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老朋友

除夕守歲,一直鬧到了次日。

隨着年一過,老百姓們板着手指頭計算着,這也是到了聖天子在位的第十八年,也就是萬曆十八年。

在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前面十七年,朝廷雖稱得上小有邊亂,災禍,但依託着張居正改革的紅利,大體上還算是歌舞昇平,四海無事。

但從這一年起,朝廷面臨嚴重財政赤字,漸漸無力應對四面之事。

從幾件事可以看得出來,如戶部上奏,太倉裡窖庫,老庫存銀見底,朝廷全年財政虧空近一百萬。

天子命內臣責問內閣,近來屢有人請求朝廷開礦,爲何戶部沒有聽說過允許。申時行說了好幾個理由,其中一條最有意思,他說朝廷急切求礦,此事若爲外夷得知,恐怕爲人看透國家眼下窘迫的現狀。

還有一事,面對日益增長的宗藩年貢,朝廷無力支付,天子下旨允許無爵的宗室自己擇業。

林延潮大約知道這些情況,但他不知道這個時空因爲自己的穿越,歷史軌跡是否有所改變。

但毋庸置疑,張居正去位後,朝廷從每年收入盈餘,到後來收支平衡,再到現在的入不敷出,然後動用之前的積蓄,大體還算過得體面。

但從這一年起,朝廷用度已是開始捉襟見肘,日子漸漸不好過了,國家面臨着危機。

不過說來窮則生變,危機之中卻蘊含着轉機,現在還算有迴天之術。

其實就算是到了薩爾滸,或者是崇禎皇帝剛即位那會,高層都還有自救的機會,甚至到了洪承疇兵敗松山那時候,都有理論上的可能。

這就好比生病了,越早治療效果越好。

張居正去後,朝堂上高層不會把變法兩個字看在眼底,但現在就不一樣了。

就好比人有些不舒服了纔會去看醫生,但是平常沒事,能吃能跳吃門門香,醫生告訴你這裡要劃一刀,大部分人誰肯信?甚至一巴掌給醫生呼過去。

當然主治醫生誰也不知道這一刀開下去,是不是一定能解決病竈,但若是趁早治,他可以告訴病人把握大一些。與其整日指望神醫,倒不如病人主動配合。

所以在林延潮眼底,變法與治病也是一樣,口才有時候比醫術更重要。或者你成爲權威,要不然在別人眼底你就是蒙古大夫,好心說幾句還要被打。

新年剛過,林延潮絲毫沒有在家閒居的意思,而是忙着交遊。

首先就是同年,同案相聚。

鄉試會試殿試大三關同科考中舉人進士的稱同年,至於縣府院小三關考中的稱爲同案。

大三關和大三關取中的老師也不同。

反正就是從低到高排,等級越高的科舉考試裡取中的老師,同年就越最重要。林延潮這一次回鄉,除了拜見老師,親戚,下面的事就是見一見老同學。

正是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功成名就後不熱衷開同學會,誰知道?一開口不談幾個億的項目,誰知道你發了財。

作爲萬曆四年福建鄉試林延潮榜的解元,林延潮在省城裡的得聚樓邀請同年。年前時陳濟川就替林延潮出面邀請,然後回稟林延潮說有九人可以到場。

這一科福州中試舉人十八名,有的已經病逝,有的在外地任官,其中就有出仕琉球的林材,因此到了九人還算不錯。

他們分別是楊繼顯,官至肇慶府同知。

林士釗,趙州知州。

黃大有,屢試不第居鄉。

陳植,屢次不第居鄉。

林裕陽,連山知縣。

林起鳳,南皮教諭。

謝洞,屢次不第居鄉。

鄭日近,臨安知縣。

其中除了林延潮外,官位最高的就是吳堯弼。他在萬曆四年中舉後即進京趕考中進士,入翰林院爲庶吉士,後來散館到地方爲官,官至貴州僉事後稱疾在家。

見此林延潮倒是很感慨了一番,果真是舉人出身,就算沒有中進士,這些同年們起點也是不低。

但名單看到最末,林延潮心底也是一黯,該來人的沒有來啊,衆同年中少了翁正春啊。

陳濟川笑道:“老爺,這些人不少平日裡都居家不出的,不見外人,或者人在外地,但他們聽了老爺宴請後,除了實在不能來的都是當即答允了,看來還是老爺的面子大啊。”

林延潮笑了笑道:“拿我的帖子給得聚樓的老闆定位子,雅間不必大,但一定要清淨。還有見面禮準備妥當了嗎?”

陳濟川道:“這裡是單子還請老爺過目。”

林延潮將禮單道:“文房四寶裡筆要湖筆,硯要端硯。其餘太多了也不必,多了就是俗氣了,再劃去兩樣就是。”

陳濟川道:“府裡還有上好的蘇繡。”

林延潮點點頭道:“嗯,可以。”

當天到了赴宴時候,林延潮坐着轎子即到了得聚樓。

林延潮雖沒有吩咐,但老闆知道林延潮要來,特意將樓裡的客人清光,然後親自帶着夥計在樓下等候林延潮的大駕。

到了宴廳一推門,林延潮但見九名同年已經到了。他們本是正襟危坐,見了林延潮都是整齊劃一地起身見禮。

林延潮舉手按了按道:“諸位年兄實在抱歉,路上耽擱了一會,請恕我來遲之罪。”

衆同年們紛紛笑着道:“部堂大人貴人多忙,我等等候也是應當的。”

林延潮笑道:“豈敢,年弟我一會自罰三杯。”

說到這裡,林延潮到了主位上,示意衆人入座。

衆人有知府,知州,知縣,官都不小,平素也是見得慣官員的人,就算沒有官身的舉人,在地方也是鄉紳,地方官見了都要客客氣氣的。

但林延潮身爲那一榜的解元,本就是光環所在衆人矚目,現在又是以三品京堂致仕,衆人在他面前,當然不敢以同年自居,而是戰戰兢兢以下僚身份拜見。

林延潮大體聊了幾句,打開話匣子,衆人都是放鬆了三分,場上倒是吳堯弼心思重重。

這位吳堯弼,萬曆八年林延潮進京趕考時,他已是庶吉士,當時還去門上拜會了一次,當時吳堯弼還以前輩的身份勉勵了幾句,哪知自己進翰林院時,他就散館離京了,現在仕途很不如意。

林延潮見此笑了笑,就聊起了過去他們那一科鄉試的事,人得志以後,就喜歡聊以前過苦日子的時候,然後襯托金榜題名的喜悅,席上話題也就在這裡轉來轉去。

從座主聊到同年,酒也過了三巡,這時沒有官身的同年紛紛借醉酒,家裡有事告退,剩下都是官員,於是話題就不一樣了。

聊了幾句,林士釗即出言問道:“部堂大人,聽聞近來有風聲,說琉球意欲內通倭國,故而朝廷上爲防止倭患,有重新禁海的傳言,不知部堂大人是如何看的?”

其餘官員也是露出關切的神色。

林延潮看了林士釗一眼,他的弟弟林國相是萬曆十一年進士,與葉向高是同年。他的意見自己必須慎重回答。

林延潮想了想道:“此事我從未有聽過,所以也不好下什麼論斷。不過月港開海之事,乃禁中有開,開中有禁,此事關乎朝廷國策,要更張也沒那麼容易。”

衆人都是點了點頭,稍稍放下心來。

林延潮說完順便問起衆人對於開海的意見。

不少官員認爲月港開港後,確實福建倭患減輕了許多,若是重新禁海,那些因爲禁海而有所損失的大海商們恐怕又要再掀風浪。

然後就是一些深入的話題,林延潮偶爾談及幾位內閣,尚書時,他們都是神色一動。他們身爲外官不說見到內閣,尚書,就是一般部寺官員等閒也見不着,甚至還要受京衙吏員的氣。

要不是林延潮是他們同年,他們哪裡有機會與他坐下來聊天,接下來他們的言語不由露出親近,投靠等等意思來。

期間吳堯弼再三欲言又止,卻沒有機會,倒是林延潮得了空時,告訴他改日來自己家一趟。

僅這一句話令吳堯弼露出感激的神色。

這一番宴後,衆人離去,過了幾日,林延潮又有一宴。

此宴就不如前一宴了,請的是林延潮院試,府試的同案。

比起之前而言,與宴之人顯然身份都低了不少,但對林延潮而言感情卻深厚多了。他的舉人同年交情其實都不深,因爲能考中舉人就已算得上跨越階層了,得意後交得朋友也就淡了許多,更多是利益往來。

而這一次出面相邀的倒不是林延潮,而是陳一愚。

陳一愚出面後,他的族兄弟陳振龍,陳行貴還將林延潮當初在濂江書院讀書的同窗也叫來了。陳家兄弟在省城面子很大,邀請了百餘人之多。

這一次林延潮卻是心情頗爲忐忑,邀請這麼多人,能來幾個?他心底不知還能遇到幾位舊友,如翁正春一直避而不見,着實已令他心底老不是滋味了。

其實在他想來,除了鄉試同年聚一聚也就算了,這小三關的同案見了又有什麼意思,大家不是一個層面上,難有提攜之說,如此一來自己不是純粹來顯擺了嗎?

但陳一愚,陳行貴他們都是極力邀請。林延潮心想或許大家還有幾分當年舊情在,故而就抱着如此心情來了。

這一天林延潮趕了大早,輕車簡從即來到南園,意料之外的是還真見到幾位故人。

Ps:這幾天更新有些少,年後會大力補上,在這裡再次祝大家新年快樂,吉祥如意,心想事成。

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一千五十二章 未來方向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用間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鎖院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教訓一二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七百二十四章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第一更,求月票)五百一十章 恭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運籌帷幄第兩百六十五章 本官就是驢脾氣一千四十七章 莫欺少年窮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相托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與八百七十四章 宗室第四十四章 林誠以的推薦第兩百二十七章 媒人上門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辭官歸裡六百一十五章 殿上爭執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得意樓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退意一千三百零二章 元輔,請留步第五十八章 質疑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第三百七十二章 報仇不隔夜一百一十六章 衡文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明會典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第三十五章 錢沒了(第二更)第八十四章 不識凌雲木第四百一十七章 造化不小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高調的李三才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朝鮮之策一千章 經史並重九百三十三章 是你要將臉湊上來的九百七十二章 申時行的帖子六百八十三章 新元輔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第三百一十三章 座師與門生六百七十二章 歸政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第三百三十章 讀卷第三百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四十七章 面試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林府一千五十三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六百九十七章 再見胡提學(兩更合一更)第兩百一十六章 京報連登黃甲八百六十四章 民得其惠發個單章第五十一章 外舍弟子第八十三章 不後悔六百五十二章 愛屋及烏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六百一十五章 殿上爭執第一百七十九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一更)七百七十九章 樞臣風範四百九十九章 蛛絲馬跡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廷議第四百二十章 立威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房官人選六百四十六章 官復原職(求推薦票)一千五十七章 再議國本八百六十三章 觀點六百二十五章 林學八百四十五章 渡口五百八十七章 不打不相識五百二十七章 回鄉八百七十九章 怒懟(二合一)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衣鉢第三百五十四章 科舉第一事五百二十五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六百六十五章 急變七百六十章 拍門哭諫(二合一)九百七十九章 面聖一千八十三章 粉絲九百二十四章 幫忙四百八十八章 真假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第三百七十四章 張居正歸政五百九十六章 與首輔同行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明會典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題目第十二章 同窗排擠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日談判
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衡文規矩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一千五十二章 未來方向一千兩百九十九章 用間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鎖院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教訓一二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七百二十四章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第一更,求月票)五百一十章 恭敬一千兩百七十一章 賽馬相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運籌帷幄第兩百六十五章 本官就是驢脾氣一千四十七章 莫欺少年窮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相托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與八百七十四章 宗室第四十四章 林誠以的推薦第兩百二十七章 媒人上門九百二十六章 視察拓縣第三百七十八章 力諫張居正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辭官歸裡六百一十五章 殿上爭執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得意樓八百二十四章 河道來人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退意一千三百零二章 元輔,請留步第五十八章 質疑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第三百七十二章 報仇不隔夜一百一十六章 衡文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明會典第兩百九十四章 南北卷第三十五章 錢沒了(第二更)第八十四章 不識凌雲木第四百一十七章 造化不小一千兩百八十四章 高調的李三才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朝鮮之策一千章 經史並重九百三十三章 是你要將臉湊上來的九百七十二章 申時行的帖子六百八十三章 新元輔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第三百一十三章 座師與門生六百七十二章 歸政七百零六章 出謀劃策(第二更)六百九十章 馮保之反擊(第二更)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第三百三十章 讀卷第三百八十六章 勾心鬥角第四十七章 面試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林府一千五十三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六百九十七章 再見胡提學(兩更合一更)第兩百一十六章 京報連登黃甲八百六十四章 民得其惠發個單章第五十一章 外舍弟子第八十三章 不後悔六百五十二章 愛屋及烏一千三百零四章 門生長第一百六十二章 這怎麼可能(一更)六百一十五章 殿上爭執第一百七十九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一更)七百七十九章 樞臣風範四百九十九章 蛛絲馬跡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廷議第四百二十章 立威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房官人選六百四十六章 官復原職(求推薦票)一千五十七章 再議國本八百六十三章 觀點六百二十五章 林學八百四十五章 渡口五百八十七章 不打不相識五百二十七章 回鄉八百七十九章 怒懟(二合一)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衣鉢第三百五十四章 科舉第一事五百二十五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六百六十五章 急變七百六十章 拍門哭諫(二合一)九百七十九章 面聖一千八十三章 粉絲九百二十四章 幫忙四百八十八章 真假第兩百四十六章 初衷第三百七十四章 張居正歸政五百九十六章 與首輔同行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第三百六十一章 大明會典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一千兩百六十二章 題目第十二章 同窗排擠第三百一十九章 有請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明日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