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內閣輕重

廷推之日。

能夠列席廷推的都不可能是卑官,而是朝廷五品以上的京官。

其中以刑部,戶部最多,有二三十人之多。

其餘各部都不到十人。

然後內閣數人,翰林院,詹事府數人,通政司數人。

大理寺,太常寺,太僕寺,尚寶司,鴻臚寺等各二到五人不等。

欽天監,太醫院也有一名官員參加廷推。

最後就是順天府的官員。

因此有資格列席的京官足足有一兩百號人,拋開缺額的,病得實在下不了牀的,今日廷推吏部尚書時,一共到了有百餘名官員之多。

衆官員抵達後,有的回朝房裡歇息,有的在廣場上談笑。

這時日頭正照着午門廣場上,衆官員們面上雲淡風輕的談笑,但私下都用餘光打量着經過廣場的每一名官員。

但見這時端門金水橋上走來一行官員,午門前的官員立即上前相迎。

這一行官員不是別人,正是林延潮率禮部官員抵達。

林延潮頭戴烏紗,身着錦雞補子緋色袍服走過金水橋。趁着初升的陽光而來,林延潮身上既有高官大員的貴重之氣,也有一等朝氣蓬勃的英氣。

見了林延潮,橋下的官員都不敢仰視。

而黃鳳翔,趙用賢等禮部官員跟在林延潮身後來到了廣場。

“見過大宗伯!”

“拜見大宗伯!”

林延潮還禮後,笑着對左右道:“看來各部之中,又是我們來的最早。”

官員的級別越高,就越喜歡遲到,如此重要的廷推,遲到個一個半個時辰都是司空見慣的事。

身爲大員,你不來廷推還真推不了。

ωωω▲TTkan▲c ○ 至於小臣若遲到了,誰還等你,回頭還要被御史彈劾。

林延潮這話是以開玩笑的語氣道出,在場官員哪敢接話,只是在旁陪笑。

林延潮與禮部官員先至朝房休息。

禮部於午門朝房有兩個,一個是部堂使用的,另一個是四司使用的。

這也是六部纔有的待遇,當年林延潮在翰林院時,也是上下一起擠一個朝房。

禮部的部堂朝房在東側上首第二間,四司朝房在西側末間。

衆人到東側朝房入座後坐下稍稍歇息。

林延潮指着窗外道:“聽說近來四司朝房一向屢爲刑部,戶部的朝官侵佔,令本部司裡官員無處可坐。從今日起我們以修葺的名義將四司朝房鎖起,然後換了鑰匙讓值堂好生保管,這借易逐難,此後朝房再也不許給其他衙門的官員借住。”

下面官員一併稱是。

說到這裡值堂的吏員即給他們端上來茶來,這時陳濟川入內在林延潮耳旁說了幾句話。

林延潮聞言點點頭示意陳濟川退下,然後對左右的黃鳳翔,趙用賢道:“元輔言身子不適,不參與今日的會推了。”

聽了這話,大家並沒有出乎意料。

在廷推前一日,言官上疏彈劾申時行。外人看來此舉是看你馬上要致仕了,有人趕緊來刷一把聲望。

但熟悉內情的人知道,爲何早不彈劾,晚不彈劾,非要挑在會推前的一日呢?

想明白後,就知道申時行爲什麼不來了。

首輔不到場,那麼官員會揣摩吏部尚書的意思,但會推吏部尚書,官員們又去揣摩誰的意思?

所以答案就是沒有人,誰也沒有足夠的實力,主導這一次的會推。

今日的吏部尚書會推,註定將會是一場龍爭虎鬥。

林延潮一面喝着茶,一面透過窗戶格子看向窗外。少頃,工部尚書舒弘志與工部的官員到了。舒弘志很是熱情地與廣場上的官員們寒暄。

黃鳳翔低聲道:“聽聞舒司空也有意逐鹿大冢宰之位。”

聽黃鳳翔這麼說,林延潮,趙用賢不約而同露出了不屑的神色。

趙用賢道:“就憑他?”

黃鳳翔笑道:“舒司空當然另有打算,陸,石之一晉吏部尚書後,他想填補留下的缺位。這一次出面也是先試試水。”

“原來如此。”

幾人又喝了一會茶,參加廷推的官員陸陸續續也到差不多了,這時戶部尚書石星方姍姍來遲。

石星一到廣場半數的官員都是擁了上去,以往不苟言笑的石星今日也顯得平易近人。

說了幾句後,石星徑直來到禮部的朝房。

石星上前數步,林延潮也迎上前來。

石星托住林延潮的手道:“原來大宗伯早就在此了!”

林延潮道:“會推乃朝廷倫才之典,林某不敢怠慢,故早到一步。”

石星聞言笑着道:“原來如此,之前海運濟遼的事,石某想過若是朝廷經費寬裕,倒是不妨在江浙打造些海船來,此事石某後來與許次輔商議過,大家一致商定大宗伯再想想辦法。”

早幹什麼去了?嗯?

林延潮心底冷笑,面上卻又驚又喜地道:“若真是如此,實在太好了。林某先謝過大司農了。”

石星點了點頭,又與趙用賢,黃鳳翔說了幾句場面話,這才走出禮部朝房。

林延潮目送石星笑容滿面,趙用賢卻連看了林延潮數眼。

石星走後,刑部陸光祖率着刑部一干官員抵達了。這一次官員們又是擁了上去,似比之前迎石星的人還多。

林延潮看去石星的臉色有幾分不好看。

今日陸光祖也不再如往日般矜持自重,而是滿臉春風與官員們寒暄,至於林延潮與陸光祖之間,自己既沒有上去的意思,對方也沒有過來的想法,彼此遙遙行禮即是打過招呼。

會推在闕左門進行。

近百名官員將闕左門外的廣場站得是滿滿當當的。

今日主持會推的是吏部左侍郎趙志皋,趙志皋年紀老邁,唸了幾句就不行了,當即表示要歇歇。

щшш⊙Tтkā n⊙c○ 林延潮見此狐疑,這樣大的年紀,申時行還打算推舉他入閣,到底有沒有問題。

趙志皋到一旁歇息後,右侍郎王用汲即接替了他。

王用汲是去年從總督義學衙門任上升遷爲吏部右侍郎的。

王用汲是與海瑞齊名的廉臣。

他主持義學時向朝廷提出將宮中,國子監裡的藏書集中設一藏書室,供給來京的士子,義學的教師抄錄借閱。

這就有些類似於漢時石渠閣,宋時崇文院,但不是服務於皇家,而是服務於讀書人的,有些類似建立國家圖書館。不過很遺憾如此有見地的建議,沒有被天子採納。

現在王用汲立於皇城牆下,內閣大九卿官員於牆下東西而立。

首輔,吏部尚書,兵部尚書陸續缺席,本來十三人,只到了十人。

而其餘的官員一併面北而立。

王用汲一邊宣佈吏部尚書堪任官員的履歷,一面有吏部官員將書寫有堪任官員履歷名冊交各個參與會推的官員手中。

林延潮立於西首,日頭越過紫禁城的紅牆上正好照在自己身上。

林延潮用手擋了擋陽光,拿起堪任冊翻至第一頁,不由心底冷笑一聲。如他料想,這堪任冊上列在第一頁的正是戶部尚書石星,而陸光祖則在第二頁。

這堪任冊上次序先後,其實也是一等暗示在其中。

否則按照年資而論,陸光祖是嘉靖二十六年的進士,石星是嘉靖三十八年的進士,陸光祖的排名應該在石星上面纔是。

雖說沒有首輔,也沒有吏部尚書,但總是有人用這樣潛移默化的手段來影響這一次的會推。

林延潮想到這裡,看了一眼正坐一旁歇息的吏部左侍郎趙志皋。

林延潮順着堪任冊繼續看下去,不僅石星,陸光祖在列,還有舒弘志,孫鑨,王用汲等一共七人。

林延潮本以爲自己的名字也會列入‘陪跑’名單,但可惜名冊上並沒有自己名字。

禮部尚書可以不由詞臣出任,但吏部尚書能否偶爾由詞臣出任?

從這幾年看來,別說詞臣當選,就連堪任官員名單上也不許有詞臣名字出現。

如嘉靖,隆慶朝時,如方獻夫,嚴嵩,高拱以內閣掌吏部的情況,是絕不可能在萬曆朝出現了。

這時候王用汲已唸完以上官員履歷道:“吏部尚書推某正某陪,諸位官員想清楚後,上前畫題!”

吏部尚書會推,不似九卿會推,也不是三品以上公卿會推的流程。

對此有明文記載,閣臣,冢宰,大司馬,總督出缺時,則立榷。

列卿佐貳,巡撫出缺時,則坐推。

這看起來像是死規定,表示官員站着商量,是對於宰相,尚書,總督會推的慎重。

其實之所以如此會推,是因爲闕左門前沒有那麼多椅子給你坐,紙筆發下去也是麻煩。

會推大臣時人數多,官員沒辦法坐在椅子上,或者左右宴房裡,寫好了堪任貼遞上去,必須一個個到公案前,在吏部官員監督下於名冊下題畫。

“大宗伯!”

林延潮聽到身旁一個聲音,原來是許國與他說話。

“次輔有什麼吩咐?”

許國誠懇地道:“我與你說掏心窩的話,今日之會推,涉關今後內閣之輕重。若是你真對石司農有什麼成見,今日一定還請看在我的面子上暫且放下。”

林延潮明白許國的意思,若石星出任吏部尚書還好,但若陸光祖出任,那麼內閣以後要想使喚吏部就難了,如此內閣的權力就失去一半了。

說話時陽光正照在林延潮的側臉上,但見他笑了笑道:“好,次輔放心就是。”

Ps:明日有更。

七百四十三章 攔道第一百七十三章 有事相求(一更)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大員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俞有請(第二更)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七百八十五章 關照發個單章解釋一下,最近主角行爲七百二十三章 疑雲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九百八十二章 千字文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題一千五十九章 對話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魁天下五百六十二章 四夷館八百六十八章 響馬的用處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集義五百五十四章 耍賴七百一十章 奏對(第二更)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集義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中華有爲第兩百八十八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七百三十章 今日之生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傳旨一千零九章 賜宴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一千兩百零二章 提名答書友問五百七十八章 敵軍陣容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焚詔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九章 求仁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義(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錯了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火耗歸公六百四十三章 創刊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三百八十五章 硬道理一千一百零三章 喜歡做官六百八十章 人走位冷第一百九十六章 識破(一更)第十六章 一鳴驚人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七百八十二章 外放(補更)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第四百三十三章 師恩如山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是我第四百零四章四百八十二章 驛站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七百二十九章 箭在弦上九百八十三章 託付六百五十章 甄家的打算第七十六章 撕破臉第兩百八十六章 文動京華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第三十八章 老童生第兩百零三章 鄉試總裁是王世貞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出兵九百八十四章 彈劾終於到了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七百五十九章 你們這是在逼朕(二合一)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五百五十九章 客官真乃神人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第一百零八章 招覆(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一千三十三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九百零九章 不摻合第三百二十六章 內聖外王四百七十九章 放爆仗第十六章 一鳴驚人六百二十八章 門生五百四十八章 說一不說二第兩百三十七章 緣定三生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第四百二十一章 御前第一百七十章 衣錦還鄉五百八十九章 民間反應八百八十二章 善後七百七十九章 樞臣風範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來八百五十二章 桃李天下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一千三十七章 召對八百章 微服私訪的欽差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內閣輕重第二十五章 打官司第兩百六十四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六百一十五章 殿上爭執
七百四十三章 攔道第一百七十三章 有事相求(一更)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大員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俞有請(第二更)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七百八十五章 關照發個單章解釋一下,最近主角行爲七百二十三章 疑雲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九百八十二章 千字文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題一千五十九章 對話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魁天下五百六十二章 四夷館八百六十八章 響馬的用處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集義五百五十四章 耍賴七百一十章 奏對(第二更)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集義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中華有爲第兩百八十八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七百三十章 今日之生一千兩百九十四章 傳旨一千零九章 賜宴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一千兩百七十五章 海貿一千兩百零二章 提名答書友問五百七十八章 敵軍陣容一千兩百九十五章 焚詔第兩百二十二章 洛陽紙貴(第二更)第兩百五十九章 求仁八百四十二章 公道正義(第二更)第四百三十九章 巧妙回答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錯了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火耗歸公六百四十三章 創刊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三百八十五章 硬道理一千一百零三章 喜歡做官六百八十章 人走位冷第一百九十六章 識破(一更)第十六章 一鳴驚人一千兩百一十二章 高皇帝祖訓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七百八十二章 外放(補更)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第四百三十三章 師恩如山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是我第四百零四章四百八十二章 驛站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七百二十九章 箭在弦上九百八十三章 託付六百五十章 甄家的打算第七十六章 撕破臉第兩百八十六章 文動京華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第三十八章 老童生第兩百零三章 鄉試總裁是王世貞七百五十二章 既往不咎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出兵九百八十四章 彈劾終於到了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七百五十九章 你們這是在逼朕(二合一)五百五十七章 關係五百五十九章 客官真乃神人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家宴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第一百零八章 招覆(第二更)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一千三十三章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備無患九百零九章 不摻合第三百二十六章 內聖外王四百七十九章 放爆仗第十六章 一鳴驚人六百二十八章 門生五百四十八章 說一不說二第兩百三十七章 緣定三生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一千三百一十章 提條件?第四百二十一章 御前第一百七十章 衣錦還鄉五百八十九章 民間反應八百八十二章 善後七百七十九章 樞臣風範一千零一章 番薯南來八百五十二章 桃李天下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一千三十七章 召對八百章 微服私訪的欽差一千兩百一十一章 內閣輕重第二十五章 打官司第兩百六十四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六百一十五章 殿上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