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零二章 重逢

萬曆十七年乃大比之年。

三年一度,無數舉子從各方趕來京師。

林延潮升任禮部左侍郎後,自是負責科舉之事。

這一次會試,林延潮雖沒辦法下場親自任主考官,但他有了另一項權力,那就是擬定兩位主考官,以及同考官。

正主考毫無疑問出自內閣大學士,眼下閣內只有許國一個沒有擔任過主考,所以肯定是他上了,這個是不用想的事。

然後就是副主考的人選,副主考要選詞臣,林延潮與朱賡商議了後,報了吏部右侍郎沈一貫,以及太常寺少卿兼侍講學士劉虞夔。

這劉虞夔是林延潮推舉的,此人是蕭良有的老師,林延潮推舉他也是拉攏蕭良有,不過林延潮知道劉虞夔希望不大,只是給沈一貫陪跑的。

但結果卻是出乎林延潮,朱賡的意料,申時行將二人上奏駁回,將副主考改換成太子賓客王弘誨。

看來申時行也知道沈一貫與朱賡二人不地道,若沈一貫真成了副主考,恐怕南卷士子都要盡取浙江,浙江士子都要盡取寧波,紹興了。

朱賡,林延潮不免咬牙切齒了一陣,不過沒關係,副主考定不了,下面還有同考官,要想舉賢不避同黨,大家有得是辦法。

從萬曆十四年起,經過王錫爵,林延潮的提議,同考官人選從十七人增至十九人。

十九名人選,林延潮定了九人,朱賡定了十人,然後上報給申時行。

林延潮所定的是哪九人?分別是戶部的郭正域,禮部的于玉立,翰林院的葉向高,蕭良友,孫承宗,袁宗道,楊道賓,馮琦,給事中鍾羽正。

九個人名額對林延潮而言實在太少,要平衡的地方太多,連孫繼皋,方從哲,李廷機都沒有排上。

若是可以,林延潮真想十九個都換上自己人。

名單報上去後,申時行還大筆一揮,將於玉立劃去,換成了自己的親家董嗣成。

最後十九個同考官裡,林黨佔了八個人。

其中孫承宗,袁宗道,郭正域都是林延潮的門生,所以林延潮顯然是打算在這一次會試裡繼續給林學的讀書人開後門了。

至於袁宗道,楊道賓,孫承宗又是萬曆十四年林延潮取中的門生。

這一科他們爲同考官,所取中門生,對於林延潮而言就是門生的門生。

這在官場上稱爲太座師,對於一名進士而言,太座師就太多了,若一一縷過去,真不知如何相處。

所以對太座師也要看人家在朝中的分量。

比如御史楊四知,就是當年彈劾張居正回鄉時‘五步鑿一井,十步蓋一廬’,說得繪聲繪色的官員。他就認太座師內閣次輔許國爲師,每次門生拜見許國,楊四知身爲堂堂御史都要排在許國的衆門生之後,官場上傳爲笑柄。

可以想象許國這一科爲主考官後,楊四知名次又要掉三百多名。

而這一日正是林延潮門生拜見座師的日子。

萬曆十四年裡大座師是王錫爵,小座師是林延潮以往般年節的時候這一科的官員都會先去拜會王錫爵,然後再趕着日子來拜見林延潮。

不過從去年開始,林延潮特意在年節後推遲個數日,免得門生們兩頭趕。

自林延潮升任禮部侍郎後,提出了自己變法事功的政見後,有一些謹慎的官員逐漸就不怎麼來了,或者是送一個帖子賀禮,但是人卻不到。

但也有的官員比原先卻來得更勤了。

總之一句話,亮出政見的代價就是走了一批人,但卻有了一批堅定的支持者,這些人都是將來林延潮的基本盤。

特別是那一科的庶吉士,萬曆十四年進士裡留京的不多,但庶吉士無論散館還是留館都在京裡任職,他們在林延潮教導下早就是林學的鐵桿。

門生拜見老師時,這一批人都聯袂而來,孫承宗,袁宗道是他們這一科的領袖,加上在京其他同年,以及郭正域等萬曆十一年及第的,大約有二十多人。

此外就是還是沒有官身的門生,或者老家來的同鄉進京趕考借住在林府。

林延潮今日見了門生,就說了幾句話,這樣的大場合其實說不了什麼,但與會的卻是一個形式,告訴衆人,大家都是自己人。

對於孫承宗這些官員們就由他們自便了,反正他們也是經常來,讓他們在正堂裡聊天說笑,但對於赴會試的學生們,林延潮不免多費心。

袁可立,張汝霖去年在順天鄉考中舉,至於徐火勃也是通過了國子監考試,得以參加這一次是會試。

袁宗道的弟弟袁宏道,也有參與,另外一個弟弟袁中道在順天鄉試裡落榜,經李贄引見,現在北上爲大同巡撫梅國楨的座上賓。

至於同鄉還有老家來的同宗林歆,以及濂浦林家的子弟,至於其餘同鄉也有不少來上門的拜會,林延潮不是主考官,也不必避諱,但當年他同年同科的老鄉已是不多了,所以倒是沒幾個故人。

另外上門來拜賀的還有董其昌,以及前禮部尚書陸樹聲的的兒子陸彥章,他們雖不是門生但也是後輩子侄。

林延潮對二人也是不免勉勵了數句。

看着滿堂的青衫,意氣風發,躊躇滿志的年輕人,林延潮頓感欣慰,再度想到了當年初到京華滿是忐忑的自己,不知不覺已是九年第三科了。

林延潮與衆學生聊了幾句,不知爲何突然神情由高興轉而低落。

袁可立,張汝霖幾名學生都不明所以。

唯獨徐火勃長嘆一聲,袁可立問道:“惟起,老師這怎麼回事?”

張汝霖也道:“是啊,老師素來不以情緒示人,今日是怎麼了?”

徐火勃眼眶有些紅,然後道:“老師是想起了周望。”

袁可立,張汝霖都是恍然,袁可立道:“是啊,周望當年離京回鄉時,老師不是與他交待無論如何三年後都要回到赴會試嗎?爲何卻不見他?”

“是啊,不會路上因事耽擱了吧。”

正待這時,此刻林府門外。

一輛馬車緩緩停下,一名讀書人從馬車上下車。

那年輕的讀書人看着林府的朱漆大門,陡然目中淚光,然後舉袖拭去。

那讀書人走到門前,一名林府下人迎了上來正要問對方拿帖子,卻突然驚喜道:“這不是陶公子嗎?”

那讀書人含淚點頭道:“林忠,是我。”

林府下人頓時喜不自勝,大聲道:“快,稟告老爺,陶公子從浙江回來了。”

那讀書人正是陶望齡,下人已是飛奔進去通報了,而他舉步緩緩走向府裡。

不久陳濟川,展明都是迎了出來,陳濟川一把抓住陶望齡道:“陶公子終於回來了,老爺今早還提及起你,讓我打探你的音訊。”

“你來了實在是太好了。”

陶望齡此刻不知說什麼,只覺得胸口一堵道:“勞老師惦記了。”

“走!老爺在屋裡呢?”

陶望齡正要往前走,突然見垂花門前站着一人,陶望齡見了對方頓時再也不能自抑,上前拜道:“不肖弟子陶望齡叩見老師。”

林延潮上前扶起陶望齡哽咽道:“回來就好,回來就好,我就想了今日門生弟子都到了,唯獨少了你一人不好,現在算是齊全了。”

陶望齡起身後,林延潮問道:“這三年在浙江如何,舉業可有放下?”

陶望齡卻道:“學生時常溫習,學生還有一事請求老師。”

林延潮一愕,然後笑着道:“你還有什麼事要求我?儘管直言!”

“學生三日在靈濟宮講學,懇請恩師能夠駕臨。”

若說京中舉子最多的地方,不是青樓,客棧,而是一處位於城西的廟宇。

這處廟宇稱作靈濟宮。

靈濟宮供奉二徐真人,據說這二人曾治好了永樂皇帝的頑疾,故而受皇廟供奉,遣內閣大學士供奉行禮。

但嘉靖年時取消了皇廟的地位。

但對於讀書人而言,靈濟宮卻是一等存在。

從嘉靖年起,科舉的規矩爲之一變,首先是釋家以及子學滲透了制藝之道,在會試這一層面的科舉不再以程朱之言爲金科玉律。

然後就是王學大興,在嘉靖隆慶時如徐階,趙吉貞這樣的王學大佬先後入閣拜相,如隆慶二年的程文裡甚至第一次引入了王陽明的語錄,到了萬曆時竟有舉子答卷文章裡貫通三教,最後得中進士。

這個時期的舉人可以大膽地引用佛家,老莊,甚至是援儒入墨的方式,用墨子之言答卷。

要知道儒家與墨家是死對頭!

儒家誕生於小資產階級,墨家誕生於無產階級,兩邊肯定是相互看不順眼的。

放在先秦時,墨家子弟基本是見了儒家弟子就大罵,整天各種譏諷,先儒們要知道明朝舉人居然以墨子之言答制藝,肯定是氣得從棺材裡跳出來大罵,按也按不住。這放在明朝中前期,清朝時都是根本無法想象的。

而每次的靈濟宮大會就成了各種思想交流碰撞的時候。

內閣大學士徐階,泰州學派的大儒顏鈞,心學大儒羅汝芳,以及聶豹,歐陽德,程文德都在靈濟宮講學,當時稱一時盛況。

不過張居正在位時,他的爲政作風,堪稱務實黜虛,對於這樣的空談一向是予以貶斥,而且他也不喜歡讀書人通過這樣的講學大會來反對朝廷,所以就被嚴令禁止了。

但是張居正去位後,靈濟宮講學大會又起,無數在京的讀書人都蜂擁而至來到這裡。

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熊川談判四百五十一章 殿上真相六百九十五章 時報初刊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兄長立功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讀書等身算什麼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第七十三章 講會六百一十五章 殿上爭執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篇策問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課(一更)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林延潮之策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交換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第四百零一章 入直第一天第三百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五百二十四章 朱薯的名聲第三十七章 與先生作對的頑童一千零二章 朝堂就是名利場四百九十六章 失蹤之事第一百一十章 取中(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夥伴的進步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七百一十五章 青天第兩百八十三章 教誨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錯了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八百一十二章 官斷十條路九百九十一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轉告第一百九十五章 澹臺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四百九十一章 欺世盜名第四百四十三章 應變六百零三章 書生議論第七章 洪塘社學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八百六十八章 響馬的用處四百九十六章 失蹤之事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六百零八章 咱們當面羞辱一下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答書友問四百九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賜服第四百零七章 顯擺顯擺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俸八百二十三章 築堤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與第七十八章 背書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變了四百七十五章 決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四百九十七章 欽差第兩百五十六章 虎狼對弱雞一千兩百章 真有這一天一千兩百零九章 支持與反對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熙熙(第二更)七百九十二章 如何選擇七百一十八章 不作就不會死(兩更合一更)六百四十章 天子心意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陛辭五百二十三章 談心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第兩百三十五章 申時行(二更)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大戰序幕(恭喜孤鴻夜飛版主成爲盟主)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第一百三十三章 師徒二人一千三十八章 把柄一千六十二章 出缺了七百一十八章 不作就不會死(兩更合一更)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五百九十章 林府親事一千一百零七章 黨羽第三百七十章 申時行的第六感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九百九十一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五百九十六章 與首輔同行八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更)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誇官(第一更)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主持廷議第四百一十七章 造化不小第六章 離家求學八百九十一章 貪財好貨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得意樓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五百九十四章 門生七百四十一章 述劍(兩更合一更)七百三十七章 飯局第六十章 道統第三百零二章 閱卷一千七十四章 平步青雲
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熊川談判四百五十一章 殿上真相六百九十五章 時報初刊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兄長立功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讀書等身算什麼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第七十三章 講會六百一十五章 殿上爭執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篇策問第一百六十九章 日課(一更)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林延潮之策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交換六百二十七章 公道自在人心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第四百零一章 入直第一天第三百章 百聞不如一見第五百二十四章 朱薯的名聲第三十七章 與先生作對的頑童一千零二章 朝堂就是名利場四百九十六章 失蹤之事第一百一十章 取中(第二更)第一百九十四章 小夥伴的進步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七百一十五章 青天第兩百八十三章 教誨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下官知錯了一千三千零九章 書信八百一十二章 官斷十條路九百九十一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第二十一章 謝老虎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八百四十三章 上奏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一千兩百九十一章 轉告第一百九十五章 澹臺滅明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四百九十一章 欺世盜名第四百四十三章 應變六百零三章 書生議論第七章 洪塘社學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八百六十八章 響馬的用處四百九十六章 失蹤之事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鎮壓六百零八章 咱們當面羞辱一下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答書友問四百九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第四百零六章 天子賜服第四百零七章 顯擺顯擺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俸八百二十三章 築堤第六十六章 燕可伐與第七十八章 背書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變了四百七十五章 決心第一百三十九章 評卷四百九十七章 欽差第兩百五十六章 虎狼對弱雞一千兩百章 真有這一天一千兩百零九章 支持與反對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熙熙(第二更)七百九十二章 如何選擇七百一十八章 不作就不會死(兩更合一更)六百四十章 天子心意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陛辭五百二十三章 談心六百九十六章 行賄第兩百三十五章 申時行(二更)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大戰序幕(恭喜孤鴻夜飛版主成爲盟主)八百八十八章 圈套第一百三十三章 師徒二人一千三十八章 把柄一千六十二章 出缺了七百一十八章 不作就不會死(兩更合一更)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五百九十章 林府親事一千一百零七章 黨羽第三百七十章 申時行的第六感六百九十九章 重回禁中九百九十一章 莫愁前路無知己五百九十六章 與首輔同行八百四十一章 大網(第一更)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誇官(第一更)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主持廷議第四百一十七章 造化不小第六章 離家求學八百九十一章 貪財好貨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得意樓六百五十六章 露了一手五百九十四章 門生七百四十一章 述劍(兩更合一更)七百三十七章 飯局第六十章 道統第三百零二章 閱卷一千七十四章 平步青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