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

面聖非常成功,從一定的意義上來說,陝西成爲了大明朝的特區,諸多的改革措施,都將在陝西省實施,這是難以想象的,要知道,陝西的貧窮與動盪,是非常出名的,能夠維持陝西的穩定,就非常不錯了,朝中大臣都知道,陝西面臨兩個方面的難題,其一是流寇的騷擾劫掠,其二是邊關的穩定,沒有誰會想到,短短几個月時間,蘇天成和江寧營居然能夠穩定住陝西,趕跑了流寇,降服了關外的蒙古最爲兇悍的部落。

可這次的面聖,還是有一個核心問題沒有解決,那就是如何對待士紳富戶的問題。

按照蘇天成的考慮,士紳富戶與老百姓一樣,同樣需要繳納賦稅,而且還要比老百姓多繳納賦稅,有錢了就需要多做出來一些貢獻,但這個問題,朱由檢含糊過去了,沒有提出來討論,包括溫體仁等人,也沒有就這個問題,展開辯論,很顯然,皇上不想討論這個問題,牽涉的面太大了,恐怕引起大規模的反彈。

蘇天成再次回到家裡。

京城裡面的諸多議論,令朱審馨等人非常擔心,幾乎到了食不甘味的程度,若是蘇天成出現了什麼麻煩,這個家根本就無法維持,再說了,朱審馨的哥哥晉王朱審烜也在陝西做官,這要倒黴,肯定是一起的,蘇天成回家之後,打消了衆人的疑慮,歡笑重新來到家裡。

蘇天成很是感慨,做官就是這樣。時時刻刻提心吊膽,朱由檢急功近利。總是想着一夜之間,就建成羅馬,儘管是遭遇了諸多的打擊,可一旦出現機會了,還是顯露出來急躁的情緒,好的方面,朱由檢開始變得強勢了,少了過去的優柔寡斷、哭哭啼啼。不好的方面,欲速則不達,大明朝要產生根本性的變化,必須從制度上面着手,朱由檢明白這一點,就是不敢有所動作。

目前的實際情況,確實不能夠有大的動作。流寇逃到四川凝聚力量了,後金韃子的實力依舊雄厚,大明朝的老百姓,還在爲了吃飽肚子苦苦掙扎,朝廷裡面的黨爭,官吏的高高在上、不關心老百姓。甚至與官吏的貪墨,這些問題,若是不能夠得到基本的解決,談不上大發展的事情。

蘇天成還得到了一些消息,李自成到了四川之後。發展的很不錯,四川山大人稀。那裡的官府,對老百姓很苛刻,李自成到了四川之後,低調發展,贏得了不少老百姓的支持和擁護,鹿善繼雖然調集大軍進行圍剿,可收效甚微,沒有取得大的勝利,就算是川中的巾幗英豪秦良玉,也沒有很好的辦法。

“夫君,孫大人來了。”

“哦,快,你我一同到大門處去迎接。”

朱審馨笑着點頭,孫承宗如今是內閣次輔,前不久皇上調整了內閣的職責,孫承宗分管兵部、刑部和禮部,開始真正履行內閣大臣的職責了,而且朝廷裡面傳出來了風聲,劉宗周和黃道周兩人,很有可能直接進入內閣,這樣的情況下,孫承宗的力量就大大的增強了。

孫承宗的頭髮鬍子全部都白了,但身體很好,精神不錯。

見到了朱審馨,孫承宗還是按照規矩,給朱審馨抱拳行禮,朱審馨畢竟是縣主,是皇室宗親,這樣的場面倒是有趣,蘇天成給孫承宗行禮,孫承宗給朱審馨行禮。

寒暄幾句話之後,朱審馨離開了。

蘇天成和孫承宗直接來到了書房。

“坤元,你在皇上面前說到那麼多,老夫都替你擔心啊,要是稍微不注意,被御史和給事中抓住了把柄,又要不遺餘力的彈劾了,你處理的很是不錯,打敗了錫伯族部落和達烏爾族部落,帶來了兩個部落的人質,立下這樣的功勞,那些想着攻擊你的大臣,也只有暫時閉嘴了,這些日子,老夫一直都很擔心啊。”

“大人,晚輩確實沒有時間,派了柳敬亭來拜訪諸位大人。”

“嗯,柳敬亭還是不錯的,只不過不能夠見到皇上,陝西的情況,劉大人、黃大人和老夫都是知道的,還有兵部左侍郎徐爾一,也是完全支持你的,皇上壓下了彈劾的奏摺,本來是準備年後,選擇適當的時機,派人到陝西去調查的。”

孫承宗的話語裡面,明顯帶着擔憂的情緒。

這很正常,蘇天成不可能永遠去的征伐的勝利,有些時候,事情來了,皇上突然做出來某些決定了,甚至是不利的決定,蘇天成不一定能夠應付。

蘇天成忽然想到了,自己必須要想辦法,想要達成宏偉的目標,自己就必須要牢牢的控制住皇上的思想,這樣的想法,表面上看起來,是有些瘋狂的,其實不然,歷史上就有着很明顯的例子,那就是普魯士的首相卑斯麥。

卑斯麥成爲普魯士國會的議員的時候,孤立無援,沒有任何的朋友與同盟,那個時候,國王菲烈特威廉四世孱弱、個性軟弱、猶豫不決,卑斯麥就力挺國王,幫助國王出謀劃策,慢慢的恢復王權,讓君主專制制度成爲普魯士最爲強大的力量,這之後,卑斯麥被菲烈特威廉四世提拔爲內閣大臣。後來,菲烈特威廉四世去世了,他的弟弟威廉繼承了王位,儘管說威廉不喜歡卑斯麥,一度甚至要驅逐卑斯麥,但威廉自身也面臨巨大的難題,那就是國會想着剝奪他的權力,威廉甚至產生了退位的想法,也正是這個時候,卑斯麥再次站出來了,支持威廉,讓威廉以高壓的態勢,清除了敵人和對手,由此威廉越來越依靠卑斯麥,任命卑斯麥爲首相。

一個強大的德意志聯邦,在卑斯麥的打造之下誕生了。

這段歷史,成爲了經典。

如今的局勢,是那麼的相似,只不過自己與朱由檢之間,關係還是不錯的,比起卑斯麥來,有着更加有力的條件。

自己也是需要維護和鞏固皇權,建設專制制度國家,至於說幾百年之後所謂的民主國家,暫時沒有在蘇天成的思考之中,這不是幾百年之後,還沒有民主國家生存的基礎。

一旦大明朝變得無比強大了,下一步就是伸出觸手,開始在全世界範圍之內,劫掠財富了,要讓大明朝再次變成全世界的中興,要讓所有的異族外邦都臣服大明朝。

達到這個目的,需要付出極大的努力,甚至是一生的奮鬥。

大明的情況有所不同,自己想着控制皇上,那就需要控制內閣,只要控制了內閣,推行所有的改革政策,就能夠一步步的實行願望,一旦大明朝強盛起來了,朱由檢也就明白一切了。

“大人,晚輩的想法,其實是爲了我大明朝的發展,您是清楚的,這些年以來,晚輩一直都是爲了這個目標奮鬥的,晚輩得到了大人的支持,有了很大的信心,晚輩想着,通過兩年到三年的時間,讓陝西發展起來,到了那個時候,徹底的剿滅流寇,讓我大明朝的內部安定下來,接下來就是對付後金了,晚輩不能夠辜負皇上的重託和信任,更是希望得到大人的更多支持啊。”

“坤元,老夫知道,你下了一盤很大的棋,一般人根本沒有能力下這一局棋,包括老夫,自認是做不到的,這一局棋,對我大明是有利的,不管是皇上,還是朝中大臣,都是想着我大明朝強大的,老夫是不遺餘力支持你的,只是內閣之中,意見不一啊。”

蘇天成沒有馬上說話,孫承宗說到朝廷裡面的大臣,都是想着大明朝強大的,這倒未必,有些人恐怕一直都是想着自己的。

“坤元,老夫以爲,你還是要稍微注意一下的,特別是面對那些士紳富戶的時候,他們的權勢比一般,單個的士紳富戶,無法與你對抗,但他們若是抱成團了,你就難以應付了。”

“大人,其實那些士紳富戶,是鼠目寸光,他們沒有明白晚輩的用意,若是他們有機會到江寧縣去看看,就應該明白了,晚輩絕沒有均貧富的想法,也絕不會那樣做,晚輩的意思,積貧積弱的情況下,士紳富戶應該首先做出來貢獻,也只有他們纔有能力做出貢獻,陝西的情況更是如此,其實晚輩還想到了,陝西馬上開展的互市,也讓這些士紳富戶參與進去,可惜目前不行了,晚輩知道,陝西幾乎所有的士紳富戶,都是敵視晚輩的,有些人甚至認爲,晚輩的做法,和流寇沒有多大的區別。”

“老夫是知道的,江寧縣的情況,老夫是最爲熟悉的,包括河南府的情況,老夫多次和皇上說到了這方面的事情,相信皇上也是明白的,只不過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總是會遭遇到一些阻力的,有些人就是鼠目寸光,不知道讀那麼多的書,究竟學到了什麼啊。”

“大人,晚輩不擔心,只要得到了您的支持,晚輩就有信心大幹一場的。”

“呵呵,你放心,老夫和劉大人、黃大人以及徐大人,是堅決支持你的,對了,這次你和兵部的楊大人商議裁撤衛所軍士的事宜,要多多思考,老夫已經給楊大人說過了,一切都是以你的意見爲主的。”

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391章 慘敗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448章 誓師第845章 慘敗(3)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157章 遇匪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202章 商議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133章 準備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279章 借銀子第1179章 幫倒忙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398章 燧發槍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5章 馬市賣馬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211章 江寧營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268章 敵情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653章 預判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77章 郡主來了第90章 先手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824章 準備(3)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823章 準備(2)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118章 硬骨頭(3)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764章 開埠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1191章 稱帝(3)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1101章 帝心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270章 格殺勿論(2)
第292章 蘇天成的安排第748章 不詳的預感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708章 孫承宗的努力(2)第391章 慘敗第1093章 用人所長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448章 誓師第845章 慘敗(3)第502章 再一次的說服第157章 遇匪第1299章 尊嚴之戰(18)第217章 範景文的召見第455章 鐵血江寧營(1)第202章 商議第277章 招兵的準備第989章 何等諷刺第209章 是喜是憂第258章 暗中的較量第759章 遼東的變化(3)第428章 甕中捉鱉第365章 一團亂麻第944章 九死一生(2)第133章 準備第926章 宋思軍的擔憂第1229章 天津決戰(8)第279章 借銀子第1179章 幫倒忙第757章 遼東的變化(1)第690章 遠沒有結束第162章 不拿老百姓一針一線第525章 堅持就是勝利第62章 神秘隊伍(1)第331章 暗線的利用第398章 燧發槍第360章 一怒爲紅顏(2)第5章 馬市賣馬第888章 濟爾哈朗的選擇(3)第1151章 歷史性的轉變(2)第1195章 內部的分裂第1100章 調整背後第909章 朱審烜的爲難第894章 悲傷的皇太極第933章 厲害的分析(2)第530章 討價還價第1023章 無力迴天(1)第922章 臺灣的變故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555章 流民的警示第276章 暗藏玄機第566章 言傳身教第459章 不能夠放鬆第211章 江寧營第389章 不完全如意第268章 敵情第997章 好不到哪裡去第981章 收復臺灣(6)第653章 預判第634章 難辨真假第721章 當斷則斷第77章 郡主來了第90章 先手第539章 孫承宗的智慧第241章 文人集 團第571章 流民還是奸細第296章 渠清澤的消息第423章 炮兵營的威力(2)第314章 流年不利(2)第824章 準備(3)第1033章 輕取蓋州第155章 京城變故第823章 準備(2)第278章 固執的孫承宗第344章 冰火兩重天(3)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1118章 硬骨頭(3)第1090章 人才難得第764章 開埠第1247章 生死考驗(2)第1300章 尊嚴之戰(19)第130章 基本情況第1002章 序幕拉開第585章 朱慈烺的要求第294章 最大的收穫第652章 恨鐵不成鋼(3)第962章 草原之殤8第641章 朝廷的渴望第599章 血戰夔州府城(3)第1191章 稱帝(3)第546章 軍隊的凝聚力第116章 新的征途第1240章 史可法的決斷(1)第1101章 帝心第1057章 一鍋夾生飯第288章 直面問題第713章 楊嗣昌的心思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270章 格殺勿論(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