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辭官歸裡

看着陶望齡春風得意的樣子,而林延潮卻想的是功成身退。

此時此刻,不由讓林延潮想起了儒林外史裡一句話‘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科場’。

此話很貼近林延潮此時的心境。

面對衆同僚的道賀,林延潮不知爲何心底有了一點倦意,沉浸官場久了,心也是漸漸麻木了。

焦竑,陶望齡,吳道南從金鑾殿上降階而下時,不少官員都是向他們作賀。

林延潮見了這一幕想起了九年前的自己,不由欣慰地笑了笑。

衆官員道賀一番後,但見陶望齡,袁可立,黃輝,周如砥等人走到林延潮面前,一併道:“學生拜謝師恩!”

林延潮笑了笑上前扶起,道:“功名是你們自己掙的,不必言謝。”

禮部尚書朱賡上前道賀笑着道:“所謂名師出高徒,少宗伯何必過謙呢?”

吏部右侍郎沈一貫也是上前,笑了笑道:“是啊,天下桃李,盡在公門也,少宗伯可比當年的狄公了。”

林延潮雙眼一眯,桃李滿天下這話讚的是狄仁傑,讚的是當年他的門生衆多,遍佈於朝堂上。

沈一貫此言看似無心,卻是有心啊。

林延潮笑容斂去,朱賡卻看出了玄機,他是深知林延潮厲害的,生怕對方因此對沈一貫落下什麼芥蒂。

他當即上前對陶望齡道:“吾鄉後輩矣,沈少宰,你看還是我紹興出人才啊。”

陶望齡聞言謙然一笑,沈一貫聽朱賡之言一愣,他知道朱賡平素頗忌諱別人說他朱山陰整日拉幫結派,專門提攜他的紹興老鄉,但現在卻主動提起此事。

沈一貫馬上明白,以長輩的身份負手對陶望齡道:“前幾年汝泰山商公過世,本部堂不勝惋惜,所幸看汝成才,也算是後繼有人!”

陶望齡的岳父正是前福建巡按御史商爲正,浙江同籍官員之間都是相互聯姻通婚,都深了說都是世交。

朱賡笑着道:“是啊,老夫與沈部堂,令尊都是商公的莫逆之交,他若在世如何欣慰纔是。”

陶望齡想起父親,岳父先後病故黯然道了一聲是。

朱賡又道:“老夫的女婿與你同拜在林部堂的門下,他平日心高氣傲,最愛與人比較,但唯獨是對你最佩服。”

陶望齡認真道:“肅之才華出衆,及第也是早晚的事,這一次學生不過是僥倖而已。”

沈一貫笑道:“肅之我也是見過的,人才出衆,說來少宗伯也是栽培了不少吾鄉後輩。”

沈一貫轉過頭示好,林延潮也是不願再說什麼,兩下扯平了。

還有周如砥,黃輝也是林延潮的學生,只是平日都在鄉讀書,沒有住在林府,但有了師生這二字,也就打下了林學門人的烙印了。

但是這都是以後的事了,他們此刻都是沉浸於科舉給他們帶來的喜悅之中,一如自己當年及第時。

衆官員們見了這一幕不勝羨慕,但偶爾也有人冷聲冷言。

下面就是御街誇官,林延潮沒有再留,而是早早回府了。

林延潮回府之後,但見徐火勃,張汝霖,袁宏道正在廳裡。

林延潮聞言笑了笑,知道他們爲何如此,他卻並沒有入內而是立在窗旁聽他們說什麼。

但聽徐火勃道:“今日御街上看陶兄,袁兄肯定是很風光吧。”

張汝霖問道:“你說我們要不要去看看?”

袁宏道道:“我們與袁兄,陶兄如此要好,一般而言是要去御街上賀他們的,可是……”

三人聞言長吁短嘆,徐火勃黯然道:“我雖拜再老師門下,可是屢試不第,實在是給老師丟人了。”

袁宏道黯然道:“是啊,前幾日大家還一起登山,說說笑笑,暢談胸中抱負,但放榜之後,大家雲泥有別。縱使他們不以爲意,我們又能如從前一般。”

張汝霖道:“雲泥有別不算什麼,只是這其中滋味如何排解?”

林延潮聞言暗歎,此事別人幫不了他們,只能靠自己了。有人熬過去了如同涅槃重生,其實熬不過去也未必如何,只要不鑽牛角尖就好。

想着自己學生有的爲科舉之事犯難,有的爲科舉之事正春風得意,林延潮再度想了了那句話‘有人辭官歸故里,有人星夜趕科場’。

回到了書房後,林延潮將種種之事拋之腦後,認認真真地寫了第三封辭疏。

次日林延潮第三封辭疏上達後,令官場同僚都有些吃驚了,因爲這代表林延潮辭官的意願已經非常強烈了。

這要從官員辭官的流程說起,低級官員辭官一般是通過吏部轉奏,說是轉奏,其流程就如同吏部選拔官員一樣,天子說一聲知道了,其實不會親自過問。

但到了三品以上,大臣要辭官就要天子親裁。

大臣不同於小官,官越大辭官越是一件頻繁的事,心底一個不爽就會辭官。

申時行一個勁的說自己身體不好,整天頭暈眼花,奏章裡寫的自己病得很重,連起牀都困難,更別說處理公務了。但申時行辭呈這邊在寫,那邊在宰相的位子上幹得好好的,平日錦衣玉食,吃門門香看上去還能再幹十幾年的樣子。

所以皇帝也習慣了,一般大臣上疏辭官,前面兩疏天子都會挽留一下,不管是不是真的,都以全君臣之禮,但官員上第三疏開始,就說明官員是認真的,我要力辭了。

當然也有你要辭官,但皇帝不肯,非要你幹到死的。比如歷史上李廷機一連上了一百二十五疏辭官,但天子仍是不肯,最後他被迫掛冠而去。

不過這是特殊情況,一般而言三疏後,天子都會答允的。

三疏是三品大臣的標準,如果是內閣宰相,天子還要多挽留幾疏。

當年呂調陽得罪張居正後辭官,他上了四疏,天子就令他告歸。

以呂調陽爲標杆,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申時行辭相時,天子一共挽留至十一疏,王錫爵留了八疏,而對於與申時行同時罷相的許國,天子只是留了三疏,許國身爲宰相待遇卻與大臣無二,言下之意就是朕不太喜歡你了。

林延潮第三疏上後,已是走完了流程。

但天子再度不允,聖旨上以‘林卿功在朝廷,朕甚是倚重’之言諭留,並且還遣太醫去林府上探病。

這一般而言又是不輕易施予的恩典了,在明朝這隻有顧命大臣,肱股之臣稱疾辭官時纔有的待遇。

儘管遣御醫探病,但林延潮仍是再度連上了兩疏辭官。

上到第五疏,林延潮覺得天子對自己已是不薄了,也算爲二人這九年來的君臣恩遇畫上了一個不錯的句號,給足了自己面子,想來不會有第六疏了。

而辭官之際,林延潮仍是強撐着‘病體’去禮部上衙。

聖旨一日沒下來,林延潮就要不能走,否則就是擅自離崗,如李廷機上了一百多疏,天子仍不肯他辭官,最後他實在等不起天子答應,一個人跑回了老家。

當時朝堂上就有人說,要把他抓回來問罪,當然李廷機爲什麼跑回家,大家都知道,最後也無人追究,不了了之。

其實從第三份辭疏一上,衆官員都知道林延潮這是鐵了心的要走了。

稱疾不是假的,林延潮是真病了。

御醫回稟天子也是這麼說的,說要讓林延潮好好調養一段日子。

第四疏上天子說給假行不行,林延潮則說不願堵塞賢路,大意就是與其給假死撐在崗位上,不如退位讓賢。

所以禮部上下都知道林延潮是真的要走了,平日林延潮治衙署嚴苛,卻唯纔是舉,下面的官吏只要有才能的,都會予以重用。故而禮部上下對林延潮都十分服氣。

禮部官員中董嗣成與林延潮最要好,舍不的他走。

林延潮知道董嗣成人品正直,是一個可以交的朋友,但是他祖父董份,前禮部尚書,申時行的老師,爲人卻是……士林多有鄙視。

這日二人正在官衙說話,這時候聖旨下達。

“部堂大人……”董嗣成知道了什麼,露出難過之意。

林延潮笑了笑道:“伯念,臨別之際,我有一言相贈,你出身世家,做官第一事就是守住祿位,朝堂上的事能不過問就不過問,以後天各一方,大家珍重。”

董嗣成聞言當即點了點頭道:“多謝部堂大人。”

當即傳旨中官入內,但聖旨的內容出乎林延潮的意料之外。

“陛下讓本官與司禮監的陳公公主持抄沒張鯨之事?”

“正是。”

林延潮當即問道:“但本官即不是刑部,大理寺的官員,也不是都察院的御史,只是禮部副員。”

內官恭恭敬敬地道:“啓稟部堂大人,聖旨上確實如此說,小人不過負責傳個話而已,其餘的事小人是一概不知,眼下陳公公,錦衣衛已在外面等候,只待部堂大人一聲令下了。”

林延潮點點頭道:“知道了,還請公公稍待。”

等對方待離開後,董嗣成也是不明所以問道:“聖上怎麼會請部堂大人主持此事?這實在令人看不懂啊。”

一旁的陳濟川道:“老爺與張鯨有隙,這是衆所周知,或許這是陛下替老爺出氣來挽留老爺呢?”

董嗣成道:“不錯,張鯨已是軟禁了一個多月,陛下一直不作處置,這一次降旨處置,必然挽留部堂之舉,就如同當年丘橓與張江陵有隙,於是陛下就派丘橓去抄沒張府一般。”

林延潮聞言道:“聖意難測,只是本部堂已決意歸隱田園,陛下在這時候讓本部堂抄沒張鯨,着實叫我爲難。”

一千三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一千七十三章 政見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衣鉢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相托九百零三章 無需解釋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第一百二十八章 報喜了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五百三十九章 建言四百八十七章 這就非常尷尬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文章啊(一更)九百三十六章 聰哥?九百七十九章 面聖九百四十一章 主持府試第六百二十二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二十六章 對薄公堂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第一百四十九章 趕上好時候八百四十五章 渡口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海運五百零三章 鼎邊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第三百三十二章 定三鼎甲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第三百九十二章 如願以償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商的好處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旨一千七十章 正推一千二十三章 顏值即正義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員外郎第一百七十八章 地瓜啊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乘舟夢日月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一千一百零六章 栽培一千零九章 賜宴五百四十五章 講官福利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兩百六十章 自問六百三十七章 家有賢妻七百六十一章 慈寧宮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自古貧賤出良才五百一十六章 裝逼失敗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中了(二更)七百四十三章 攔道第六章 離家求學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鄉里八百七十七章 妥了一千五十五章 飛魚服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一千七十九章 新任部堂的威風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不朽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貫之九百二十七章 學以致用一千七十二章 少宗伯第一步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來一試五百五十四章 耍賴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第四十八章 不早點告訴我一千一百零六章 栽培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鑾殿上名揚天下七百二十四章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第一更,求月票)第兩百五十八章 多虧了師兄第三百七十一章 有小人啊四百七十四章 說與不說第一百四十章 一頭之地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大功?一千八十二章 見證歷史的一刻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一千兩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第四百二十章 立威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員外郎五百六十七章 宣表一千三百五十章 晉州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救兵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第八百八十三章 附議五百三十六章 三個問題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八百零六章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第兩百五十五章 書院之難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趙士禎第三百九十五章 家人,同窗和老師八百零九章 爲民做主第一百五十二章 贈詩(一更)一千零六章 國本八百零二章 河工銀第三百九十八章 爲官之道
一千三十章 從此君王不早朝一千七十三章 政見一千兩百三十六章 衣鉢一千兩百二十八章 相托九百零三章 無需解釋第三百四十四章 成人之美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換個惡人來第一百二十八章 報喜了九百四十七章 正直的程副使五百三十九章 建言四百八十七章 這就非常尷尬了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文章啊(一更)九百三十六章 聰哥?九百七十九章 面聖九百四十一章 主持府試第六百二十二章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第二十六章 對薄公堂九百二十九章 賺到了一千零三章 番薯好吃嗎?第一百四十九章 趕上好時候八百四十五章 渡口八百一十五章 技術官員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海運五百零三章 鼎邊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第三百三十二章 定三鼎甲七百八十四章 官場處處皆人情(求推薦票)第三百九十二章 如願以償一千三百三十章 皇商的好處八百三十章 清官狗官第三百五十七章 宣旨一千七十章 正推一千二十三章 顏值即正義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員外郎第一百七十八章 地瓜啊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乘舟夢日月一千兩百三十九章 陳矩一千一百零六章 栽培一千零九章 賜宴五百四十五章 講官福利一千三百五十一章 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第兩百六十章 自問六百三十七章 家有賢妻七百六十一章 慈寧宮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自古貧賤出良才五百一十六章 裝逼失敗第一百八十四章 我中了(二更)七百四十三章 攔道第六章 離家求學第三百五十一章 捷報傳鄉里八百七十七章 妥了一千五十五章 飛魚服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頭等之事一千七十九章 新任部堂的威風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不朽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一以貫之九百二十七章 學以致用一千七十二章 少宗伯第一步九百三十四章 官員的操守第一百二十二章 我來一試五百五十四章 耍賴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一石二鳥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惟精惟一第四十八章 不早點告訴我一千一百零六章 栽培第三百三十八章 金鑾殿上名揚天下七百二十四章 明知不可爲而爲之(第一更,求月票)第兩百五十八章 多虧了師兄第三百七十一章 有小人啊四百七十四章 說與不說第一百四十章 一頭之地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大功?一千八十二章 見證歷史的一刻七百四十六章 慷慨陳詞五百三十七章 攤上事了一千兩百零三章 真小人也第四百二十章 立威一千五十六章 就藩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風流員外郎五百六十七章 宣表一千三百五十章 晉州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救兵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經略之位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告誡告慰第八百八十三章 附議五百三十六章 三個問題第一百九十九章 把名聲借給你七百二十一章 轉變七百七十二章 轉機(第一更)八百零六章 忍無可忍無須再忍第兩百五十五章 書院之難第一千兩百八十二章 趙士禎第三百九十五章 家人,同窗和老師八百零九章 爲民做主第一百五十二章 贈詩(一更)一千零六章 國本八百零二章 河工銀第三百九十八章 爲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