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百七十六章 經筵講官

林延潮從沈鯉那回宮,沒有先去講官值廬,而是轉道文淵閣先找張四維。

從直內閣,到直日講,林延潮可是一直在張四維下面辦事。

在閣員裡相傳裡,張四維是出了名的難伺候,整日板着張臉。閣員中唯獨林延潮一人從未受過張四維批評,就憑這一點每個閣員對林延潮都是打心底的佩服。

張四維正伏案寫手本,見了林延潮,點點頭道:“宗海,先坐,待本閣部寫完這手本,再與你說話。”

林延潮道:“下官謝過中堂。”

林延潮就坐在一旁等候。

張四維忙完後,與林延潮道:“宗海,這數日來日講,天子甚悅,不說你底子厚,從這講章上也足見你下了不少功夫。當初元輔題你爲日講官,足見他的識人之明,你需好好感激元輔對你的栽培之恩啊。”

平常聽了這話,林延潮會覺得張四維果真張居正是心腹。但經過申時行對自己剖析過朝堂局勢後,林延潮知張居正與張四維實際上是面和心不和。

林延潮道:“元輔,中堂的栽培之恩,下官一直是不敢忘了。”

見張四維也有籠絡自己的意思,林延潮也順勢送上高帽,這張居正之後,張四維必然會成爲首輔的。只是張四維到底任了幾年?林延潮穿越前史書沒有認真看,所以不知道。

但無論如何,對方也是將來的首輔,就算不投靠他,但保持良好的關係也是必要的。

張四維聽了笑了笑,二人又聊了幾句。

林延潮問道:“敢問中堂,內閣題請下官任經筵講書官可已定了?”

張四維笑着道:“就定下旬初二。”

頓了頓張四維又道:“此是宗海你初講經筵,與日講不同,講章需提前三日交我看定,另經筵前一日,你需告之司禮監,並會同展書,贊禮官,鴻臚寺往文華殿演禮,經筵前衣冠帶履需薰香,並齋戒沐浴,以示鄭重之意。”

張四維講了一些經筵上需鄭重的地方。

“敢問中堂,當日另一位經筵講官是誰?”

“乃國子監祭酒周子義。”

林延潮聽了周子義名字一怔,這人他是知道的,是理學大宗師。

他曾說當世經學有考據,義理兩宗,爲考據的人,認爲義理乃是空談,但實際上考據纔是玩物喪志。

而林延潮寫的《尚書古文疏注》乃是樸學中集大成之作,樸學就是主考據。說來二人在學術上觀點相左,這等人比政敵還可怕。

政敵爲利益衝突,可以化解,但學術相左,除非一方說服另一方,否則就是不死不休了。與周子義搭檔主持經筵,林延潮不由生出了一絲不妙的感覺。

張四維笑着對林延潮道:“周祭酒乃三朝老臣,貫通經史,你需與他多請教纔是。”

林延潮還能說什麼,只能稱是。

對於林延潮而言,參加經筵已不是第一次了,但主講經筵卻是第一次。

以往經筵時,林延潮充任的都是經筵展書官,展書官說白了,就是給皇帝翻書的,作用純粹是個擺設,類似於皇家儀仗中的大漢將軍,充門面的。

經筵官與經筵講官一字之差,卻是天差地別。

經筵講官就是經筵講書官,真正在經筵上爲天子進講的。

充任經筵講官,對於任何官員而言,都是無上的光榮。如果看一名官員履歷,若任過經筵講官,都需重重寫上一筆。

要成爲經筵講官,翰林院裡必須修撰及修撰以上,或者是詹事府掌事,國子監祭酒才行。偶爾禮部尚書也會客串經筵講官。大體而言,詹事府掌事,國子監祭酒都是由翰林出任,所以經筵講官與日講官一樣,都是非翰林不能居之的職位。

擔任經筵講官,林延潮資歷本來還差一些,但他現在已是日講官,終於有了資格。

之後林延潮就離開文淵閣,認真準備經筵,埋頭寫經筵上的講章。講章寫好後給張四維看定無誤後,林延潮在經筵前一日,去文華殿上演禮。

經筵上百官齊集,林延潮身爲經筵主講,在禮儀上需注意的地方甚多。堂堂翰林若在禮儀上出了差錯,那真是鬧笑話了。

這經筵禮儀最重要的就是君臣之禮。說起經筵官上的君臣之禮,要從宋時時經筵官坐講與立講之爭。

就是給皇帝講課,站着還是坐着區別。

經筵講官給天子進講,一個是老師,一個是學生,天子應待講官以師禮。可是皇帝又是天子,講官是大臣,又要講君臣之禮。

所以坐講是尊師重道,站講是君尊臣卑。

到底是師禮重,還是君禮重,講究辯名的宋朝大臣,爲此爭論不休。

這爭議持續到明朝,問題終於獲得解決。有朱元璋在,大臣們就不討論到底是坐講還是立講了,大家直接跪講。

朱元璋後,雖恢復了立講,但他的後代子孫明景帝每臨經筵,就令中官擲錢於地,任講官遍拾,號稱恩典。

官員以任講官爲恥,直到嘉靖以後,官員勢力擡頭,終可與皇權抗衡。

於是官員們延續了朱熹道統與治統之論。朱熹講聖聖相繼,儒者傳先王之道,從堯舜一直傳到了程朱,道統在於讀書人一邊。

道統爲儒者之統,治統爲帝王之統,二者並行天下,而道統當指引治統。所以經筵就讀書人,道統當指引治統的場合,儒臣以講經史的辦法影響皇帝行爲,涵養,德行。在大臣們前後努力下,經筵講官的地位終於得以拔高。

文華殿上,林延潮與衆經筵官正在演禮。

講官進至在哪裡而止,何處作揖行禮,講官與展書官如何配合,必須一一演練。

衆經筵官都到了,唯獨周子義未至,少了他,大家排練起來總是少了一環。

正在這時,一名大紅紵絲紗羅服的大臣走上文華殿來。林延潮認得對方正是國子監祭酒周子義。

對方雖是姍姍來遲,但林延潮還是需上前行禮道:“侍生林延潮,見過周前輩。”

周子義點點頭問道:“演禮如何呢?”

“正要請周前輩指教。”

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七百二十三章 疑雲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變了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第兩百零一章 翁婿偶逢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平衡左右第四章 叔侄定計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偉器五百五十二章 動怒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七百二十二章 危身奉上謂之忠七百八十三章 寫信(謝摸摸頭書友盟主)四百七十五章 決心五百五十四章 耍賴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一章 入學(二更)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第三百五十四章 科舉第一事一千三十九章 大奸似忠第一百三十五章 傑出弟子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託付第一百一十四章 府試前的特訓七百七十一章 此林延潮之功(二合一)七百六十九章 同學情誼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四百七十二章 京察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稚繩怎麼看?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第八章 背書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發個單章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歸來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背景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詩書滿腹氣自華第兩百七十九章 初次見面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俞有請(第二更)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書院招考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林府五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針對誰八百七十三章 貪婪中官第兩百六十三章 仗勢欺人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五百九十章 林府親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如出一轍四百六十四章 治幕第一百二十三章 府試九百七十四章 抵達京師七百五十六章 輿論(兩更合一更)第兩百三十九章 席間運籌(二更)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大戰影響六百三十一章 道統論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一千兩百零二章 提名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頂撞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魁天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折服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八百六十二章 賣田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第兩百四十五章 拜師(二更)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妖書案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六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六百五十四章 重返朝堂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老朋友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處置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心腹不是後記的後記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潛邸講官九百五十章 價碼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懇請出山一千兩百八十章 試看來日五百五十三章 宮裡貴人八百七十五章 鹽政八百六十九章 坐省長隨六百九十七章 再見胡提學(兩更合一更)八百五十四章 歷史人物第三百七十九章 可當腰玉第兩百零一章 翁婿偶逢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交換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八百六十七章 算計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首席單章四百五十九章 家和萬事興第四十九章 神童五百三十四章 分量七百二十九章 箭在弦上九百五十四章 誰也不怕啊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
一千八十五章 濟世之才七百二十三章 疑雲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你變了九百八十六章 治水之功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第兩百零一章 翁婿偶逢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平衡左右第四章 叔侄定計一千兩百六十一章 偉器五百五十二章 動怒第一百三十七章 閒草集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逆鱗七百二十二章 危身奉上謂之忠七百八十三章 寫信(謝摸摸頭書友盟主)四百七十五章 決心五百五十四章 耍賴一千兩百零八章 又見廷推第三十四章 林高着當官(第一更)第一百六十一章 入學(二更)一千一百七十章 非林部堂不可第三百五十四章 科舉第一事一千三十九章 大奸似忠第一百三十五章 傑出弟子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託付第一百一十四章 府試前的特訓七百七十一章 此林延潮之功(二合一)七百六十九章 同學情誼七百四十七章 千古奇冤四百七十二章 京察四百五十六章 堂兄來京一千兩百三十三章 從道不從君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稚繩怎麼看?九百九十五章 接風宴(謝孤舟蓑笠娃盟主)第八章 背書第一百四十七章 你書讀得不夠深啊(二更)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造勢八百六十五章 去開封發個單章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歸來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背景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詩書滿腹氣自華第兩百七十九章 初次見面第一百一十二章 老俞有請(第二更)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書院招考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林府五百八十四章 我不是針對誰八百七十三章 貪婪中官第兩百六十三章 仗勢欺人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名垂青史五百九十章 林府親事第三百三十一章 如出一轍四百六十四章 治幕第一百二十三章 府試九百七十四章 抵達京師七百五十六章 輿論(兩更合一更)第兩百三十九章 席間運籌(二更)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大戰影響六百三十一章 道統論第兩百四十八章 補習天王(二更)一千兩百零二章 提名一千兩百五十六章 頂撞第三百三十六章 大魁天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折服九百八十七章 質疑八百六十二章 賣田九百一十九章 新河舊河(謝盟主北京河馬主神)第兩百四十五章 拜師(二更)一千三百八十九章 妖書案第兩百三十二章 龔府壽宴(二更)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太平盛世第三百零五章 朱衣點額六百六十二章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六百五十四章 重返朝堂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老朋友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處置一千三百八十七章 心腹不是後記的後記一千兩百五十九章 潛邸講官九百五十章 價碼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懇請出山一千兩百八十章 試看來日五百五十三章 宮裡貴人八百七十五章 鹽政八百六十九章 坐省長隨六百九十七章 再見胡提學(兩更合一更)八百五十四章 歷史人物第三百七十九章 可當腰玉第兩百零一章 翁婿偶逢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交換一千三百七十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八百六十七章 算計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首席單章四百五十九章 家和萬事興第四十九章 神童五百三十四章 分量七百二十九章 箭在弦上九百五十四章 誰也不怕啊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廠聽記第六十二章 本經(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