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7章 迅雷(2)

駐紮在廣德州城之外的明軍統帥,是一名副總兵,以前是京城京營的副將,雖說來到南直隸,得到了提拔,距離總兵也就是一步之遙,但並不是那麼高興,來到南直隸,要直接面對江寧營,直接面對戰鬥和廝殺,隨時都有送命的危險,和這樣的危險比較起來,提拔就顯得黯然很多了。

軍隊之中的軍官,絕大部分都是軍官之家出身的,至於說軍官的職務,遊擊將軍是一個分水嶺,凡是遊擊將軍以下的,都是底層軍官,一輩子不可能有多大的出息,最後升遷到遊擊將軍這個職務,一直到老死,就算是很不錯了,但越過了遊擊將軍這個職務,成爲了參將之後,那就不一樣了,算是高級武官了,升任成爲總兵的可能性是很大的,加之掛上一些五軍都督府左右都督的職銜,就是大明從一品的武將了,也就升遷到頂點了。

京營裡面的副將,更是大有前途的,可惜這位副將生不逢時,被派到南直隸來了。而且這種內心的埋怨和不舒服,還必須要憋着,武將的身份本來就不怎麼樣,就算是左良玉,總兵的職銜,也是五軍都督府的右都督了,還不是說殺就被殺了。

但主將的情緒,能夠影響下面的軍官,軍官又會影響到下面的軍士,因爲主將的情緒不好,下面的軍士也好不到哪裡去,加之廣德州本來就是南直隸條件一般的地方,不要說蘇州府和揚州府這些地方,就是相鄰的常州府和寧國府,也比這裡強很多了。

上至副總兵,下至普通的軍士,都認爲廣德州這個地方不是很重要。認爲江寧營絕不會從這裡發動進攻,加之前方有苦嶺關這個天然的屏障,衆人也就不是很上心了,就連身在南京的朱由菘和秦三德都有這等的認識了。

隆隆的馬蹄聲響起來的時候,大地開始震顫,衆多的軍士還以爲是打雷了。晴空萬里,怎麼可能有雷聲,等到軍官和軍士反應過來,這是騎兵進攻的時候,一切都晚了。

看着氣勢如虹的騎兵風捲而來,軍營裡面的明軍傻眼了,第一反應是趕緊逃命,沒有誰想到抵抗,也知道抵抗氣勢正猛的騎兵。那是找死。

副總兵走出營房,看見遠遠而來的江寧營騎兵,大腦裡面一片空白,他甚至以爲自己在做夢,江寧營的騎兵是怎麼到這裡來的,駐紮在哭嶺關的一萬軍士幹什麼去了,難道不知道稟報江寧營進攻的消息嗎。

蘇天成的名聲,在京營之中。幾乎被神話了,這也是因爲駐紮在京城的京營。非常清楚江寧營的驍勇,剿滅流寇,大敗後金韃子,幾乎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也是從京營來到南直隸的諸多軍官普遍不高興的原因。

看見衝過來的江寧營騎兵,副總兵甚至忘記了發佈抵抗的命令。傻傻的站着了,他這個時候想到的,是蘇天成真的是成神了,一定是要做皇帝了,要不然江寧營騎兵怎麼可能悄無聲息的越過了苦嶺關。來到廣德州城之外了。

要不是身邊軍官的提醒,或許這位副總兵就會這樣傻站下去了。

軍營裡面已經亂套了,甚至沒有人發射弓箭了,到處都亂竄的軍士,各級的軍官盡力的維持基本的秩序,也在等待副總兵發佈命令。

命令總算是下來了,可惜這個時候,騎兵已經衝到軍營前方來了。

弓箭還來不及發射,馬蹄已經踏上了軍士的身體,慘叫聲早就被馬蹄聲和喊殺聲淹沒了。

又一次一邊倒的屠殺,面對毫無準備的明軍,江寧營的將士可不會手下留情,他們開始了肆無忌憚的衝擊和廝殺,軍營裡面瞬間變成了血海。

無數的明軍慘叫着倒下了,不少的軍士被馬蹄反覆的踐踏,變得面目全非了。

清醒過來的副總兵,知道這個時候組織抵抗是徒勞的,最好的辦法就是趕快帶領大軍前往州城,依靠着州城的城牆抵抗江寧營騎兵,騎兵攻城沒有優勢。

副總兵迅速要求身邊的參將,帶領一萬軍士拼死抵抗江寧營騎兵,不管付出多大的傷亡都要堅持住,其餘的軍士,趕快朝着州城方向撤退,進入州城。

一刻鐘之後,副總兵帶着軍士朝着州城方向狂奔,他暗暗感覺到慶幸,還好那名參將堅決執行了命令,帶領軍士,以自殺式的方式抵抗江寧營騎兵的攻擊。

軍營距離州城四里地左右,一馬平川,按照狂奔的速度,小半個時辰就可以進入州城了,副總兵快馬加鞭,乞求上天保佑,能夠快點進入州城,組織抵抗,同時迅速想南京稟報情況。

距離州城大約還有兩裡地的時候,州城的城牆都能夠清晰的看見了。

隆隆的鼓聲響起來了,道路左右兩邊瞬間涌現出來大量的騎兵,攜帶着迅雷的氣息,朝着大軍衝殺過來了。

副總兵突然間身體開始顫抖了,眼角甚至出現了一滴淚水,他知道一切都完了,江寧營已經做好了一切的準備,軍營裡面有很多的營房,騎兵展開有一定的難度,可在這空曠的地帶,簡直就是騎兵施展的絕佳之地,大軍在這裡遭遇了江寧營騎兵的伏擊,幾乎沒有生還之道了,除了被屠殺和投降之外,沒有其他的選擇。

不過幾分鐘的時間,軍士開始悽慘的哭喊起來,伴隨的是江寧營騎兵的怒吼聲,兩軍已經廝殺在一起了,明軍沒有絲毫的鬥志,不管身邊的軍官如何的怒吼,都是四散逃開。

面對騎兵的時候,四散逃開就等於是找死,抱成一團還有抵抗的希望,還能夠有人活命,四散逃開就等於成爲了活靶子,一個個被輕鬆的幹掉。

少量的騎兵早就被江寧營騎兵衝散了,被剿滅了,剩下的步卒,不可能跑得過戰馬。

戰場上空開始瀰漫着一股血腥氣。

李定國殺的興起,咧開大嘴哈哈大笑了,其實進攻軍營的騎兵,只有五千人,一人雙馬的其實是了不得的,足以令明軍的指揮官出現誤判,另外的一萬騎兵,埋伏在軍營前往州城的道路兩邊,說是埋伏,其實就是選擇最好的進攻地點,等候明軍的到來。

如此的廝殺機會,李定國豈會錯過,下達了進攻命令之後,一馬當先的衝在了前面,甚至都沒有使用燧發槍,直接用鋼刀砍下明軍的頭顱了。

因爲進攻太快,明軍沒有投降的時間,也來不及投降,在騎兵猛烈的衝擊之下,只能夠是逃命,逃得越遠越好。

一萬騎兵面對不足三萬的明軍,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廣德州的知州大人,在城牆上看見了這一幕,仰天長嘆,他根本沒有任何的辦法,城內只有一些巡檢司的軍士,不可能抵抗江寧營將士的進攻,一旦駐紮在軍營的明軍被剿滅,州城也就丟失了,不用負隅頑抗,那是自取其辱。

周圍的官吏建議知州大人趕緊離開州城,知州拒絕了,他不會離開,這個時候離開州城,回到南京去,也不要想着活命了,丟失了州城,駐守在廣德州的明軍全軍覆沒,要是還能夠保住性命,那就是奇蹟了。加之在廣德州城,聽見了很多有關浙江和福建以及山東的情況,甚至親自派人去看過了,覺得跟着蘇天成幹,也是不錯的選擇。

城門早就關閉了,知州在城牆上看着不遠處的廝殺,一動不動,身邊的官吏,大概是明白了,知州大人是不會離開的,一些官吏悄悄的下了城樓,準備離開州城了,他們早就做好了準備,家眷都沒有在這裡了。

知州大人沒有阻攔,誰想着離開就離開。

城外的廝殺還在繼續,城牆上面的很多人都看不下去了,場面太過於血腥了,這不是一般人能夠承受的。

終於有軍士跪下來投降了,說來也怪,跪下的軍士,沒有人繼續追殺了,這一下,更多的軍士跪下了,他們才發現,保命的方式這樣的簡單,只要跪下來,就不會有人斬殺了。

這樣的舉措,導致了明軍的徹底崩潰,本來還有軍士認爲橫豎都是死,不如和江寧營軍士拼命,已經有人組織開始抵抗和廝殺,但因爲有人跪地投降,保住了性命,這種好不容易凝聚起來的鬥志,瞬間崩潰,誰不想着活命啊。

副總兵看着大勢已去,長嘆一聲,拔出寶劍,趁着衆人沒有注意的時候,劃過了脖子,一道鮮血噴濺出來,出去好遠。

副總兵身邊的親兵,來不及阻攔,好幾個親兵也拔出了寶劍,自盡身亡了,也有一些親兵,丟下了手裡的武器,翻身下馬跪在了地上了。

主將自盡身亡,意味着抵抗完全結束了。

李定國看着副總兵的屍首,若有所思,他命令身邊的將士,好好收斂副總兵的屍首,包括那些跟着自盡的親兵,這件事情,他要親自稟報蘇天成,請求厚葬這位副總兵,不管怎麼說,寧願自盡也不投降,這樣的精神是值得敬佩的,也算是戰場上真正的對手了。

廣德州州城的大門已經打開了,這預示着州城的官吏投降了,不準備抵抗了。

李定國沒有馬上進入州城,他要求傳令兵迅速去稟報,自己帶領大軍,守在州城外面。(未完待續。。)

第793章 都不笨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133章 準備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3章 痛下殺手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44章 戰果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791章 偶遇(2)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729章 恩怨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819章 怒氣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26章 眼藥水第57章 下狠手(2)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134章 證據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56章 下狠手(1)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36章 大調整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78章 重要情報第1101章 帝心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42章 人市第391章 慘敗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384章 說情團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421章 佈置第885章 對決(7)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885章 對決(7)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
第793章 都不笨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1207章 滄州血戰(1)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133章 準備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3章 痛下殺手第1133章 目不忍睹(2)第322章 遠慮近憂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980章 收復臺灣(5)第968章 非凡一戰(2)第144章 戰果第1123章 內心冰涼第1271章 預料之中(2)第791章 偶遇(2)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729章 恩怨第48章 渠清澤來了第378章 喜得貴子第1298章 尊嚴之戰(17)第990章 權貴的選擇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678章 這不是小事第819章 怒氣第570章 初步謀劃(2)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96章 特殊的客人第1086章 議和與臣服第126章 眼藥水第57章 下狠手(2)第401章 張溥的建議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134章 證據第352章 洪承疇的詫異第1243章 仁者無敵第56章 下狠手(1)第400章 弘農衛的異動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264章 孫承宗出山第762章 開埠的時間(2)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326章 功敗垂成(2)第542章 處理軍官的藝術第89章 聖心不可測第1092章 夾在中間第215章 明確的態度第136章 大調整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916章 皇太極的隱忍第1237章 皇太極的機會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411章 不好做的決定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931章 消息泄露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753章 收穫的季節第184章 何爲金蟬脫殼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842章 不同的要求(2)第83章 老人的提醒第27章 聲譽和反響第78章 重要情報第1101章 帝心第814章 按要求行事第330章 說做就做第781章 迅雷行動(6)第305章 閆子章 的體會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840章 蘇天成的決定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1296章 尊嚴之戰(15)第42章 人市第391章 慘敗第1027章 無力迴天(5)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384章 說情團第235章 澠池大捷第693章 蘇天成的態度第940章 危險重重(2)第421章 佈置第885章 對決(7)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743章 漢八旗的影響(3)第171章 家裡的學問第885章 對決(7)第947章 原形畢露第695章 太多的問題第620章 皇后娘娘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