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六十四章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就在縣衙班頭要將幾名地痞拿下後,又一隊人馬趕到。

當先一頂轎子停下,走出一個人來。

縣衙班頭見了此人,連忙上前賠笑:“這不是於推官嗎?什麼風把你吹到這來了?”

這於推官四十多歲,穿着官袍,乍看有幾分刑法官的威嚴。

這於推官雙手一背,站在店門口看着躺在地上三個地痞:“我聽聞有人在此行不法之事,以假銀兌真錢,本官受同知大人所託,掌管刑名,此事乃職責所在,故而特來看看,不知苦主在哪裡啊?”

林延潮見此人一來,知盛貿錢莊那確實來頭不小,竟請動了一府推官。眼下原知府陳楠已是告老還鄉,新任知府還在路上,本府大小之事暫且由同知,與通判,推官署理。

同知正五品,通判正六品,推官正七品。

身爲一府推官還是很牛逼的,按照大明律令如分守道、分巡道,巡按御史,察院等受百姓詞狀,不能自主審理,需交府州縣先審。推官有代審之職,另外推官還可複覈州縣案件。

也就是說一府推官擁有對案件的初審權和複審權。一般的小罪如杖罪以下可以直接發落,杖罪以上的,案件則要申詳按察司和巡按御史,

那三名在押的人一併哀嚎:“大人,我等皆是苦主啊!求爲我們住持公道啊!”

於推官臉一沉,重重哼了一聲:“哪裡有將苦主拿下,對其他事不聞不問呢?爾等不去拿製假銀的奸商,卻來抓拿良民,這哪裡還有王法呢?你這吃飯家伙是不是不想要了?”

縣衙班頭一聽,當下噗通一聲跪下,將頭往地上不斷磕着:“於大人,小人該死,小人該死。”縣衙班頭一跪下,一旁衙役們也是紛紛跪倒。

官場裡有一句話叫。三生不幸,知縣附郭;三生作惡,附郭省城;惡貫滿盈,附郭京城。

不說班頭,任何一個不是附郭縣的知縣,在地方就是土皇帝,但附郭府城。省城那就慘了,原本屬於你的職權,一遇到上官,大小事說了都不算數。

當下三名地痞被放了,對方有了靠山。膽氣就壯了,指着林延潮道:“大人,就是此人指示人打得我們,還有就是這假錢莊給我等兌的假銀。”

於推官看了林延潮一眼喝道:“大膽刁民,爲何見本官不拜?”

林延潮直視對方,微微拱手:“於推官有禮,在下林延潮,乃是地方孝廉。”

“我道是誰,原來是解元郎,”於推官臉色稍緩了一下。但隨即又板起臉道,“即便是孝廉,也不能縱人行兇,還指使家人所開的銀鋪出售假銀,如此將皇綱王憲置於何地?”

林延潮道:“皇綱王憲乃是保護良民,懲治刁民,於推官先來此地,情由未問,就一口咬定我賣假銀子,打傷他人。此不是有失公允嗎?”

在這麼多人面前,林延潮毫不客氣一句話頂了回去,於推官心底大怒,但他又沒辦法拿林延潮如何。

讀書人沒有功名前。不說知府知縣,任意一個衙役都可以隨便揉捏。

身具秀才功名的,那就不好辦了,不過知府知縣若動真格,真要辦他,可先提請提學道革去生員功名。

但是若是舉人。提學道就管不到了。而且舉人還有半個官身。於推官眼下真拿林延潮沒辦法了,何況這府城裡,雖沒有知府在,但上面還有同知,通判在,故而於推官很多事沒辦法做主。

於推官咬着牙,當下瞪了一眼林延潮,轉過頭去對縣衙班頭道:“你來說,此事究竟如何,若是徇私枉法,本官唯你是問。”

林延潮俯視着跪在地上的縣衙班頭笑了笑:“班頭,此事你要替我申冤啊,否則賀知縣那可不好看啊。”

這班頭此刻很想哭,一個是十六歲的解元郎,前途不可限量,一個是府衙推官,自己得罪不起。

他們二人幹上了,可謂是神仙打架,凡人遭殃。自己今日怎麼這麼晦氣,早知就不接那個帖子了,他與林延潮反正也不熟悉。

但小人物有小人物的智慧,但見班頭突詭異的一笑,然後就口吐白沫,渾身顫抖,倒在地上扭來扭去的抽搐着。

於推官見了往後退了一步,用手指着地上抽搐的縣衙班頭向左右問:“這怎麼回事?”

跪在縣衙班頭旁的衙役都是一併道:“回大人的話,咱們頭有癔症,今日怕是發作了。”

於推官重新看了林延潮一眼,心道這班頭寧可用這丟臉的方式,也不願意得罪林延潮,此人真不是一般的舉人,看來盛貿錢莊是踢到鐵板上了。

“給我擡走!”

於推官沒出撒氣,踹了地上的縣衙班頭一腳。

於推官只能將三個地痞帶走灰溜溜地離開,臨走前他瞪着林延潮一眼,嘴角一翹:“林解元本官自問拿不了你,但本官必會將此事追究到底,要知道你的叔伯可沒有功名,大家到時候走着瞧!”

於推官走後,三叔聽了忐忑,嘴脣有幾分發抖:“延潮,眼下如何是好?”

林延潮安撫着三叔:“三叔此事交給我來,你這幾日不要去店裡。”

“那店鋪呢?”三叔問。

“店鋪先不用管着,應付了此事再說。”

三叔仍是不放心問:“延潮,此人乃是本府推官,你雖是解元,但我看……”

林延潮替三叔拍了拍衣裳上的塵土:“三叔,你放心,我什麼時候讓你失望過,這幾日你就當放放假,去鄉下小住幾日。”

三叔聽了只能答允了。

林延潮回去後就找了大伯,打聽於推官和盛貿錢莊背後的底細。

大伯在衙門混了這麼久,門路很多,立即給林延潮打探出來。原來這於推官是盛貿錢莊那位按察使的門生,其中了舉人後會試三次不第,後盛貿錢莊替他使錢,在吏部揀選中得了推官,直接來福州府補缺。

國朝的流程,凡三甲的進士出仕,初履一般是授予知縣,推官,且一來上就是實缺。

而舉人呢分兩等,吏部認爲幹練,年富力強的(其實暗中給了大紅包的),可出任縣正印官和州府佐貳官,若認爲年老,不能任事(沒使錢,背景不夠硬),則是在地方出任教職。

但是舉人不是一到地方就有官職,必須要在籍候缺,等個幾年甚至十幾年的都是尋常事。

看來盛貿錢莊,是大力栽培此人來閩地補官的。大伯打聽來的消息,這於推官上任後確實幫盛貿錢莊辦了好幾件事,用誣告,構陷等手段,吞併了兩個錢莊,一個碼頭貨棧。

林延潮心底有數尋思起怎麼打這場官司。

如果盛貿錢莊手上,只有於推官這一張牌,林延潮自是不怕。

那位致仕的按察使,聽說已是十分老邁了,都不能理事了。官場上都是人在人情在,見面情三分,你活蹦亂跳時,旁人都會念着過去賣你人情,但現在在家裡都不能動彈,他子孫拿他的面子來也不好用了。

唯一就是於推官,這於推官顯然是盛貿錢莊下了重注投資的,兩邊有利益關係,算是盛貿錢莊在閩地的勢力保護傘。

但是林延潮也不擔心,因爲於推官是舉人出身。

舉人和進士官員出身都是一樣,區別在於關係網。

進士出身的官員,有一干進士同年相互扶持,還有當朝閣老作爲座師照拂着,自己一個舉人要挑戰這重重關係網,根本不現實。但舉人就遜色多了,鄉試的同年和座師,比進士差了好幾個檔次。

此外這於推官有把柄在,他爲盛貿錢莊做事徇私枉法不說,還有一些手腳不乾淨的地方,這些事可以瞞得了上,也可以瞞得下,但瞞不了官場上的同僚,大伯稍稍一打聽就知道了。

不過林延潮沒有輕舉妄動,他需謀定後動,只是讓大伯暗中收集於推官的不法行爲,同時他也提防着盛貿錢莊還有其他的底牌。

但是於推官的報復卻來得很快,沒幾日府衙就派人查封了林家的傾銀鋪,還派人來拿三叔,只是走了個空。

不過於推官還是抓了傾銀鋪裡幾個掌櫃,夥計至府衙拷問。

這邊大伯和岳父已是坐不住,一併來到林宅裡,卻找不到林延潮,一問林淺淺方知林延潮去赴文林社的社集了。

大伯不免埋怨幾句,都火燒眉毛了,林延潮還有心情去參加什麼社集。

此刻九仙山的易園裡,兩百多名讀書人聚在一處。

林延潮與翁正春,徐?,陳材等八名舉人正在竹林裡的一處亭子下品茶聊天,吃點心,看亭子外竹子的景色,好一副士大夫們悠閒的生活。

衆人談得正高興時,展明走來與林延潮耳語幾句。

林延潮點點頭,翁正春在旁察言觀色問道:“宗海,可是有什麼爲難事?”

林延潮道:“不瞞翁兄,現在確實有一件十分棘手的事。”

徐?聽了哦地一聲,一面斟茶一面道:“難不成,還有人敢爲難咱們解元郎嗎?”

“也不是沒有。”林延潮拿起沏好的茶喝了一口笑着道。

衆人聽了一併道:“豈有此理,竟有此事,宗海兄,儘管道來,我們替你想辦法,咱們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林延潮點點頭道:“也好,此事正要麻煩諸位了。”

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書院招考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第三百五十四章 科舉第一事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第三百零六章 竟敢理直氣壯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興學(第一更)第五十三章 朔望課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宣川第兩百八十四章 手中之筆八百五十九章 要錢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第三百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兩百零九章 交卷四百八十二章 驛站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三王並封第兩百五十五章 書院之難五百二十一章 處置一千六十一章 言利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五百一十六章 裝逼失敗第一百七十七章 翻案(一更)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海漕一千三百零七章 休勸大度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錦還鄉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變更第九十七章 讀書真費錢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心腹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長保富貴八百八十二章 自己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旨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一千六十章 辦報七百五十七章 積怨(兩更合一更)九百九十四章 翰林學士一千一百零六章 栽培一千零九章 賜宴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祖制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大功?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一千章 經史並重八百六十二章 賣田六百一十八章 我就是林延潮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紅顏知己第三百九十一章 君子之爭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日談判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以文御武九百零四章 榜樣五百九十九章 彈劾之事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七百九十八章 欽差來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評卷七百八十八章 粥廠出事(二合一)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第兩百三十章 只是我不願意(第二更)一千四十七章 莫欺少年窮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設宴第一百二十三章 府試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第三百九十五章 家人,同窗和老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一千六十四章 計策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一千三百六十章 石星的彈劾第一百三十三章 師徒二人六百八十三章 新元輔四百五十一章 殿上真相第三百七十九章 可當腰玉第二十八章 民意八百一十三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師生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變了七百七十九章 樞臣風範第三百七十二章 報仇不隔夜九百六十二章 內情一千四十七章 莫欺少年窮第兩百四十五章 拜師(二更)第三百零八章 會試放榜七百八十三章 寫信(謝摸摸頭書友盟主)四百八十一章 喜還是不喜五百三十二章 評價六百一十九章 先要好處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趙士禎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六百一十一章 利用四百七十六章 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
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書院招考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第三百五十四章 科舉第一事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第三百九十六章 入直文淵閣第三百零六章 竟敢理直氣壯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興學(第一更)第五十三章 朔望課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宣川第兩百八十四章 手中之筆八百五十九章 要錢一千四十八章 暴雨第三百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兩百零九章 交卷四百八十二章 驛站一千兩百八十八章 三王並封第兩百五十五章 書院之難五百二十一章 處置一千六十一章 言利七百五十章 罪在朕躬五百一十六章 裝逼失敗第一百七十七章 翻案(一更)一千兩百四十五章 海漕一千三百零七章 休勸大度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衣錦還鄉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變更第九十七章 讀書真費錢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心腹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第一千兩百四十九章 長保富貴八百八十二章 自己人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旨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太倉銀一千六十章 辦報七百五十七章 積怨(兩更合一更)九百九十四章 翰林學士一千一百零六章 栽培一千零九章 賜宴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祖制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大功?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一千章 經史並重八百六十二章 賣田六百一十八章 我就是林延潮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一千兩百七十九章 紅顏知己第三百九十一章 君子之爭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日談判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以文御武九百零四章 榜樣五百九十九章 彈劾之事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九百一十五章 送信一千兩百三十七章 兼容七百九十八章 欽差來了第三百二十八章 評卷七百八十八章 粥廠出事(二合一)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第兩百三十章 只是我不願意(第二更)一千四十七章 莫欺少年窮九百五十二章 林延潮設宴第一百二十三章 府試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第三百九十五章 家人,同窗和老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案首的風光(一更)第六十四章 詩賦和經義(第一更)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家事一千六十四章 計策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一千三百六十章 石星的彈劾第一百三十三章 師徒二人六百八十三章 新元輔四百五十一章 殿上真相第三百七十九章 可當腰玉第二十八章 民意八百一十三章 東邊不亮西邊亮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師生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變了七百七十九章 樞臣風範第三百七十二章 報仇不隔夜九百六十二章 內情一千四十七章 莫欺少年窮第兩百四十五章 拜師(二更)第三百零八章 會試放榜七百八十三章 寫信(謝摸摸頭書友盟主)四百八十一章 喜還是不喜五百三十二章 評價六百一十九章 先要好處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趙士禎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六百一十一章 利用四百七十六章 上不負天子,下不負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