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

離開家鄉去從軍,古往今來,都沒有什麼稀奇的,唐朝不知道有多少的邊塞詩人,寫出來了流傳千古的詩句,表現出來的,就是軍人遠離家鄉、遠離愛人的悲傷,可他們迫於體制的壓力,是不敢隨意亂說的,只能是默默的承受。

朝廷官員和軍隊裡面的將軍,認爲這是理所當然的,沒有誰會關心的。

明朝初的時候,情況稍微好一些,主要是屯軍的出現,他們亦軍亦民,大量軍戶的誕生,不少的軍士家屬,和軍士同在一個地方。

可到了明朝中葉以後,軍屯制度遭遇破壞,土地大量兼併,官田的負擔過重,軍戶不堪重負,他們比不上農民,甚至比不上佃戶,窮苦潦倒,隨着時間的推移,一些軍戶開始大規模的逃亡,衛所名存實亡。

到了萬曆年間,幾次大規模的征戰,僱傭軍人開始出現,這些軍人是專職的,他們依靠軍餉生活,其中也有屯軍。

崇禎元年以來,朝廷愈來愈困難,拿不出來銀子,不能夠支付軍餉,不少的軍士,領不到軍餉,生活失去了依靠,譁變的情況,不斷出現,逃亡的軍士,不計其數,有些軍士,甚至直接加入了流寇的隊伍裡面,依靠着劫掠過日子。

好男不當兵,軍戶已經成爲貧窮的代名詞。

如此的情況下,在保定府去招募軍士,難度還是有些大的。

好在孫承宗和鹿善繼跟在一起,加之江寧營的名氣。已經在北直隸傳開了,情況稍微好一些。但也不樂觀。

到達高陽縣,知縣得知是江寧營招募軍士,連連搖頭,要不是看見孫承宗在這裡,估計就直接推辭了,高陽縣的軍戶,逃亡的無數,如今來招募軍士。恐怕無人上門的,雖說你江寧營厲害,但軍戶的待遇,誰不知道啊,除非是找到那些流民,他們沒有飯吃了,無家可歸了。到了軍隊裡面,能夠混一口飯吃,不至於餓死。

蘇天成已經和孫承宗、鹿善繼商議了,暫時不要說出來江寧營軍士的待遇問題,他的解釋,若是人家知道了這樣的待遇。完全衝着銀子來,那就麻煩了,這樣的人,到了軍營裡面,不好管教。而且會帶壞其他人的。

就說江寧營招募軍士,能夠有人主動來的。這樣的軍士,思想可能單純一些。當然,任何的事情,都是有着兩面性的,有好的一方面,不好的一方面。

招募軍士,確實是需要宣傳的,就說幾百年之後,一人當兵,全家光榮,這樣的宣傳標語,蘇天成聽到過很多次。

如今的形勢不同了,外有後金的侵襲,內有流寇的騷擾,而且大明的軍士,殺良冒功的情況是很普遍的,這些負面的影響,讓老百姓對軍士和軍戶,有着很不好的看法。再說了,當兵就要打仗,隨時有送命的危險,待遇低,生活窮苦,這樣的情況下,誰願意去當兵啊。

孫承宗和鹿善繼都有些不明白,蘇天成爲什麼不同意宣傳,若是什麼宣傳都沒有,想要在保定府招募一萬軍士,還真的是有些困難的。

在孫承宗的府邸裡面住下來之後,蘇天成終於說出來了自己的擔憂。

大明衛所的軍士,軍餉大都是每月五錢到八錢銀子,能夠達到一兩銀子,就算是很不錯了,這樣的情況下,江寧營招募軍士,若是軍餉達到了每月五兩銀子,估計這次的招募之後,附近一些地方的衛所,可能就真正的垮掉了,軍士譁變的情況,本來就是存在的,軍士知道了如此懸殊的待遇,肯定是有意見的。

孫承宗和鹿善繼恍然大悟,感覺到蘇天成的考慮,確實是周密的。

至於說宣傳方面,蘇天成提出來了三點。

第一是保證軍士衣食無憂,能夠吃飽飯,包括家眷也是能夠保證的,絕對不會餓肚子的;第二是保證家眷可以隨軍,也就是說,已經成家的青壯,可以帶着家眷到江寧縣去,江寧營保證佳俊有居住的地方;第三是江寧營按時足額發放軍餉,絕對不會剋扣。

至於說軍餉的多少,暫時不能夠宣傳。

孫承宗和鹿善繼聽到了這三條,認爲很是不錯。

招募的佈告貼出去了,高陽縣縣衙的官吏,帶着江寧營的軍士,到村鎮去宣傳,而且在每個村,都粘貼了招募軍士的佈告。

令蘇天成感動的是,留在高陽縣的孫承宗的家人,也出去宣傳了。

崇禎六年十一月十日,江寧營的新兵招募工作,正式開始了。

一大早,孫承宗的府邸外面,裡三層外三層,圍滿了人,有賴看熱鬧的,也有準備來報名的。

孫承宗首先進入了廂房。

“蘇大人,老夫來報名。”

蘇天成眨了眨眼睛,看着孫承宗,以爲自己聽錯了。

“呵呵,老夫來給兩個孫子報名,他們已經先行出發,到江寧縣去了,老夫昨日託人,給他們送信了,告訴他們,到了江寧縣之後,做好一切準備。”

蘇天成連忙站起來了。

“大人,您是不是考慮一下,不要這樣着急啊。”

孫承宗瞪了一下眼睛。

“老夫的子孫,早就做好了一切的準備,報效國家,若不是幾個兒子的年齡超過了,老夫都要親自送他們,進入江寧營的,老夫的兩個孫子,到了江寧營,就是普通的軍士,若是不能夠好好訓練,老夫不准他們進家門。”

蘇天成看着孫承宗,有些說不出話來了,戰場上,刀劍無情,孫承宗曾經擔任兵部尚書,肯定是明白,何況江寧營是身負重任的,會面臨着諸多殘酷的廝殺,若是孫承宗的孫子,遭遇了什麼意外,他還真的不好交代。

“大人,晚輩不是這個意思,晚輩想着,您的年紀大了,身邊需要人照顧的。”

“蘇大人,你的意思,老夫是明白的,尋常百姓的子弟,軍戶的子弟,都能夠從軍,老夫的子孫,爲什麼不能啊,難道上戰場就是普通百姓的事情嗎,若是官僚士紳都是這樣的想法,都考慮到自身的利益,那我大明朝危矣,老夫的家人,就是要帶頭,老夫曾經領軍征戰,明白這裡面的危險,你就不要猶豫了,替我寫下名字吧。”

坐在一邊的書記員,看着蘇天成,顯得有些爲難,寫也不好,不寫也不好。

蘇天成對着孫承宗,雙手合攏,鞠躬行禮。

“大人一片忠心,可昭日月,若是我大明朝的官吏士紳,都有着這樣的品質,何愁流寇不滅,何愁後金不亡,何愁大明朝不興旺,晚輩帶江寧營將士,給大人行禮了。”

書記員也趕忙站起來,站在蘇天成的身後,給孫承宗行禮。

蘇天成拿過了毛筆,在名冊上面,規規矩矩寫下了孫思明、孫思宗兩個名字。

這是江寧營在保定府,招募的第一個和第二個軍士。

這還沒有完,孫承宗出去之後,鹿善繼也進來了。

鹿善繼的要求,更加的出奇,他居然要求自己的小兒子和兩個孫子,進入江寧營。

蘇天成真的爲難了。

孫承宗和鹿善繼推出來的子孫,都是家族裡面的嫡系子孫,這其實是一種非常明確的態度,任何的大家族,都是非常看重嫡出的子孫的,他們是家族的接班人,延續香火,維持家族的傳承,在家族裡面,地位也不一般。

可兩位老人,都要求嫡出的子孫進入江寧營,這說明,他們是真正的支持江寧營徵召軍士的,是做出來了榜樣的。

不錯,江寧營的軍士,待遇是很高的,可這點待遇,對於兩位老人來說,確實不算什麼的,他們絕對不需要這每月的五兩銀子,來養活家人的。

蘇天成忽然感覺到了,江寧營這次招募軍士,一定能夠獲得成功,而且江寧營今後的發展前景,一定是廣闊的。

蘇天成勸說了鹿善繼,兩個孫子參加江寧營就可以了,至於說小兒子,還是留在家裡的好,鹿善繼最終同意了。

蘇天成拿起筆,在名冊上面,寫下了鹿太兵和鹿太泊兩個名字。

消息迅速傳出去了。

孫承宗和鹿善繼兩位老大人,居然將自家嫡親的孫子,送到江寧營了。

這件事情,引發了巨大的波瀾。

很快,前來報名的人,將孫承宗的=府邸,圍的水泄不通。

江寧營的軍士,如同一架機器,開始高速運轉起來了。

書記員忙不迭的填寫名字,包括個人的情況,沒有時間吃飯,手寫麻木了,甩一甩繼續,因爲報名的人實在太多,孫承宗安排自己的兒子,也幫着寫。

後院成爲了測試的地方,報名的人,基本的身體素質,還是要有的,那些骨瘦如柴的,或者是身體太差的,是不能夠進入江寧營的。

一天時間下來,報名的人,超過兩千了。

而且,這個消息,很快傳播出去了,村鎮的人,開始趕往縣城。

蘇天成已經完全感受到了,孫承宗在高陽縣的影響,是非同一般的,那些所謂的條件,來報名的人沒有太在意,但孫承宗和鹿善繼的嫡親孫子,進入了江寧營,他們牢牢記住了。

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1014章 誤判?(3)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1190章 稱帝(2)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65章 現實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492章 宿命論(1)第647章 夜襲(2)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1029章 救贖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29章 忠告第318章 大比武(3)第820章 面對面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113章 離去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492章 宿命論(1)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493章 宿命論(2)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20章 雪中送炭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316章 大比武(1)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771章 海戰(1)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60章 震動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
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1005章 平凡的開始第1014章 誤判?(3)第733章 水師的巨大作用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1190章 稱帝(2)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445章 亂作一團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439章 河南府的發展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186章 不一般的安排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469章 大清之痛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1261章 祭天祭地儀式(1)第9章 所謂斬草除根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65章 現實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919章 代善的建議第361章 準備事宜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492章 宿命論(1)第647章 夜襲(2)第40章 壯漢與少女第390章 局勢突變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1029章 救贖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29章 忠告第318章 大比武(3)第820章 面對面第125章 女人心 海底針第113章 離去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903章 代善的思慮第13章 惱火的現狀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492章 宿命論(1)第1143章 亂作一團第804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232章 慘烈一戰(1)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1008章 棋逢對手(3)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493章 宿命論(2)第1160章 必要的清醒第535章 棋逢對手(1)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370章 不僅僅是憤怒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20章 雪中送炭第624章 必須穩定第349章 實話實說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789章 大儒的心態第316章 大比武(1)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1095章 口服心服(1)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282章 榜樣的作用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771章 海戰(1)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16章 可憐的佃戶第60章 震動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