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分析和運籌

(這是上架前的最後一章了,心情忐忑的迎接讀者大大的考驗了。)

時間很晚了,回到縣衙之後,蘇天成沒有馬上回到後院去。

渠清澤也是明白的,跟隨蘇天成到了三堂。

渠清澤、盧天明、劉仲基三人,都是住在縣衙裡面的,只不過他們居住的地方,在二堂到三堂之間,按照規定,他們也必須居住在縣衙裡面。

渠清澤早就分析過了,董昌從京城來到江寧縣,絕對不會是小事情,但也表明了一個立場,那就是皇上還是信任蘇天成的,如果真的不相信了,要採取措施了,來的就是其他人了,當然,自己一定是有些責任的,在蘇天成的身邊,沒有能夠如實的稟報情況。

出現這樣的狀況,渠清澤不後悔,他相信,蘇天成是能夠做大事情的,到時候,真正的做出來成績了,朝廷一定是能夠明白的。

再說了,朝廷沒有撤換自己的意思,也就說明了,暫時沒有什麼問題的。

可這裡面,一定是出現了什麼問題的,有人暗中算計,而且不是一般人。

“老哥,想不到會出現這種事情,你一定是知道一些情況的,方便的話,是不是說說,這馬上就要到京城去了,若是什麼情況都不知道,也顯得有些被動啊。”

渠清澤同樣很嚴肅,聽到蘇天成說這些話之後,尚在沉思。

蘇天成的想法很實在,外放到江寧縣,雖說掌握了實際權力,可以做不少的事情了,但缺陷也是明顯的,那就是無法得知京城裡面的情況,自己的前途,以及能夠做多大的事情,都是京城裡面掌握的,京城的風吹草動,必然產生一些影響。

“董大人到江寧縣來,曾經訓斥了我,說是有些情況不知道、不清楚,可我明明是通過南京內衛,稟報了諸多情況的,這就很奇怪了。”

在蘇天成的面前,渠清澤也沒有必要隱瞞事情了,有什麼說什麼,因爲蘇天成也是這樣對待他的,相互之間的信任,是最爲重要的。

“哦,你的意思是說,董大人沒有接到這些奏摺。”

渠清澤點點頭,神色凝重。

蘇天成眨了眨眼睛,這樣看來,問題有些複雜了。

南京作爲陪都,不僅僅設有京營,也設有內衛,錦衣衛的聲勢,沒有京城那麼大,本來太子應該駐守在南京的,可萬曆年間之後,太子一般都是在京城了,所以錦衣衛沒有多少事情,但很多的密奏,還是通過錦衣衛,傳到京城去的。

而且錦衣衛的密奏,可以直接到皇上的手裡。

屋裡一時間有些沉默了,能夠掌握南京錦衣衛的,沒有多少人,董昌身爲錦衣衛都督僉事,南京錦衣衛指揮使是絕對不敢壓着這些奏摺的,說起來,只有管着錦衣衛指揮使的人,發話之後,指揮使纔會這樣做的。

至於說董昌問到的幾個問題,普通人是不會知曉其中信息的,比如說江寧縣巡檢司軍士的來歷,查抄匡思明的府邸,繳獲的諸多火器,以及對剩餘鹽商的處理。

能夠知曉這些事情的,需要有不一般的身份。

“老哥,你認爲問題出在什麼地方?”

蘇天成終於說到了關鍵地方,其實他的內心,已經有了一些猜測,董昌說到了一個關鍵的事情,其實也是變相提醒他的事情,那就是和南京兩大營聯繫的事情,知道自己這個訴求的,目前只有一個人。

渠清澤顯得很是慎重,思索了好一會,纔開口說話。

“依照我的感覺,應天府、南京六部、都察院,都沒有什麼問題,他們的奏摺,都是通過了京城六部和都察院的,出現這樣的問題,應該是密奏。”

說到這裡,渠清澤停下了,看着蘇天成。

他感覺到,蘇天成的心裡,已經有了眉目。

“我也有這樣的想法,董大人問到的四個問題,表面上看,沒有什麼,其實都是指到了要害地方,如果換一個角度思考,會得出來截然不同的結論,某些人的用心,也是太毒了,老哥,有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我不清楚,希望你能夠告訴我。”

“京城裡面的風雲,我絲毫不知,想着就是在江寧縣,老老實實的做事情,可身爲朝廷命官,很多的事情,身不由己,若是總這樣渾渾噩噩的,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被他人算計了。你我都是一體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任何一個人出現問題,都非同小可,所以說,希望你能夠告訴我一些具體的情況。”

“你想知道哪些情況?”

“宮裡的情況。”

屋裡再次沉默,到了這個時候,一些問題隱隱浮現出來。

渠清澤考慮怎麼說,從蘇天成的話語來看,矛頭已經指向了南京鎮守太監王振。

王振是司禮監太監,外派到南京,成爲了鎮守太監。

“宮裡的事情,我知道不多,畢竟是很隱秘的事情,但有一件事情,我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司禮監大太監曹公公,與秉筆太監王公公之間,有一些矛盾,他們有着各自不同的體系,王公公幾乎不結交朝廷大臣,可曹公公,與朝廷大臣,是有不少聯繫的。”

“這樣啊,我記得,公公是不允許和朝廷大臣之間,有什麼接觸的。”

“情況早就變化了,魏忠賢當政的時候,這些規矩和制度,就被徹底破壞了,皇上登基之後,清剿魏忠賢,限制中官的權力,可朝廷大臣之間,紛爭不斷,皇上很是氣惱,恢復了中官監軍制度。”

蘇天成點點頭,這些事情,他是清楚的,崇禎四年九月,太監王應朝、鄧希詔監視關、寧、薊三鎮兵糧和撫賞事宜,表示中官再次開始監軍,以前廢止的派遣太監監軍的制度,重新恢復了。

其實也怪朝廷大臣不爭氣,放着這樣的機會,不知道好好做事情,想到的就是黨爭,崇禎元年到四年,足足四年時間,內閣換來換去,弄得朝廷裡面,烏煙瘴氣,朱由檢失望至極,才啓用身邊的近侍。

“這樣說,就有些道理了,這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事情,我做出來的這些事情,必然要侵害到某些人的利益,成爲他人攻擊的目標,也就是理所當然了,哼,以爲手是那麼好伸出來的嗎?”

蘇天成的臉色很不好看。

渠清澤有些吃驚,害怕蘇天成做出來不理智的事情,情急之下,他也顧不上許多了。

“大人,你就是想到了這些事情,也不能夠輕舉妄動啊,王振是曹公公的人,權勢很大的,就算是兵部尚書唐大人,應天府尹王大人,也是不敢輕易得罪的。”

“呵呵,老哥是知道這些事情的,沒有早些提醒我,這是你的不是啊,我們一起共事,快兩個月時間了,我做事情的風格,你難道不知道嗎,不要擔心。”

渠清澤忐忑不安的離開了。蘇天成確實有能力,想要做的事情,都做到了,可這樣的執拗勁,也是他最爲擔心的,稍微不注意,頭腦發熱,做出來不理智的事情,後果不堪設想的。

渠清澤甚至想到了,要馬上給董大人稟報,預防蘇天成做出來傻事。

蘇天成的想法不同了,直接彈劾王振,肯定是不成立的,那是找死,做這樣的事情,需要動用智慧。

曹化淳和王承恩之間的矛盾,就是最好的着力點。

王振是曹化淳的人,做每一件事情,都是維護曹化淳的利益,當然也想着貶損王承恩了。這樣的鬥爭,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說起來也是正常的,但牽涉到自己了,那就不正常了。

關鍵是王振陽奉陰違的做法,惹惱了蘇天成。

蘇天成一心想着維護好關係,不惜送上兩千兩的黃金,就是結交王振的,想不到王振一手拿了財物,接着卻對自己開刀了,這樣的小人,絕不能夠容忍。

從更加深遠的關係來說,王承恩是維護自己的,也就是說,自己是王承恩力挺的人,王振算計自己,主要目標,可能是對準王承恩的。

馬上要到京城去了,要面見皇上了,這就是最好的機會。

這樣好的機會,自己都不能夠把握,豈不是太可惜了。

不管效果怎麼樣,至少要讓皇上對自己有着好的印象,不會輕易相信王振的話語,接着慢慢尋找機會,通過王承恩和曹化淳之間的矛盾,排擠王振,讓王振離開南京。

做到了這一點,今後很多的事情,纔好辦一些的。

想着在江寧縣好好做事情,不受到太多的干擾,必須要得到上面的支持。

矛盾是若隱若現的,唐海泰的事情,蘇天成一直都沒有忘記,說不定在唐世濟的內心,對自己已經有了一定的看法,王道直可能是支持自己的,但也不會做到無微不至。

南直隸的最高領導人,也就是唐世濟、王振和張泰寧了,張泰寧不會關心地方上的事情,暫時不用去考慮,要是唐世濟和王振兩人,對自己都有看法了,甚至是直接出手了,那自己的處境,就顯得很是艱難了。

事情來了,就想辦法應付,車到山前必有路,沒有什麼大不了的。

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39章 廟會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25章 原來如此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084章 廷辯(2)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794章 邀請函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1251章 崩潰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509章 刺激(1)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53章 目不忍睹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015章 誤判?(4)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118章 秦淮河(2)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1013章 誤判?(2)第883章 對決(5)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71章 鹿鳴宴第811章 詫異第129章 忠告第1165章 苦嶺關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1252章 北平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1282章 後宮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879章 對決(1)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30章 連環計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204章 敵情第1191章 稱帝(3)第629章 巡視
第416章 無所適從(2)第1154章 決戰部署(2)第447章 抗擊的信心第39章 廟會第796章 曾經的一怒爲紅顏(2)第25章 原來如此第529章 反過來的教育第1017章 朱審烜的考慮第1221章 新的對峙第664章 朱由檢的思考第1084章 廷辯(2)第611章 窮途末路第1104章 取捨之間第794章 邀請函第918章 迅速的決定第1134章 目不忍睹(3)第1225章 天津決戰(4)第1251章 崩潰第208章 出乎預料的戰果第509章 刺激(1)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686章 聖旨到了第528章 眼光要長遠第53章 目不忍睹第760章 陳新甲的聰明第249章 從容應對第1149章 法律的尊嚴第84章 小試牛刀(1)第524章 千鈞一髮(3)第61章 翁同章的再次召見第1198章 利益鏈條第1015章 誤判?(4)第658章 過於自信第827章 命運的把握第1048章 朱審馨的擔憂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491章 臨時調整第1032章 多鐸的末路第798章 女人的心思第74章 迫不得已的抄襲第777章 迅雷動作(2)第194章 促銷的作用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544章 裁撤前夕第586章 真真假假第118章 秦淮河(2)第685章 朝廷的焦躁第91章 周康的態度第499章 分歧出現第121章 你們不配第503章 不會妥協第1293章 尊嚴之戰(12)第449章 尚方寶劍第76章 詩歌后遺症第778章 迅雷動作(3)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1013章 誤判?(2)第883章 對決(5)第380章 暗中佈置第172章 爭取官田第71章 鹿鳴宴第811章 詫異第129章 忠告第1165章 苦嶺關第271章 格殺勿論(3)第976章 收復臺灣(1)第460章 來信的涵義第1252章 北平第543章 民生爲重第1135章 果斷的戰鬥(1)第1282章 後宮第689章 不能夠過於悲觀第745章 蘇天成的分析第899章 絕非末日第470章 朝廷的旨意第399章 炮兵營誕生第984章 明確的態度第871章 雄心壯志第311章 軍商結合第1147章 各懷心思第706章 大膽安排第588章 皇太極的打算第1303章 尊嚴之戰(22)第191章 兩邊都要兼顧第533章 暗流涌動第763章 開埠的時間(3)第879章 對決(1)第1111章 不能夠遺留問題第872章 單獨的強調(1)第1250章 遲來的部署(2)第1217章 滄州血戰(11)第1024章 無力迴天(2)第696章 官員問題第1213章 滄州血戰(7)第30章 連環計第967章 非凡一戰(1)第142章 心狠手辣做大事(2)第204章 敵情第1191章 稱帝(3)第629章 巡視