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7章 兩線出擊?

大明政客sodu

(感謝人老啦投出了寶貴的月票,感謝815書蟲投出了寶貴的評價票,感謝不左不右選擇走中間路線的打賞,謝謝了。)

將嶽高峰調到登州,到威海衛碼頭去做事情,這是蘇天成直接做出來的決定,嶽高峰的能力不錯,很是靈活,在威海衛碼頭,一定能夠發揮出來更大的作用,威海衛碼頭的受益,在很短的時間之內,就超過了安寧堡和靖邊的互市,這也是必然的情況,威海衛碼頭是大明朝廷唯一允許進行商貿交易的地方,面對的是諸多的海外商船,包括一部分的內陸的商船,互市針對的,主要還是蒙古部落,只不過互市有着重要的穩定作用,也是不能夠忽視的,若不是考慮到互市的重要,蘇天成甚至會將宋思軍抽調回來。

蘇天成很少關注安寧堡和靖邊的事宜,這也是因爲孫元坤和宋思軍等人,有着很不錯的能力,將互市維持的很好,至於說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出現的這樣那樣的問題,有着必然的因素,這不是孫元坤等人能夠預防和制止的。

官場上,蘇天成有了不少的同盟和依靠,譬如說在京城的朱審烜、鹿善繼、黃道周、徐爾一、董昌、鄭芝龍等人,在大同的秦良玉、遼東的盧象升、陝西的朱由菘等人,至於說和蘇天成關係密切的,有着不一般關係的張溥、吳偉業、閆子章等人,前途更是不錯,張溥已經是河南的布政使,吳偉業和閆子章依舊是知府,不過按照目前的態勢發展,最終也是要得到提拔的,這些關係。基本構成了一張關係網。

至於說蘇天成的心腹,人就更多了,包括洪承疇、渠清澤、畢懋康等人,這些人都是聽從蘇天成的安排的,而且這些人,也不是完全都在蘇天成的身邊。比如說孫思宗、孫思明等人,就是在各地擔任職務的,當然,集聚的蘇天成身邊的人是最多的。

有了這樣一層龐大的關係,蘇天成做事情也順利很多,也能夠得到更多的呼應,若是用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恐怕有人會認爲,蘇天成就是想着造反。條件也是很成熟的。

蘇天成也不是沒有自身的打算,花費了巨大的精力,打造不一般的登州、萊州和青州,就是他爲自身訂造的落腳地方,不過這裡距離京城有些近,若是有朝一日,他與皇權發生了巨大的衝突,這裡很有可能爆發戰役。進而影響到了整個的大明王朝,早在準備後路的時候。蘇天成考慮的地方,就是臺灣,那裡是最合適的地方,遠離京城,中間隔着大海,臺灣是大明朝的領土。但自己若是到了臺灣,可以最大程度的避免與京城的衝突,按照如今的信息條件,自己就是在臺灣做出來什麼出格的事情,京城也是不可能知道的。

這樣的想法。蘇天成一直都是悶在心裡的,對誰都不會透露,但他感覺到,依照封建王朝的發展路徑,自己是不可能完全避開與皇權的衝突的,一旦大明王朝徹底的穩定下來了,不需要征伐和廝殺了,那個時候,朱由檢就是有着天大的肚量,也難以容納他了。

當然,收復臺灣,不僅僅是爲了打造基地,不僅僅是爲了自身有着能夠容身的地方,更主要的是維護和頇實大明王朝的海權。大明王朝曾經的屬國是很多的,到了現在,除開朝鮮剛剛來朝拜,其餘的屬國,基本都脫離了大明王朝的勢力範圍,有些是迫於無奈,有些是自身強大了,開始想着獨立了。這種情況是不能夠容忍的。

嶽高峰來到登州之後,帶來了宋思軍的親筆信,有關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事宜,嶽高峰也詳細稟報了。

一同聽嶽高峰稟報的,還有洪承疇和渠清澤。

兩人最近有些心煩,大明朝廷與後金韃子的談判事宜,已經確定下來了,這個時候,江寧營是不可能直接進攻蓋州、耀州和海州等地了,遼東也趨於平靜,兩人百分之百的斷定,談判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只不過是耽誤時間,臺灣和蒙古的事宜,有些迫在眉睫的滋味了,看樣子蘇天成是準備在這兩個地方發動戰鬥了,不知道這樣的戰鬥,會持續多長的時間,更不知道來日江寧營要與後金韃子展開大規模的、你死我活的廝殺的時候,江寧營是不是能夠做好準備,會不會被臺灣和蒙古的事情,牽涉到絕大部分的精力。

嶽高峰詳細稟報情況之後,被帶下去歇息了,一天之後,他就要到威海衛的市舶司去上任了,從進入到青州的時候,嶽高峰就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青州府城,包括登州的情形,令他感覺到了吃驚,這裡的繁華程度,遠遠超過了安寧堡和靖邊一帶,一路走來,包括北直隸一帶,都比不上這裡的。

嶽高峰長期在安寧堡和靖邊,對於商貿上面的事宜,非常的熟悉了,他來到了青州和登州,憑着職業的敏感,覺察到這裡的商貿,不是一般的繁華,恐怕整個的大明地界,還沒有哪裡的商賈有這裡的多和富裕。

“洪大人,渠大人,說說你們的意見。”

依舊是洪承疇首先開口。

“大人,下官覺得,臺灣與蒙古兩個地方,距離遙遠,江寧營若是要參與到這兩場戰鬥之中,必然面臨着兩線作戰的局面,特別是蒙古草原的戰鬥,恐非短時間之內可以完結,下官的意思,江寧營可以首先剿滅佔據臺灣的荷蘭人,接下來根據蒙古草原的戰局,決定是不是參與到戰鬥之中去,至於說安寧堡和靖邊的互市,可以加強保護,下官認爲,隨着戰局的鋪開,互市的作用愈發的巨大,草原部落是不會破壞安寧堡和靖邊的互市的。”

洪承疇說完之後,渠清澤接着開口了。

“大人,下官贊同洪大人的意見,草原作戰,有着很大的特殊性,江寧營若是深入到草原,不熟悉地形的情況下,可能會遭遇到一些不必要的損失,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的力量很是雄厚,可以讓他們首先開始廝殺,若是他們能夠稱霸草原,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若是他們遭遇到困難了,江寧營出兵援助,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蘇天成面容嚴肅,搖頭開口了。

“臺灣的戰鬥,我暫時不說,你們關於草原部落的戰鬥,忽略了兩個最爲重要的事宜,第一是後金韃子會不會在這個時候派兵參戰,後金與我大明朝要進行談判,皇太極清楚,此時此刻我們是不會進攻的,這樣他可以放心大膽的抽調軍士參與到蒙古部落的戰鬥之中,這樣的情況下,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很有可能出於劣勢。”

“第二個問題,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日漸強大起來了,他們難道就沒有野心嗎,恐怕他們單獨征服大草原的時候,就是脫離我大明朝的時候,所以說,草原的征伐,我大明朝廷是必須要插手的,而且要掌握主動權,讓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聽從我大明朝廷的安排,只有這樣,朝廷才能夠繼續控制兩個部落的,最終才能夠控制整個的草原。”

洪承疇和渠清澤點頭,不過他們也擔心,兩線作戰,補給方面的難度大,而且兩線做好協調的難度是更大的。若是蘇天成做出了兩線作戰的準備,那就需要不短的時間來準備了。

“征伐臺灣,參與到草原的作戰,這是我們必須要着手開始準備的兩件事情,兩件事情都是大事情,都不能夠耽誤了,有關的糧草籌備和情報工作,都要抓緊了。”

“我們還要有一種思想準備,那就是江寧營插手蒙古部落之間的爭鬥,恐怕後金的皇太極,也不會善罷甘休,很大的可能是要參與到廝殺之中的,這樣我江寧營就有可能與後金韃子在草原上展開廝殺,明面上的進攻暫時停止了,可暗地裡的爭鬥,絕不會停下來。”

只要能夠和後金韃子展開廝殺,洪承疇都是滿懷信心的,上一次剿滅正紅旗韃子的戰鬥,極大的鼓舞了江寧營的將士,如今江寧營在登州、萊州和青州的招募軍士的工作,進行的非常的順利,報名的人絡繹不絕,只不過江寧營的要求是很嚴格的,按照蘇天成的想法,駐守登州、萊州和青州的將士,保持在兩萬人的規模,能夠外出征伐的將士,保持在十萬人的規模,因爲宣州戰役,江寧營損失了近一萬人,目前需要招募的軍士,接近兩萬人。

江寧營成爲了大明朝最爲驍勇的軍隊,必然引發多方面的關注,在招募軍士的事宜方面,需要特別的謹慎,否則會惹出來不少的麻煩,這方面,洪承疇和渠清澤心知肚明瞭,做任何的事情都是很小心的。

目前的招募工作,接近尾聲了,新招募的軍士,訓練正在進行,多年的征伐,江寧營總結出來了不少提高將士戰鬥力的經驗,最爲有效的經驗,還是參與到真正的廝殺之中,那種環境之下鍛煉出來的將士,纔算的上是真正合格的將士。(未完待續。。)

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92章 會試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413章 羣英會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1186章 行動(3)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33章 精心策劃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113章 離去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629章 巡視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113章 離去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231章 大婚第114章 在路上(1)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1165章 苦嶺關第49章 春耕時節第35章 蠢笨如豬第45章 租子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60章 震動第1013章 誤判?(2)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321章 聖旨下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1252章 北平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754章 造船廠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165章 劉鐵漢第1013章 誤判?(2)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494章 宿命論(3)第240章 故人來(2)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273章 麻煩事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682章 屠城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
第1241章 史可法的決斷(2)第180章 無心插柳第513章 運動的定義(2)第92章 會試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687章 不惜代價第1094章 兵不血刃第413章 羣英會第306章 尚未了結的承諾第1214章 滄州血戰(8)第1186章 行動(3)第1028章 無力迴天(6)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1254章 別有一番滋味第33章 精心策劃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631章 重要會議第113章 離去第750章 睿智的體現第540章 互市的規模第10章 下人的規矩第582章 不能平靜第516章 機會還是陷井(2)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163章 不爲所動第629章 巡視第1044章 不該有的決定第433章 你該注意一下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113章 離去第1245章 守住山海關第18章 詳細的計劃第602章 血戰夔州府城(6)第231章 大婚第114章 在路上(1)第517章 互市的警報(1)第464章 必須做出來的決定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778章 收復臺灣(3)第913章 精密佈置第908章 皇太極的誓言(3)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1165章 苦嶺關第49章 春耕時節第35章 蠢笨如豬第45章 租子第243章 秋收的計劃第613章 平定流寇(2)第28章 劉大華的邀請第701章 皇太極的計謀第1103章 我行我素第952章 懷柔之心第991章 穩住局面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1138章 滅你九族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834章 無力阻止第60章 震動第1013章 誤判?(2)第1259章 緊迫的事情第853章 祖大弼的決絕(2)第1302章 尊嚴之戰(21)第319章 脫穎而出(1)第1208章 滄州血戰(2)第1047章 對峙的開始第299章 秦三德的暗示(2)第313章 流年不利(1)第321章 聖旨下第178章 可惜我不怕(1)第1252章 北平第1001章 情報的利用第468章 不能夠饒恕第920章 蘇天成的猶豫第1176章 內訌的代價(2)第364章 基本情況第131章 初次碰撞第754章 造船廠第563章 不一般的囑託第812章 正合我意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35章 你看着辦第165章 劉鐵漢第1013章 誤判?(2)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309章 江寧營的情況第494章 宿命論(3)第240章 故人來(2)第409章 以身作則第983章 序幕拉開第273章 麻煩事第94章 老人的身份第526章 謎一樣的達烏爾族部落第969章 非凡一戰(3)第682章 屠城第1131章 軟硬兼施第649章 真正的目的第628章 當務之急第1000章 分析局勢(3)第1199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1073章 遼東決戰(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