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七十三章 有眉目了

次日林延潮過部。

京察考覈的主要有兩等,一是考語,二是諮訪。

所謂諮訪就是在京言官,風聞之責的言官,對應考人員的給出評價。最後由吏科給事中,掌河南道御史給出結論。

林延潮等五名翰林從內閣出門,又去翰林院拜見陳思育。

陳思育這時還未晉日講官,仍司掌院之職。陳思育本就對林延潮是格外的關照,見了要給考語,二話不說直接給了林延潮優等的考語。

陳思育對林延潮是不吝嗇讚美之詞,贊林延潮在大明會典的修纂,以及平日勤學治事上有卓著的才能。林延潮對陳思育這考語自是十分感激的,而張四維雖沒給自己優等,但中上也是不錯了。

如此自己兩位主官給林延潮的考語都是不錯,這一次京察林延潮是十拿九穩。京察對林延潮,以及翰林官而言是十拿九穩,但對於其他京官而言,這可不是那麼簡單的。

林延潮在內閣,翰林院考覈就行了,但其他京官要去吏部過部。

在堂審前數日,吏部曉諭禁約於五城張掛,主要告之注意事項,堂審禮儀等等,都察院官員要宿部。

到了當天,受考的五品以下京官至吏部過堂,接受上官審問。

最後京察結果,共查處如刑部山西司員外郎艾穆等,一共二百六十四員京官不稱職。最後他們被朝廷罷免,貶官,外調,訓斥,罰俸。京官一千三百餘名,有二百六十四人被處罰,由此可見京察之殘酷。

京察過後,沒被查處的京官們皆是彈冠相慶。

馬上就是張居正壽辰了,爲感激張居正這一次京察對他們手下留情,百官皆是想盡各種辦法向張居正表示恭賀。連天子也是賜張居正白金一百兩,彩幣四表裡。

見了這一幕,林延潮不由感嘆,張居正權勢如日中天,實在是不可撼動。

林延潮眼下仍是執着着謀劃着日講官的差事。

前幾日林延潮已是私下拜會了許國。

許國見林延潮真的幫他與申時行搭線成功,不由大喜過望,至於申時行提出讓申用懋入國子監的事,許國而言只是舉手之勞。

許國立即就將此事辦妥了,算是申時行作見面禮,先賣了他一個人情。

之後林延潮在二人之間跑腿,許國還私下去申時行宅邸去見了申時行一面。這兩位大佬私下談論了什麼,林延潮不得而知。但事後許國請林延潮去他私邸上赴宴,已是說明了一切。

林延潮將申用懋送入國子監後,這事也沒算完。

申用懋來林延潮府上也是愈加頻繁了起來。申用懋面上是說來林延潮府上請教學問,實際上卻是爲了如何拿下他家的丫鬟來請教林延潮。

林延潮也是樂意指點,並從旁出各種計策指點,因此二人倒是結交成了朋友。

對申時行而言,見兒子能主動與林延潮交朋友自是十分樂意的。將來就算自己退了,自己兒子在官場上也有林延潮照拂着。

對申用懋而言,林延潮是狀元郎,自己十分敬佩,同時更是爲了拿下他家丫鬟紫翠,把林延潮當成了軍師來用。

對於林延潮而言,費力結交申用懋的目的,沒有別的,就是要巴結申時行,走他的家人路線。

如此內閣最後一個月任期也快到了。

但申時行那邊一直遲遲沒給林延潮回話,林延潮心情有幾分差,因爲他知道事情拖得越久,自己晉日講官的希望越渺茫。

就算申時行肯替自己出力,但張居正不待見自己,自己也是沒轍。

如此林延潮在內閣之中也沒什麼意思,在內閣裡,官員都仰張居正鼻息。每日堂會時衆官員都在那阿諛奉承,林延潮見了覺得實在倒胃口,加上心底不痛快,打算告假幾日。

入職內閣近六個月,林延潮一直勤勤懇懇辦事,每日都是最早來閣的幾名官員之一。

張四維用林延潮也是很順手,見林延潮請假雖是覺得少了他在,很多事會很棘手,但張四維還是答允了。

林延潮從內閣回到家裡,想着自己的付出,以及最後的回報,不免心底有幾分酸酸的。

到了家裡後林延潮告訴陳濟川這幾日閉門謝客。林延潮就在書房讀書,調理一下自己情緒。

既是眼下進取不得,但不如想如何自守。

朱子不是說了,狷者,知未及而守有餘。

在得意之事,當然要勇猛精進,銳意進取,到了不得志的時候,進取之途被堵塞,就要自守。

穿越前,林延潮知自己仕途受阻時,就不免破罐子破摔,牢騷滿腹。現在想來這當然是不可取的,起起伏伏都是自然,不得意時就當作是一個休息,調理自己情緒。所以林延潮就在讀讀書,寫寫字,儘量不要令情緒影響自己心情。

這日林延潮讀書時,偶爾翻至一篇《論時政疏》,是當初張居正身爲翰林時寫的。

林延潮驟然讀來,不由覺得這真是一等一的好文章。

當時張居正身爲翰林,胸懷抱負,但朝廷裡是積弊重重。張居正看不下去,於是向天子上書,說了時政上五處弊端。

林延潮從這篇奏疏裡可以見得,當初張居正當官資歷很淺,言行裡都不夠老練,但正因如此,文章裡仍是可以見的他拳拳之心,殷殷之情。張居正上書後,見皇帝沒有理睬他,於是張居正就憤而告歸故里,閒居三年。

林延潮不由感慨一番,心想自己若是這一次日講官無望,倒不如也學張居正索性告歸故里,等張居正退了,將來申時行上位了自己再回來,這也是退而自守的法子。

林延潮心想,自己不如向朝廷請求病歸休,不過這念頭一轉,林延潮就自嘲,這還沒到了最後一刻呢,這點心理承受能力說出去實在令人笑話。

就在這時陳濟川在門外道:“老爺,有訪客到!”

林延潮道:“不是說了,今日明日都不見客嗎?”

“是,申府的大管家申五!”

林延潮一聽頓時大喜,拍案而起道:“快,快!去大門迎接!”

林延潮知申五絕對不會無事上門,斷然是他日講官的事有眉目了。(。)

一千三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五百八十九章 民間反應第兩百二十四章 鹿鳴宴第四百三十三章 師恩如山六百四十六章 官復原職(求推薦票)九百二十三章 榮升知府第三百七十四章 張居正歸政五百八十九章 民間反應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講官(第一更)感謝書友們九百六十二章 內情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是我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敲竹槓第一百三十三章 師徒二人四百八十五 西湖遊記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偉器第兩百二十四章 鹿鳴宴第一百二十四章 陳知府的心思(一更)一千兩百四十章 正氣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第一百九十七章 繼絕學發個單章解釋一下,最近主角行爲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催促第兩百五十六章 虎狼對弱雞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七百一十五章 青天六百一十七章 誰能挽此危局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五百九十七章 謹慎應對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第四百三十八章 經筵之上六百零五章 無招勝有招四百六十五章 上門送禮五百八十九章 民間反應六百三十六章 呆貨一個第四百一十二章 張四維第兩百一十四章 放榜了(一更)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深宮之夜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張位第兩百三十七章 緣定三生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林延潮之策第三百零六章 竟敢理直氣壯五百六十七章 宣表第四百四十三章 應變第六章 離家求學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書院雜誌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第三百五十章 我們家延壽長進了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第兩百二十七章 媒人上門第兩百四十四章 何心隱(一更)五百一十五章 一個小目標八百三十七章 排衙一千章 經史並重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富春江上一千三十二章 談條件六百一十九章 先要好處五百一十一章 鐘鳴鼎食第兩百二十九章 何時會試九百九十章 儲相第三百四十五章 牛逼的翰林官七百八十六章 到任六百二十章 採銅之學(多謝龍蠖不關情書友盟主)四百八十八章 真假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四百九十九章 蛛絲馬跡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辭官歸裡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三百六十章 躺着也中槍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第四百一十章 咱是筆桿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少二甲前五五百三十九章 建言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宣川七百四十二章 君臣一千三百零一章 問罪八百二十二章 十段錦法六百一十五章 殿上爭執八百七十一章 哪裡來的錢(二合一)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誇官(第一更)七百零七章 封爵之議五百七十六章 經筵講官第兩百五十三章 置身事外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執意第兩百七十三章 名聲在外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五百四十九章 單獨召見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文章啊(一更)八百六十四章 民得其惠
一千三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七百三十一章 馮保倒臺五百八十九章 民間反應第兩百二十四章 鹿鳴宴第四百三十三章 師恩如山六百四十六章 官復原職(求推薦票)九百二十三章 榮升知府第三百七十四章 張居正歸政五百八十九章 民間反應第三百六十四章 日講官(第一更)感謝書友們九百六十二章 內情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是我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敲竹槓第一百三十三章 師徒二人四百八十五 西湖遊記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偉器第兩百二十四章 鹿鳴宴第一百二十四章 陳知府的心思(一更)一千兩百四十章 正氣九百六十一章 造福一方第一百九十七章 繼絕學發個單章解釋一下,最近主角行爲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催促第兩百五十六章 虎狼對弱雞第兩百零七章 巡撫(一更)七百一十五章 青天六百一十七章 誰能挽此危局第三百三十九章 金鑾殿下捉婿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五百九十七章 謹慎應對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第四百三十八章 經筵之上六百零五章 無招勝有招四百六十五章 上門送禮五百八十九章 民間反應六百三十六章 呆貨一個第四百一十二章 張四維第兩百一十四章 放榜了(一更)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深宮之夜一千兩百七十四章 張位第兩百三十七章 緣定三生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林延潮之策第三百零六章 竟敢理直氣壯五百六十七章 宣表第四百四十三章 應變第六章 離家求學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書院雜誌五百零八章 相爺這唱得是哪一齣第三百五十章 我們家延壽長進了一千一百八十章 教書匠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六百七十四章 未卜先知一千九十二章 託付(第二更)第兩百二十七章 媒人上門第兩百四十四章 何心隱(一更)五百一十五章 一個小目標八百三十七章 排衙一千章 經史並重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富春江上一千三十二章 談條件六百一十九章 先要好處五百一十一章 鐘鳴鼎食第兩百二十九章 何時會試九百九十章 儲相第三百四十五章 牛逼的翰林官七百八十六章 到任六百二十章 採銅之學(多謝龍蠖不關情書友盟主)四百八十八章 真假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四百九十九章 蛛絲馬跡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辭官歸裡第三百二十三章 人不求人一般高一千一十八章 鑽空子第三百六十章 躺着也中槍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第兩百七十二章 功名在身一千五十章 水到渠成第四百一十章 咱是筆桿子第三百一十五章 最少二甲前五五百三十九章 建言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宣川七百四十二章 君臣一千三百零一章 問罪八百二十二章 十段錦法六百一十五章 殿上爭執八百七十一章 哪裡來的錢(二合一)第三百四十章 御街誇官(第一更)七百零七章 封爵之議五百七十六章 經筵講官第兩百五十三章 置身事外一千兩百一十七章 執意第兩百七十三章 名聲在外第一百八十六章 孫秀才(二更)第八十章 大伯求官(第二更)五百四十九章 單獨召見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文章啊(一更)八百六十四章 民得其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