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章 應對辦法(3)

京城,紫禁城,養心殿。

朱由檢看着手裡的奏摺,沒有表現出來特別的高興,遼東的戰鬥,取得了完勝,蘇天成率領大軍,在遼東決戰之中,剿滅了七萬多的後金韃子,收復了廣寧和西平堡,按說這應該是普天同慶的事情,可朱由檢高興不起來。

捷報傳來之後,朝廷裡面的氣氛也是微妙的,歡呼聲之中,有着很多不同的聲音,甚至有人私下裡議論,蘇天成在遼東大捷的同時,也是朝廷危機爆發的時刻,蘇天成的權勢太大了,手握二十餘萬的精兵,這股令人恐懼的力量,直接威脅到朝廷和皇上了。

這些情況,都被朱由檢掌握了,早朝的時候,遼東大捷的事情,也沒有刻意的宣傳。

大殿裡面很是安靜,這一次,朱由檢暫時沒有召集內閣大臣商議,他需要思考,考慮成熟之後,直接將建議說出來,讓內閣大臣討論。

令朱由檢有些出乎預料和憤怒的是,遼東大捷之後,蘇天成沒有繼續展開進攻,而是選擇了固守,江寧營甚至準備撤出遼東,回到登州去,從這件事情上面,朱由檢敏感察覺到了,蘇天成的想法出現了根本性的改變,恐怕要出手了。

這段時間,對於朱由檢來說,是非常關鍵的時刻,究竟應該做出來什麼樣的決定,是直接與蘇天成攤牌,還是維持目前的局面,眼看着蘇天成做大,以至於最終無法控制了。

令朱由檢有些痛苦的事情是,朝廷基本無法控制蘇天成了,從實力上面來說,蘇天成不需要朝廷任何的支持,登州、萊州和青州等地的銀兩。足夠維持江寧營的運轉,維持官府的開銷,隨着江寧營日漸的強大,大明各地的軍隊,絕不敢與江寧營對抗,那是自尋死路。不客氣的說,事態的發展,出乎了朱由檢的預料。

山東的形勢發展,已經有些無法控制了,山東巡撫張溥,幾乎都是聽從蘇天成的吩咐,這表明不久的將來,整個的山東省,都將被蘇天成所控制。更加令人惱火的是,山東其餘的府州縣,都想着能夠被登州控制,因爲登州、萊州和青州等地,官吏的俸祿是完全不一樣的,超過了其餘的地方十倍以上了。

還有福建,情況也在悄悄出現變化,熊子健已經控制了泉州。鄭鴻逵和鄭芝龍,唯蘇天成馬首是瞻。首先想到的是蘇天成,接着纔是朝廷,就連居住在京城的鄭芝龍,對於這樣的事情,也是睜一眼閉一眼,根本就不說。

至於蘇天成直接控制的臺灣。就更不用說了,官吏都是蘇天成直接委派的,朝廷根本沒有直接派去一個官吏。

這一切都說明,蘇天成的心裡早就出現變化了,一旦時機成熟。就有可能自立爲王,甚至是推翻朝廷,重新組建天下。

也是因爲這樣的考慮,朱由檢早就將蘇天成看做最大的威脅了。

蘇天成是依靠科舉考試做官的,朱由檢有些不明白,按說科舉考試出來的士子,一般情況下是不會想到謀反的,爭權奪利那是很正常的事情,朝廷裡面此類事情比比皆是,但要說有着更大的野心,這些士大夫不敢做,也不敢想,爲什麼蘇天成就能夠有此等的想法。

朱由檢打死也不會知道,蘇天成是穿越人士,人家是幾百年之後的人,豈能在一棵樹上吊死,那些所謂愚忠的想法,在蘇天成這裡,是會迅速改變的。

想的頭疼的朱由檢,終於開口了。

“朕沒有想到好的辦法啊,你怎麼看。”

站在朱由檢身後的王承恩,很快開口了。

“皇上,奴婢建議,可以下旨,要求蘇天成進入京城來,若是蘇天成不願意來,說明蘇天成謀反的心思明確了,如此朝中大臣,悉數明確了蘇天成的心思,蘇天成必將爲衆人所唾棄,若是蘇天成來到了京城,可以迅速控制,令洪承疇暫時控制江寧營,皇上派出大臣,趕赴登州,徹底控制江寧營。”

朱由檢搖搖頭,這個辦法他早就想過了,不要說下旨,就算是派出所有的內閣大臣去請蘇天成,他都會做出來的,只要蘇天成到京城來,再說了,蘇天成就算是不奉旨,不到京城來,也不能夠說蘇天成謀反啊,朝廷裡面有些文武大臣明白蘇天成有異心,可還有太多的人不知道,蘇天成剛剛在遼東大捷,一個多月時間,剿滅了十萬以上的後金韃子,朝廷接着就說蘇天成謀反,這樣的邏輯,誰會相信啊,說不定這樣做了,朝廷會迅速的失去人心的。

朱由檢對後金韃子,還是有些擔心的,雖然大明佔據了廣寧,將後金韃子逼到了遼河以北去了,可後金韃子還是有一定實力的,這個時候,大明內部若是出現了火拼的情況,後金韃子是絕不會錯過這個機會的。

王承恩也知道,自己說的建議,皇上肯定不會滿意的,可他也想不到好的辦法,如今的蘇天成,遠不是他當初見到的蘇天成了。

“朕的考慮是,暫時不要攤牌,還是要利用蘇天成,朕準備下旨,要求蘇天成繼續征伐後金韃子,徹底剿滅後金韃子,蘇天成突然罷兵,估計是想着提出來什麼要求的,只要蘇天成的要求不過分,朕都是可以准許的。”

“皇上,奴婢以爲不合適啊,如此蘇天成豈不是更加的囂張了。今後愈發的難以控制了。”

“朕知道,可現在無法動手啊,你說讓朕怎麼辦,難道治罪蘇天成嗎,如此會出更大的事情啊,朕不能夠這樣做。”

說出來這些話的朱由檢,顯得很是無助,其實這種無助的狀況,出現過很多次了,在崇禎九年之前,朱由檢一直都是很無助的。

首先進入養心殿的,不是楊嗣昌,而是周延儒。

周延儒曾經是內閣首輔,深得朱由檢的信任,被溫體仁排擠走之後,一直都很關心朝政,此次重新被啓用,雖然是內閣次輔,但還是深得朱由檢的信任。

周延儒的確有能力,這是不容置疑的,經歷過被迫致仕的風波之後,變得更加的成熟穩重了,重新回到朝廷之後,做事情很是注意,思慮更加的深遠。

皇上的擔心,周延儒是明白的,這已經超出了臣權與皇權較量的範疇了,要說臣權與皇權的較量,不過是大臣想要得到更多的權力,在某些方面可以制約皇上,大明一直都存在這個問題,後來蘇天成建議皇親國戚進入到朝廷,很大程度上面加強了皇權,削弱了臣權,讓皇上的權力大了很多,內閣的權勢小了很多。

周延儒回到朝廷之後,覺得這樣的情況,有些不合理,他認爲內閣的權勢應該要增加,加之贊成加強皇權的朱審烜,已經被軟禁了,所以周延儒所做的一些努力,出現了效果,內閣的權威明顯有些加強了,能夠基本控制朝廷裡面的諸多事務了。

對於蘇天成,周延儒一點都不陌生,他早就知道了,蘇天成一定是大有出息的,只是想不到,沒有多少年的時間,蘇天成竟然能夠和皇上分庭抗禮了。

拜見皇上之後,周延儒自然是需要發表意見的。

這一次,周延儒沒有猶豫,說出來了自身的想法。

“皇上,臣以爲,蘇天成的事情,不用過多考慮,我大明依靠士大夫的支撐,未必所有士大夫和士紳都是支持蘇天成的,剿滅後金韃子,是我大明朝廷的最爲緊要的任務,一旦外外亂徹底平息了,皇上大可騰出手來,對付蘇天成的,臣相信,蘇天成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公開謀反的。。。”

周延儒的這些話,給予了朱由檢很大的安慰。

“愛卿說的是啊,朕也是爲難,愛卿今後多多關注蘇天成的情況,朕準備下旨了,一來是勉勵蘇天成取得如此重大的勝利,二來也是督促蘇天成,越過遼河,攻打瀋陽。”

楊嗣昌帶着內閣大臣進入養心殿的時候,朱由檢的臉色好了很多。

看見站在下首的周延儒,楊嗣昌內心很不是滋味,以前朱審烜爲內閣次輔的時候,皇上信任朱審烜,不少的事情,首先和朱審烜商議,自己這個內閣首輔,反而被擺在一邊了,如今周延儒成爲了內閣次輔,皇上又信任周延儒,看樣子準備將自己這個內閣首輔,再次擺到一邊去,這樣做了,自己還有什麼權威啊。

不過皇上接下來說出來的話語,令楊嗣昌吃驚了,皇上根本沒有說到蘇天成的不是,反而讚揚了蘇天成,征伐後金韃子取得了重大的勝利,怎麼獎賞都不爲過的,皇上要求蘇天成繼續征伐,抓住戰機,徹底剿滅後金韃子。

楊嗣昌不得不佩服周延儒,怎麼能夠令皇上說出來這樣的話語,要知道皇上非常擔心蘇天成了,有可能的情況下,甚至會置後金韃子於不顧,清算蘇天成。

楊嗣昌自然是要表態的,維護皇上的決定,實際上楊嗣昌內心的想法也是如此,首先還是要剿滅後金韃子,接下來才考慮其他的事情,本末不能夠倒置。(未完待續。。)

第581章 尊嚴第424章 屠殺第177章 無法無天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55章 真相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497章 內訌(2)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231章 大婚第79章 回家之後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481章 準備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495章 宿命論(4)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483章 抉擇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391章 慘敗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318章 大比武(3)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420章 頭疼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1015章 誤判?(4)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1034章 聖旨第1165章 苦嶺關第481章 準備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53章 目不忍睹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387章 小手腕第790章 偶遇1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121章 熱鍋(1)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70章 發榜(2)第1169章 昏頭了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1239章 鉅變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843章 慘敗(1)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1256章 悲愴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993章 整合(1)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728章 江湖第30章 連環計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
第581章 尊嚴第424章 屠殺第177章 無法無天第487章 千鈞一髮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1009章 棋逢對手(4)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55章 真相第612章 平定流寇(1)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603章 血戰夔州府城(7)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497章 內訌(2)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140章 雙管齊下第231章 大婚第79章 回家之後第458章 需要降溫第567章 注重規矩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960章 草原之殤6第451章 首戰必勝(2)第481章 準備第1125章 泰然處之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495章 宿命論(4)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617章 家事國事第483章 抉擇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391章 慘敗第868章 遼東的調整(2)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511章 下定決心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318章 大比武(3)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420章 頭疼第31章 我相信事實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427章 窮途末路(3)第1015章 誤判?(4)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233章 慘烈一戰(2)第1146章 解決土地問題第770章 防備水鬼第1034章 聖旨第1165章 苦嶺關第481章 準備第600章 血戰夔州府城(4)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53章 目不忍睹第374章 順理成章第434章 後金建國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387章 小手腕第790章 偶遇1第1106章 自作孽(2)第1121章 熱鍋(1)第366章 闡明態度第595章 羅汝才的打算第70章 發榜(2)第1169章 昏頭了第422章 炮兵營的威力(1)第1239章 鉅變第575章 白桿兵的慘敗(3)第954章 豪格的野心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1038章 表面的統一(3)第843章 慘敗(1)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1248章 生死考驗(3)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1256章 悲愴第740章 漢八旗的成立(2)第993章 整合(1)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728章 江湖第30章 連環計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660章 天意如此第501章 晉王的去處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426章 窮途末路(2)第621章 太子的學業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