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

萬曆十三年入夏以後。

河南暴雨如注。

自潘季馴總理河漕後,恢復了當初林延潮向他建議的稱水測天象的制度。

河道衙門設黃河汛兵,以每個月稱水測量輕重的方式,預測今年黃河上中游雨水豐寡。

然而今年稱量的結果是“水重“,不亞於當初萬曆十年的大水之時!

潘季馴聞訊後立即派出河道標兵馳快馬,知會黃河中下游各省府州縣,而潘季馴則坐鎮高家堰大壩。

高家堰大壩乃治黃的核心,一旦高家堰大壩垮了,整個兩淮皆成澤國。

在潘季馴三令五申之下,沿河官員不敢怠慢,也是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開始加固大堤。

但是河工積年糜爛,非一朝一夕能挽回,官員心底都是有數,現在修修補補不一定濟事。他們只能各路祈求這難得一遇的大水,今年不要到來。

然而潘季馴卻明文下令各州府,官員守堤若武將守土,堤有閃失,則如喪城失地,他當奏請天子軍法從之!

潘季馴這文書下來,各處官員頓時都嚇尿了。

他們知道潘季馴與李子華不同,人家可是來真的。

卻說歸德府。

早在潘季馴文書還沒下達前,歸德府每逢二月,即大興河工。

在沿河各府都在偷懶時候,歸德府已是早早地開始加固黃河大堤,以及增築賈魯河堤壩,並在各河道的險工處修築石堤,或者加築月堤。

潘季馴的文書下來後,林延潮知今年河情可能很嚴重,甚至超過萬曆十年那一次大水,於是又加撥了兩萬兩銀子至河工署。

雖說在河工上投入不少,但林延潮也不敢說整個歸德堤防固若金湯。

他萬曆十年底貶官到任後,所經歷去年前年即萬曆十一年和萬曆十二年的河情都是以往正常水平,甚至還不如。

至於這兩年沿河不少州府還是出現潰堤淹田的事,不是因爲水勢大,而是因爲河工本就是一個爛攤子。

歸德府的堤壩沒有一點閃失,證明他能抗禦一般的洪水,但若是再出現萬曆十年那樣淹沒幾十個縣,百萬百姓無家可歸的水情。

林延潮所修築的歸德府堤防能否防的住?

他之前修堤可一直是重淤田次堤防的路數,而今年林延潮則開始築堤優先的策略。

所以在三月,林延潮不放心親自巡視了一下治下各州縣堤防。雖說沒巡視出大的問題,但各州縣堤防或多或少都有一些隱患。

諸縣之中,唯獨當初孫承宗主持的柘縣,修的是固若金湯,這不得不說就是孫承宗的才能,就那麼點河工款,居然被他修成了一條可御百年大水的好堤。

三月巡視後,林延潮下令各縣就繼續加固堤防,各縣官員都覺得林延潮太小題大做了,從沒有見過修堤修成這樣的。

林延潮對堤防的要求,簡直到了吹毛求疵的份上,憑他精明幹練,任何堤壩承報給他,稍有不和規矩的地方,都被他立即察覺,然後命令下面官員整治,且限令期限。

歸德官場上都一致以爲,林延潮御下,就如同吝嗇至極的土財主,看不得下面佃戶有半刻清閒。

然後一直到了四月末五月除,陝西河南各州府連連暴雨,河水飛漲。

這不止的雨勢,也是令林延潮生起了擔憂。

這一天林延潮在簽押房處理府事,外頭風很疾,天邊重重厚雲捲來。

林延潮案不停牘的處理公務,這幾年來從同知到現在的方面大員,每日他處理公務都超過四個時辰以上,此外還要拿來一個時辰早起讀書,剩餘功夫即是陪伴家人。

三年來每一日都是如此,沒有一次例外。

這時候窗外的風吹得更急了,打的窗子直響,林延潮眉頭微皺,下人即知道他的意思立即將外頭窗戶關上。

林延潮公文寫至一半,忽披衣而起透過外堂,外堂的陶望齡,袁可立見林延潮來到這裡,都以爲有什麼吩咐,一併站起身身來。

但林延潮卻走到門邊,挑起棉簾看天邊的風起雲遊。

二人都不明所以。

林延潮指着天邊的雲道:前幾日,華亭陳眉公贈我一本書名爲《菜根譚》,書裡有一句話,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雲捲雲舒,想起來此話甚是應的眼前此景。”

袁可立笑着道:“此言暗合老莊閒適淡泊之意,老師一貫銳意進取,砥礪前行,怎麼也念起這話來了。”

一旁陶望齡嘲道:“袁兄此言差矣,你沒聽到老師說,應眼前此景之言,老師這麼說莫非有功成身退之意。”

林延潮聞言笑了笑,正要說話,這時外頭傳來腳步聲。

但見陳濟川匆匆入內,身旁領着一名官員。陳濟川滿臉神色激動地道:“恭喜老爺,賀喜老爺。”

林延潮問道:“哦,何喜之有?”

一旁官員向林延潮叩頭道:“下官乃布政司經歷徐有堂,代兩位藩臺,恭喜林府臺,賀喜林府臺。”

林延潮失笑道:“到底何喜?”

徐有堂朗聲道:“上月吏部考選官員,林府臺考績爲天下州府官員第一,聖上有旨召林府臺即刻進京,賜馳驛。”

林延潮的左右聞言都是大喜。

陶望齡,袁可立二人更是高興。

袁可立幾乎留下眼淚來道:“老師三年來在歸德,鞠躬盡瘁,兢兢業業,眼下有此功乃實至名歸。”

陶望齡也是點點頭,算是難得附和袁可立一次。

林延潮倒是沒有太多喜歡之情,因爲他早半個月就從申時行那知道消息了。只是林延潮沒料到申時行竟拔舉他爲第一,這也實在太高調,太惹人注目了吧,或者是有什麼別的情由?

徐有堂道:“昨日聖旨已是到了省城,兩位藩臺聞知此事都是大喜,這不僅是天家對林府臺之恩典,也是我們河南整省官員之榮。若非眼下河情緊急,兩位藩臺必到府道賀,所以下官在這裡就替二位藩臺恭賀林府臺了。”

林延潮聞言笑了笑道:“實應該林某謝過兩位藩臺纔是,若沒有兩位藩臺的保薦,林某焉有被天子欽點之時。”

徐有堂見林延潮如此好生佩服,考績被舉爲天下第一,居然還如此謙虛淡泊,絲毫沒有驕傲之情。

二人又說了幾句話,林延潮對陳濟川道:“請徐大人下去歇息,一會一併恭迎聖諭。”

徐有堂走後,陶望齡與袁可立與簽押房裡書辦,隨從再度向林延潮道賀。

林延潮笑了笑,受了衆人道賀。

袁可立忽道:“莫非老師早知道自己考績第一的事,故而纔有方纔榮辱不驚之言。”

林延潮笑着道:“不錯,人有高有低,爲官也是如此,故而藉此言來警醒自己,冷官需熱做,而熱官需冷做罷了。”

陶望齡,袁可立都露出恍然之色。

這時候府經歷黃越匆匆走了進來,見林延潮道:“府臺大人,聽聞你要升任入京?”

林延潮點點頭道:“是啊,你也是來恭賀本府的嗎?”

黃越聞言卻愣了愣,然後道:“是啊,下官恭賀府臺。”

林延潮見黃越神色有異問道:“怎麼了?”

黃越卻垂下頭道:“下官,下官實……”

說到這裡,黃越聲音有幾分哽咽。林延潮聞言也是感慨,點了點頭,拍了拍黃越的肩膀然後道:“河工的事,本府已是託付給何同知了,他雖經驗不足,但能勤力辦事。你好好輔助他,一切如以往本府在時,如此本府即是上京,也可以放心了。”

“下官謹記。”黃越聞言長長一揖,灑淚在地。

陶望齡,袁可立也是向黃越行禮道:“這些年多承黃府經指點了。”

林延潮點點頭,方纔徐有堂說了,聖旨上有言是即刻進京,也就是林延潮接旨後就要即可進京,不能有半刻耽擱。

要不然以往官員辭任,至少都要有個與下面官吏,官紳,百姓相別的功夫。離任官員都會授意下面的百姓送些萬民傘啊,然後再搞個依依不捨啊,比如百姓們攔住官員馬車不讓你走這樣的套路。

但是林延潮卻沒有這個功夫了。

林延潮道:“你們隨我去六房看一看。”

於是陶望齡,袁可立等書辦,隨着林延潮一併來至衙門辦事的六房。

但見六房裡官吏匆匆的出出入入,忙着公事。

六房的庭院中幾株大樹被風一刮沙沙作響,幾片樹葉從大樹掉在地上。

林延潮從諸房門前走過,官吏們陡然見知府前來巡視,都是上前。林延潮示意他們不必起身相迎,繼續做手上的事。

衆官吏們尚都不知林延潮馬上離任的事,只是見他一一走進各房,與各房司吏說話,問了幾句在辦的事,以他過目不忘的本事,自然是一一瞭如指掌,而且一如以往一絲不苟。

只是司吏們答不上來時,林延潮卻沒有如以往那般嚴厲相責。

司吏們都是暗自慶幸,知府大人今日倒是很好說話嘛。

然後林延潮再與幾名相熟的官吏說了幾句話,交待了幾件事,最後再駐足看了一會,方纔離開。

如此一房一房的巡視過去。

待走出最後一個房時,門吏奔來道:“啓稟府臺,聖旨已是到了府城城門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第三百九十四章 柔情蜜意五百三十一章 湯顯祖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九百四十三章 重考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議國事第兩百七十一章 這是碰瓷啊!九百七十五章 申府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飲酒禮(一更)五百六十八章 國書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四百六十九章 潘季馴第四十一章 師之道八百六十四章 民得其惠第三百一十六章 衆口鑠金一千九十四章 新任尚書的手段(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二章 如願以償一千五十八章 送客六百五十四章 重返朝堂七百零五章 託付一千一百零三章 喜歡做官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拒收第一百三十三章 師徒二人第一百零七章 發案(第一更)八百二十一章 新青苗法五百八十七章 不打不相識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九百四十六章 府臺英明一千兩百六十章 雜學一千六十九章 乾爹救我八百三十三章 這是什麼情況?(二合一)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八百七十九章 怒懟(二合一)四百九十一章 欺世盜名九百五十三章 望之生懼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拒收第三百二十章 請帖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篇策問六百六十五章 急變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五百七十六章 經筵講官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深宮之夜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文章啊(一更)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密揭七百零四章 賞賜連連(第三更)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雄壯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文武相輕九百九十二章 詞林大僚六百七十九章 張居正的託付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九百五十章 價碼第三章 能否讀書九百二十三章 榮升知府第八百八十三章 附議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九百四十九章 本府不樂意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釋放九百九十章 儲相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熙熙(第二更)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七百零八章 懸魚(第二更)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微山湖上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五百六十九章 文成鎮番邦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七百三十九章 清算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七百一十二章 請罪單章兼請假五百零九章 官場震動第十七章 成爲弟子了(第一更)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安危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一千七十五章 賀客第七十章 德主刑輔八百四十五章 渡口一千一十七章 三道策問第兩百四十五章 拜師(二更)一千三百零五章 智囊四百八十三章 裝逼打臉哪家強五百四十六章 御膳四百九十五章 見聞第一百二十一章 詩會六百八十四章 世間再無張江陵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一千八十三章 粉絲一千三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一千七十三章 政見一千七十五章 賀客
第一百八十二章 指點第三百九十四章 柔情蜜意五百三十一章 湯顯祖六百七十章 一鳴驚人九百四十三章 重考一千一百九十章 商議國事第兩百七十一章 這是碰瓷啊!九百七十五章 申府第一百三十一章 鄉飲酒禮(一更)五百六十八章 國書六百八十六章 上座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四百六十九章 潘季馴第四十一章 師之道八百六十四章 民得其惠第三百一十六章 衆口鑠金一千九十四章 新任尚書的手段(第二更)第三百九十二章 如願以償一千五十八章 送客六百五十四章 重返朝堂七百零五章 託付一千一百零三章 喜歡做官九百一十三章 宰相之才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拒收第一百三十三章 師徒二人第一百零七章 發案(第一更)八百二十一章 新青苗法五百八十七章 不打不相識第三百八十一章 朝參九百四十六章 府臺英明一千兩百六十章 雜學一千六十九章 乾爹救我八百三十三章 這是什麼情況?(二合一)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梅家的盤算八百七十九章 怒懟(二合一)四百九十一章 欺世盜名九百五十三章 望之生懼一千兩百三十八章 拒收第三百二十章 請帖一千九十三章 浙黨(第一更)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篇策問六百六十五章 急變六百七十六章 朕信你五百七十六章 經筵講官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深宮之夜第一百七十四章 琉球三十六姓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文章啊(一更)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密揭七百零四章 賞賜連連(第三更)第三百五十八章 名傳八方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雄壯一千兩百七十七章 名將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入閣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文武相輕九百九十二章 詞林大僚六百七十九章 張居正的託付七百零一章 林府喜事九百五十章 價碼第三章 能否讀書九百二十三章 榮升知府第八百八十三章 附議八百五十一章 刨根到底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九百四十九章 本府不樂意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朝中有人好做官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釋放九百九十章 儲相第三百六十五章 天下熙熙(第二更)九百零五章 連升三級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七百零八章 懸魚(第二更)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微山湖上第四十二章 先生是案首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五百六十九章 文成鎮番邦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七百三十九章 清算六百九十四章 難望項背七百一十二章 請罪單章兼請假五百零九章 官場震動第十七章 成爲弟子了(第一更)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安危九百六十四章 內官外官一千七十五章 賀客第七十章 德主刑輔八百四十五章 渡口一千一十七章 三道策問第兩百四十五章 拜師(二更)一千三百零五章 智囊四百八十三章 裝逼打臉哪家強五百四十六章 御膳四百九十五章 見聞第一百二十一章 詩會六百八十四章 世間再無張江陵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一千八十三章 粉絲一千三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一千七十三章 政見一千七十五章 賀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