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考完糊名(一更)

院試時寫的文章,可不似平日應急趕工寫的文章,那樣林延潮一天最多能寫十篇。如果不是鍛鍊急才,或者是在文思泉涌下,文章還是寫得慢一點好。但通常下考生都會花大把精力來對付首題的。

鄉試首場七道題,要考三天兩夜的,而林延潮看得前輩們寫的科舉筆記裡,首題費了一日功夫的比比皆是。用一天來寫一道題常有。

而這次院試裡最重要的就是五經題,次四書題,至於五言八韻詩和表判不在話下。當下林延潮停筆閉目凝思,這閉目就是一個時辰。

公堂上,陶提學對於提坐堂號的十名考生一目瞭然,見林延潮費了這麼久時間來揣摩首題,不由笑了笑對一旁陳知府道:‘案首莫非技窮?‘

陳知府有些尷尬,他眼下捧林延潮也不是,貶林延潮也不是。捧了怕給巡撫留下不好印象,貶了又說明自己府試時沒有眼光。

陳知府喝了口茶,裝着風淡風輕地道:‘呵,那個少年的背景本府不清楚,只知確有才華。‘

沒錯,本知府可是唯纔是舉的好官,至於他是誰誰誰的弟子,咱沒聽說過。

陶提學笑了笑,當日他看過林延潮的閒草集後,對他那篇爲學的古文是讚歎不已,但對府試取中的時文,卻覺得華而不實,取爲府試第一真是拔高了挺多。

後又看到他爲閒草集作了校注後,心底確認此少年真是有才華的,存了栽培之意。

但是若是林延潮再拿府試時那等時文,來院試應考,他斷然是要罷落的。這樣的文章嘉靖年拿出來時還行,到了隆慶萬曆年就不行了,他負責一省文教,當然需引導士林文風的方向,不能讓這大好苗子走入了歧途。

事後自己再好好提點他一番,反正自己任內還會主持一場院試。到時再取了他就是。幸虧林延潮年紀還小,磨練一番也是好,年少得志要不得啊。當年張居正十三歲赴鄉試,本要中舉的。但湖廣巡撫卻授意將張居正罷落,理由是怕他年少得志,所以耽誤他三年再歷練一下,好讓之成器。

這件事在當時傳爲美談,張居正遲了三年中舉後。還對湖廣巡撫此舉十分感激呢。至於辜負陳知府,破壞了規矩,他索性就拿糊名制來推脫。對於陶提學來說,這倒是他對林延潮好意呢。

當然若是林延潮在考前,能聽進去他的話,寫出一篇能與他古文相媲美的時文,他是不會阻擾了。

那時他會推翻先前想法,會認爲十四歲的秀才,對於大明而言,雖談不上遍地都是。但也是蠻多的,年少得志談不上。人家張居正,當今的首輔大人,十二歲就是秀才了。而嘉靖年間的首輔,大奸臣嚴嵩,十歲就進學了,說出來你敢信?

陶提學這麼想着之際,卻見公堂林延潮猛地睜眼,揮筆寫文。陶提學笑着捏須心道,不知今日他能否聽進自己的話。再看到一篇驚豔的好文。

而林延潮打完了腹稿後,下筆寫完,頓時數百字立就。看完這篇文章後,林延潮不由滿意地點點頭。

從考籃裡取出吃食後。林延潮吃了一些,稍有些飽腹感就好了。人在這樣半飽之下,狀態最好。

考了一上午,有些疲憊,林延潮將四書題題目看了一眼,伏案閉目養神。

這時巡場兵丁走了過來。見這少年早上睡了一個時辰,下午考試又睡不由搖頭心道,這書生也忒不濟了。

小眯了半個時辰後,林延潮一骨碌直起身來,四書題的腹稿也打好了,當下在几案上寫就。

寫完後,林延潮又接下來寫詩賦和表判,悉數作好後,離交卷時間還有一個多時辰呢,自己只需將稿子上的文章,譽寫到試卷上就好了。

院試還真的蠻輕鬆呢,加上自己作文抄公的縣試,蒙題蒙對的府試,自己的童子試一路過來,至少考場上還是很順利的。

不過考試既是糊名制,就不能提早交卷,請求主考官面試了。

趁着有大把時間,林延潮仔細檢查了一下,文章有沒犯諱之處,言辭疏漏什麼的。

在幾個小地方稍稍潤色了一下後,林延潮就開始抄錄正捲了。

抄錄時,文字要工整簡潔,卷面不能有塗抹,更不能把卷子內容寫到糊名的地方上。林延潮想考場上不會有這麼逗的人吧。

抄錄完,考生們也多是交卷了,林延潮將卷子交給書吏然後走人。

院試就如此落下帷幕了,本來院試要考兩場,但陶提學月末要趕去泉州府主持下一場院試,故而只考一場作數。

院試的卷子收上來後,就由提學道與知府衙門書吏一併,將試卷卷首的考生姓名糊起,只是保留籍貫。

保留籍貫,因爲各縣縣學收得是本地生員,若是錄取的五十五名生員都是出自兩三個縣就不行了。

糊名之後,然後陶提學還請了府學教諭,縣學教諭,在一旁監督。

卷子被呈送至陶提學的面前放好,一旁充任提調官的陳知府嚇了一跳心道,你玩真的,我還以爲你只是作個樣子的。

這糊名和監督,本來都是不用的,院試又不是鄉試,身爲提學,完全是可以一個人說得算。

你搞個樣子,不外乎讓別人以爲你陶提學大公無私,但你弄這套過場,不是給考生們看,而是給官場上的人看。

陳知府心想,這陶幼學看來野心不小,任滿要升遷了,有個當吏部侍郎的榜眼兄長真好。

這一千多份卷子,不是由陶提學一人看,來赴任前,他手下就請了好幾個精通文墨,能看文章的幕賓。

晚上這幾個幕賓先看,次日陶提學起牀洗漱之後,幕賓就來稟告道:“東翁,這一千多份卷子,我等認認真真看了一夜,選出這一百份文章,請東翁過目。”

陶提學喝了口茶問道:“卷子如何?”

“閩地不愧是科舉強縣,士子的文章,絲毫不遜色於我紹興,蘇杭。其中有數人文章特別出色,我們要先恭喜東翁,要收得幾名得意門生了。”

陶提學笑了笑道:“看了再說。”

第三百一十六章 衆口鑠金一千兩百零六章 談判交換八百三十四章 這張臉怎如此之厚?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第四百四十五章 這風越烈越好九百八十五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第四百三十章 垂世文章發個單章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救兵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第七十九章 逐出書院一千零二章 朝堂就是名利場八百六十七章 算計八百七十九章 怒懟(二合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泄密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九百九十章 儲相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第四十一章 師之道第四百一十六章 衝動一千九十四章 新任尚書的手段(第二更)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第兩百七十章 船託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七十八章 背書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託付一千兩百零六章 談判交換八百七十一章 哪裡來的錢(二合一)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浮橋談判九百一十二章 馬屁的方式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四百九十八章 一目十行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握手言和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三百九十三章 淺淺抵京第三百五十九章 牙牌和官袍第四百一十八章 救兵來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俸七百四十二章 君臣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試探五百五十章 私問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貫之一千三百四十章 離間八百二十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一千一百零九章 東廠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謀劃已久八百五十七章 館選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初見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八百二十一章 新青苗法五百零一章 船戶案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七百七十一章 此林延潮之功(二合一)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第八百一十九章 留下功與名(二合一)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祖制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四百六十九章 潘季馴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一千章 經史並重六百一十章 拿人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一千三十七章 召對第一百九十六章 識破(一更)第一百七十六章 明察秋毫(二更)九百四十五章 穩操勝券四百八十六章 湖上文會第十四章 討厭的縣令第三百五十章 我們家延壽長進了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撫世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一千六十一章 言利六百七十三章 約見第兩百三十四章 兩家和好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五百五十九章 客官真乃神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殿試七百二十六章 申時行的忠告
第三百一十六章 衆口鑠金一千兩百零六章 談判交換八百三十四章 這張臉怎如此之厚?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五百六十章 出宮的皇帝八百五十五章 串票第四百四十五章 這風越烈越好九百八十五章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第四百三十章 垂世文章發個單章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救兵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九百三十二章 誰是經世致用之學第七十九章 逐出書院一千零二章 朝堂就是名利場八百六十七章 算計八百七十九章 怒懟(二合一)第四百一十三章 泄密第一百章 傳曲(第二更)九百九十章 儲相第四百零八章 求辦事第四十一章 師之道第四百一十六章 衝動一千九十四章 新任尚書的手段(第二更)第九十六章 理辭氣三道第兩百七十章 船託一千兩百五十一章 跟我們走一趟第七十八章 背書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託付一千兩百零六章 談判交換八百七十一章 哪裡來的錢(二合一)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浮橋談判九百一十二章 馬屁的方式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四百九十八章 一目十行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握手言和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六百七十八章 再諫張居正(兩更合一更)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試探第三百九十三章 淺淺抵京第三百五十九章 牙牌和官袍第四百一十八章 救兵來了第三百六十八章 官俸七百四十二章 君臣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試探五百五十章 私問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貫之一千三百四十章 離間八百二十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一千一百零九章 東廠一千兩百四十一章 謀劃已久八百五十七章 館選第一百五十九章 三個圈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初見八百八十章 證據(二合一)八百二十一章 新青苗法五百零一章 船戶案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七百七十四章 情誼七百七十一章 此林延潮之功(二合一)第兩百三十六章 解元郎大婚第三百二十一章 奸計第八百一十九章 留下功與名(二合一)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祖制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四百六十九章 潘季馴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一千章 經史並重六百一十章 拿人第四十章 狀元公的勸諫第兩百八十二章 家信第兩百九十章 貢院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直言不諱一千一百一十五章 林學五子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義利七百八十一章 內應一千三十七章 召對第一百九十六章 識破(一更)第一百七十六章 明察秋毫(二更)九百四十五章 穩操勝券四百八十六章 湖上文會第十四章 討厭的縣令第三百五十章 我們家延壽長進了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撫世一千兩百五十七章 告誡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一千六十一章 言利六百七十三章 約見第兩百三十四章 兩家和好七百七十八章 法術勢五百五十九章 客官真乃神人第三百二十四章 殿試七百二十六章 申時行的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