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四十五章 拜師(二更)

當然這一切的煩惱,也就是名聲日盛的後果。

眼下十餘人聚在林延潮家裡,待將自己心底之疑,聽林延潮解答之後,都是露出興奮的神色,相互研討解答。

林延潮手持一卷《書集傳》問道:“諸位還有什麼疑惑?”

見衆人一時沒人接口,林延潮於是道:“對了,過幾日,我還要溫書,大家可以不可改日約定個……”

“林解元,我還有疑惑!”

這些人果真都是書呆子,一定沒有理解,自己送客的意圖嘛。

林延潮當心耐着性子道:“你還有什麼要問的?”

這書生當下道:“林解元,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四句乃是我儒家心傳,自堯傳至舜,由舜傳至大禹,大禹傳至商湯,周武,後周公心傳於孔聖,孔聖傳至孟子,孟子以降,程子繼之,傳至朱子。”

“可是這四句心傳,出自大禹謨,大禹謨乃是梅氏所獻古文尚書,既林解元論古文尚書爲假,那麼這四句亦是爲假嗎?”

確實這四句心傳,若是爲假,對於讀書人信念是一個崩塌的打擊。

因爲這四句是宋明理學的核心,無數理學宗匠,都對這四句作了無數解釋,引申出自己的道學,甚至陸九淵,王陽明等心學,對這四句話也費勁了無數心血。

但閻若璩道四句爲僞,那麼無疑是釜底抽薪,你們之前說得再有道理又如何,空中樓閣,作無用功而已。

林延潮聽了微微笑道:“問得好。不過我論及梅氏古文尚書爲僞,並非論及這四句具僞。”

“何以見得?”

衆讀書人都是十分較真。

林延潮道:“至少如允執厥中一句爲真,論語堯曰篇有云,堯曰:“諮!爾舜,天之歷數在爾躬,允執厥中。由孔聖之口。可知堯確告訴舜,允執厥中四字!”

衆人都是點頭,然後問道:“此句爲真,那前三句呢?”

林延潮道:“在大禹謨中還記得嗎?。舜與禹曰,天之歷數在汝躬,汝終陟元后。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你們記得朱子在中庸裡如何說的?”

一名讀書人道:“朱子在中庸有云,允執厥中者,堯授舜;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者,舜授禹。堯這一句,已是言盡其意,而舜復加三言,乃怕世人不能懂。”

“原來朱子這麼說。是將論語與大禹謨對照而講的。”

林延潮欣然點點頭道:“此爲舉一反三。”

接着林延潮又道:“允執厥中爲真,而這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三句出自荀子的解蔽篇,其中一句引述道經之言,道經日,人心之危.道心之傲。危微之幾,惟明君子而後能知之。故而我才懷疑後人改而錄之。”

這一點是當年閻若璩將大禹謨,證明爲僞的重要證據。

“那麼這三句確實爲假了?”一名讀書人問道。

見幾個人不忍的表情,林延潮點點頭道:“只能說不算爲杜撰。雖不知道經爲何經,但荀子引證此經,此三句卻古人之言,只能懷疑是。舜當初並沒與大禹道了這三句。”

見衆讀書人的表情,一名讀書人苦笑着道:“還好,四句剩下一句,我等還好記了許多。”

一人道:“學問不就如此,簡而入繁,繁而入簡。”

衆人都是笑了笑。

林延潮道:“此古文尚書。依我看來,乃古人依尚書古文殘稿而作,句式雖有跳脫,但並非全然無據,絕不是憑空而作。”

衆人點點頭,當下笑着道:“正是如此。”

林延潮又道:“退一步來說,就算全然爲假如何,諸位都知黃帝內經,但黃帝內經並非黃帝所著,但當今學醫之人,哪個不讀他。我等疑古,不是爲了擯棄,而是爲了求真,重建,傳先王之道。古人未必賢於今人,今人未必不賢於古人,聖賢也未必句句是對,就算是託名僞作,只要我等讀得覺得有理就行。”

衆讀書人都是拱手道:“林解元一語驚醒夢中人,我等受教了。”

一名弟子向林延潮問道:“聽聞林解元,打算重注尚書,既是如此會重注這一句嗎?”

林延潮道:“那是當然。”

衆弟子問道:“不知林解元將如何注?”

林延潮笑了笑,沒有說話。

當下衆人告別,最末卻有一讀書人留了下來,此人年紀最小,十三四歲如此,林延潮知他好像名爲徐火勃。這半個月屬他來得最勤,每日都在門口轉悠,卻不敢敲門打攪,但待林延潮給人解惑時,他才進來旁聽。

林延潮當下笑着問:“你怎麼不回家?”

徐火勃有些忐忑地道:“林解元,我家很近。”

說着徐火勃伸出手指朝南面的山上一指道:“我家就住在九仙山上,很近的。”

林延潮笑着道:“就算很近,也要回家,你看天都黑了。”

徐火勃連忙道:“無妨,幾步路就是,我留下來是有個不情之請。”

林延潮問道:“哦,什麼?直言無妨。”

徐火勃突然噗通一聲,在林延潮面前跪下,林延潮避開身道:“這是作什麼?”

徐火勃道:“林解元,我……我想拜你爲師,從你學習經義。”

林延潮道:“這怎麼可以,我只是於書經上,較他人有一日之長而已,怎可爲師呢?何況我也大不了你幾歲。”

徐火勃從懷裡掏出一本書道:“這本閒草集裡有林解元兩篇大作,兩年前我就買來讀了,當時對林解元的大才佩服不已,想拜入門下,但因學問未信,自己這點子學問,想要拜師,實在不夠資格,當時想不如關門讀幾年書,待學問精進一些之後再去,哪知……”

說着徐火勃突然哭了起來,林延潮道:“你哭什麼,哪知什麼?”

徐火勃哭道:“當時林解元不過是生員,我本以爲讀兩年書後,學問會長進,哪裡知道,兩年後林解元已是舉人了,學問差了更多了,若是再過兩年,林解元成了進士,我豈非終身沒希望拜入解元門下,故而今日來求,望你答允!”

聽了徐火勃的話,林延潮不由好笑。

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第四百零二章 鬧事五百七十章 賞賜九百九十八章 儒學正宗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八百八十四章 衆論第三百七十九章 可當腰玉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一千九十一章 榜樣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八百七十五章 鹽政九百五十五章 突擊檢查第兩百章 定稿(一更)七百三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一百三十章 筵宴(二更)一百一十六章 衡文九百九十三章 再度佈局(謝oceanhiker盟主)第兩百零三章 鄉試總裁是王世貞六百零七章 怒起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九百九十八章 儒學正宗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託付第七十八章 背書第七十三章 講會四百七十四章 說與不說一千一十章 乾貨過關第三百七十二章 報仇不隔夜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錯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校對閒草集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七百三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太無恥了第兩百八十八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精一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用人八百九十八章 銀子去哪兒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部費第六章 離家求學第兩百六十六章 蒸蒸日上七百九十七章 談判一千八十一章 高攀不起六百三十三章 以經術定國策七百八十五章 關照第四百零七章 顯擺顯擺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七十八章 地瓜啊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一千六十八章 拿人第五十九章 天生我才第三十六章 被請家長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有事相求(一更)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第兩百六十四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倚重第三百二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一千兩百五十章 當年之事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爲相府站崗第九十八章 喝茶聽戲一千九十四章 新任尚書的手段(第二更)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九百零四章 榜樣九百七十三章 巧遇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第九十四章 兩封信九百零七章 聖旨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商量第四百二十一章 御前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五百一十一章 鐘鳴鼎食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八百三十九章 請動漕督的面子九百八十九章 殿上授官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六百零九章 報復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鄉里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題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八百零一章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八百二十六章 誰爲誰綱七百六十二章 力諫第八十三章 不後悔四百九十六章 失蹤之事八百六十九章 坐省長隨第一百二十章 南園一千四十三章 爲國爲民一千兩百零七章 輿論熱點八百五十章 知府下鄉五百三十六章 三個問題
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第四百零二章 鬧事五百七十章 賞賜九百九十八章 儒學正宗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八百八十四章 衆論第三百七十九章 可當腰玉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一千九十一章 榜樣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八百七十五章 鹽政九百五十五章 突擊檢查第兩百章 定稿(一更)七百三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一百三十章 筵宴(二更)一百一十六章 衡文九百九十三章 再度佈局(謝oceanhiker盟主)第兩百零三章 鄉試總裁是王世貞六百零七章 怒起五百四十二章 考題一千八十七章 諡號之爭六百五十八章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第一更)九百九十八章 儒學正宗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託付第七十八章 背書第七十三章 講會四百七十四章 說與不說一千一十章 乾貨過關第三百七十二章 報仇不隔夜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錯了第一百四十一章 校對閒草集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七百三十四章 軟硬兼施第三百八十三章 你太無恥了第兩百八十八章 火樹銀花不夜天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九百七十一章 徐州一千三百七十八章 精一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政柄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用人八百九十八章 銀子去哪兒了?第四百二十六章 部費第六章 離家求學第兩百六十六章 蒸蒸日上七百九十七章 談判一千八十一章 高攀不起六百三十三章 以經術定國策七百八十五章 關照第四百零七章 顯擺顯擺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運籌帷幄第一百七十八章 地瓜啊八百七十章 能得卓異嗎(二合一)一千六十八章 拿人第五十九章 天生我才第三十六章 被請家長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有事相求(一更)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第兩百六十四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一千兩百三十二章 倚重第三百二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一千兩百五十章 當年之事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爲相府站崗第九十八章 喝茶聽戲一千九十四章 新任尚書的手段(第二更)五百六十五章 朝貢儀九百零四章 榜樣九百七十三章 巧遇五百四十四章 文華殿上第九十四章 兩封信九百零七章 聖旨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商量第四百二十一章 御前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五百一十一章 鐘鳴鼎食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敘功八百三十九章 請動漕督的面子九百八十九章 殿上授官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六百零九章 報復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鄉里第三百二十五章 考題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八百零一章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八百二十六章 誰爲誰綱七百六十二章 力諫第八十三章 不後悔四百九十六章 失蹤之事八百六十九章 坐省長隨第一百二十章 南園一千四十三章 爲國爲民一千兩百零七章 輿論熱點八百五十章 知府下鄉五百三十六章 三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