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二十一章 至公堂上

貢院的至公堂乃十三檁五脊懸山頂,琉璃筒瓦屋面,遠遠望去規模宏大。

在王世貞身後的壁上,掛着至聖先師的畫像,但見孔聖人一副拱手而立,沉靜肅穆,若有所思的樣子,望着堂上衆舉子。

王世貞笑着與諸位官員問對林延潮的看法。

既是王世貞親點的林延潮,當然需給他面子,當下有一位官員奉承地笑着道:“解元郎天庭飽滿,一看就知是聰穎之輩,總裁真是慧眼獨具。”

不過大多數官員卻是沉默不語。

這一刻早有眼尖的人看出,看來取林延潮爲解元的事,似乎考官們之間不那麼統一啊,這其中莫非有什麼蹊蹺?

王世貞向林延潮問道:“聽聞你在文場時病了?以至放榜時,無法前來。”

林延潮道:“回總裁的話,弟子三場之後確實感了風寒,勞總裁掛心了。”

王世貞道:‘那也不易了。‘

這時一旁一名考官突然道:“總裁大人,下官有幾句話想問一問解元郎,不知可否?”

“問吧!”王世貞點了點頭。

這官員看向林延潮,板着臉道:“本官問你,聽聞你一個月前,曾作一本書叫《尚書古文疏證》可有?”

這完全是一番質問的口吻。

林延潮道:“回大人的話,是弟子所寫。”

考官怫然道:“小小年紀,不知自己幾斤幾兩,竟也大言不慚,敢質疑古人。若是本官早見此書,斷不取你,真以爲讀了幾年書,就敢立言呢?”

林延潮聽了此人話,知對方乃同考官,也就是取了自己的房師。按照官場上規矩,此人是自己老師,有權如此斥責自己,否則換了別人這麼問,也會婉轉幾分,不會直稱你,至少敬一聲解元郎。

而一旁其他數個嫉妒林延潮舉人,聽了這話頓時幸災樂禍。林延潮如此狂妄竟立言質疑古人,這樣人怎麼配取了解元,真是恨不得立即罷了他纔好。

與林延潮同鄉的舉人裡,也有一兩個看過林延潮的尚書古文疏證,當時覺得此書是胡說八道,大言不慚。甚至說出拿來墊桌腳還覺得薄了的話。

這些人微微低笑心道,犯傻了吧,叫你吃飽撐寫什麼書立什麼言,這下好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說不準還要丟了解元呢。

事實上,當初填榜,當林延潮名字列出時。待得知林延潮並非是老儒,而僅僅是一名十五歲的少年時,本來一直推舉林延潮爲首卷的衆位考官,也是一片譁然。

大明雖有舉神童的傳統,楊廷和也有十二歲中舉的神話,但是十五歲的解元,真心還是頭一遭。

你要舉神童,那也要是真神童才行,若是纔不附實,將來傳出去就成了笑話。

衆人都是不敢貿然破此天荒,反而建議將林延潮降格錄取,甚至有人建議效仿當年張居正那般,故意將其落榜,以多加磨礪,好成大器。

但陶提學卻竭力保舉林延潮,直接道,諸公未揭名,推此子文章爲第一,爲何揭名之後,卻是不敢堅持己見了。如此與以貌取人有何區別?

之後陶提學還拿出林延潮履歷來給衆人看。

衆官員看林延潮的履歷頓時沒話好說,十四歲進學,場場皆中,縣試前十,府試第一,院試第二,爲學一篇古文,福建每個蒙學少年必讀,而之前歲試名列一等,地方鄉舉其爲賢良方正,朝廷嘉獎。

這樣的履歷不稱爲神童,什麼是神童?

衆人這下才心服口服,中舉可謂實至名歸,取了解元,衆人才覺微微拔高而已。

最後王世貞拍板道,諸公本是舉此子爲第一,眼下迫於外人之見,而改其名次,這與曾參殺人有何兩樣。

於是王世貞,陶提學力排衆議,仍如舊議將林延潮定爲解元。不過不少官員仍不信服,這鄉試裡五經文四篇文章,若是老儒作得他們心服口服,一位十五歲生員就很難置信。

放榜之後事情就來了,一名落榜士子,悄悄進言,說林延潮小小年紀爲尚書著書立言的事。所以取林延潮這位房師,這時候也是站出來,公開質疑,將來萬一出事,自己也好撇清干係。

當下林延潮道:“房師見教的是,弟子確實有些狂妄。只是弟子自幼讀朱子之書,見朱子懷疑尚書古文爲僞,故而盡心專研,撰書將朱子之疑告之衆人,這也是秉承先賢之學。”

聽了這話,衆考官神色微微緩和,林延潮沒有據理力爭,而是先承其錯,再說出自己道理,給了這位同考官面子。

至於朱熹是理學宗師,林延潮稱秉承朱熹之疑質疑古文尚書,從大道理上也是絲毫不錯。

這位房師聽了林延潮的話,於是點了點頭,也不再說什麼了。

另一名官員道:‘書可以寫,但你年紀輕輕,有幾分功底敢妄注聖賢之書。莫說你還沒取解元,就算你取了解元,就敢以當世大儒自稱嗎?經尚書者非博古通今不可,你敢說你博古通今了嗎?‘

陶提學這時候道:‘閣下有所不知,此子有過目成誦之能。‘

‘過目成誦?陶提學不要信口開河啊!‘這名官員當下一副的不信樣子。

下面的士子,也是一片譁然,不敢相信這世上真有過目成誦的人。

陶提學笑了笑一副懶得與你多說的樣子。

一名教諭笑着道:‘你們或許不知,這在濂江書院並非秘密。我聽他同窗說,他不過費了三個月,將四書五經的程文集通篇背下,毫無遺漏。諸位敢問普通人非二十年之功,可以辦到?‘

聽着官員如此說了,在場衆人都是驚呆了,特別是在場舉人,這都是他們想辦到,而辦不到的事。

平日他們不屑地將此技能稱爲死讀書。將這樣死讀書的人,稱爲兩腳書櫥,但換了他們卻巴不得有如此能力。

頓時在場舉人盡是譁然。

“三個月背下幾百萬字?你不是胡我?”

這名教諭笑了笑道:‘不信,隨便問之。‘

這教諭剛說完,突然舉人中一人道:“晚生林世璧可以作證!”

第兩百四十二章 推舉(一更)一千一百零五章 傾訴五百五十八章 書肆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一更)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一千零九章 賜宴九百七十二章 申時行的帖子九百零四章 榜樣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一千兩百九十章 請走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將(一更)第四百四十三章 應變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七百四十三章 攔道第三百三十七章 君前奏對五百八十二章 舌戰羣儒(上)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第兩百零五章 最難之鄉試(第二更)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文章和爭執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第兩百一十三章 場場第一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用人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第四百零五章 邀功來了一千八十六章 琉球攻略八百零六章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第兩百一十六章 京報連登黃甲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縣試時(一更)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篇策問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招考(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流擊水(一更)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千里駒一千兩百二十章 事故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大筒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田問舍(一更)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六百九十一章 以行踐言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觸動八百二十二章 十段錦法五百二十五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九百九十四章 翰林學士一千兩百九十章 請走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看法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雄壯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力駁羣雄第二十七章 入理不如入情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二十二章 大明律八百二十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第兩百四十章 銷銀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五百六十二章 四夷館一千七十二章 少宗伯一千一百零八章 抓人八百六十三章 觀點九百零九章 不摻合第三百四十七章 教誨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廷議六百一十一章 利用五百五十三章 宮裡貴人一千兩百零四章 明治善治五百四十九章 單獨召見第兩百四十五章 拜師(二更)九百九十九章 思辨六百零七章 怒起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任提學八百三十五章 賢侄一定幫幫我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一千二十三章 顏值即正義第兩百六十章 自問一千二十章 吾道南矣(謝greenyuxuan書友盟主)一千四十九章 上疏四百七十章 牛人第八百一十九章 留下功與名(二合一)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一千一百零六章 栽培四百五十九章 家和萬事興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治人治法九百三十五章 可使爲宰相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九百四十九章 本府不樂意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第六十七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
第兩百四十二章 推舉(一更)一千一百零五章 傾訴五百五十八章 書肆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八百里加急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第一百七十九章 偷得浮生半日閒(一更)九百一十七章 河堤一千零九章 賜宴九百七十二章 申時行的帖子九百零四章 榜樣八百一十一章 林青天(二合一)一千兩百九十章 請走第一百五十四章 激將(一更)第四百四十三章 應變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七百四十三章 攔道第三百三十七章 君前奏對五百八十二章 舌戰羣儒(上)第一百五十章 請教名儒(一更)第兩百零五章 最難之鄉試(第二更)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文章和爭執第兩百七十七章 終南捷徑第兩百一十三章 場場第一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用人七百三十六章 悔不聽宗海之言第四百零五章 邀功來了一千八十六章 琉球攻略八百零六章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第兩百一十六章 京報連登黃甲第一百八十一章 又是一年縣試時(一更)第兩百九十七章 五篇策問第兩百七十五章 抵京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招考(第二更)第一百六十五章 中流擊水(一更)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激勵(新年好)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第三百五十三章 真千里駒一千兩百二十章 事故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大筒五百八十六章 官員反應第三百五十二章 本府錯怪你們了第一百七十一章 求田問舍(一更)一千六十六章 吏部尚書的憤怒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回家第兩百四十三章 名聲(二更)六百九十一章 以行踐言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觸動八百二十二章 十段錦法五百二十五章 同學少年都不賤九百九十四章 翰林學士一千兩百九十章 請走九百九十六章 好處一千兩百五十二章 看法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雄壯一千兩百四十四章 力駁羣雄第二十七章 入理不如入情八百四十八章 新任知府第四十五章 無不散之宴席第二十二章 大明律八百二十章 是時候展現真正的技術了九百一十章 太倉王家第兩百四十章 銷銀九百九十七章 歸宗五百六十二章 四夷館一千七十二章 少宗伯一千一百零八章 抓人八百六十三章 觀點九百零九章 不摻合第三百四十七章 教誨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廷議六百一十一章 利用五百五十三章 宮裡貴人一千兩百零四章 明治善治五百四十九章 單獨召見第兩百四十五章 拜師(二更)九百九十九章 思辨六百零七章 怒起第一百四十五章 新任提學八百三十五章 賢侄一定幫幫我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九百六十七章 離任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蓬萊閣一千二十三章 顏值即正義第兩百六十章 自問一千二十章 吾道南矣(謝greenyuxuan書友盟主)一千四十九章 上疏四百七十章 牛人第八百一十九章 留下功與名(二合一)九百零一章 名宦祠一千一百零六章 栽培四百五十九章 家和萬事興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治人治法九百三十五章 可使爲宰相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九百四十九章 本府不樂意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第六十七章 有人辭官歸故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