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百六十二章 力諫

面對李太后玩得離間分化這一手。

不說張四維,連申時行,餘有丁也是心知肚明。

誰不知你李太后與天子,都是一個德行,用人時朝前,不用人時朝後。

張居正在位時,李太后將整個國事相托,二個人好到,街頭巷尾都以爲他們有一腿。

要不然‘黑心宰相臥龍牀’的對聯哪裡來的。

但張居正一死,轉眼恩情如紙。

張居正當國十年,爲國家社稷,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而你們朱家就是用抄家,奪諡來酬恩的?來報答他輔政之功?

天子親政日淺,爲言官挑撥,以及對張居正積威下有所怨懟,也算正常。

但李太后你卻看得不明白?當初是你逐高拱,扶張居正當了首輔,又將國事託付給他,而今他被抄家,你半句話也沒勸。今日張居正一家落得這等下場,天子與太后二人之責,要各居其半。

李太后當然也知這一點,但是她相信道理比不過權位。首輔之位在前,人臣至極,文官領袖,百官表率,她就不信申時行不動心。

李太后滿懷期待地看向了申時行。

但見申時行叩了三個頭,然後道:“太嶽公在位時對國家社稷有大功,有大功者,方有德位相配。臣等微末之才,如何能與太嶽公相較,更不敢窺視首輔之位。故臣懇請太后從百官所請,恢復太嶽公之名位,如此百官自會仰感太后與陛下之聖德。”

李太后千算萬算卻沒有料到,張四維之父病重,他馬上要回鄉守制。這兩年,申時行將接替他成爲首輔,直接張四維制滿。

爲了鞏固張四維不在朝堂上的權勢,張四維與申時行早已達成了某種權力交換。

申時行說完,李太后只覺得一陣頭暈目眩,高公公等人不由上前攙扶。李太后睜眼看向跪着的張四維,申時行不由後悔莫及地道:“若是張居正今日仍在朝堂上,焉有百官叩闕之事?爾等無能。”

張四維,申時行不語。

張居正不在時,才念起他的好處。早知如此,又何必當初呢?

張四維道:“太后所言極是,張太嶽在位時主張六部官員糾舉各地撫、按,六科給事中糾舉六部,內閣糾舉科道,由上至下統御。而臣爲改張太嶽擅政之弊,將事歸於六部,將言歸於臺諫,一切爲大明江山永固,不料有小臣今日之放肆。”

張四維這麼說,心底長出一口惡氣啊。

天子你不是要約束內閣權力嗎?好啊,原來張居正在位時,內閣御科道,科道糾六部,六部糾撫、按,一級一級從中央到地方,由上至下。

現在天子將借給內閣權力收回去了,結果搞得言官都敢彈劾內閣了,張四維甚至差一點被迫辭相。

天子,太后又將張居正身後搞得這麼慘,在閣幾位大學士不免兔死狐悲,人人自危。

現在林延潮一封天下爲公疏,弄得人人不平,百官對太后,潞王極度不滿,沒有內閣在中間轉圜,太后如何下臺?

張四維這是在‘將軍’啊!

張四維繼續叩首道:“太后所言臣無能,千真萬確,一切都是臣的過錯,臣請太后,陛下降罪!”

天子自責道:“朕知道,張先生實已盡力了,朕不該清算太嶽先生,以至於一發不可收拾,這一切都是朕的錯。”

張四維,申時行,餘有丁道:“陛下,如此自責,臣等百死不足贖罪。”

天子垂淚道:“太嶽先生爲民請命,卻遭不白之冤,黃河數決爲民害,朕不能安撫。朕真愧爲天子,受萬民奉養。今日朕唯有下罪己詔,向天下臣民自省,檢討朕的過失。張先生勞替朕來擬旨!”

張四維,申時行,餘有丁連連叩頭道:“陛下之聖明,如白璧一般,不可瑕之。萬萬不可如此啊!”

天子仰天無言。

這時垂珠簾後,李太后在那冷笑道:“你們這些文臣,什麼爲民請命,什麼天下爲公都是假,都是虛的,唯有爭權奪利纔是真。整日口頌君臣之義,孔孟之言,但一肚子蠅營狗苟,古往今來沒有人比你們這些文臣更虛僞,更不要臉!”

太后怒叱,三位輔臣不敢頂撞。

李太后在垂珠簾後哭着道:“哀家算是明白了,什麼天下爲公,什麼匡扶君道,說白了你們這般文臣聯合起來,要對付哀家這婦道人家。”

“你們說我是呂后,若是我真要作呂后,他們這些大臣敢放肆嗎?你們就是欺負哀家這女流之輩。”

說完李太后對天子道:“陛下,哀家問你,除了潞王,以後後宮之事外?你這一年親政,哀家可有干涉過你一事?過問過一句朝政?”

天子垂淚道:“母后確實不曾說過一句,這一切都是朕的主張。”

“那他們怎麼敢說哀家是呂后?說哀家是牝雞司晨?”李太后哭道,“皇兒啊,你可要睜大眼睛看清楚了,這些文臣如林延潮之流?他們都是故意惡母后與潞王之名,來向你表功的,其心可誅!”

太后這番話下,又將天子說得猶豫了。

但這時張四維,申時行豈會讓此事發生。

“臣啓稟太后,”這時張四維聲音高了八度道,“先帝在時,國庫所入一年不過兩百萬兩,而潞王一人大婚之用就是六百萬兩,足足抵太倉三年所入。天下億萬小民三年的血汗,只拿來供養潞王一人,由不得民怨如沸。”

“臣記得,先帝在位時爲了節儉,連驢都不殺一頭,潞王奢侈無度。若先帝得知,在九泉之下如何能告慰?太后之母儀可垂天下,但唯有這件事,臣不得不直諫啊!”

申時行道:“太后母儀天下,恩澤蒼生,可潞王是太后之子,但天下萬千子民,不也是太后之子嗎?臣請太后一併憐之!”

天子聽了也是露出不忍之色道:“母后,黃河發大水,百萬百姓衣食無着,蘇鬆也遭了水災,九邊軍餉也是拖欠多年。在這時若繼續對潞王大婚,大肆操辦,朕恐失去的是天下民心。”

“朕記得母后以前一直與我說,你也是貧苦出身,素知老百姓之疾苦,故而要朕要當一個好皇帝,垂憐天下百姓。你還教朕讀書,說‘百姓足,君孰與不足?百姓不足,君孰與足?’可潞王之事,朕也覺得實太過了。”

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用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翰林值堂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創辦書院一千二十九章 土豪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七百七十六章 屈就第九十二章 當城裡人(第一更)六百三十二章 轟動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六百八十七章 有備算無心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傳道七百四十八章 分歧一千七十九章 新任部堂的威風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釋放九百零八章 皇帝的密旨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梅家來訪單章七百零八章 懸魚(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一章 君子之爭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七百九十六章 下城來談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六百七十一章 文華殿議政第三百六十七章 畫風不對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乘舟夢日月五百五十五章 臺階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一千三十二章 談條件五百二十一章 處置第一百零七章 發案(第一更)七百六十一章 慈寧宮第七十八章 背書第三百六十七章 畫風不對六百一十七章 誰能挽此危局第四百章 不收禮七百九十五章 打狗給主人看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鄉里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題目一千兩百零二章 提名第五十六章 其實我想認真做題的(第二更)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海運第一百二十章 南園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七百七十章 念起好來六百八十八章 張四維動手六百零四章 皇帝賞賜第三百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中華有爲八百七十四章 宗室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第四百四十三章 應變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第八百一十九章 留下功與名(二合一)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四百八十二章 驛站五百四十七章 拐彎抹角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第兩百六十九章 乘船七百六十九章 同學情誼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歸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九百五十章 價碼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吾來擔之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七百零二章 指鹿爲馬(第一更)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第三百二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第十九章 回家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喜怒難測五百零三章 鼎邊八百七十七章 妥了五百七十九章 論點六百五十章 甄家的打算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緣由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五百一十一章 鐘鳴鼎食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長保富貴一千六十七章 堪任資格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用間第三十九章 買書六百八十二章 以威福還主上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第一百九十六章 識破(一更)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講官(第一更)六百一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
八百四十九章 板子與戥子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用人第三百六十三章 翰林值堂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創辦書院一千二十九章 土豪七百四十章 雖千萬人吾往矣七百七十六章 屈就第九十二章 當城裡人(第一更)六百三十二章 轟動第三百零三章 我是要磨礪你啊六百八十七章 有備算無心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傳道七百四十八章 分歧一千七十九章 新任部堂的威風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釋放九百零八章 皇帝的密旨第一千兩百二十七章 梅家來訪單章七百零八章 懸魚(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一章 君子之爭第四百二十四章 委以重任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七百九十六章 下城來談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六百七十一章 文華殿議政第三百六十七章 畫風不對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乘舟夢日月五百五十五章 臺階第一百八十九章 名列一等(一更)一千三十二章 談條件五百二十一章 處置第一百零七章 發案(第一更)七百六十一章 慈寧宮第七十八章 背書第三百六十七章 畫風不對六百一十七章 誰能挽此危局第四百章 不收禮七百九十五章 打狗給主人看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鄉里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題目一千兩百零二章 提名第五十六章 其實我想認真做題的(第二更)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海運第一百二十章 南園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七百七十章 念起好來六百八十八章 張四維動手六百零四章 皇帝賞賜第三百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一千兩百一十四章 中華有爲八百七十四章 宗室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第四百四十三章 應變第三百六十六章 修典第八百一十九章 留下功與名(二合一)七百一十七章 仍有可爲(兩更合一更)四百八十二章 驛站五百四十七章 拐彎抹角第八百七十六章 公道何在(二合一)第兩百六十九章 乘船七百六十九章 同學情誼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歸來第三百四十九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九百五十章 價碼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吾來擔之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懟皇貴妃七百零二章 指鹿爲馬(第一更)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六百四十一章 經科史科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第三百二十二章 張居正的決定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第十九章 回家九百章 潞王的悲催一千兩百四十八章 喜怒難測五百零三章 鼎邊八百七十七章 妥了五百七十九章 論點六百五十章 甄家的打算一千兩百七十三章 緣由九百零二章 又來一個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五百一十一章 鐘鳴鼎食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長保富貴一千六十七章 堪任資格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用間第三十九章 買書六百八十二章 以威福還主上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第一百九十六章 識破(一更)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講官(第一更)六百一十二章 事情鬧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