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穩如磐石(1)

總兵府裡,氣氛異常的凝重,斥候已經稟報好幾次了,洪承疇看着地圖,一動不動,他的內心,如同刀絞,當初蘇天成提醒,必須要阻止陳新甲的冒進,最好是步步爲營,可自己沒有能夠據理力爭,如今不幸恐怕已經出現了。

斥候來報,大量的後金韃子,人數估計超過十萬,繞過了黑山城池,直接朝着大淩河城撲過來了,這些後金韃子,根本就沒有進攻黑山城池,守在黑山城池裡面的邊軍,也不敢出來迎戰,眼睜睜的看着後金韃子朝着大淩河城而來。

到了這個時候,洪承疇總算是清楚了,爲什麼陳新甲帶領的大軍,能夠輕易的拿下黑山,拿下義州,直接朝着廣寧撲過去,若是後金韃子的主力出現在黑山一帶,這場廝殺,不會傷筋動骨,大不了邊軍退回大淩河城,死守城池,後金韃子也是無可奈何的,但大軍已經到了廣寧,就是想着退回來,也沒有那麼容易了,如今,十萬後金韃子前來攻打大淩河城,這明明就是後金皇太極早就定好的計謀,看來這次後金真的是傾巢出動了,一面剿滅十萬邊軍,堵住大軍的退路,一面要拿下大淩河城,攻下關寧錦防線,胃口真的是不小啊。

洪承疇不敢想象,若不是蘇天成到京城去據理力爭,讓遼東的精銳江寧營將士守住了大淩河城與錦州城,遇見這樣的情況,那關寧錦防線就真的危險了,京師也危險了。

洪承疇終於轉過身了,江寧營千戶以上的軍官,悉數都集中在這裡。

“諸位,十萬後金韃子來進攻大淩河城。你們怕吧?”

“不怕。”

“好,江寧營是蘇大人一手帶出來的,建立了赫赫戰功,我們從來不知道失敗是什麼滋味,哼,不管多少後金韃子來攻城。都休想得逞,我可以告訴你們,江寧營將士之所以駐紮在大淩河城與錦州城,這是蘇大人直接要求的,蘇大人清楚,只有我們江寧營,才能夠守衛大淩河城、錦州城,乃至於關寧錦防線,我還可以告訴你們。蘇大人雖然遠在登州,但絕不會袖手旁觀的,所以說,有我們江寧營將士在大淩河城、錦州城,後金韃子休息前進一步。”、

多爾袞接到出征的命令,是五月十七日,他僅僅留下了五千人,駐守在西平堡。其餘的九萬五千軍士,全部跟隨出征。皇太極的部署,他是非常清楚的,放棄黑山城池和義州的邊軍不顧,直接殺向大淩河城,最好的情況,是直接拿下大淩河城。皇太極率領的大軍,在取得勝利之後,也會直接殺向大淩河城,到時候,大軍會合了。一舉攻破大明的關寧錦防線,接下來就是攻打大明的京師了。

這是一個宏大的作戰計劃,多爾袞這裡是非常關鍵的一環。

多爾袞相信,皇太極帶領大軍,殲滅大明邊軍,只是時間上的問題。

大軍行進的速度非常快,穿過黑山,抵達黑山城池的時候,駐守在黑山城池裡面的邊軍,根本就不敢出來迎敵,看看大軍的架勢,他們也不敢動彈的,有人建議,是不是一舉拿下黑山,剿滅駐守的大明邊軍,被多爾袞狠狠的訓斥了。

大清國得到的情報,駐守大淩河城與錦州城的,同樣是邊軍,而且人數不是很多,至於說大明最爲驍勇的江寧營,據說駐守在寧遠和山海關,這樣好的機會,絕不能夠失去,拿下了大淩河城與錦州城,多爾袞也想着,會會皇太極一直都交口稱讚的江寧營。

五月十八日,大軍距離大淩河城,不過五十餘里了,天色已晚,多爾袞要求安營紮寨,這個時候,不用過於着急了,讓將士歇息一晚,明日進攻大淩河城。

充滿自信的多爾袞,甚至沒有要求選擇來日安營紮寨的地方,在他看來,一天的時間,足夠拿下大淩河城了,駐守大淩河城的邊軍,只能夠被動挨打,根本就不敢出城池,當然,大軍可能會付出慘重的損失,那也是划算的。

多爾袞參加過崇禎四年的大淩河之戰,那一次拿下大淩河城,用了幾個月的時間,但那一次,皇太極採用的是圍城打援的戰術,圍困大淩河城,剿滅前來增援的明軍,這樣的戰術,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殲滅了明軍大量的有生力量,這一次,多爾袞不會這種戰術了,他的目標,就是拿下大淩河城。

時間就是這麼巧合,廣寧與大淩河城的大戰,都是在五月十九日開始的,只不過兩邊的情況,就不是一樣了。

五月十九日,卯時。

洪承疇站在城牆上,手持望遠鏡,黑壓壓的後金韃子朝着大淩河城方向而來了,這個時候,洪承疇的身體也在微微的顫抖,他不是畏懼後金韃子人數衆多,而是想到了遠在廣寧的邊軍,這個時候不知道遭遇到什麼樣的情況了,若是也遭遇了十萬後金韃子,豈不是遭遇了滅頂之災。

江寧營的將士,守在城牆上面,臉色安詳,經過多多次大戰的將士,不存在什麼畏懼的心理了,他們曾經和後金韃子交手,根本不相信什麼後金韃子不可戰勝的鬼話。

很快,後金韃子在距離大淩河城五里地的地方,停下來了。

這可能是後金韃子畏懼大明的火炮,所以遠遠的就停下來了。

多爾袞也在觀察,他感覺到有些奇怪,按照大軍來到了大淩河城,大明邊軍應該是驚慌失措的,大軍經過黑山城池的時候,他都能夠感覺到,守候在黑山城池裡面的邊軍,都是畏懼的,望遠鏡看到的軍士,臉色發白,眼神裡面透露出來驚恐。

但看到大淩河城,非常的安靜,安靜的令人有些詭異了。

一生征戰廝殺的多爾袞,可不會認爲這是什麼好的情況,越是這樣,說明駐守城池的明軍,絲毫沒有慌張,有着必勝的信念,大明的邊軍,什麼時候這樣的厲害了,多爾袞確實有些不明白。

攻城的時間,確定在辰時。

大軍已經在開始忙碌了,火炮被推過來了,軍士擡着雲梯,開始做準備,弓箭手更是聚精會神,到時候,他們會用箭雨讓守城的軍士,嚐到弓箭的厲害。

卯時三刻,距離攻城還有一刻鐘的時間。

大戰之前,多爾袞是很輕鬆的,近十萬大軍,從西平堡一路奔襲到大淩河城,沿途沒有遭遇任何的抵抗和阻攔,這也令多爾袞開始鄙視陳新甲了,擔任遼東巡撫這麼長時間,難道不明白,遼東歷來就是兵家廝殺的地方嗎,以爲攻下了黑山和義州,就萬事無憂了,就可以大膽冒進了,這不是找死是什麼。

驀然的一聲炮響,多爾袞吃了一驚,連忙站起來,走出了中軍帳,手持望遠鏡,朝着大淩河城看過去,他看見一面碩大的旗幟,正從城牆垛子上面冉冉升起來,旗幟上面,金光閃閃的三個大字,江寧營。

多爾袞的臉色有些變了,這是什麼情況,難道說是江寧營駐守大淩河城嗎。

這一刻,多爾袞忽然想到了一件事情,那是皇太極和范文程等人都擔心的,那就是遠在登州的蘇天成,蘇天成畢竟是薊遼督師,不可能不關心遼東的佔據,若是蘇天成突然插手了,誰知道會發生什麼情況。

多爾袞臉色很不好,他終於遇見江寧營了,大清國和江寧營交手幾次,沒有一次佔到便宜,每次都是慘敗,崇德元年損失了三萬精銳的將士,江寧營來到遼東之後,大淩河城被攻下來,嶽託被生擒,駐守大淩河城的三萬軍士,全部都被剿滅,這些戰績,不可能是吹噓出來的,實實在在,這也表明了,江寧營不是那麼好戰勝的。

多爾袞終於清楚了,爲什麼大淩河城如此的安靜,沒有一絲的躁動,這就是戰鬥力,哪怕面臨千軍萬馬,我自巋然不動,他感覺到了,這次的進攻,不一定能夠拿下大淩河城,恐怕會付出重大的損失。

但大軍已經來到這裡了,不進攻也是不可能的。

洪承疇看着後金韃子,告訴身邊的軍官。

“後金韃子快要攻城了,告訴所有的兄弟,做好準備,驍騎營的將士準備好了嗎。”

“大人,兩千驍騎營的將士,全部都準備好了,不過,屬下以爲,大人不可親涉險地,還是屬下帶領驍騎營的將士,衝動殺敵吧。”

洪承疇搖搖頭。

“這一次,我親自帶領驍騎營的將士衝鋒,你負責指揮,特別是火炮要準備好,時機把握準確,否則衝殺出去的驍騎營兄弟,就有危險了。”

“大人,屬下明白。”

洪承疇看向了密密麻麻的後金韃子,臉上突然出現了微笑,他驀然想到了,當初渠清澤爲什麼會親自來到遼東,蘇天成爲什麼會親自趕赴京城,這一切,難道僅僅是爲了關寧錦發防線的穩固,難道沒有其他的安排,跟隨蘇天成那麼多年,洪承疇很清楚,遇見這樣的時刻,蘇天成絕不會袖手旁觀,肯定有大動作安排的,當年的中都之戰,剿滅了那麼多的流寇,不也是蘇天成出其不意的安排嗎。(未完待續……)

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823章 準備(2)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1173章 歹毒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1283章 太子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647章 夜襲(2)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1187章 行動(4)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496章 內訌(1)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772章 海戰(2)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20章 雪中送炭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316章 大比武(1)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321章 聖旨下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160章 剿匪(2)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67章 歸屬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1088章 朝廷震動
第679章 反應太慢了第1180章 巧妙的部署第605章 血戰夔州府城(9)第512章 運動的定義(1)第823章 準備(2)第939章 危險重重(1)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549章 利益結合第394章 孫承宗的計劃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1173章 歹毒第810章 陳新甲的選擇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453章 意義重大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1292章 尊嚴之戰(11)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1283章 太子第971章 非凡一戰(5)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328章 雪上加霜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647章 夜襲(2)第514章 趁熱打鐵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1187章 行動(4)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1026章 無力迴天(4)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23章 些須情況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496章 內訌(1)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772章 海戰(2)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1289章 尊嚴之戰(6)第800章 明確的任務第610章 早有預備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856章 旅順大捷(2)第552章 推辭未果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304章 江寧縣的熱鬧第1050章 張鳳翼的爲難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475章 攻堅之戰(2)第20章 雪中送炭第985章 大清國的皇太子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325章 功敗垂成(1)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316章 大比武(1)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321章 聖旨下第870章 蘇天成的打算第1291章 尊嚴之戰(10)第339章 血色殘陽(4)第830章 首戰告捷(3)第343章 冰火兩重天(2)第607章 朝野震動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523章 千鈞一髮(2)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860章 壓力驟增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832章 不留情的訓斥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1066章 決戰遼東(8)第755章 軍火交易第813章 絕密佈置第719章 精準的分析(2)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160章 剿匪(2)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699章 確定目標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67章 歸屬第651章 恨鐵不成鋼(2)第569章 初步謀劃(1)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697章 土地等的問題第1088章 朝廷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