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

皇太極的確沒有睡大覺。

譚泰和賈基涵這段時間忙得兩腳不沾地,大量的情報需要他們做出來分析,以前譚泰是不分析情報的,認爲這些事情很是無聊,但隨着時間的推移,他慢慢感覺到了情報的重要,也開始和賈基涵分析情報了,一點時間之後,譚泰察覺這裡面大有文章,於是開始仔細鑽研了,時刻找到賈基涵請教。

大晉朝廷和江寧營的情報,成爲了重中之重,這些情報通過來往各地的商賈,源源不斷彙集到他們手裡,當然大明京師的情況,也是一樣很重要的,隨着江寧營進入北直隸,拿下了天津,因爲距離不是太遠了,譚泰和賈基涵獲取的情報,也就更加的快速了。

早在蘇天成開始造反的時候,皇太極就特別關注所有情況了,脣亡齒寒的道理,皇太極是最先認識到的,能夠讓大明朝廷與大晉朝廷捉對廝殺,這對於大清國來說是最爲有利的,一旦出現兩敗俱傷的局面,大清國的機會就來了,故而江寧營進攻北直隸的時候,皇太極不惜派出最爲精銳的正白旗前去協助征伐廝殺。

皇太極期盼奇蹟出現,但他也很清楚,明軍絕非是江寧營的對手,大明朝廷覆滅是遲早的事情,只要能夠最大降服的損傷江寧營的實力,就算是成功了,可滄州之戰的結局,還是大大出乎了皇太極的預料,不僅是明軍損失慘重,就連多爾袞率領的正白旗和鑲白旗,也遭受到了重大的損失。

皇太極不愧是一帶梟雄,他迅速改變了策略,多爾袞在大同駐紮下來,就是他直接下達的命令。要求多爾袞暫時不要返回,駐紮在大同方向,至於說正白旗和鑲白旗的補給問題,皇太極根本就不需要操心,一路的劫掠,多爾袞恐怕是腰纏萬貫了。

之所以要求多爾袞留在大同方向。皇太極是有着自身打算的,他料定了,蘇天成率領江寧營進攻大明京城的時候,遼東一定會出現巨大的變故,到時候就是大清國千載難逢的機會,一旦把握住了這個機會,能夠徹底佔領遼東,佔領關寧錦防線,大清國就有了喘息的根基。就能夠擴大疆土,依據山海關的天險,防禦中原,防禦江寧營,防禦大晉朝廷,也可以進行自身的相關建設,再說了,統一了中原的蘇天成。恐怕也要致力於北方和南方的建設,暫時分不出來精力和時間攻打大清國了。

這個時候。皇太極想到的已經不是佔領中原,而是保住大清國的問題,他很清楚,一旦蘇天成統一了中原,江寧營將變得更爲強大,那個時候。土地貧瘠的大清國,恐怕是難以抗拒的,能夠回到黑山白水之間,就算是萬幸,弄得不好會被徹底剿滅。

皇太極決不允許這等局面的出現。所以他不會袖手旁觀,所以他毅然派出了多爾袞去聯合明軍對付江寧營。

該做的努力全部都做了,沒有能夠阻止江寧營的腳步,那麼皇太極就要按照另外的思路來行動了,坐以待斃可不是皇太極的性格。

皇太極正在與豪格商議的時候,譚泰進入了崇政殿。

這一次譚泰送來的情報,是有關駐紮在天津的江寧營大軍的,江寧營大軍拿下天津之後,暫時沒有準備進攻的跡象,從商賈嘴裡得到的情報,江寧營軍士將在天津過小年,至於說過小年之後有什麼打算,暫時還不知道。

聽了譚泰稟報情況,皇太極的眉頭皺起來了。

他想了想,開口說話了。

“譚泰,去叫賈基涵過來,一同商議事情。”

譚泰沒有感覺到奇怪,賈基涵確實有本事,能夠做出來一些經典的分析。

譚泰離開之後,皇太極對着豪格再次開口了。

“豪格,情況對我大清國不利,朕絕不能夠等候,看來需要辛苦多爾袞了。”

豪格有些不明白,按說江寧營在天津過小年,這是人之常情,對已漢人來說,春節是最爲重要的節日,這個時候安安心心吃頓飯,歇息一下,非常的正常。

皇太極輕輕嘆了一口氣,在重大事情的分析方面,豪格還是存在缺陷的,這種缺陷一下子是補救不起來的,需要個人的睿智和生活的體驗。

“豪格,朕希望江寧營馬上發動進攻,馬上就是春節,從軍士的角度考慮,江寧營的將領也是明白的,總不能夠在大年三十的時候要求軍士發動進攻,故而這種進攻,多半是威脅形式的,但大明朝廷不會這樣看,那個崇禎皇帝也不會這樣看,他們肯定要驚慌,要調集遼東邊軍去抵抗,這樣我大清國的機會就來了啊。”

豪格點點頭,終於明白這裡面的意思了,其實這裡面有時間差,但這個時間差,就是大清國的機會,失去了這個時間差,江寧營做好了準備,急行軍展開對京城的進攻了,大清國恐怕就不一定能夠爭取到機會了。

譚泰和賈基涵進入了崇政殿。

皇太極直接詢問兩人了。

“剛剛得到的情報,朕認爲很重要,你們有什麼體會。”

皇太極的詢問,令譚泰猝不及防,不知道該如何的回答,這也是因爲皇太極問到的問題太寬泛了,譚泰有些摸不着頭腦。

有意思的是,皇太極沒有看着譚泰,而是看着賈基涵,這說明皇太極其實是想着賈基涵來回答這個問題。

皇太極很清楚,諸多情報的分析,重點還是要依靠賈基涵的,譚泰參與分析情報的時間不長,見識也是有限的,想的也沒有賈基涵深遠,加之譚泰長期在戰場上廝殺,思緒很多情況下都是直來直往的,不會拐彎。

賈基涵稍微沉默了一下,很快就開口了。

“皇上,奴才以爲,這個情報對我大清國是不利的。”

皇太極笑了,沒有詢問是什麼原因。

“恩,那你說說,下一步應該如何的應對。”

這個時候,豪格看向賈基涵的眼神,出現了一絲的轉變,這麼長時間以來,賈基涵一直都非常的低調,出面彙報的絕大部分時間,都說呢譚泰負責的,但有些時候,譚泰常常被皇太極問的搭不上話來,這也就說明了,有些情況不是譚泰分析出來的,至少沒有能夠完全掌握情報的來龍去脈。如此低調的賈基涵,倒真的是值得重視的,比起范文程來,這個賈基涵優點算是不少的。

賈基涵稍微頓了一下,緩緩開口了。

“皇上,奴才認爲,我大清國不能夠等候,皇上安排睿親王在大同駐紮,想必就是有所考慮的。”

皇太極仰頭哈哈大笑,站起身來,走到了賈基涵的面前,用力拍了賈基涵的肩膀。

“賈基涵,不錯啊,能夠分析得如此精髓,看樣子你是非常努力的。”

賈基涵的臉上表露出來了惶恐。

“皇上,奴才不敢,這些都是奴才胡思亂想,沒有來得和譚大人商議,奴才也不知道這些分析是不是準確的。”

皇太極看了看豪格與譚泰,意味深長的開口了。

“賈基涵,朕知道你想什麼,漢人的想法要深遠很多,你的擔憂朕是清楚的,不過今後儘量少有這些想法了,有什麼建議,放心大膽說就是了,朕和太子都會給你撐腰的。”

皇太極一語雙關,告誡了譚泰,不要動什麼歪心思,不要有意見,也敲打了賈基涵,不要想得過於複雜了,也不要老是低調,更不要想着隱瞞什麼想法。

回到座位上之後,皇太極的神色變化了。

“多爾袞駐紮在大同,預防的就是江寧營暫時不進攻京城,這樣我大清國豈不是要失去最好的機會,既然蘇天成不想動,那朕就給他幫忙,讓大明朝廷徹底的慌亂起來,這樣大清國纔有機會的,馬上給多爾袞下命令,從大同出發,進逼昌平、順義和通州一帶,直接威脅大明京城,做出來進攻大明京城的姿態,朕不管他採取什麼辦法,總之要讓大明朝廷和大明的那個崇禎皇帝動起來,讓他們不得安寧,最好是能夠激起江寧營迅速趕赴京城。。。”

命令迅速傳達下去了,豪格還是有些不明白,若是多爾袞率領大軍進攻京城,遭遇到江寧營該怎麼辦啊,要知道天津距離北平距離很近,若是江寧營火速趕赴京城一帶,多爾袞豈不是要想着趕緊撤軍的事宜了,到了那個時候,想要撤離北直隸,就不一定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

皇太極不會給譚泰解釋這裡面的原因,但他必須要給豪格說清楚。

“豪格,朕前面說過了,江寧營若是不馬上進攻京城,我大清國就要失去最好的機會,偏偏春節臨近了,這對於我大清國是不利的,朕可不想失去這個機會,讓多爾袞率領大軍進攻大明京城,目的就是要江寧營動起來,創造出來機會,一旦兩路大軍逼近大明京城了,你想想大明朝廷和那個崇禎皇帝,會有什麼舉措,唯有調集遼東邊軍防禦抵抗了,如此我大清國最好的機會就來了,朕可不想繼續拿下什麼廣寧和西平堡等地方,朕看中的是山海關,代善和濟爾哈朗等候在遼河以南,早就可以拿下廣寧和西平堡等地方了,爲什麼遲遲不動,就是要等待機會,直接拿下山海關。。。”(未完待續。。)

第824章 準備(3)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49章 春耕時節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167章 血戰(1)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22章 青樓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560章 變通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1054章 遼東第3章 痛下殺手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29章 從容應對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881章 對決(3)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239章 鉅變第369章 算計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405章 募捐(1)第1013章 誤判?(2)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476章 啓動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728章 江湖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190章 大場景第247章 協調會(1)第775章 海戰(5)
第824章 準備(3)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683章 憤怒和懊悔第1124章 最壞的決定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635章 部署落定第878章 保密的辦法第1257章 史無前例第1236章 敲定細節第545章 核心所在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47章 知府大人召見(2)第489章 當機立斷第561章 總結會議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1031章 面授機宜第718章 精準的分析(1)第1126章 新的起點第221章 誰與爭鋒(1)第49章 春耕時節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1308章 萬國來朝(3)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324章 緊急軍情第167章 血戰(1)第323章 隱患迭生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849章 穩如磐石(2)第1108章 天賜良機(2)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1076章 應對辦法(2)第22章 青樓第1019章 大幕徐徐拉開第1295章 尊嚴之戰(14)第795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1)第560章 變通第1087章 張溥歸心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第218章 女孩子的心思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520章 詳細規劃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1054章 遼東第3章 痛下殺手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29章 從容應對第758章 遼東的變化(2)第1128章 眼見爲實(2)第1231章 大廈將傾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452章 不過如此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522章 千鈞一髮(1)第105章 傳臚大典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881章 對決(3)第359章 一怒爲紅顏(1)第1272章 遼東的整合第1239章 鉅變第369章 算計第562章 新的使命第665章 孫承宗的要求第405章 募捐(1)第1013章 誤判?(2)第385章 殺一儆百第476章 啓動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1205章 聯合作戰第874章 代善的心思第308章 劉宗周歸心第850章 黑山之殤第415章 無所適從(1)第351章 一家人不說兩家話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437章 將信將疑第1228章 天津決戰(7)第875章 濟爾哈朗的困惑第728章 江湖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895章 蘇天成的計謀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222章 誰與爭鋒(2)第1035章 縝密的運籌第982章 臺灣區劃第287章 應對辦法(2)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1220章 滄州血戰(14)第190章 大場景第247章 協調會(1)第775章 海戰(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