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眼見爲實(2)

很久沒有出現過的慘景,開始在嘉興、湖州以及杭州府等地出現了。

劉澤清的大軍,沒有趕赴寧波和江寧營對決,卻在嘉興等地,開始大規模的徵集糧草,這個任務是硬性下達的,目標很是明確,就是針對商賈和富戶的,包括部分的士紳,劉澤清可不笨,他的理由是非常充足的,朝廷要剿滅反賊,大軍要作戰,可沒有糧草是不行的,若是有誰不能夠完成下達的任務,那就是和反賊是一夥的,就必須要抓起來。

劉澤清的這一手很毒,讓被盤剝的人無話可說,也沒有地方能夠深淵,而且這裡面的所有責任,都推到了蘇天成的身上,士大夫和商賈要抱怨,那是因爲蘇天成謀反。

劉澤清要的是銀子,可下面的軍官軍士,要的就不僅僅是銀子了,包括人也不會放過。明知道這樣的命令下去,下面的軍官和軍士,一定會亂來的,可劉澤清管不了那麼多,在他看來,能夠籠絡軍隊的最好手段,就是讓軍士得到最大的好處。

範景文取道南直隸,直接進入了杭州府,雖然是帶着聖旨來的,可他一路上都非常的低調,吳偉業和閆子章就更不用說了,京城裡面還在進行大規模的清算,這次和范文程一同出來,完成任務是不大可能的,回去是什麼命運,根本就不知道。

浙江巡撫李覺斯專門設宴款待了范文程和閆子章一行。

範景文沒有心思吃飯,他從李覺斯的稟報之中,得知蘇天成確實在浙江,帶領江寧營的將士,展開了進攻,而且江寧營已經開始行動。佔據了寧波府、紹興府和台州府,可謂是兵不血刃,杭州府的空氣中,都瀰漫着緊張的氣氛。

得知這些情況,範景文非常的憤怒,詢問駐紮在嘉興的劉澤清。爲什麼沒有行動,李覺斯支支吾吾,沒有說出來所以然。范文程沉默了,這裡面的原因,他豈能不清楚。

至於說閆子章,更加的清楚這裡面的緣由,不過本就是罪臣的身份,更不會開口。

吳偉業本來想着開口的,但他的處境。比起閆子章,好不到哪裡去,看見範景文和閆子章都沒有開口,自然也不會開口詢問了,或者是提出來什麼建議了。

李覺斯本建議範景文在杭州府城呆上幾日的時間,稍微休憩一下,但範景文坐不住了,他不打算在杭州府停留。準備直接到紹興府去,不過也有令範景文奇怪的地方。那就是杭州府城的老百姓,似乎沒有那麼的慌張,無非是官府裡面的官吏,感覺到了緊張,而且集市上面也沒有受到太多的影響,這樣的情況太奇怪了。

按說蘇天成帶領江寧營征伐浙江。浙江應該是一片混亂的,誰不知道兵荒馬亂的時刻,吃虧的總是老百姓啊,可看見杭州府的情況,似乎戰爭距離這裡很是遙遠。可惜實際的情況不是這樣,緊鄰杭州府的紹興府,已經被蘇天成佔領了。

範景文一行離開杭州府城的時候,李覺斯準備派出軍士護送,範景文果斷拒絕了,他已經抱着必死的決心了,若是蘇天成真的準備大開殺戒,他願意成爲第一人,內閣大學士的身份可不簡單。

其實範景文根本就不清楚,李覺斯之所以要派出軍士,是擔心劉澤清率領的大軍,不小心遇見了範景文,肯定會出事情的,至於說蘇天成率領的江寧營,李覺斯倒是不用過於的擔心,江寧營的軍紀非常的嚴明,儘管佔據了寧波、紹興和台州,但這些地方非常的平靜,甚至比較以前更加的平靜,商賈甚至繼續到杭州府來做生意,有部分的商賈,甚至主動開始遷往紹興等地去做生意了。

商賈的嗅覺是非常敏銳的,否則不可能賺取到銀子,從這些情況來看,李覺斯的內心也產生了一些奇怪的想法,他甚至想着跟隨範景文,到紹興等地去看看,究竟是什麼樣的情況,也順便接觸一下蘇天成,瞭解一下這個在大明大名鼎鼎的人物。

不過巡撫衙門的事情太多了,每日裡都要注意,看看是不是有皇上的聖旨,或者是朝廷的敕書,還要催促劉澤清迅速的出兵,範景文來到了浙江,其實就是手握權柄的御史,若是對浙江的情況不滿意了,參自己一本,那就麻煩了。

當然,劉澤清大軍的所作所爲,李覺斯還是知道一些的,要說以前這樣的情況是不可能出現的,大明的武將,身份本來就不高,劉澤清雖然是總兵,雖然是五軍都督府的右都督,但在科舉出身的巡撫面前,還是要矮一等的,可惜如今的情況不一樣了,人家有了皇上的聖旨,掛着的是兵部尚書銜,所作所爲都是皇上准許的,李覺斯就不好干涉了。

已經有不少的官吏前來告狀了,訴說劉澤清大軍的殘暴,訴說老百姓沒有活路了,李覺斯知道這裡面的情況,但他毫無辦法,這個時候就是向朝廷裡面告狀,甚至是直接向皇上面奏,恐怕也沒有多少的作用,皇上和朝廷想到的,就是需要劉澤清迅速的出兵,開始與江寧營的廝殺,能夠打敗江寧營,其餘的事情,算不上什麼大事情。

範景文一路上還是很注意觀察的,這一觀察不要緊,更加令他迷惑的情況出現了,官道上有不少的百姓,攜家帶口的前往紹興府,而且人數還不少,紹興府不是被蘇天成佔領了嗎,應該是很亂的,而且老百姓生來就是弱勢羣體,就害怕戰亂的,躲避都來不及,爲什麼成羣結隊的前往紹興府。

範景文詢問了好幾撥的百姓,但人家的態度都是警惕的,沒有誰說實話,大都是搖頭離開,繼續趕路,人家也看出來了,範景文是官家的身份,也不敢隨便亂說什麼的。

兩天之後,在快要進入到紹興府轄地的時候,範景文終於抓住了機會,這次回到範景文問題的,是一個年過六旬、身體虛弱的老人,老人是坐馬車趕赴紹興府的,看樣子家裡的條件應該是很不錯的,至少是商賈之家。

老人可能是見過很多世面的,一雙眼睛裡面,充滿了睿智。

老人很直接的告訴了範景文,這些逃難的人,很大部分都是商賈,或者是小商家,也有一些百姓,大家的目的地就是紹興府,或者是台州府,或者是寧波府,大家的目的就是要到蘇天成統領的地方去,不願意留在朝廷管控的地方了。諸多的商賈都清楚,蘇天成造反了,已經成爲了德王殿下了,不過諸多的商賈,都願意過去,哪怕是朝廷要責罰,也要過去。

聽見老人這樣說,範景文大爲吃驚,真的是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了。

老人或許是猜測到了範景文的身份不一般,索性將話語挑明瞭。

去歲浙江很多地方都遭遇了蝗災,加之乾旱,田地裡是顆粒無收,就連一些樹木的葉子,也被蝗蟲吃完了,老百姓沒有了活路,不少的商賈也難以維持了,之後數不清的災民都外逃了,官府不僅不救濟災民,還要逼着老百姓上繳賦稅,老百姓肯定是活不下去,留在當地只有死路一條,可惜的是,各地的官府,包括南直隸,都是不準災民進入的,也不救濟,後來有災民到了山東,得到了救濟,而且安排的很不錯,這個消息傳開之後,大量的災民開始涌往山東去。

商賈也是一樣,難以維持之後,不少的商賈,開始找尋在山東登州等地做生意的同僚,居然得到了幫助,於是山東登州和浙江的這條線就被商賈牽連起來了,不少的商賈索性趕赴山東去做生意,他們本來擔心,到了山東之後,是不是會遭遇到官府的盤剝,想不到官府很是熱情,主動提供便利,這令諸多的商賈大爲感動。

也就是因爲這些事情,蘇天成在浙江的威信空前的高漲。

這次蘇天成帶領江寧營進入浙江,諸多的商賈是無所謂的,他們知道山東的情況,也知道江寧營秋毫無犯,根本不會騷擾百姓和商賈,所以照常做生意,可惜朝廷的舉措,令這些商賈無法承受了,據說是皇上要求駐紮在嘉興的劉澤清將軍,征伐江寧營,可這位劉將軍,沒有看見出兵前往紹興等地,卻出兵到了杭州、嘉興和湖州等地,開始徵繳所謂的糧餉了,而且直接下了命令,主要是商賈和部分的士紳富戶來承擔,動輒每家上千兩的銀子,誰能夠承受啊,而且這些所謂朝廷的大軍,不僅僅是要銀子,就連少有姿色的女人都搶,這一下,諸多的商賈無法承受了,他們唯一能夠做的,就是逃到紹興府去,逃到蘇天成那裡去,而且諸多的商賈清楚,蘇天成率領的江寧營,儘管說佔領了寧波、紹興和台州等地,但這些地方的商賈,照樣做生意,沒有受到絲毫的騷擾。

這也就是目前大量的人員進入紹興的原因,商賈是看重眼前利益的,但也能夠看到長期的利益,按照這樣的趨勢發展下去,說不定能夠統領天下的,真正的是德王蘇天成了。(未完待續。。)

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881章 對決(3)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55章 真相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772章 海戰(2)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646章 夜襲(1)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012章 誤判?(1)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22章 青樓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1084章 廷辯(2)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510章 刺激(2)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397章 開花彈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1183章 定局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1080章 暗戰(1)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11章 收拾你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703章 遠見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71章 鹿鳴宴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079章 明志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33章 精心策劃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481章 準備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994章 整合(2)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1章 殺良冒功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705章 放心了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1273章 驚奇第134章 證據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1015章 誤判?(4)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596章 怪異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871章 雄心壯志
第727章 老套的暗殺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881章 對決(3)第410章 預料之中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442章 張鳳翼的貪心第348章 有關建議第55章 真相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377章 最大的支持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863章 慌作一團第589章 至關重要的決定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851章 果斷的祖大壽第772章 海戰(2)第554章 豐收的喜悅第1064章 決戰遼東(6)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756章 碼頭和基地第646章 夜襲(1)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012章 誤判?(1)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22章 青樓第633章 不能好高騖遠第747章 引發震動的聖旨(2)第1068章 決戰遼東(10)第1084章 廷辯(2)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510章 刺激(2)第946章 盧象升的分析第474章 攻堅之戰(1)第618章 蘇平陽的要求第672章 皇太極的擔憂第397章 開花彈第336章 血色殘陽(1)第615章 特殊推薦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1183章 定局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124章 得瑟什麼第1287章 尊嚴之戰(4)第1080章 暗戰(1)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988章 當機立斷第671章 大淩河城的建設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11章 收拾你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703章 遠見第1269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3)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71章 鹿鳴宴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1079章 明志第1102章 好壞參半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33章 精心策劃第272章 安插內線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1279章 科舉考試(3)第1099章 危險邊緣第481章 準備第859章 京師戒嚴第826章 應該如此第994章 整合(2)第1077章 應對辦法(3)第199章 突如其來的考驗第782章 迅雷行動(7)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1章 殺良冒功第154章 歷史的必然第705章 放心了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159章 慘烈的內訌(2)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1264章 祭天祭地儀式(4)第941章 危險重重(3)第1273章 驚奇第134章 證據第722章 穩定局勢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1015章 誤判?(4)第556章 局勢的微妙變化第596章 怪異第246章 危機初現第871章 雄心壯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