見的大臣,則不這麼想,覺得是理所當然的。

林延潮心底於勝負倒不是太在意,大家又不是傻瓜,誰贏誰負一眼瞭然。他是要在旁相看,這張居正到底能說出什麼道理來?讓大家心服口服?

小皇帝本對張居正十分信服,但此刻也有幾分不確信地問道:“同知經筵請講。”

張居正道:“方纔辯經林中允言辭精妙,不過還是有失當不謹之處,與人相論,切不可自負,需求教之心。林中允未免才高而學未粹,氣豪而心未平,而辯經之言也不是發前人所未有之見,他所研之道,更近乎永嘉之學。”

小皇帝聽張居正這麼說不解,心道這永嘉之學是什麼?

馮保在旁低聲道:“陛下,永嘉之學又稱浙學,盛於南宋,學派倡功利而薄性命,又稱事功之學。”

“那爲何朕沒有聽說過此學派?”

“其學派於宋元之際斷裂,已是沒有師傳。”

小皇帝聽馮保這麼說恍然道:“原來如此。那林卿家今日辯經,就是引自此學。林卿家的學識實在是太淵博了。”

林延潮聽張居正這兩句‘才高而學未粹,氣豪而心未平’,知是來形容,永嘉學派陳亮的。

陳亮是南宋狀元,永嘉學派中承前啓後的人物,當然也持事功之論,擅長雄辯,不見容於理學,還曾因其負氣傲睨的性格兩度下獄。

不過方孝孺卻很欣賞他,曾誇陳亮一句,人不以爲狂,則以爲妄。

當年林延潮讀此句時曾心道,人不以爲狂,則以爲妄,大丈夫當如此。

換了旁人會因張居正這話動怒,但林延潮這等深譜\‘官場語言\‘的卻怎麼聽不出來。張居正面上是斥自己,但隱隱也是點醒自己,不要亂說話,在這理學爲顯學的時代,你身爲一名官員大發什麼闕詞,小心將來重蹈陳亮的覆轍。

張居正又道:“縱觀林中允殿上所言,一語概之,即功到成處,便是有德,事到濟處,便是有理,如此三代聖賢則枉作功夫,其弊,上無兢畏之君,下有窺視之臣,以爲天命可以偶得,此論實不足以爲儒者之經。”

張居正這麼說,就是代表官方的態度了,兩百餘年來朝廷上來都是以程朱理學的理念來治理國家,雖然受到王陽明心學的衝擊,甚至出現好幾科都是心學狀元的局面。

但大體上還是理學佔據上風,理學出身的進士比心學的多。

你林延潮縱然是在今日經筵上舌戰羣儒,大獲全勝,但要以你的觀點取代,程朱理學,是根本不可能的。

張居正這話當然得了衆理學官員的一致支持,低聲討論,林三元於經學之處確有見地,但知識辯論有道,縱是才氣豪邁,不算大家之言。

狀元公的話,聽個新鮮就好了,平日還是要以程朱之理奉行,這纔是讀書謹身之道。

激烈點的甚至道,林中允強釋聖人之言,怎可稱經家。

不過頓了頓張居正又道:“林中允其言語中雖有失偏頗,卻也有可聽可聞之處。吾參與廟堂之末議,主朝廷獎懲用官,一貫以爲重用循吏,慎用清流。天下官員中清流莫過於海剛峰,然其上任應天巡撫之後,驟而矯以繩墨,應天上下,訛言沸騰。循吏善辦事能務實,爲老百姓謀福祉。殿上諸臣精研性命,切不可忽視事功之學。”

聽完林延潮都要爲張居正鼓掌了。

張居正這一番話,表面上維護了理學正統,實際上對自己事功之學也沒有過於否定,順便還爲了自己‘重用循吏,慎用清流’的執政理念作了一次宣傳,再黑了一把政敵海瑞,最後再熬了一鍋爲官事功的雞湯。

張居正纔是表面用理學的一套,內裡用事功的辦法來治理天下,他纔是朝堂上最近於永嘉學派,主倡事功的人。若是真正理學的官員當首輔,哪個敢如他這樣搞變法的。

當年要不是因張居正是殿試主官,林延潮也不敢寫出\‘內聖不必外王\‘這等驚世之見。

林延潮心底對張居正是無限的吐槽,但小皇帝對少師張先生卻是崇拜得無以復加,他說什麼都只有心底佩服的。

小皇帝滿臉讚賞道:“同知經筵之言,真振聾發聵,可爲定論。”

張居正一語落地,也算是爲這場經筵上的辯經,拍了板子,定了調子。

在場官員無論心底服不服,都要口服了。

曾省吾他們當然是喜出望外了,辯論成這個樣子,還能獲得最後勝利,至少是名義上的勝利,還有什麼不滿足呢?

林延潮也是可以接受,在這以理學爲顯學,也是官學的朝代。至少林延潮能在經筵辯經上,與周子義他們打成‘平手’,這就已經算是贏了。

之後這場經筵就是落幕了,百官依次散去。

造例天子賜食,百官要赴經筵宴。

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謀劃已久第三百八十二章 給機會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內閣輕重五百一十三章 見恩師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九百五十三章 望之生懼六百零八章 咱們當面羞辱一下九百五十四章 誰也不怕啊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貫之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條陳第兩百四十五章 拜師(二更)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禮部尚書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謀劃已久六百四十九章 縣試放榜第一百七十章 衣錦還鄉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密揭四百九十二章 養豬?第兩百三十七章 緣定三生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課(一更)九百七十四章 抵達京師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點撥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人走茶涼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富春江上六百八十章 人走位冷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我的承諾第三百一十六章 衆口鑠金八百六十章 鹽政第三百九十三章 淺淺抵京一千一百三十章 牙行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八百七十二章 林司馬之功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一千九十一章 榜樣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五百二十五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七百零九章 皇帝對青睞第兩百六十章 自問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林府一千三百零二章 元輔,請留步八百五十七章 館選一千四十七章 莫欺少年窮七百二十六章 申時行的忠告第一百二十八章 報喜了五百零一章 船戶案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飲酒禮(一更)第三百四十七章 教誨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貢院第三百三十章 讀卷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一千四十二章 出乎意料八百五十七章 館選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威勢第兩百九十二章 貢院走水第三百五十九章 牙牌和官袍第八十二章 岳丈來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救兵來了一千七十八章 年輕的部堂大人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潛邸講官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不是後記的後記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申時行的謀劃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與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成敗在此一時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背景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九百零九章 不摻合發個單章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測第兩百八十三章 教誨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鹽法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第二十章 蜆子湯七百三十九章 清算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四百五十二章 升官啦第四百零四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八百六十六章 家丁第五章 滾出大門去
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謀劃已久第三百八十二章 給機會四百八十九章 白紙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內閣輕重五百一十三章 見恩師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九百五十三章 望之生懼六百零八章 咱們當面羞辱一下九百五十四章 誰也不怕啊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貫之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條陳第兩百四十五章 拜師(二更)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禮部尚書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謀劃已久六百四十九章 縣試放榜第一百七十章 衣錦還鄉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密揭四百九十二章 養豬?第兩百三十七章 緣定三生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課(一更)九百七十四章 抵達京師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點撥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人走茶涼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富春江上六百八十章 人走位冷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一千兩百四十六章 我的承諾第三百一十六章 衆口鑠金八百六十章 鹽政第三百九十三章 淺淺抵京一千一百三十章 牙行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八百七十二章 林司馬之功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一千九十一章 榜樣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一千兩百七十六章 安插五百二十五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七百零九章 皇帝對青睞第兩百六十章 自問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林府一千三百零二章 元輔,請留步八百五十七章 館選一千四十七章 莫欺少年窮七百二十六章 申時行的忠告第一百二十八章 報喜了五百零一章 船戶案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飲酒禮(一更)第三百四十七章 教誨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貢院第三百三十章 讀卷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一千四十二章 出乎意料八百五十七章 館選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威勢第兩百九十二章 貢院走水第三百五十九章 牙牌和官袍第八十二章 岳丈來了第四百一十八章 救兵來了一千七十八章 年輕的部堂大人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潛邸講官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第十三章 大宗師按臨了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不是後記的後記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一千兩百二十九章 申時行的謀劃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與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成敗在此一時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背景一千兩百五十三章 烽火九百零九章 不摻合發個單章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定策之功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高深莫測第兩百八十三章 教誨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新鹽法五百四十三章 進講第二十章 蜆子湯七百三十九章 清算八百五十六章 一粒米都不給你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四百五十二章 升官啦第四百零四章第三百五十五章 受得起八百六十六章 家丁第五章 滾出大門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