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對峙的開始

這一次的辯論,蘇天成絲毫不敢小覷,士子的力量是無窮的,他們能夠在民間造成巨大的震動,有些時候,朝廷也需要注意這樣的聲音,比如說崇禎十四年,周延儒再次進入內閣,成爲內閣首輔,就是依靠東林黨、復社和張溥等出力的。

當然了,自己穿越到大明朝來,就有着足夠的信心,改變這一切,不管怎麼說,紫金樑、老回回、不沾泥命喪他的手裡,這已經是改寫歷史了,相信隨着時間的推移,改變的事情,會越來越多的。

作爲一個穿越人士,經過這幾年的拼搏和實踐,蘇天成最大的願望,就是讓中華民族屹立在世界的巔峰,如今的基垂是不錯的,至少大明朝在全世界的範圍內,代表着先進,就和幾百年之後,某個超級大國一樣,只是這種潛能,完全消耗在了內憂外困方面。

但這樣的改變,不是一蹴而就,不是嘴上說說就可以了,關鍵還是在於做出來改變歷史進程的事情,這個過程中,輿論的力量,不能夠忽視。

張溥、錢謙益以及黃道周等人,都是代表着一種力量的,他們的身後,有着大批的追隨者,這些人搖旗吶喊的本事很不錯,而且與朝廷裡面的官員,也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一旦被他們所污衊,後面的日子不好過,至少自己要花費大量的心思,應對這諧心的事情。

輿論和宣傳的作用是無窮的,特別是在這樣的時代。讀書人不多,朝政完全被讀書人把持。民衆的文化素質,普遍是偏低的,他們沒有多少的辨別能力,對士紳有着一種天然的崇拜和尊敬,相信官員士紳說出來的話,就是真理。

普通民衆,更不知道維護自身的權益,農民起義軍只是最爲極端和暴力的一種維權方式。一旦這種方式成氣候了,對社會發展造成的破壞,令人難以置信,他們通過血腥的手段,獲得了政權,稍有成就之後,洋洋自得。醉心於享受,過着更加奢侈腐敗的生活,最終以更快的速度,失去民衆的支持。

如何獲得輿論的支持,成爲了蘇天成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說到底,這就是統一戰線的問題。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

當初之所以不想結社,也是因爲自己是朝廷的官員,不能夠出面做這樣的事情,比如東林黨的顧憲成、錢謙益,復社的張溥等人。都是辭去了官職之後,才能夠大肆結社的。

經過了和張溥的辯論之後。蘇天成愈發認識到了,必須要組織一個社團,團結大部分的讀書人,這個社團的宗旨,非常明確,就是關心和議論朝政的,在效忠皇上的基礎上,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用這個能夠得到皇上直接支持的社團,來擊垮東林黨、復社等社團,不是太困難的事情,畢竟讀書人的願望,還是想着展現自身的能力,就算是不能夠直接進入朝廷爲官,能夠提出來一些意見建議,被朝廷採納,在他們看來,也是非常榮耀的事情。

當然了,這個社團的領導人,必須是德高望重的,自己不合適,畢竟是朝廷官員。

一個人的名字,進入了蘇天成的腦海,賦閒在家的孫承宗。

孫承宗是萬曆年間的殿試榜眼,曾經是明熹宗朱由檢的老師,在朝廷之內的威望是非常高的,就是魏忠賢專權的時候,也想着拉攏孫承宗。

孫承宗的仕途極爲坎坷,兩次被排擠下臺,特別是崇禎四年,擔任遼東經略的時候,因爲大淩河兵敗,引起了朝廷內部的互相傾軋,被迫辭職。

但孫承宗抗擊後金的戰功,舉朝皆知。

這樣的人來擔任社團的領袖,一定是衆望所歸,什麼錢謙益、張溥等人,根本沒有資格與孫承宗較勁的。

這裡面的工作,也是好做的,只要皇上支持,憑着自己的說辭,孫承宗一定會欣然同意的,孫承宗本來就在家裡著書立說,能夠成爲諸多讀書人的老師,那是很榮耀的事情,對於做學問,也是很有利的。

就在蘇天成還在籌劃如何達到目的的時候,他與張溥之間的辯論,已經引發了軒然大波了,南直隸的士子開始圍繞這個話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

這一次的爭論,來的很是突然,超乎所有人的想象,以至於這一次的辯論思潮,促使蘇天成下定決心,加快了做事情的步伐。

傳出去這一次辯論內容的,是黃廷平、易禮高和鄒平章。

他們當然認爲,張溥堅持的觀點,是正確的,蘇天成就是一派胡言,所以說,在講述辯論內容的時候,想方設法的貶低蘇天成。

可他們沒有想到的是,這個時候,黃道周站出來了,還原了當天辯論的情形,而且在東林書院授課的時候,原原本本的講述了辯論的內容。不僅如此,黃道周還要求諸多的學子,認真思索,看看這一場的辯論,究竟應該怎麼看。

東林四公子,因爲劉雲清毅然離開,投奔了蘇天成,已經在應天府乃至於南直隸,引發了一定的反響,他們的聲譽就不是很好了,這一次,剩餘的東林三公子,在傳播消息的過程中,故意貶低蘇天成,有着泄私憤的意思,引發了黃道周的不滿,站出來澄清了事實,這更加令大家看不慣東林三公子了。

要知道,學子的骨頭是很硬的,最爲看不慣的,就是背後中傷的做法,蘇天成和張溥之間的辯論,這該是多大的事情,參加的人還有錢謙益和黃道周,面對如此重要的事情,東林三公子都敢於隨便說,更不要說其他的事情了,有人覺得,難怪東林四公子爲首的劉雲清,毅然離開,投奔了蘇天成,可見在品行的比較上面,三公子是輸了一籌的。

這一次的討論,有些奇怪,沒有出現一邊倒的情況,按照張溥、錢謙益等人的影響,南直隸的學子,要毫無疑問支持他們的,至於說蘇天成,雖然文采出衆,但和學子的接觸,畢竟不多,在學子中間的影響,相對還是小了很多的。

或許是黃道周顯示出來了不同的態度,但更爲關鍵的是,南京兵部尚書、直浙總督、參贊軍務範景文,在一次講話的時候表態了,他的話語,居然是支持蘇天成的,這就令衆人開始沉思了。

在官場上,範景文的影響是非同一般的,也是諸多的學子所推崇的。

於是,南直隸的士子,分爲了兩大陣營,一邊是支持張溥和錢謙益的,一邊是支持蘇天成的,兩派學子爭得面紅耳赤,常常讓雙方都下不來臺。

這一切的情況,終於引起了蘇天成的注意。

他已經請渠清澤幫忙了,在給上面的奏摺中間,提出來了面聖的事情,時間安排上面,必須要儘快,這一次,他下定決心了,和朱由檢好好的談一談,無論如何,都是要說動朱由檢支持自己的。

自己與張溥之間的辯論,引發了南直隸士子的爭論,這是出乎預料的,畢竟當天到四海酒樓的,就是那麼幾個人,渠清澤和王大治是絕對不會說的,至於說張溥、錢謙益和黃道周,因爲身份的關係,也不會隨便說,剩下就是黃廷平、易禮高和鄒平章了。

想到鄒平章那樣的性格,蘇天成暗暗嘆氣,年輕人具有這樣的性格,沒有什麼稀奇的,穿越之前,自己年輕的時候,有些性格,還要厲害,只不過經歷了這次的穿越,成熟穩重了很多,肩負的責任也不相同了。

負責去打探消息的蘇俊,來到了三堂。

“大人,屬下打聽清楚了,上元縣、江寧縣的士子,包括諸多的士紳富戶,確實在議論和爭論您與張溥之間的辯論,泄露四海酒樓辯論事宜的,是東林三公子,他們胡言亂語,沒有按照實際情況,引發了黃道周大人的不滿,黃大人站出來說話了,原原本本說了當日的辯論,如今,東林三公子爲衆多的士子唾棄啊。”

看着蘇俊興奮的表情,蘇天成面帶微笑開口了。

“蘇俊,辛苦你了,還有什麼消息啊。”

“對了,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據說範大人在得知這件事情之後,有過表態,他的意見,是支持您的,範大人的表態,在士子中間,引發了很大的反響。”

蘇天成的神色,有些嚴肅了。

“哦,原來有這樣的事情啊,那你是否打聽到,如今的辯論情況,究竟怎麼樣了。”

“這個,屬下還不是很清楚,聽說是旗鼓相當,畢竟好多的士子,要麼就是東林書院的學生,要麼就是復社的成員。”

“好了,我知道了,這段時間,你重點去打聽一下,看看這場討論,究竟是哪一方佔據上風,不要有什麼顧忌,儘管實話實說。”

看着蘇俊離開之後,蘇天成的神情更加的嚴肅了,這樣的辯論和討論,可不能夠小看,這是一次改變歷史發展的重大機會,衆多士子的認識,在慢慢開始發生改變了,要說讀書人中間,真正的富裕戶,也不是很多的,大部分的人,還是渴望公平正義的。(未完待續。

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190章 大場景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123章 唐海泰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646章 夜襲(1)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1187章 行動(4)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420章 頭疼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45章 租子第78章 重要情報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698章 大遷移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773章 海戰(3)第1101章 帝心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405章 募捐(1)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236章 擴軍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1273章 驚奇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792章 偶遇(3)第79章 回家之後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
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609章 最快的聖旨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557章 穩定性之重要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43章 護院的誕生第768章 戰鬥部署第190章 大場景第346章 婚禮照常進行第1096章 口服心服(2)第123章 唐海泰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835章 推遲進攻第260章 再次進京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1036章 表面的統一(1)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593章 鬥智鬥勇第646章 夜襲(1)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508章 艱難的起步第659章 城內廝殺第673章 皇太極的提醒第1010章 魚與熊掌的關係第356章 飛來橫禍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574章 白桿兵的慘敗(2)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212章 再遇吳三桂第559章 相應的佈置第927章 兩線出擊?第898章 下一步的計劃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298章 秦三德的暗示(1)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第175章 忠心最重要第1187章 行動(4)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1053章 張鳳翼的選擇第420章 頭疼第301章 盧天明的認識第1246章 生死考驗(1)第650章 恨鐵不成鋼(1)第293章 柳敬亭的能力第408章 疏通黃河第45章 租子第78章 重要情報第957章 草原之殤3第698章 大遷移第403章 不能遺忘的事情(2)第484章 不同意見第312章 霸氣外露第907章 皇太極的誓言(2)第266章 改進的必要第565章 太子出山第320章 脫穎而出(2)第855章 旅順大捷(1)第1223章 天津決戰(2)第773章 海戰(3)第1101章 帝心第169章 原來如此第15章 用人的辦法第1177章 內訌的代價(3)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405章 募捐(1)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1003章 營造氛圍第236章 擴軍第146章 斂財之道第1273章 驚奇第111章 舌戰孫傳庭第440章 有關江寧營的安排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1235章 奇怪的情況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170章 朱審馨的心思第341章 血色殘陽(6)第792章 偶遇(3)第79章 回家之後第101章 歷史的重演第244章 專訪貧困戶第938章 發現端倪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857章 軍令如山第963章 草原之殤9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784章 重要的決定第904章 朱審馨的顧慮第1267章 創辦銀行與發行紙幣(1)第379章 各懷心思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4章 清晰的計劃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1144章 自我毀滅的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