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

五月初三,朱由檢收到了蘇天成的密摺。

打開密摺之後,朱由檢無一例外的看到了好消息,大淩河城被收回來了,更加可貴的是,活捉了嶽託和孔有德,要知道,崇禎九年大清立國的時候,這兩人都是親王。

可如此巨大的勝利,沒有令朱由檢特別的高興,他看到了蘇天成後面的稟報,蘇天成給皇太極直接寫信了,至於信的內容,肯定不會有什麼出格的地方。

這一幕,令朱由檢想到了袁崇煥,自己剛剛登基的時候,特別信任袁崇煥,幾乎將軍政大權悉數交付給袁崇煥,袁崇煥需要什麼,朝廷想辦法滿足什麼,但私下裡,袁崇煥也和後金的皇太極通信,不同的是,蘇天成在密摺裡面奏報了。

朱由檢一直都是非常矛盾的。

江寧營發展的速度,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身爲大明皇帝,朱由檢也沒有想到,不過幾年的時間,江寧營發展到八萬人,幾乎是橫掃了北方諸省,徹底剿滅了流寇,令大明內部慢慢的安定下來了,現在到了遼東,很快就收復了大淩河城,徹底鞏固了關寧錦防線。

蘇天成的功勞是不容抹殺的,儘管說剿滅流寇的決戰中,太子朱慈烺參加了,成爲名義上的總指揮,但真正的功勞還是蘇天成的,朝廷裡面的文武大臣也是明白的。

蘇天成立下了這麼大的功勞,朱由檢高興的同時,也是很擔憂的,若是蘇天成有了異心,該當如何,大明豈不是處於風雨飄渺之中了。

朱由檢努力不要自己產生這樣的想法,但這種念頭總是喜歡冒出來,揮之不去,加之朝廷裡面也有一些大臣。暗地裡提醒,要求限制蘇天成的權力,或者將蘇天成和江寧營割裂開來,或者將蘇天成調到京城來。

從大明的發展出發,朱由檢是不會這樣做的,這等於是自毀江山,後金依舊是虎視眈眈。如此的情況下,變相的處置沒有出現任何錯誤的蘇天成,豈不是令天下人都寒心了,到時候朝廷裡面,恐怕是真的無人了。

有賴於蘇天成建立下來的功勞,這些年。朱由檢總算是不用擔驚受怕了,大明內部慢慢穩定了,剩下的就是後金的問題,儘管說後金目前是非常強大的,但朱由檢還是有信心的,憑着蘇天成的能力、江寧營的驍勇,滅掉後金是遲早的事情。

這一次。蘇天成給皇太極寫信的事情,觸動了朱由檢的神經。

江寧營監軍秦三德的密摺是很多的,詳細稟報了蘇天成的所有情況,從秦三德獲知的情況來看,蘇天成的確是沒有問題的,平時的一言一行都很是正常,而且蘇天成有着一個最大的優點,就是考慮一件事情的時候。心無旁騖,剿滅流寇的時候,所有的心思都撲在上面了,面對後金的時候,時時刻刻想到的是佈局,想到的是一步步削弱後金,想到的是機會成熟之後。徹底的剿滅後金,至於說和朝廷大臣之間的關係,包括和邊軍將領的關係,都是很正常的。沒有刻意的去拉攏。

和蘇天成接觸的次數也不少了,朱由檢的內心,是非常欣賞蘇天成的,這種默契來自於心靈的溝通,不是言語可以表達出來的,蘇天成剿滅流寇的時候,爲了避嫌,請求太子朱慈烺出面,其實就是表明了態度,這說明蘇天成也認識到這個問題了。

頭想的有些疼了,朱由檢扭了扭脖子,蘇天成和江寧營取得太多的勝利了,所以說,朱由檢也變得冷靜很多了,除非是蘇天成和江寧營徹底剿滅了後金,那個時候,纔是狂喜的時刻,現在還是需要穩住的。

身後的王承恩,一直都是弓着腰的,輕輕的搖着扇子。

今年的天時不錯,就是熱的有些早了,京城依舊開始感覺到燥熱,特別是養心殿裡面,冬天陰冷、夏天潮熱,工部曾經建議,對宮殿進行一次大規模的裝修,朱由檢否定了這個意見,以前是沒有銀子,現在也是缺銀子,去年南方不少地方,也遭遇了災害,請求救濟的摺子不少,戶部依舊沒有多少的餘錢,但和崇禎六年以前比較起來,寬裕很多了。

“皇上,您要保重身體,不要太操勞了。”

王承恩永遠是忠心耿耿的,相處了這麼多年,朱由檢更加的信任王承恩,可以說,滿朝的文武大臣,朱由檢最爲信任的就是王承恩了,他將王承恩看做了自家人。

“這是蘇天成送來的密摺,你看看吧。”

王承恩小心的接過了摺子,仔細看起來,他看的速度很快,皇上既然要求他看摺子,也就是想着聽聽他的意見的。

看完摺子之後,王承恩趕忙走到了皇上的對面跪下了。

“奴婢賀喜皇上,大淩河城收回來了,北邊無憂了,擒獲了叛將孔有德,山東萊州的軍民可以安心了,擒獲了嶽託,後金韃子該要害怕了。”

“好了,這些好話都不需要說了,你就說說後面的事情,蘇天成給皇太極寫信的事情,朕心裡總不是滋味啊。”

王承恩的心裡咯噔了一下,他和蘇天成的關係是很不錯的,因爲蘇天成的緣故,他和內閣首輔孫承宗的關係也不錯,朝廷的大臣,對太監的看法慢慢發生了改變,這一切與蘇天成和孫承宗等人,有着莫大的關係,這麼多年以來,他總是想着幫蘇天成說好話的,但說話的方式也要注意,不能夠引起皇上的疑心,否則就有反作用了。

“皇上,奴婢一時間想不到這裡面的好壞啊,只是有着本能的感覺。”

“說說你的感覺吧。”

“奴婢覺得,蘇大人肯定是獲得了這次的勝利,想着羞辱一下後金的皇太極的。”

“哦,你怎麼會有這等的感覺啊。”

“皇上,奴婢以爲,蘇大人的年紀不大,還未到而立之年,這些年以來,一直都是刻意低調,不管是在地方上,還是到京城來了,時時刻刻都在壓抑本性,就是剿滅了流寇之後,也是全力推脫功勞,這壓抑的時間長了,總是要找地方發泄出來的,這一次到了遼東,順利的拿下大淩河城了,回到京城依舊是要低調的,所以說,給皇太極寫信,羞辱一番,也好出出風頭的。”

朱由檢仔細思索了一會,臉上露出了笑容。

“有道理啊,朕自登基以來,何嘗不是這樣的心情啊,時時刻刻壓抑自身,很多的時候,脾氣都沒有地方發啊,看來蘇愛卿也遇見這樣的情況了,只是朕忽然想到了袁崇煥啊。”

王承恩的臉色有些發白,這次說話很是乾脆了。

“皇上,奴婢以爲,袁崇煥這個逆賊,和蘇大人是不能夠比較的,奴婢一直都記得,袁崇煥是很高調的,依仗當年守住了寧遠城,就高高自大了,在皇上的面前誇下了海口,五年之內剿滅後金,平定遼東,結果後金韃子都打到京城腳下來了,他卻毫不知情,袁崇煥和後金皇太極通信,是私下裡的,沒有稟報,蘇大人稟報了皇上,詳細說明了原因,奴婢以爲,蘇大人出風頭的同時,還是爲着大局考慮的。”

“朕知道,蘇愛卿和袁崇煥是不一樣的,好了,朕想着休息一下了,明日,嶽託和孔有德就要押送到京城來了,朕還要精神些,好好看看這個孔有德,這個亂臣賊子,殺害我那麼多的軍民,朕恨不得對其千刀萬剮。”

送朱由檢去休息之後,王承恩的額頭上面,冒出了汗滴,倒不是感覺到氣候炎熱,而是爲蘇天成擔心,在朱由檢身邊這麼多年了,王承恩的一門心思,全部都在朱由檢的身上,朱由檢登基以來所受的苦,他都是看在眼裡的,朝廷之中的大臣,明爭暗鬥,都是爲了各自的利益,他也是清楚的,好不容易出現了蘇天成,力挽狂瀾,硬生生的拼出來了一番大好局面,這個時候,朱由檢要是懷疑蘇天成,以至於對蘇天成動手了,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他是很清楚的,說不定此舉出現之後,大明真的會大亂的。

所以說,站在朱由檢的角度考慮,必須是要護住蘇天成的,蘇天成不能夠有閃失,至於說大明穩定之後,如何處理這樣的事情,那是另外的考慮了。

蘇天成能夠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收復大淩河城,已經成爲了大明在遼東的定海神針了,不客氣的說,只要蘇天成守在遼東,後金就不敢輕舉妄動,大明就是穩定的,就算是內部出現一些問題,也是能夠應付的。

朝廷裡面,有一些人,暗地裡攻擊蘇天成,王承恩是知道的,這也是一種平衡的局面,不可能一家獨大的,有人盯着蘇天成,皇上也放心一些,免得今後的局面不好控制,王承恩更是知道,皇上暗地裡是支持這一股力量的。

這帝王心術,不是王承恩能夠揣測的,他的想法很是簡單,只要皇上能夠心情愉快,大明能夠穩定,其餘的事情,不需要考慮那麼多,也是從這個角度出發,王承恩是支持蘇天成的。

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616章 理還亂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369章 算計第157章 遇匪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879章 對決(1)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771章 海戰(1)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273章 麻煩事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728章 江湖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54章 遇險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318章 大比武(3)第106章 禮儀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1117章 硬骨頭(2)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754章 造船廠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105章 自作孽(1)第495章 宿命論(4)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417章 訓斥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1283章 太子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809章 前兆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1015章 誤判?(4)
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576章 白桿兵的慘敗(4)第889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4)第973章 臺灣的重要第1193章 鐵血面容第1262章 祭天祭地儀式(2)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891章 渠清澤的緊張第731章 威海港口第1046章 陽謀和陰謀第1058章 必須堅持第999章 分析局勢(2)第616章 理還亂第680章 突然襲擊第1056章 無法預料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369章 算計第157章 遇匪第1055章 不吃乾飯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879章 對決(1)第1150章 歷史性的轉變(1)第226章 內部的安定第183章 朝會上的動搖第751章 意外的收穫第771章 海戰(1)第63章 神秘隊伍(2)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450章 首戰必勝(1)第273章 麻煩事第787章 朱由檢的態度第642章 各方準備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825章 不是小事情第161章 如何賑災第333章 歷史的轉彎第728章 江湖第1278章 科舉考試(2)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54章 遇險第1161章 新政的轟動第429章 應對大饑荒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219章 不敢忘卻第1181章 強將手下無弱兵(1)第430章 妥善佈置第1120章 穩定的辦法第318章 大比武(3)第106章 禮儀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245章 凸顯的矛盾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1117章 硬骨頭(2)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527章 草原新秩序第198章 巡檢司軍士的氣勢第443章 排兵佈陣第255章 預料之外第986章 濟爾哈朗的遠見第865章 遼東的怪局第97章 會試恩師(1)第707章 孫承宗的努力(1)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808章 洪承疇的糾結第730章 登州和萊州第754章 造船廠第924章 皇太極的目的第1105章 自作孽(1)第495章 宿命論(4)第188章 官吏也要吃飯第393章 英雄所見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417章 訓斥第432章 朱由檢的決定第1178章 錢謙益的糊塗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636章 叛徒心理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267章 知己知彼第1283章 太子第457章 巨大的震撼第809章 前兆第1284章 尊嚴之戰(1)第103章 授官風波(2)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24章 動口也動手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1110章 天災帶來機會第1172章 如雷轟頂第1015章 誤判?(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